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广东湛江垦区对三合树研究始于1968年,垦区北部廉江县红湖场培育出五星I_s/GTl,白南28—32/PR107,联昌10—25/GTl三合树。1968年,化州县化州橡胶研究所、廉江县东升农场系统布置了试验研究,培育出93—114/GTl,93—114/PR107,3—673/GTl,8—673  相似文献   

2.
<正> 93—114/GT1是化州橡胶研究所和东升农场于七十年代初培育成功的一个优良橡胶三合树组合。目前在湛江垦区有8个场、所,近100个生产队冠接培育了该组合的幼树,化州所和东升农场六个点已开割了4—6年,并进行了测产。其他单位1980年冠接的93—114/GT1三合树,茎粗达35—38厘米。现有93—114/GT1三合树幼树10万多株,均已经过2—4次强  相似文献   

3.
<正> 1971—1973年种植于河口农场五队、九队大田和本站试验地的200余株三合树,现存158株。1982/83、1983/84和1984/85年冬,93—114/GT1、93—114/RRIM603、93—114/RRIM600等三合树,寒害均1—1.5级;而对照GT1、RRIM603、RRIM600的寒害均为2—3级和5  相似文献   

4.
<正> 粤西垦区,地处北纬20°20'47"—22O°21'46"之间,历年受寒害影响较大,尤其北部地区。为了增强胶树的抗寒能力,提高抗寒栽培水平,局于1980年起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指导的推广橡胶抗寒三合树93—114/GT1,至86年止共计改接三合树约180万株次,改接成活率一般  相似文献   

5.
<正> 在我国植胶区,存在着风、寒两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寒害,是湛江北部和广西垦区发展橡胶的主要限制因素。要使寒害地区橡胶生产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达到高产、稳产,利用常规育种,把具有不同特性的无性系进行芽接,组成抗寒、速生、高产的三合树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93—114/GT1,93—114/PR107,8—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导师恩格斯教导我们:“生命是整个自然界的结果”因此,要在云南垦区种植橡胶树就得研究和了解云南垦区的自然条件。通过二十四年的植胶生产实践证明,云南垦区发展橡胶生产存在着低温寒害问题。一、云南垦区低温寒害是发展 橡胶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 二十四年生产实践证明,云南垦区橡胶树低温寒害普遍而又严重,问题复杂而又特殊。下面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初步认识: 低温寒害的普遍性 云南垦区植胶以来,没有一个分场甚至没有一个生产队橡胶树不遭受寒害的。据73/74年冬普查,各种不同树龄的胶树受害普遍率为66.4—79.5%,苗圃苗木为77.9%,据75/76年冬普查,各种不同树龄的胶树受害普遍率为52.1—78.2%,苗圃苗木为72.5—79.1%。橡胶树寒害在云南垦区具有普遍性,只是地区与地区、单位与单位之间受害有轻有重,程度有所差异罢了。  相似文献   

7.
橡胶树炭疽病是橡胶叶部主要病害之一,多在苗圃地和幼年胶林内为害。云南垦区自1962年以来曾对此病作过一些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橡胶事业的发展,橡胶品系的增多,一些高产易感病品系的大面积种植,发现局部地区个别林段开割胶树因病落叶,对胶乳产量有所影响。海南垦区该病发生也较严重。为此国家农林部于1976年下达了该病研究课题。1977年全国四省(区)热作科技座谈会又列为1977—1985年协作课题。为了更好地摸清该病在云南垦区的流行规律,找出有效防治措施,我们开展了该病流行规律的研究,着重进行病源菌的分离鉴定工作。通过大量分离培养、接种试验不仅看到其无性世代,同时还观察到其有性世代。  相似文献   

8.
<正>西双版纳垦区五十年代种植的未经选择的实生树和六十年代最早种植的一批高产芽接树已经投产十余年了,相继进入了中龄期和盛产期。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区割胶林地的现状,提出更适宜的栽培措施和割胶方法,使投产胶园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总局在西双版纳垦区组织了一次割胶林地现状调查。这次调查从1982年4月25日到6月19日。调查了景洪、东风、橄榄坝和勐腊等四个农场,共计2569.3亩,69789株。所调查的林地主要是1966年以前定植,已割胶5—12年。调查的内容包括割胶林地保存株数、死皮病和产量情况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割胶林地株数保存情况53,075株,平均每亩现存20.7株,占原定  相似文献   

9.
<正> 我省垦区由于地处热带北缘,纬度偏北,海拔偏高,所以越冬期热量不足。从一九五二年开始引种试种橡胶树以来,出现过1954/55、1962/63、1967/68、1970/71、1973/74、1975/76年六个冷冬。前四个冷冬低温强度不大,胶树寒害是局部性的。后两个冷冬则是全省垦区范围的寒害。  相似文献   

10.
<正> 云南垦区,特别是西双版纳,1978年以来流行季风性落叶病,其病原与条溃疡病痫菌相同。由于落叶病普遍发生,田间菌量大,加上气候影响,原有的防病措施不能完全控制条溃疡病的流行,因此1978—1980年又出现大批病树;这三年西双版纳垦区就停割了23.9万株中、重病树,占开割树的8.1%,年损失干胶800吨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 国外优良无性系GT1自六十年代末在德宏垦区生产上推广种植以来,历经1973/74、1975/76年冬大寒害的考验,被公认为是抗烂高产、耐辐射低温能力强的优良品系,现已占垦区植胶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后随着林地更新,将逐步取代其他品系而成为本垦区的当家品种。本区由于纬度北(N24°—25°)、海拔高(植胶地750—1,000米)、热量不足(年均温19—20℃)、冬期辐射低温出现频繁,大部  相似文献   

12.
<正> 云南垦区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属高纬度、高海拔植胶区。从五十年代植胶以来,寒害问题就一直受到重视,通过多年来的调查研究,逐步加强了对低温和寒害规律的认识,其中把放宽行距、增加林内光照作为减轻胶树烂脚寒害的主要措施在生产上推广。本文再就宽行密株种植形式的设计谈谈个人的看法。 橡胶树的种植形式可大体分为三种:一是正方形或近方形(国外叫矩形),二  相似文献   

13.
前言 自从1967年马来西亚首先使用乙烯利刺激胶树获得大幅度的增产效果以来,在这近十年间,世界上各植胶国对乙烯利刺激增产的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的广东、云南、广西、福建等垦区从1971年起也进行了试验研究,积累了不少资料。但由于我们垦区的割胶历史较短,生产上大面积投产的芽接树如PB86、PR107、GT1RRIM600等品系大都是1963年前后定植的,树龄较小,并受病、寒害;有老实生树较多的单位,也由于各种原因,还未广泛使用乙烯利。当前,我们云南垦区,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斗志昂扬,决心种好胶,多产胶,为国家多作贡献。积极  相似文献   

14.
<正> 河口垦区最近三年(1982/83年,1983/84年,1984/85年)的寒害告诉我们,本区的四个农场中,河口农场受害最重。对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类型植胶区的河口农场应有新的认识。在品种、环境、农业措施等项目中,应重新研究。现谈谈在河口农场寒流路径区的植胶及种植二线作物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河口垦区植胶三十多年来,经历了十三次低温寒害。本文通过总结本区抗寒植胶的经验,提出了适当发展三合树,改革橡胶树栽培形式,设置防风林,建立生态经济型胶园,提高农场的抗逆能力等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 西双版纳垦区自1965年发现季风性落叶病以来,病区逐步扩大,至七十年代后期,已遍及整个西双版纳植胶区。过去没有发生此病的临沧、德宏垦区,1984年7—8月份也相继在勐定、勐撒、瑞丽等农场和德宏试验站发生,并造成部份胶树停割。由于该病原也侵害割面,引起条溃疡病,因而某些年份发病较严重的林段,条溃疡病流行,使割胶生产蒙受损失。为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73年非洲橡胶研究所杜皮(J.Tupg)首先报道微型针刺采胶的可能性以来,国内外一直重视这个发现。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国外针刺的试验规模仍然很小,每种处理只有10—30株树,主要研究针采产量,胶乳中糖的含量,针采方式和用药量等项目;然而,我国各垦区,特别是广东垦区,从1974年起针采规模相当大,针采株数以百万计;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取得了不少宝贵资料。近几年来,我们对针刺采胶也一直在试验研究,目前参试株数约有五百株左右不过,从现有国内外的资料来看,不管规模大小,针刺采胶都还处于试验阶段,其结  相似文献   

18.
<正> 死皮是橡胶生产中一个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因死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据报道,1981年海南岛通什垦区3级以上累计死皮树比1970—1981年的十二年间累计风害全倒和断干2米以下的胶树仅少13000株,严重死皮率达14.4%,云南省西双版纳垦区1980年因死皮而停割的植株占开割胶树的8.5%。  相似文献   

19.
<正> 云南垦区至1982年末已种植橡胶86.55万亩,投产33.64万亩,年产干胶22,877吨,平均单株产量4.02公斤,亩产量66.59公斤。在投产面积中,包括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种植的未经选择的低产实生树和国内无性系芽接树约5万亩,以及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低产的现代无性系残缺胶园约3万亩,两项合计约8万亩,  相似文献   

20.
<正> 云南垦区植胶经历了多次严重自然灾害,开封胶园的病残树越来越多。据1982年的调查,全垦区开割胶园中共有病残树157.5万株,平均每亩4.3株。这些病残树的产胶量虽然比正常树低,但是由于数量很大,其产量在我区总产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延长病残树的经济寿命和合理割胶,对于实现胶园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此,本文就我区病残树的保护和复割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