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下部烟叶烘烤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下部烟叶烘烤研究结果表明,在38℃使底棚烟叶变黄6成,然后升温到41℃完成变黄,再以2小时1℃的速度升温定色,能有效地保证和提高烟叶的内在和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2.
3.
不同烤烟品种烘烤过程中叶绿素降解规律及易烤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河池烟区不同烤烟主栽品种在烘烤过程中叶绿素降解规律,并以叶绿素降解速率和降解量为指标,对不同烤烟品种易烤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云烟85和K326中部叶和下部叶均表现出较好的易烤性,其中云烟85中部叶和下部叶烘烤过程中叶绿素降解速率和降解量均大于K326,易烤性也优于K326;两个品种上部叶烘烤过程中叶绿素降解速率较慢,降解量较小,易烤性不及中、下部烟叶,其中K326易烤性优于云烟85。  相似文献   

4.
烤烟上部烟叶采收与烘烤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烤烟上部烟叶同中部叶相比 ,具有叶片厚 ,干物质积累多 ,组织结构紧密 ,成熟较缓慢等特点。然而 ,目前上部烟叶同中部叶采收一样 ,即成熟一片采一片 ,最后一次采收多数是在烟株上仅留 2~ 3片叶 ,待大部分烟株的烟叶已成熟再采烤。这种作法 ,一方面会使上部叶很难长出优质的完熟叶 ;另一方面易造成采摘成熟度不一致 ,部分叶采生 ,部分叶过熟 ,烤后烟叶易青筋、浮青、挂灰、杂色较重、颜色深、烟碱含量高 ,其质量和可用性差 ,效益低。不但影响了烟叶烘烤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 ,而且影响了烟农的收益和种烟的积极性。因此 ,对上部叶采用恰…  相似文献   

5.
随着烤烟品种优良化、种植区域化、栽培规范化的全面推行,我国烟叶素质明显提高,一些地区烟草的长势长相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烘烤环节的某些失误,致使烤后烟叶香气质量不足,不少地区烤坏烟的现象仍很突出。据调查,各种烤青烟、挂灰烟、光滑叶、花片...  相似文献   

6.
烤烟烘烤过程中叶片膜脂过氧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温湿度自动控制电热烤烟箱,研究了烘烤过程中烟叶膜脂过氧化及其内源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烘烤时间延长,叶内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烘烤48h和72h后,两种酶先后失活,MDA积累达最大值,证明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片膜脂过氧化水平不断提高。不同处理以高温快烤烟叶膜脂过氧化水平最高,低温慢烤最低。而且变黄温度对烟叶膜脂过氧化的作用比定色期不同升温处理的作用大。  相似文献   

7.
8.
不同烘烤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顶部4~6片烟叶一次性割收烘烤较普通采收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烟叶采收与编杆的时间,促进顶部烟叶充分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装烟方式对下部叶质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散叶插扦、散叶打捆、散叶筐篮、常规挂杆4种装烟方式,研究各装烟方式对下部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挂杆烘烤烤后烟叶橘黄烟比例、中等烟比例、烟叶均价均好于散叶插扦、散叶打捆、散叶筐篮装烟方式。在下部叶烘烤时采用常规挂杆烘烤,中上部叶烘烤时再使用散叶插扦、散叶打捆、散叶筐篮等装烟方式进行散叶烘烤。[结论]研究可为提高下部烟叶烘烤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求烤烟中上部烟叶适宜的烘烤工艺,提高其烘烤质量,进行了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拖一低"烘烤模式在42℃、54℃左右较常规烘烤模式维持的时间较长,烟叶内各种酶的活性较高且持续,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烤后的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还原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外观质量得到改善,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弹性好,桔黄烟叶较多,基本杜绝了青筋烟;烟叶烘烤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中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3.34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46元/kg,上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21.33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85元/kg;但能耗成本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朝阳地区烤烟不同烘烤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装烟方式对朝阳地区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评吸结果和烘烤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框架式散叶烘烤方式可增加烤房装烟量,降低能耗成本,改善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和评吸质量;挂杆三改四烘烤和烟夹烘烤方式的烤后烟叶质量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2.
烟叶烘烤新方法探索——去梗烘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去梗烘烤是一种新的烘烤模式,可以缩短近1/4的烘烤时间,节约30%以上的能耗,还有利于工厂化、专业化烘烤的快速发展。简单介绍了去梗烘烤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对烟叶生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荣生  李开晏  贺帆  宋朝鹏  孙建峰  宫长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25-12027,12101
从曲靖市专业化烘烤的内涵和发展入手,简述了烟叶代加工烘烤模式的组织运行方式。根据对2009年曲靖市烘烤服务中心的调查了解,分析了烟叶代加工烘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并为尽快完善烟叶代加工烘烤的运行,保障其持续发展,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专业化烘烤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明确了其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广西靖西县开展了上部烟叶乙烯利处理和烘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靖西特殊情况下采用"低温慢烤",可使上部烟叶顺利变黄,充分成熟,烟叶等级显著提高,淀粉含量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大幅度降低,石油醚提取物明显增加,总挥发酸提高,总挥发碱下降,化学成分变得协调,内外观质量有很大改善。同时,烤前提前2d喷施质量分数为200mg/kg的乙烯利溶液,能使烟叶顺利后熟,化学成分的适宜性和协调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烟叶编烟环节的综合效益,通过密集烘烤试验,对传统烟杆编烟、烟夹编烟和编烟机编烟3种方式的使用效率、烘烤成本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烟夹能够显著提高编烟的效率,降低用工耗时,减少烘烤成本,提高上中等烟的比例;使用编烟机能显著降低编烟环节的劳动强度、用工数量和编烟时间,加快编烟速度。烟夹编烟方式的效果最佳,可以明显提高编烟环节的综合效益,在烟叶烘烤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烤烟田间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烤烟的不同生育期,对不同叶序及同一叶片不同部位的烟叶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烟株在封顶前叶绿素含量逐渐增高,封顶后则随着氮代谢的减弱呈下降趋势;新叶的叶绿素含量高于老叶的叶绿素含量;同一叶片叶尖部位的叶绿素含量变化最大,叶基部次之,叶中部最小;在测定烤烟田间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时可以选取叶片的中部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磷钾配施对东北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东北烤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以氮、磷、钾施用量和配比作为变量,以烤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为目标函数建立方程。[结果]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不同氮磷钾配比密切相关,并能建立三元二次回归方程;氮磷钾影响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主控因子;磷钾的交互作用为正相关。以叶绿素含量为指标筛选出最佳施肥方案为:N15kg/hm^2,P2O5101kg/hm^2,K2O189kg/hm^2。[结论]该研究为烟叶生产中高效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烘烤条件下烟叶淀粉降解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和K32 6的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变化及烘烤条件对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酶活性出现2次高峰,分别处于烘烤的变黄中期和定色前期;鲜烟叶中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高,随着烘烤过程的推进,至2 4h达第1次高峰,之后降低,4 8h时出现低谷,随后红花大金元于6 0h达第2次高峰,而K32 6于72h达第2次高峰。在整个烘烤过程中,采用低温低湿变黄,慢速升温定色的烘烤条件,烟叶内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高,有利于烟叶淀粉的降解。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完善密集烤房配套烘烤技术2,009年在云南省曲靖市进行了烤前不同晾置时间对烤烟烘烤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处理烤前晾置18~24 h的上等烟比例、均价、产量和产值最优,上等烟比例达到72.77%,均价达到11.18元/kg,外观质量同样为最优;烘烤用时随晾置时间增加而减少,晾置24 h烘烤用时最少;烘烤成本以处理烤前晾置18~24 h最低,为0.61元/kg。综合各项指标,以晾置18~24 h为最佳晾置时间范围;适当的烤前晾置再烘烤可以改善烟叶品质,增加密集烤房的烤能,缩短烘烤用时,节约能耗,节约劳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