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纳雍县山区用1.07 hm~2池塘开展以投放草鱼为主养殖试验,投放投放大规格鱼种3.3万尾/hm~2,其中草鱼占85%。经过18个月养殖达到上市规格,草鱼平均尾重为1.3 kg,平均养殖成活率达到78%,获净利润45.79万元。发展大面积推广养殖将对解决纳雍县渔业生产、农民脱贫致富起推动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培养大规格鱼种和提高鱼种成活率,是提高池塘成鱼产量的关键环节,其主要诀窍如下. 1.改善池塘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3.
余顺利 《农技服务》2014,(4):153-153,156
<正>1、池塘养殖(1)亲鱼池套养鳜鱼将培育成3cm左右的夏花鳜鱼投放在家鱼的亲鱼池内,按每亩放养30~50尾进行混养,既能吞食与亲鱼争食的野杂鱼,生长速度也很快,只要能满足其活饵料要求,4个月即可长至400g左右的商品鱼,当年上市食用,成活率达40%左右,每亩可生产鳜鱼5~8kg。.(2)成鱼池套养鳜鱼夏花鳜鱼可混养在野杂鱼较多的成鱼塘内,每亩投放20~40尾。水质不要过肥,因鳜鱼比一般家鱼易缺氧浮头,混养鳜鱼的成鱼塘不宜再放养鲢鳙鱼夏花,因鳜鱼长速快,防止小规格  相似文献   

4.
一、从"深"字上着手 现在池塘大部分都是老池塘,老池塘连年淤积,水位越来越浅.要想达到高产,鱼种池和成鱼池水深应分别达到1.5~2.5m.生产实践证明,鱼池每增深0.5m,产量可提高10%~30%.同时,667平方米鱼池挖深0.5米,可取塘泥333立方米,经有关科研单位测定:这些塘泥的肥效相当于144公斤尿素、170公斤过磷酸钙和44.4公斤氯化钾,此外,还含有大量腐殖质,这些塘泥送进田地当肥料,可促使农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5.
一、改善基础条件,提高养殖标准。目前鱼池多严重老化,池埂坍塌,淤积深,水浅,保水、保肥性能差,产量低。故要改造鱼池,建成高标准鱼池。具体要求:面积1.3~2.6公顷,坡  相似文献   

6.
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高产高效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祝珍 《农技服务》2007,24(6):94-94
进行了池塘主养大规格草鱼种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草鱼占65%,鲢鱼占20%,鳙鱼占10%,鲫鱼占5%的养殖模式,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水质管理 到了秋季,池塘载鱼量较大,水体有机质积累较多,水质易变质变坏,因此对池塘水质要特别注意。池塘水位要维持较高,以2—2.5米为宜,水质保持清新优良溶氧丰富,满足“肥、活、嫩、爽”的要求。具体措施有:①定期注换新水,10天左右注换新水一次,每次换水30厘米左右。②及时清除残饵、污物,鱼类食场的残饵,池塘水面漂浮的污物,池底沉积的剩草,池周附生的杂草等要及时清除干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池塘养殖环境的不断变革以及养殖技术的快速提高,渔业已还是成为我国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有效提高池塘养鱼的实际产量和经济效益,必须强化水质管理能力,改善池塘养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达到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池塘养殖环境的不断变革以及养殖技术的快速提高,渔业已还是成为我国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有效提高池塘养鱼的实际产量和经济效益,必须强化水质管理能力,改善池塘养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达到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体质健壮的鱼种是提高成鱼产量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鱼种成活率的主要条件之一。鉴别鱼种质量的主要标准有五条,可以概括为“四看一抽样”。  相似文献   

11.
唐玉华 《农家致富》2012,(11):36-37
2011年,江苏省金湖县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为依托,在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陈校辉的精心指导下,在金湖县鱼种场进行了池塘黄颡鱼精养技术的推广,并在管理技术方面有所创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粱志彬 《当代农业》2011,(20):40-41
一、调节水质 1.注换新水水质好坏是鱼、蟹养殖的关键。一般来讲。成鱼池的水位可加深到2米以上.对单养河蟹池的水位可加深到1.5米以上.进排水方便的池塘.在确保水位不低干2米的前提下.每周注换新水1次。但换水量不得超过全池总量的1/3。到秋末时可每半月注换新水1次.每次0.3米以上。  相似文献   

13.
大规格罗非鱼种池塘围栏越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规格罗非鱼种池塘围栏的越冬技术,为罗非鱼养殖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安全越冬技术。【方法】在3个池塘中设置隔水围栏,越冬期陆续抽取地下温水补充注入围栏内,并对围栏内与外塘相近区域水温及水体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水质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越冬期,除2号池塘外,围栏内水温保持在16~18℃,水体溶解氧的变化范围为3.5~6.0mg/L,氨氮平均值低于0.5mg/L,亚硝酸盐氮低于0.06mg/L;3个池塘罗非鱼鱼种成活率分别为98.0%、62.0%和99.0%。【结论】采用池塘围栏与抽取地下温水注入相结合的越冬模式,能确保大规格罗非鱼种安全越冬且生长效果较好,可在广西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提高山区池塘养鱼产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池塘养鱼的主要经验是“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养法,它们是互为条件、互相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其中“水、种、饵”是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混、密、轮”是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技术措施,“防、管”是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规格罗非鱼种池塘围栏的越冬技术,为罗非鱼养殖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安全越冬技术。【方法】在3个池塘中设置隔水围栏,越冬期陆续抽取地下温水补充注入围栏内,并对围栏内与外塘相近区域水温及水体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水质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越冬期,除2号池塘外,围栏内水温保持在16~18℃,水体溶解氧的变化范围为3.5~6.0 mg/L,氨氮平均值低于0.5 mg/L,亚硝酸盐氮低于0.06 mg/L;3个池塘罗非鱼鱼种成活率分别为98.0%、62.0%和99.0%。【结论】采用池塘围栏与抽取地下温水注入相结合的越冬模式,能确保大规格罗非鱼种安全越冬且生长效果较好,可在广西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池塘集约化养殖和网箱养殖技术的提高,市场对草鱼规格鱼种需求量日益增大,因用传统方法培育的草鱼种病害多、成活率低、规格不整齐,难以满足现代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探索池塘养殖高产高效模式,解决草鱼鱼种规格小而弱等生产实际问题,近几年来,江苏滨海市东坎特种水产养殖场利用约20亩池塘,将当年草鱼苗于初夏通过颗粒饲料强化培育,到秋季每亩收获鱼种460千克(规格  相似文献   

17.
水体是鱼类生活的环境,优良的水体是鱼类健康养殖的基本保证。氧气作为一种生态因子,是保证鱼类生理功能健康的必需物质,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的基本条件之一。养鱼池塘中溶解氧的含量是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适宜的溶解氧可以提高鱼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池塘鱼类的健康生长,溶氧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鱼类的健康。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影响池塘溶解氧低的因素,并提出生态增氧法,以期为养殖者提供参考,为提高养殖产量和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高淳池塘生态养殖河蟹放养密度对平均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河蟹平均育成规格(Y)与放养密度(x)的关系为:Y=215.15-0.007x(R2=0.962)(P<0.05);河蟹产量(Z)与放养密度(x)的关系为:Z=270.97 0.079x(R2=0.960)(P<0.05);河蟹成活率与放养密度的关系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根据市场对河蟹规格的需求,调整放养密度,达到养殖效益最大化。在幼蟹规格为120~140只/kg,成活率为75%左右,平均育成规格达到170 g/只以上,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目前最佳放养密度不宜超过6 000只/hm2。  相似文献   

19.
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大规格鱼种的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在相同的养殖管理条件下.若放养大规格鱼种.养鱼产量就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放养大规格鱼种是获得池塘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实际的生产中.具体的放养规格要根据不同鱼类的生长规律和鱼种的配套条件灵活掌握.不能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20.
5.多品种混养①混养类型分为"肥水鱼"为主型,"肥水鱼"和"吃食鱼"并重型,"吃食鱼"为主型,搭配比例见表。②放养密度受多因素制约,灵活性大。若池塘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