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致力于解决海龟管理和保护问题的一些重要的区域性会议,例如地中海、泛加勒比海、印度洋和东南亚、西太平洋、拉丁美洲、加利福尼亚等地区的,都有代表性地确认了需要研究的内容。但是我们却很少聚集在一起,专门确认需要研究的内容和明确优先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部沿海文昌鱼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昌鱼是一种驰名中外的脊索动物,不但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是研究脊索动物进化的稀有材料。据以往报道,在我国仅福建同安刘五店和山东青岛、烟台有分布。近年,在河北秦皇岛、广西合浦和广东遂溪也有关于文昌鱼分布和形态特征研究的报道一。1986年10月以来,我们在开展文昌鱼资源调查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利用沙滩塑膜防渗鱼池112亩,采取主养吃食性鱼类,混养滤食性鱼类,套置小型网箱单养罗非鱼,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总产鱼131499.2kg,平均亩产1174.1kg,其中网箱单产118.gkg/m3,经专家鉴定认为:其技术和经济效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大银鱼是早春我省沿海人民喜食的美味佳肴,在渤海有一定产量,经济价值甚高。但有关大银鱼的生物学资料,除了淡水渔业,尤其长江流域有一些报道外,海洋方面尚未见正式报告。为此,我们仅将1983年3月对渤海南部部分河口海区大银鱼产卵群体调查中的有关性成熟与繁殖力的资料整理报告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东海南部鲐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1999年~2003年7月、8月在东海南部进行的4次鲐鱼围网调查资料,对东海南部海域的鲐鱼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鲐鱼最小叉长为15.4cm,最大为28.8cm,平均叉长22.1cm;优势叉长组为19~25cm,其出现频率为80%。2002年、2003年鲐鱼叉长组成个体比1999年、2001年大;鲐鱼叉长与体重的关系进行拟合后的关系式为:W=0.0034L^3.3404;鲐鱼胃饱满度以0级为主,占70%;年龄组成以当龄鱼为主。  相似文献   

6.
南澳县近年来通过发展海水生态养殖的途径,利用栽培大型海藻(龙须菜)与鱼、贝类混养、间养,形成多元生态养殖模式,使养殖环境得到初步改善。本文就该岛海水养殖现状及各海区环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何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和布局,加强养殖海区容量的研究,完善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综合效益,以促进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东海南部鲐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东海南部的鲐鲹鱼类的叉长、体重及性腺成熟度等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1999年5月份东海南部鲐鱼优势叉长组为26~28cm,优势体重组为200~300g;7、8月份优势叉长组为24~26cm,优势体重组为100~200g。蓝圆鲹优势叉长组为20~21cm。2000年7、8月份鲐鱼优势叉长组为24~26cm。1999年鲐鱼叉长组成基本呈正态分布,2000年鲐鱼叉长组成明显存在两个峰值。2000年相同叉长的鲐鱼体重要略低于1999年,认为跟1999年、2000年海洋环境因子变化有关。从相关系数来看,2000年的曲线更贴近实际情况。并认为5月份北上参加产卵洄游的鲐鱼群体、其性腺已开始发育成熟,并沿途产卵。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估马西拉岛海龟种群,制订马西拉岛及其周围区域(BarrAL-Hikman和马西拉海峡群岛)可持续总体管理计划,调研了马西拉岛南部沙滩,评估了海龟巢穴数量水平,成龟及其巢穴所面临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济南南部山区水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夏季对济南南部山区13个采样点位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类25种,平均密度为426.15ind./L。应用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济南南部山区水体浮游动物进行评价,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为1.89,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76。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济南南部山区水体为α-中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苏北南部沿海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天津厚蟹(Helicetridenstientsinensis)、红螯相手蟹(Sesarmahaematocheir)和日本大眼蟹(Macrophthalmusjaponicus)四种常见蟹的眼、肝、肌和卵组织以及中华绒螯蟹和天津厚蟹蟹苗的蛋白和LDH、ANEA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种蟹的蛋白和同工酶具明显的物种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两种蟹苗的蛋白和同工酶酶谱在谱带数量、迁移率及酶活性上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江苏南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了解江苏近岸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2014年5月、8月、10月和2015年3月在江苏南部潮间带5个断面15个站位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布设高潮区、中潮区和低潮区研究了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及时空变化。共采集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64种,以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根据摄食功能将大型底栖动物分为肉食者、杂食者、浮游生物食者、碎屑食者和植食者5个功能群。各功能群物种数由高到低依次是肉食者、杂食者、浮游生物食者、碎屑食者和植食者。各功能群生物密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浮游生物食者、肉食者、杂食者、碎屑食者和植食者。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在季节间和断面间的差异不显著(P> 0. 05),在潮区间的差异显著(P <0. 01)。浮游生物食者平均生物量明显高于其它功能摄食类群,为55. 23 g·m-2,占总生物量的83. 41%;其次是杂食者,平均生物量为4. 34 g·m-2;碎屑食者最低,平均生物量为0. 20 g·m-2。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在季节间和断面间的差异不显著(P> 0. 05),在潮区间的差异显著(P <0. 01)。肉食者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其次是浮游生物食者。潮区分布上,3种多样性指数均是中潮区最高,高、低潮区较低。以上结果表明:浮游生物食者和肉食者是组成江苏近岸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功能群,各功能群中浮游生物食者的生物量占比远高于其它几个功能群,其中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和文蛤(Meretrix meretrix)平均生物量超过总生物量10%,分别为17%和55%。  相似文献   

12.
13.
薛彬 《河北渔业》2021,(5):13-15
2017年在浙江嵊泗壁下岛海域进行水文调查,数据经整理后,进行了潮流和冲淤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1)拟建码头实施后,码头平台及栈桥区域流速普遍减小,流速减小不超过0.05 m/s,减幅在10%~60%之间;码头前沿30 m以外水域流速略有增大,增幅小于0.01 m/s,增幅不超过8%.工程实施后,码头前沿30 m范...  相似文献   

14.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刘勇  严利平  胡芬  程家骅 《海洋渔业》2005,27(2):133-138
本研究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海域(30°~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鲐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777ind,通过对鲐鱼耳石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结果表明叉长与体重的关系雌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所鉴定鲐鱼年龄组成为1~3龄鱼,共3个年龄序列,并补充20世纪80年代4~5龄鱼对鲐鱼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1993、451.3514和-1.20307;鲐鱼的生长拐点年龄为2.7yr,拐点体重为450g,拐点叉长为320mm。比较分析东海群系鲐鱼的渔业生物学历史状况,在目前所能观察得到的鲐鱼年龄段内(1~3龄),东海区鲐鱼个体平均叉长比20世纪80年代的都要小;与闽南、粤东近海地方群系的相比,东海群系的平均叉长在鲐鱼的整个生长阶段都明显的大。  相似文献   

15.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我国近海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经济种类,幼鱼补充群体的资源丰度和空间分布很大程度会影响小黄鱼总体种群动态,而幼鱼分布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呈现一定的空间格局。为了解小黄鱼幼鱼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2019年8月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30°30′N~35°00′N、120°00′E~127°00′E)小黄鱼幼鱼与环境调查数据,运用3种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Tweedie-GAM、Delta Gamma-GAM和Delta Lognormal-GAM探究资源丰度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看,Delta Gamma-GAM最优(均方根误差RMSE值为12 014.43,Pearson相关系数r值为0.461,Spearman秩相关系数ρ值为0.699)。小黄鱼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集群性,集中分布范围在32°N~34°N、122°E~124°E的海域,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呈递减扩散分布。各环境因子中,小黄鱼幼鱼分布只与水深有显著性关联,表现为负相关的线...  相似文献   

16.
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氮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珠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有机质有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以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湿地为对象,对其沉积物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含量分布、储量及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淇澳岛7种主要红树[秋茄(Kandelia candel)、无瓣海桑(Sonneratia opetala)、桐花(Aegiceras corni...  相似文献   

17.
刺参南移南麂岛(27°27′N,121°05′E)生长良好,发育正常。成参夏眠从6月上旬开始,11月中旬结束,历时约160d,水温28℃以上持续时间约30d;繁殖盛期在4月底至5月中旬,水温18~20℃,自繁稚参度夏期间摄食和活动正常,生长良好,成活率50%。本文分析了刺参在浙闽沿海养殖的可行性,提出了利用闲置育苗设施和开发近岸低位坑道养殖刺参及刺参、鲍鱼混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3个断面采获的大型底栖动物共有19种,其中软体动物10种,节肢动物6种,脊索动物2种,环节动物1种;总平均生物量为(470.77±314.32)g/m2, 总平均密度为(480±248)个/m2.在各类底栖动物中,平均生物量及密度都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大型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97~2.14、1.45~1.67和0.83~0.95,平均值分别为(2.06±0.08)、(1.53±0.12)和(0.90±0.06).ABC曲线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扰动.  相似文献   

19.
青蛤Gylina sinensis(Gmelin)俗称铁蛤、墨蛤、蛤蜊、石头螺等,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药用价值,因此倍受消费者青睐。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和捕捞过度等因素影响,青蛤资源日益匮乏,青蛤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开发异军突起。目前,江苏、浙江等地青蛤人工育苗与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已十分成熟,而渤海南部此类技术研究尚处在启蒙阶段。  相似文献   

20.
荣成俚岛大泷六线鱼摄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纪东平  卞晓东  宋娜  高天翔 《水产学报》2014,38(9):1399-1409
为研究荣成俚岛大泷六线鱼的摄食生态,于2010年3月—2011年2月逐月采集荣成俚岛近海482尾大泷六线鱼,对其进行胃含物分析。结果发现,大泷六线鱼为底栖生物食性鱼类摄食的饵料生物有10个类群,主要摄食鱼类,其次是多毛类、虾类、海藻类、蟹类和口足类等。食物组成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除四季均大量摄食虾类外,春季还摄食蟹类和多毛类,夏季和秋季主要摄食鱼类,冬季摄食多毛类的比例最高;体长80 mm的大泷六线鱼喜食虾类和端足类,体长80~119 mm个体喜食多毛类、口虾蛄幼体和虾类等,而体长119 mm个体主要摄食鱼类、虾蟹类。摄食强度也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夏季摄食强度最高,冬季最低(不停食);体长80 mm个体摄食强度最高,随体长增加摄食强度逐渐下降,体长180 mm以上的个体又随体长、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通过DNA条形码对大泷六线鱼的6个饵料生物样品进行鉴定,其中,4个饵料生物样品鉴定到种,1个样品鉴定到属,1个样品鉴定到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