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单季晚稻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并从选种及浸种消毒、种子催芽等方面提出了单季晚稻浸种催芽技术,以期为提高单季晚稻的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晚稻种子浸种催芽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总结了晚稻种子浸种催芽过程与技术,以为晚稻种子的浸种催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降低晚稻种子含水量、防止穗芽、减少收烘成本,开展了20%敌草快水剂不同用量对单季晚稻种子含水量、千粒重、发芽率及其品质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季晚稻收割前喷20%敌草快水剂后能有效降低种子的含水量,但不会影响种子千粒重(高剂量有影响)、种子发芽率和稻米品质,因此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667 m^2推荐用量以160 mL为宜,使用适期为收割前5~7 d。  相似文献   

4.
刘如清 《湖南农业》2006,(10):14-14
1.晚稻留高桩、冬绿肥直播还田在晚稻收获前将红花草、满园花、蔬菜等种子均匀直播于晚稻田中,晚稻采用留高桩或机械收割使其稻草还田。其中留桩高度40厘米~45厘米,约80%稻草还田;机械收割的100%稻草还田。及时排干田面水并维持湿润状态,掌握晚稻收割前7天~10天直播种子,晚稻  相似文献   

5.
周宇杰  徐越坚  徐铁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38-1039,1041
[目的]确定对籼粳杂交晚稻种子安全性较高的浸种药剂及浓度,从而更好地为生产服务。[方法]以籼粳杂交晚稻种子甬优9号、甬优12号和甬优538号为供试品种,分别采用常规浸种浓度和高浓度4种浸种药剂处理种子,研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变化。[结果]用2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0和1.67吕/L、1.5%二硫氰基甲烷可湿性粉剂2.22和4.00g/L浸种安全性最高,对甬优9号、甬优12号及甬优538号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无明显抑制作用;16%咪酰·杀螟丹可湿性粉剂2.00g/L和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3.33g/L常规浓度浸种时对杂交晚稻种子比较安全。但是,在相同条件下,甬优9号、12号和甬优538号3种籼粳杂交晚稻种子对药剂的敏感程度有差异,甬优9号耐药,甬优12号次之,甬优538号最敏感。[结论]甬优9号、12号和甬优538号3种籼粳杂交晚稻种子的浸种药剂在安全性方面首选2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而常规浸种浓度的16%咪酰·杀螟丹可湿性粉剂和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也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1964年邕宁县大塘区从外地得到少量水稻优良新品种的种子,为了加速繁殖,我们采用了剥蘖分植、晚稻翻春、早稻翻秋、建立种子田和培育“禾王”等方法。这些方法效果良好,在一年内早稻二九矮由16粒谷繁殖出种子8,712斤,平均每粒种子繁殖544.5斤;晚稻鸭仔矮由11粒谷繁殖到345斤。剥蘖分植早稻二九矮的种子仅16粒,于3月19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沼液在晚稻生产中的利用技术,包括种子浸种处理方法,单季晚稻直播栽培、机插秧栽培各生育阶段的沼液施用量与施用方法,以及在应用中需注意的事项,以为晚稻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推广种子包衣技术是种子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县属油-稻两熟制农区,油菜种子包衣技术已在生产中普遍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晚稻种子包衣仍处在试验示范阶段.为明确晚稻种子包衣的应用效果.2000年进行了大区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2010年,在江西省种子管理局统一组织下,玉山县种子站对不同的杂交晚稻新品种进行了展示试验,以探索其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杂交晚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双季混作稻就是把早、晚稻种子按一定重量的比例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播种、插秧,早稻成熟时把早稻带晚稻一起收割,由晚稻基部重新抽生新株,以此作为晚稻培育。这种特殊的栽培方法在广东的南部、广西的东部、福建的中部及江西南部等地区的一些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杂交水稻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由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和用种量的减少及种子价格的上升,对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和贮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我区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面积的90%以上.杂交稻种子颖壳松散、芽谷和瘪谷多,如果种子贮藏不当.易使种于降低生活力,甚至生虫.造成发芽牢和成苗率低,  相似文献   

12.
1.晚稻留高桩冬绿肥直播还田。在晚稻收获前将红花草、满园花、腊菜等种子均匀直插于晚稻田中,晚稻采用留高桩或机械收割还田。其中留桩高度40~45cm,约80%稻草还田;机械收割的100%稻草还田。及时排干田面水并维持湿润状态,掌握晚稻收割前7~10天直播种籽。晚稻收割后即开沟沥水,冬干期适当灌水为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3.
多蘖壮秧培育是实现杂交晚稻高产群体的基础。从做好通气湿润秧田、种子处理、适播稀播匀播、育秧及肥水管理等方面简要介绍杂交晚稻多蘖壮秧的培育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在江西省种子管理局统一组织下,玉山县种子站对不同的杂文晚稻新品种进行了展示试验,以探索其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杂交晚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1.晚稻留高桩冬绿肥直播还田在晚稻收获前将红花草、满园花、腊菜等种子均匀直播于晚稻田中,晚稻采用留高桩或机械收割还田.其中留桩高度40厘米~45厘米,约80%稻草还田;机械收割的100%稻草还田.及时排干田面水并维持湿润状态,掌握晚稻收割前7天~10天直播种籽.晚稻收割后即开沟沥水,冬干期适当灌水为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6.
辉锋 《湖南农业》2005,(9):15-15
1.晚稻留高桩冬绿肥直播还田 在晚稻收获前将红花草、满园花、腊菜等种子均匀直播于晚稻田中,晚稻采用留高桩或机械收割还田。其中留桩高度40厘米~45厘米,约80%稻草还田;机械收割的100%稻草还田。及时排干田面水并维持湿润状态,掌握晚稻收割前7天~10天直播种籽。晚稻收割后即开沟沥水,冬干期适当灌水为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7.
早直晚抛是以早稻直播、晚稻旱育抛栽为特色的双季稻轻简稻作技术。早稻不经秧田育秧,种子催芽破胸后直接撒播到大田:晚稻用“旱育保姆”包衣种子后,旱育带土块的秧苗。抛栽定植到大田,简单易行、省工省力、增产增效。适用于鄂东南等双季稻区。本集成技术预期667平方米双季稻产量1100千克。  相似文献   

18.
晚稻田中混杂早稻,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但农户时有反映,为此,笔者会同有关农技干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及论证,并咨询了有关专家,现简述如下: 1 混杂原因分析1.1 田间残留早稻种子而造成的混杂1.1.1 晚稻秧田残留早稻种子。晚稻秧田前一年种  相似文献   

19.
湖南不同季别稻作系统的生态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湖南稻作系统以一季稻和双季稻种植制度为主。论文通过评价稻作技术的调整对不同季别水稻种植效率的影响,期望为水稻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相关统计年鉴资料获取2002—2016年湖南早稻、中稻和晚稻生态系统环境资源、经济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原始数据,采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三季稻作系统的动态发展状况及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再将其能值投入产出效率与传统经济利润率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002—2016年湖南稻田生态系统中投入的自然资源能值相对稳定,投入能值大部分依赖购买能值并趋向增加;能值投入结构调整为机械人工+畜力化肥农药或种子燃料有机肥,农业机械化逐渐代替了以人工、畜力为主的生产方式。系统每千公顷种植面积的购买能值投入中不可更新工业能值投入呈明显增长趋势,其中机械作业能值投入贡献率最高,化肥投入为中稻早、晚稻且长年居高不下,农药投入为中、晚稻早稻且趋向增加;可更新有机能值投入密度则趋向减少,其中人工能值虽显著下降,其贡献率仍最高,种子投入为早稻晚稻中稻且早、晚稻趋向增加,畜力能值投入转变为中稻早、晚稻且趋向不断减少,有机肥投入能值不断减少;购买能值投入从2012年起转变为中稻早稻晚稻系统。系统单位种植面积的能值产出、生态和经济平均利润率均为中稻晚稻早稻;早稻种植面积始终低于晚稻。系统能值指标变化趋势为:能值投入率方面晚稻早稻、中稻;能值产出率方面中稻晚稻早稻;系统对环境的压力较小,但环境负载率指标增长较快且晚稻早、中稻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已大幅下降至2,2008年以后中稻早、晚稻系统。【结论】湖南稻作系统生产方式日益现代化,系统富有活力但发展潜力日益下降。稻作经营仍属于粗放型方式,致使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大量投入,造成短期内系统环境压力增大、生态和经济利润率不断下滑,不利于系统长期可持续发展。虽然湖南中稻生态系统的环境负载率、可持续发展指数、平均利润率仍优于早、晚稻系统,但由于系统投入了较多的人工、畜力、化肥和农药能值且其机械能值效率较低,致使其能值产出率、生态和经济利润率降幅较大并与晚稻系统基本持平,其竞争优势日益缩小。早稻系统种子能值投入较高且能值产出密度和利润率较低,晚稻系统购买能值投入产出综合效益较高。湖南稻作农业现代化的地域不均衡发展矛盾依然突出。无论哪个水稻季别,以市场价值作为评价依据的成本-收益分析法,低估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真实价值。政府需针对早、中、晚稻制定激励政策,以保障稻农的利益和实现稻作永续经营。  相似文献   

20.
为了鉴定峡江县引进的水稻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品质等主要特征特性,筛选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主导品种,同时为广大农民选择水稻优良新品种提供直观的展示平台,在省市种子管理局的安排下,峡江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承担了"江西省现代农业晚稻新品种展示项目峡江县展示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介绍和分析了2012年峡江县晚稻新品种试验结果的产量、全生育期、米质、抗性等特征特性,初步筛选出了适合峡江县生产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