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良平大队位于广东从化县北部的山区,共有444卢,1,700人口。整半劳动力723人。耕地面积2,120亩。1962年全大队总收入185,000元。其中养蜂出售蜂蜜收入为17,812元。1963年上半年全大队总收入为84,780.05元。其中出售蜂蜜9,931.29元。增殖蜜蜂300框。价值1,800元。良平大队由1956年开始改良饲养中蜂。到1957年把100余笼旧式饲养的竹笼蜂全部过了箱,用新法饲养。几年来都是由大队经营。1962年全大队只有一个养蜂场,8名养群员。年初有蜂207群(818框)。全年产蜜11,825.5斤,产蜡58斤。到1963年由于大队积极培养生产小队养蜂,有9个生产队办起了蜂场。夏季全大队发展到16个养蜂员,335群(1,182框)。到年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桐庐县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响应英明领袖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三年大见成效的号召,1978年有蜜蜂14,500群,940名养蜂员,92个集体蜂场,养蜂产值410万元(不包括蜂群增殖数、蜂蜡和库存饲料蜜),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一年,夺得了养蜂生产的全面丰收,为社队集体经济提供260万元的纯收入。全县粮食由1977年亩产1,083斤,提高到1,300斤,增产2成。显示了养蜂促农的巨大作用。这个县1959年全县只有6个蜂场,1,400群蜂,80名养蜂员,全年产值10万元,养蜂  相似文献   

3.
宁夏固原县黑城公社党委遵照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从1974年开始建蜂场,发展集体养蜂。在各级党委的亲切关怀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坚持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一齐抓,几年来,取得了发展快,收益大的显著成果。黑城公社现有社办蜂场一个,大队蜂场8个,生产队蜂场12个。1978年蜂群由1974年的120群发展到768群,养蜂人员43人。几年来,共生产蜂蜜266,731斤,王浆877.9斤,蜂蜡981斤,蜜、蜡、浆三项总产值为361,271元。1978年养蜂除去各项生产费用,获得纯收益127,291元,平均每个养蜂员为集体创造2,960元的纯收入。黑城公社发展养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兴义地区养蜂生产发展快。1972年全地区有15个蜂场、604群蜂,今年5月上旬有145个蜂场,8,000多群蜂,蜂蜜产量由1972年4万斤上升到1977年的30多万斤。兴义县许多蜂场每年养蜂收入占本社队总收入35%以上,每个养蜂员每年创造产值4,000多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蜜蜂的健康,养蜂员在春季奖励饲料里,适量添加磺胺类和抗菌素等药物,对蜂群是一项防患于未然的保健措施。但是,我们绝不能迷信药物的作用,要合理使用药物,以免造成事与愿违的恶果。下面举两个我亲眼目睹的例子,给养蜂同行作为前车之鉴。吉林省辉南县一个30群蜂的小队蜂场,于1973年第一次到四川省成都郊区中兴镇放蜂,青年养蜂员小杜热爱养蜂工作,他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养蜂师傅请教,在他走访中发现很多蜂场都在饲料里添加防病药物,便在30群蜂的奖励饲料里每晚添加一盒磺胺嘧啶(10斤糖、10斤水加20毫升磺胺嘧啶),连  相似文献   

6.
1972年夏季北京地区遇到了几十年罕见的干旱,影响全市大部份蜂场蜂蜜减产。而怀柔县沙峪公社渤海所大队蜂场却获得了一群蜂产蜜200斤,王浆300克的丰收,这个31群蜂的小蜂场为集体创造了8,000多元的财富。这样好收成的获得,正如大队支委宋怀本同志介绍的那样,是由于我们的养蜂员经验不多,钻劲大;技术不高,思想红的结果。钻劲大渤海所大队地处山区,人多地少,为了充分利用山区蜜源和为农作物、果树授粉增产,大队很早就想办一个养蜂场,但是,由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昆明一月十七日电养蜂能手何正喜,1978年养蜂产蜜1万2千多斤,有关部门按规定发给他1,500多元超产奖金。何正喜是云南省大姚县赵家店公社毛稗田大队蜂场养蜂员。他努力钻研养蜂技术,不断改进饲养方法,常年带着蜂群,不辞辛苦地在云贵高原上追花夺蜜。到1978年12月20日止,他放养的65群蜜蜂,产蜜量达12,548斤,为集体增加收入13,652元。赵家店公社根据大姚县革委会关于集体蜂场经营管理办法中有关奖励的规定,决定把超产部分的20%奖给何正喜。最近,公社专门召开授奖大会,县委书记在会上表彰了何正喜养蜂的先进事迹,当场把1,554元奖金发给他。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普通的养蜂员,能够来参加全国养蜂研究协作会议,首先感到高兴的倒不是个人与蜂场的光荣,而是党对养蜂事业的重视和关怀。1959年我们窄溪人民公社养蜂队在上级党政的领导下,从3月核定的100框蜜蜂、40个蜂王组成的10个高产试验群,到11月止,获得每框蜂产商品蜜141.6斤,分蜂6倍,产蜡1.8斤,取得了蜂、蜜、蜡三高产。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集賢县升昌公社太平大队从1960年开始养蜂以来,在各級党、政的領导下,和有关部門的大力支持。一名养蜂員和30群蜂起家,在4年的时間里,发展到116群,其中出售蜂种71群。共生产商品蜜4,600斤,产蜡96斤。4年来給生产大队增加了14,000元的收入。养蜂生产已經成了太平大队的主要副业之一,  相似文献   

10.
广西藤县宁康公社大塘大队社员,因地制宜发展家庭养蜂,去年全大队440多户社员中,有150多户养蜂.蜂群已发展到800多群.比1977年增加二成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这个大队家庭养蜂收获蜂蜜28,000斤有的一户就达2,000多斤。今年,这个大队计划养蜂一千群以上,争取更多的农户养有蜜蜂,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李福洲 《蜜蜂杂志》2007,27(7):23-23
蜜蜂中毒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在养蜂中也是经常发生的,轻者群势下降,重者则毁掉一个蜂场,使养蜂者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有些蜂场中毒垮场后无力再发展,养蜂员被迫改行.  相似文献   

12.
1977年黑龙江省饶河县广大养蜂员在挠力河两岸发现优质高产新蜜源——毛水苏。(当地称呼,学名未定)当年转地到挠力河沿岸的一千多箱蜜蜂,不到一个月平均单产200斤以上毛水苏蜜。全县30多个蜂场用毛水苏蜜做越冬饲料,一千多箱蜜蜂,全都安全越冬。关门大队两个转地蜂场用毛水苏做越冬饲料,今春蜂群出窖完好无损;而未转地的4个蜂场越冬饲料不是毛水苏,就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广大养蜂员总结出毛水苏这种蜜源优点有六: 1.蜜汁味香、色白、透明、无杂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饶河县大佳河公社1977年在获得粮食大丰收的同时。又夺取了蜂蜜特大丰收。全公社16名养蜂员,养蜂581群,产蜜21万斤,产蜡1,000斤,分蜂127群,产值243,400元,平均每个养蜂员创产值15,213元,其中大佳河三队养蜂员徐成海产值最高,他养蜂60群,产蜜22,000斤,产蜡130斤,分蜂22群,产值26,200元,除去一切开支外,为队里增加收入25,000元。大佳河公社养蜂收入多,贡献大。主要经验有三:1.公社党委重视,由一名党委副书记亲自  相似文献   

14.
养蜂是我社一项传统付业。目前,公社一级的蜂场有5个,养蜂200群;大队一级的蜂场25个,养蜂806群;生产队一级的95个,养蜂1,198群。社员家庭养蜂的约占户数60%,养蜂1,800群。实现了三级办场,四级养蜂。好处是:一、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十多年来,我社向国家交售蜂蜜1,600多担,收入130多万元。拿去年来说,全社养蜂收入21万元,每人平均增加收入20元。由于养蜂生产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  相似文献   

15.
1970~1979年的10年间,尚志县苇河公社各蜂场共向国家提供优质蜂蜜108万斤,王浆12,086斤,蜂蜡8,900斤。他们还向兄弟蜂场提供种蜂2,908群。上面这个数字向人们说明,苇河公社养蜂生产获得了可喜成就。同样是山区公社,苇河能取得这样好的成就,除了党的领导和全体养蜂人员的努力外,值得称颂的是这里有一位事业心强、懂技术、有经验、一心为发展养蜂事业出力献策的技术指导员,他就是郭清学同  相似文献   

16.
(续上期)青年点带队干部李队长和我们谈完话之后,我们10个人收拾一下行头就离开了水产养殖场,到县土产公司报到。土产公司的领导也跟我们开会,讲了办蜂场的重要性和蜂场的发展前景,并鼓励大家努力成为一名有技术的养蜂员。由于当时工作的需要,我们10个人中要选一个出来负责蜂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养蜂生产蓬勃发展。1977年,全县5,200群蜂共产蜜786,000斤,王浆1,369斤,蜂蜡2,382斤,有19个场组产量破万斤大关。其中交岔公社蜂场40个原群产蜜20,500斤,王浆41斤,平均每个原  相似文献   

18.
遵义地区位于贵州高原北部,蜜源植物丰富,群众有养蜂习惯,但因过去多系木桶、竹笼饲养,产蜜量低,一般每群平均在10~15斤。1964年初,地区曾在正安县举办了中蜂新法饲养训练班,为社、队培养了第一批集体养蜂员。当年收到良好效果,队办蜂场18个,新法饲养中蜂761群,群产蜜量平均50~70斤,比旧法饲养提高产蜜量5~7倍。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几年来,地区先后举办新法饲养训练班和现场会8次,为社、队培训养蜂员450多人。通过以点带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慈溪县建圹公社牛角尖大队从1957年起,由3户社员养蜂,到现在已发展到137户(占全大从380户的35.8%),有蜂6432群(平均每人有蜂6.5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政策发生了威力,为了加快养蜂生产的发展,开始由亲友邻居自愿组织了一个养蜂专业户联合体,现已扩大到24个联合体,189人(占全大队790个劳力的23.4%)参加养蜂联合体。设有会计、出纳、蜜源调查员,并民主推选一名负责人。经济民主,重大问题由联合体集体讨论,采取分花期、按车皮结算,调动了养蜂人员的积极性,增加了养蜂专业户的收入。1982年全大队养蜂总收入106万元,平均每个养蜂员毛收入5,600元,目前137个养蜂专业户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住进了新瓦房,户户有存款,  相似文献   

20.
转地蜂场结构,素质,规模效益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元强 《中国蜂业》1998,49(3):14-15
调查60家转地蜂场,全部是一户一家的家庭式专业化养蜂场。蜂场以1~3人为主,人均养蜂28群。养蜂员平均年龄3467岁,养蜂工龄平均9年,文化程度初中、高中占7064%,与农村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相比,养蜂员整体素质较高,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调查统计表明:家庭模式转地蜂场以3人饲养83群蜜蜂为适度养蜂规模,经济效益最佳,具有推广价值,对提高养蜂经济效益,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