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误区一:喷施药剂浓度过高不少农民朋友为了图省事,减少用药次数,就加大农药的使用浓度,殊不知随意加大农药的使用浓度,药液喷于蔬菜叶面后,由于水分挥发快,极易造成蔬菜药害.轻者导致蔬菜萎蔫,生长发育受阻,造成减产降质,重者蔬菜也被毒死,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2.
由于病虫害猖獗,使蔬菜生产中农药使用频繁,浓度不断加大,因而成为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的一大公害.推广高效低毒农药,严格执行施药后的安全采收期,生产无公害蔬菜已成为蔬菜生产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很多菜农在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往往不注意蔬菜上市前的使用间隔时间,造成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量大.现将农业部农药捡定所在蔬菜上常使用的农药合理使用标准介绍如下,供菜农在蔬菜上市的使用农药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蔬菜农药残留的危害、种类、超标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蔬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开始注意蔬菜的质量问题,不但蔬菜的营养成分受到关注,其可能的污染更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重茬、连作导致蔬菜病虫害加重,因此,造成每年蔬菜总产量损失20%以上.各地在防治蔬菜病虫害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如长江流域城市一般每年667m^2使用农药2~3kg,多的5kg以上;北方保护地蔬菜用量更大,据有关单位调查,北京郊区菜地每667m^2用量9 kg以上.多年来,由于大量和连续地使用化学农药,使得蔬菜病虫对化学农药产生了普遍的抗药性,菜农只能加大农药的使用量,由此,农药使用和依赖程度呈现出恶性循环状态.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突出.本文就蔬菜农药残留的危害、种类、超标原因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6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降雨增多,陆地蔬菜上的各种病害、虫害也相继发生,也是菜农开始防治病虫使用农药的时期。有些菜农多次使用农药后效果不理想,不仅浪费大量的财力、人力,还导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影响蔬菜的商品价值,甚至失去食用价值。造成这一普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菜农没有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农药,以减缓病虫的抗药性,从而提高防治效果。2.不讲究科学用药,没有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及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擅自加大  相似文献   

6.
1.选择适宜的剂型。棚室应推广使用粉尘剂和烟剂,严禁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此外,要严格按照规定浓度、用量进行用药,不能随意加大或减少用药量,如需混用农药时,应注意其酸碱性。  相似文献   

7.
韩宇 《河北农业》2006,(10):23-23
近几年各地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虽然有些地方符合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环境条件,但在农药的使用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菜农没有准确掌握用药适期,滥施滥用现象十分严重。大白菜是坝上地区蔬菜种植最大的种类,其主要害虫小菜蛾、菜青虫,在刚刚缓苗时就开始防治,而且在喷药时不注意喷雾的位置、目标、喷药方式以及农药的配制,盲目地加大用药浓度。这种作法,既造成了农药的浪费,又污染了蔬菜和环境,同时对常规性害虫也易造成抗药性。所以,农作物、特别是蔬菜病虫害的防治要首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由于化学农药长期泛滥使用,一些害虫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人为加大药剂浓度和药液使用量不但增加防治成本、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而且在防治过程中大量天敌被杀死,害虫活动更加猖獗,农药残留污染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为害人类建康。目前甲胺磷等5种高剧毒农药已全面禁止使用,但任何一种杀虫剂对农产品都会造成农药残留,对蔬菜质量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是银川市保护地蔬菜主栽品种,由于连年重茬种植,病虫害种类及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同时,由于盲目加大农药量和使用次数,造成蔬菜的农药残留增加。为了有效控制病虫为害,降低农药残留,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探索出一套防治黄瓜病虫害的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反季节蔬菜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需求引起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面积不断增大。但由于菜农盲目用药、随意加大药量、随意混合使用农药等原因,致使蔬菜药害不断发生,造成蔬菜产量下降、质量降低,影响销售,减少菜农收入,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使菜农正确、安全使用农药,现将日光温室蔬菜药害发生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我国除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水果、蔬菜外,几乎所有的水果、蔬菜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农药污染。经有关部门抽检发现,我国许多水果、蔬菜上的农药残留严重,均检出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甲拌磷等。造成果菜农药残留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在害虫活跃时期(夏秋季节),有些农民常常偷着使用超浓度农药杀虫,甚至使用我国禁止使用的甲胺磷、对硫磷、甲拌磷等高毒农药,更为严重的是在收获前几天内用药,致使大量水果、蔬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12.
很多菜农在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往往不注意蔬菜上市前的使用间隔时间,造成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量大。现将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蔬菜上常使用的农药合理使用标准介绍如下,供菜农蔬菜上市前使用农药时参考。1. 杀菌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在上市前7天使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5天;5  相似文献   

13.
呼和浩特地区蔬菜农药残毒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种类多、危害大,菜农防治病虫害大多以喷施化学农药为主,而且农药使用的剂量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施用导致了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量增大,甚至超过国家规定的残留量标准,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蔬菜,使市民对蔬菜的安全、卫生问题越来越重视了.为加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力度,保证蔬菜的质量,摆在农业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一是在蔬菜的种植阶段依据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合理和适量使用农药,禁止使用高毒、剧毒的农药;二是在蔬菜上市前对农药残留量进行抽样检测.以下是我们利用中国农业部药检所提供的RP-410型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对呼和浩特市地区2003-2005年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不少菜农在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往往不注意使用的间隔时间,以致造成上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现将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蔬菜上使用农药的合理使用标准介绍如下,供菜农朋友在蔬菜上市前使用农药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瓜是廊坊市保护地蔬菜主栽品种之一,农民连年重茬种植,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程度发生新的变化,为害逐年加重,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农民不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盲目加大农药量和使用次数,造成蔬菜的农药残留增加。为了有效控制病虫为害,降低农药残留,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探索出一套防治黄瓜病虫害的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王淑荣 《河北农业》2011,(10):22-28
当前无公害的安全使用问题作的开展,中低毒农药的安全使用问题日益凸显,很多地区的菜农存在着过量多次使用中低毒农药、不遵守安全间隔期用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为此,针对主要蔬菜病虫害防治用药的安全使用品种、剂型、浓度、安全间隔期、每季作物最多使用次数等情况编写了主要蔬菜病虫害防治用药处方推荐表,以供农民和广大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进行了拟除虫菊酯农药在黄瓜、蕃茄、茄子和菜花上的残留降解试验。四种农药在这些蔬菜上的起始残留浓度为74.7~354.0ppb,远低于在叶菜上的浓度,一般不超过所推荐的农药卫生标准。四种农药在这些蔬菜上的降解速度很快,其半衰期为0.50~3.51天,与在青菜和豇豆上的降解半衰期基本一致。虽然黄瓜、蕃茄和茄子属多次采收性蔬菜,但因起始残留浓度低和降解速度快,正常使用这些农药不会造成该类蔬菜(包括菜花)的显著污染而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德化县春种的重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2667~3333 hm2.由于近年使用单一化学农药,造成病菌对农药产生抗性,药剂使用浓度加大,为了筛选更佳杀菌剂,进行了晚疫病防效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9.
无公害蔬菜也称无毒害蔬菜或无污染蔬菜。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严格禁止使用已经公布不准使用的剧毒农药,但同时,允许限量、限时、限浓度使用一些农药、  相似文献   

20.
王实娟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1):2263-2266
采用酶抑制法检测不同蔬菜类型、生育阶段、农药使用间隔期和使用浓度的蔬菜农药残留。分析显示,茄子和架豆未检测到农药残留,而白菜等叶菜类蔬菜检测到农药残留;蔬菜不同生育阶段对农药的代谢能力不同,生长盛期的法国香菜农药残留最低,显著低于幼苗期和生长末期;番茄农药残留会随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呈线性关系;架豆、黄瓜和番茄农药残留随着施药后时间的推移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药后第三天残留最高,第七天降到最低,达到安全食用标准。结果表明,茄科和豆科等果菜类蔬菜农药残留显著低于叶菜类;蔬菜生长盛期农药残留显著低于幼苗期和生长末期;农药残留会随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也会随着时间推移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