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地贪夜蛾在入侵中国后迅速扩散,发现和利用本土天敌是有效抑制其暴发为害的重要途径。2019年4月至7月在海南省各市县开展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调查时,发现玉米地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卵寄生蜂。通过形态学方法鉴定该卵寄生蜂的形态特征,确定为螟甲腹茧蜂Chelonus munakatae Munakata,并建立了实验种群,为人工扩繁及田间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夜蛾类害虫的为害较难确定,特别是棉铃虫和烟青虫各虫态的形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极为相似,且有许多重叠的寄主植物,在田间作物上很难将两者准确区分开。利用性信息素诱芯的专一性可诱集、区分烟草田间近缘种靶标害虫棉铃虫和烟青虫及其种群动态监测,又经过对田间采集、室内饲养出的成虫进行形态特征鉴定,也验证了利用性信息素诱芯鉴定方法的准确性。该方法简便易行,适宜于基层植保技术人员和群众性测报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和茭白是二化螟的两种主要寄主植物。经过长期的适应进化,二化螟已分化出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在形态特征、交配行为、寄主选择性、寄主适应性、田间种群动态、越冬生物学、生理生化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的发生期差异、交配节律差异和交配后配子不亲合等可能造成了寄主种群的部分生殖隔离。目前认为,二化螟两寄主种群间仍存在基因交流,处于物种形成的早期阶段,但尚需从寄主种群鉴定、表型差异区分和种群间生殖隔离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来进一步明确,为理解昆虫同域物种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ei-Bienko)是草原蝗虫的主要优势种之一,为了明确亚洲小车蝗两型现象与形态特征的关系,本文利用11个形态指标和5个形态指标比值采用数值分类学的方法对两型亚洲小车蝗成虫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1个形态指标在亚洲小车蝗种群中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与能量储存、运动和飞行相关的体长(L)、前翅长度(E)、后足股节长度(F)在群居和散居型种群中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形态指标比值中,前翅长度和后足股节长度的比值(E/F)对两型蝗虫区分效果明显,群居型亚洲小车蝗成虫的E/F比值在1.68~1.74之间,散居型成虫的E/F比值在1.44~1.59之间,群居型E/F比值显著大于散居型(P0.05)。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反映形态特征及其比值信息的综合指标,前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9.84%,同时确定了E/F比值在两型区分上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可以作为亚洲小车蝗成虫两型现象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5.
对1984—2015年贵州省岑巩县、息烽县、关岭县农田大足鼠种群生态特征资料分析表明,雌、雄鼠体重、体长等形态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大足鼠在稻田区、旱地耕作区占总鼠数的1.19%,为农田常见鼠种之一。种群数量较低,平均捕获率为0.035%,每年在6—7月和10—11月出现两个种群数量高峰。夏季和秋季种群数量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种群总性比为0.92,平均怀孕率10.53%,平均胎仔数7.17只,平均睾丸下降率41.94%,平均繁殖指数0.36。主要繁殖期在4—9月。春季和夏季是农田大足鼠种群繁殖力较强的季节。平均肥满度为3.27 g/cm3,不同性别、生境、年龄、季节之间肥满度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小菜蛾重要寄生蜂——半闭弯尾姬蜂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一种主要寄生蜂,在气温较温和的地区可对小菜蛾种群起到明显控制作用.文献中未见该蜂在中国自然分布的记录.在北京、山东、河南、山西、宁夏、新疆等地采得的一种弯尾姬蜂与澳大利亚引进的半闭弯尾姬蜂形态特征一致.对中国北京和澳大利亚昆士兰两地的弯尾姬蜂种群进行了杂交试验,种群间正交、反交和回交的子代数和雌性比与种群内交配的无显著差异,表明这两个地理种群在生殖上完全亲和,属同种.这是首次以形态学和遗传学证据证明半闭弯尾姬蜂这一重要天敌在中国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7.
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是一种优良的捕食性天敌昆虫, 在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不同地理来源的蠋蝽种群的生物学特征, 指导蠋蝽的扩繁及在不同地区的释放应用, 本研究测定并比较了河北廊坊和贵州六盘水两个地区蠋蝽种群的表观形态?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和繁殖能力等生物学指标?结果表明, 贵州六盘水蠋蝽种群的体型显著大于河北廊坊种群; 河北廊坊蠋蝽种群的若虫期虽长于贵州六盘水种群, 但二者无显著差异; 河北廊坊种群配对饲养的雄虫和单雌饲养的雌虫其寿命显著长于贵州六盘水种群, 配对饲养的雌虫寿命两种群间无显著差异; 两个种群蠋蝽雌虫均在羽化后5~8 d进入产卵高峰期, 贵州六盘水种群的产卵前期较短, 且配对饲养条件下其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河北廊坊种群?  相似文献   

8.
烟夜蛾是烟草和辣椒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害虫。烟夜蛾在外形上与棉铃虫极为相似,可通过成虫外生殖器和翅面斑纹,幼虫体色、气门、侧毛等形态特征加以区分。本文综述了烟夜蛾成虫产卵、幼虫为害、幼虫化蛹越冬、滞育等生物学特性,阐述了不同寄主营养与种群生长发育、不同空间位与种群数量、自然天敌等生态学特征,从预测预报、农业防治、诱杀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概述了烟夜蛾防控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在对大豆、烟草与地黄寄主上14 个大豆孢囊线虫(SCN)种群形态与分子鉴定的基础上, 对雌虫的孢囊和阴门锥进行形态观察和测计。结果表明:烟草SCN和大豆SCN的各测量值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地黄SCN的阴门窗长(43.8μm)和宽(33.9μm)显著小于其他两者(P<0.05); 同一寄主不同SCN种群之间的形态也存在一定差异; 阴门裂长和下桥长具有稳定性, 可以作为鉴定大豆孢囊线虫可靠的形态特征。3 种寄主种群侵染大豆(‘荷豆12号’)的试验表明, 大豆SCN能侵染大豆并能形成雌虫, 而烟草SCN和地黄SCN未能侵染大豆和形成雌虫。本研究结果表明SCN不同寄主种群存在形态变异, 而它们对大豆的寄主适应性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弯管列当是危害我国向日葵最严重的寄生杂草。为了明确我国向日葵田弯管列当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利用rbcL、matK、ITS2条形码序列对采自我国向日葵主产区的58份弯管列当样品进行PCR扩增及测序,采用Vector NTI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剪切比对,利用MEGA 6.0软件计算种内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种子的显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3个DNA条形码序列中仅ITS2片段扩增测序结果理想并表现出较好的聚类结果。各样品ITS2序列剪切比对后长度为453 bp,种内遗传距离为0.002~0.007,通过比较各样品ITS2序列的碱基组成和差异位点,能将不同弯管列当种群区分开。ITS2聚类结果表明58份弯管列当样品聚为3类,分别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形态分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弯管列当在植株形态、种子形状及微观形态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别。由于不同弯管列当种群的生境、寄主(向日葵栽培品种)不同,其种群遗传进化差异显著。基于ITS2条形码和扫描电镜形态学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可用于弯管列当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棉田蜘蛛常见种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田内的蜘蛛是棉花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因其种类多,种群数量大,捕食范围广,在棉田生态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棉田内采到的蜘蛛有150种以上。分属于20余科,其种群数量约占棉虫捕食性天敌总量的50%左右。在这150余种的蜘蛛中,有些种类几乎我国所有棉区均可见到。而且种群数量较大;有些种类只在某一地区发生数量较大;有些种类只是偶尔遇到。现就棉田10种常见蜘蛛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捕食对象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湖南省蔬菜主产区的根结线虫病发生与危害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生普遍,大棚蔬菜发病率高达80%,露地蔬菜发病率也在10%左右。对采自湖南省内10种蔬菜作物上的23个根结线虫种群进行了种类鉴定。采用2龄幼虫测量值、会阴花纹形态特征、PCR法及序列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是湖南省蔬菜根结线虫病的优势病原种群,占87%。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是我国重要外来入侵植物,给我国生态、农业造成严重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同属种形态特征相近,种间容易杂交形成复合群,难以准确鉴定,不能及时、有效开展防控工作。该文通过对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同属种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比较研究,明确加拿大一枝黄花与近似种可区分的关键形态特征。并根据该特征,确定采自我国宁夏隆德县的样品为加拿大一枝黄花。这是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次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国云南河口香蕉上的雪松毛刺线虫(Trichodorus cedarus Yokoo)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其测计值与我国文献记载的杉木、桃、苹果和梨树种群相关测计值比较,香蕉种群的雌雄虫虫体平均长度和b值偏大,口针平均长度较杉木和桃上种群的短,长于苹果和梨树上的种群。该线虫在香蕉根围土发现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5.
采用雌虫会阴花纹形态观察比较、EST同工酶图谱分析以及与mt DNA-PCR分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将来自海巴戟的2个根结线虫种群万宁种群和定安种群鉴定为花生根结线虫,酯酶分别为A2、A1;通过盆栽接种测定了这2个根结线虫种群对32种农作物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定安种群的致病性比万宁种群强,且寄主范围比万宁种群广。  相似文献   

16.
节瓜蓟马的新天敌——中华微刺盲蝽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首次发现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 chinensis Schwh捕食节瓜蓟马Thrips palmi Karny且对田间节瓜蓟马种群数量的减少起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该虫的形态特征、捕食过程和取食范围。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为多食性昆虫,能取食多种小型昆虫及多种昆虫的卵:在田间,中华微刺盲蝽与节瓜蓟马数量的跟随现象明显;通过释入盲蝽,能使节瓜蓟马种群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从荷兰进境鸡爪槭根围中检疫截获的2种纽带科线虫进行了形态和分子鉴定,分别确定为小头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microcephalus Sher和强壮盘旋线虫Rotylenchus robustus(Thorne) Loof&Oostenbrink。前者在输出国家无相关文献报道,2种线虫在鸡爪槭上发生尚属首次报道。根据截获时线虫种群数量来看,前者为优势种类,2种线虫的虫口比例大约为50∶1。同时,在鸡爪槭根系上发现明显病理变化症状。  相似文献   

18.
四种短体线虫的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来自荷兰的藏橐吾和铃兰、泰国的高山榕、缅甸的香蕉等种苗(球)分别鉴定出玻利维亚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olivianus、铃兰短体线虫P. convallariae、咖啡短体线虫P. coffeae和斯佩奇短体线虫 P. speijeri。对这4种线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后,认为头环、口针、侧区、生殖系统和尾形等形态特征是种类鉴定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利用引物28S-D2A/28S-D3Br扩增测序得到上述4种线虫的28S rRNA基因D2/D3区序列,序列分析发现玻利维亚短体线虫从欧洲到美洲的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变异较小,仅为0~0.007;铃兰短体线虫同一种群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较大,为0.006~0.029;咖啡短体线虫不同种群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3;斯佩奇短体线虫不同种群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0;咖啡短体线虫P. coffeae和斯佩奇短体线虫P. speijeri亲缘关系很近,二者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026。本研究再次证明线虫28S rRNA基因D2/D3区基因序列可作为短体线虫种间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种群的点格局特征是植物群落生态学关系与过程在空间格局上的表现形式,是种群和群落结构动态与稳定性的标志.在祁连山北坡西北针茅草原,采用Ripley的K(r)函数,定量分析了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和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种群点格局特征.结果表明:随退化草地狼毒种群规模扩大,狼毒与西北针茅的种群密度和高度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趋势;狼毒种群在未退化和轻度退化草地中聚集分布格局显著,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是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的主要分布类型;西北针茅种群在四个梯度中以随机分布最为显著,仅在轻度退化草地中在0-38cm尺度上表现为均匀分布.狼毒和西北针茅种群的点格局的不对称性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植物种内、种间竞争和协同策略的改变,是草原植物应对干扰的种群更新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四种短体线虫的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来自荷兰的藏橐吾和铃兰、泰国的高山榕、缅甸的香蕉等种苗(球)分别鉴定出玻利维亚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olivianus、铃兰短体线虫P. convallariae、咖啡短体线虫P. coffeae和斯佩奇短体线虫 P. speijeri。对这4种线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后,认为头环、口针、侧区、生殖系统和尾形等形态特征是种类鉴定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利用引物28S-D2A/28S-D3Br扩增测序得到上述4种线虫的28S rRNA基因D2/D3区序列,序列分析发现玻利维亚短体线虫从欧洲到美洲的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变异较小,仅为0~0.007;铃兰短体线虫同一种群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较大,为0.006~0.029;咖啡短体线虫不同种群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3;斯佩奇短体线虫不同种群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0;咖啡短体线虫P. coffeae和斯佩奇短体线虫P. speijeri亲缘关系很近,二者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026。本研究再次证明线虫28S rRNA基因D2/D3区基因序列可作为短体线虫种间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