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艳生  胡兰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51-17353
板栗产业是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农业特色农业。通过对湖北省罗田县板栗产业布局、产业基地、产业管理和产业品牌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该县板栗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该县板栗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板栗是辽宁省重要的优势经济林树种之一。目前,板栗产业已成为辽宁省中东部山区的支柱性产业。介绍了板栗在辽宁省的分布与种植情况、生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板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对易门县板栗生产现状、发展空间及发展潜力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市加快林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易门县“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从易门发展板栗的基础与条件,板栗发展的具体措施,板栗后续产业的发展及市场开发等几方面,提出易门县板栗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乐业板栗产业的生产现状以及乐业县板栗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乐业县板栗生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板栗生产技术涉及板栗的产地环境选择.定植要求,树形养成,施肥原则,病虫害综合防治、果实收获及储存。  相似文献   

6.
云和县板栗生产中存在的品种混杂、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栗园立地条件差、病虫害多、发科技含量低、无综合加工能力、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论述,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今后生产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对易门县板栗生产现状、发展空间及发展潜力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市加快林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易门县"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从易门发展板栗的基础与条件,板栗发展的具体措施,板栗后续产业的发展及市场开发等几方面,提出易门县板栗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板栗营养价值高,生产环境特好,无污染,基本为有机产品生产流程,收获的果品耐储运,市场需求大。从国内国际市场看,发展板栗产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料显示:板栗果品的人均占有量在中国0.21kg、意大利1.25kg、日本0.65kg,国际人均10.8kg,高于中国54倍。因而发展板栗产业,是农民增产增收的好项目。南召县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特别适宜板栗生长,其果肉含糖量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东源县板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从挖掘地方良种、加强栽培管理、组织技术培训、政府大力扶持、创新营销模式、做大做强板栗深加工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促进板栗产业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信阳市板栗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板栗发展现状,生产中存在的品种混杂、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采青现象、综合加工能力差、栗园立地条件差、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论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今后生产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韩郸  张兴强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7):34-35,37
通过对秀山县板栗生产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年对板栗授粉特性的试验研究,发现虫媒授粉在板栗授粉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对照样株自然授粉相比,隔离虫媒授粉的处理样株,柱头上的平均花粉数量减少32%~50%,平均球苞重减少22%~35%,空苞率高19%~23%,平均每总苞内坚果数少0.58~1.14个.  相似文献   

13.
罗田天堂寨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罗田天堂寨区域的大型真菌资源。[方法]选取罗田县天堂寨有代表性的地点,采集、记录、鉴定真菌标本。[结果]采集和鉴定大型真菌共计16科、34属、54种(含变种、变型)。罗田县天堂寨大型真菌种类最多的是鹅膏菌科和红菇科,均为9种;其次是牛肝菌科、多孔菌科、白蘑科、木耳科分别为8、5、4、3种。这6科是天堂寨区域大型真菌的优势成分,占了总种数的70.37%。罗田县天堂寨区域的大型真菌中具有食用、药用、药食用的种类较多,达38种,占总数的70.37%;有毒真菌11种,占20.37%;菌根和分解菌种类较少。[结论]罗田县天堂寨区域的大型真菌资源较为丰富,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生繁殖、经营管理粗放是造成板栗产量低、品质差的重要因素.通过采取良种高接换冠,结合树体修剪、抚育施肥、栗粮间作、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对10~12年生低产栗园实施改造,产量由改造前的108.6kg/hm^2提高到1260.45kg/hm^2;2年生幼树经过嫁接改造提早2~3a结实.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板栗自然分布区8个产地采集的板栗叶片进行取样测定,分别测定叶片3项形态指标,结果表明,各指标在同一群体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板栗叶片形态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广泛差异,其中,叶片长、叶片宽及叶片长宽比等3个性状群体内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F值分别为7.50、6.36及7.39;群体间,叶片长、叶片宽及叶片长宽比3个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F值分别为19.36、18.32和3.40。根据3个性状的平均,群体间的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11.417%,群体内的占39.86%,机误占48.72%。板栗叶片3个性状群体间的表型分化系数平均为13.03%,而群体内的平均表型变异占86.97%,表明群体内变异是板栗叶片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板栗支链淀粉含量的双波长测定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板果果仁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对光度测定的最佳条件和样品前处理进行了详细考察。选择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550nm和695nm,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615nm和475nm。样品测定时应进行脱脂脱糖处理,直链淀粉浓度在5~60μg/mL、支链淀粉浓度在5~140μg/mL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板栗芽苗砧嫁接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板栗发芽种子为砧木的嫁接方法,以及接口愈合的温度和圃地栽植对培育嫁接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大粒发芽种子为砧木,采用胚根接,接后用湿沙假植,保持在一定温度下促进接口愈合,然后植于保护圃地,成苗率达82.28%,当年平均苗高54.61cm,达到当年育苗、当年嫁接和当年出圃的要求。嫁接未成活的种苗,仍可培养成砧木供秋季芽接。  相似文献   

18.
板栗嫁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春秋季节用4种嫁接方法进行板栗嫁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贴枝接适期从9月中旬到10月下旬,长达40d以上。春季以挖骨皮接较好。这两种方法平均嫁接成活率远达905以上。夏季采用截顶留叶切枝接,嫁接成活率均达90%以上。嫁接适期为7月上旬到8月上旬。  相似文献   

19.
板栗胚珠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板栗胚珠为外植体,筛选了板栗胚珠培养适宜的外植体采摘时期、生长调节剂组合、培养基中碳源种类、培养基中糖浓度等指标,并深入探讨了板栗胚珠培养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板栗体细胞胚胎高频发生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 ①在板栗胚珠离体培养中,适宜的外植体采摘时间为板栗第1次盛花期后的30~44 d;②单独使用0.5或1.0 mg/L的2,4-D、6-BA、TDZ均不能诱导板栗胚珠的体细胞胚胎发生;③不同种类的细胞分裂素与2,4-D配合使用时,其种类和浓度直接影响出胚率,6-BA与2,4-D配合使用的效果明显优于KT、TDZ、ZT分别与2,4-D的组合,6.0 mg/L的2,4 D和0.5 mg/L的6-BA配合使用,有利于诱导胚珠的体细胞胚胎发生;④板栗胚珠培养中,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与2,4-D浓度、细胞分裂素种类、细胞分裂素浓度都显著相关,4.0 mg/L的2,4-D和1.0 mg/L的TDZ 配合使用,利于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⑤使用白砂糖作为培养基中的碳源最好,其效果明显优于蔗糖、葡萄糖、麦芽糖;⑥培养基中白砂糖浓度为10~40 g/L时,都能诱导板栗胚珠的体细胞胚胎发生,但外植体死亡率呈现出随糖浓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研究并探讨了部分板栗良种间的授粉结实特性以及不同亲本对板栗结实率、空苞率等的影响。人工授粉杂交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杂交,座苞率、落苞率有较大差异,结实率、空苞率、坚果数/结实苞在不同杂交组合间也存在明显差异,‘红栗×河北短丰’结实率最高,空苞率较低,其次为‘雄花败育×河北短丰’以及‘沂蒙短枝×河北短丰’,‘垂枝栗×河北短丰’和‘红栗×垂枝栗’结实率最低,空苞率却最高。同一父(母)本不同母(父)本间由于亲和性不同也使杂交结果差异较大,以‘河北短丰’为父本的四个杂交组合和以‘红栗’为母本的两个杂交组合中,母(父)本不同,结实率、空苞率乃至坚果数/结实苞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板栗总苞的生长发育和其内部是否有坚果关系不大。根据试验结果,板栗父母本间亲和性好,则空苞率低,结实率高,因而亲和性好的授粉树的选择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