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桎梏幼兔出栏成活率的瓶颈所在及其发生的机理,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幼兔日粮中用葡萄糖替代玉米可显著提高出栏成活率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仔幼兔成活率臧胜斌(江苏省农林厅畜牧兽医局,南京210024)金秀萍徐生力(南京市青龙山林场,南京211123)(江苏宝应县多种经营管理局,宝应225800)提高仔幼兔成活率是提高养兔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关键之一。仔幼兔阶段是兔的一生中最难饲养的...  相似文献   

3.
幼兔时期是家兔饲养最难的阶段,幼兔生长速度快,对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的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容易腹泻,影响生长,甚至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幼兔的生理特点分析,阐述幼兔的饲养与管理措施,提高幼兔的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福建黄兔是福建省地方优良肉兔品种,因它全身披黄色短毛故名。该兔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泌乳力强、肉质好等优点,备受消费者和养殖户青睐。但是在福建黄兔幼兔阶段,由于其消化器官仍处于发育阶段、消化机能尚不完善、肠道黏膜自身保护机能尚不健全,因而抗病力差,易受多种疫病的侵袭,导致成活率低。笔者自2007年开始进行福建黄兔科研生产实践工作,通过对福建黄兔幼兔阶段的科学饲养管理,大大提高了福建黄兔幼兔的成活率,幼兔的成活率从70%左右提高到90%。现就仔兔饲养、幼兔营养需要、幼兔疫病预防以及提高幼兔成活率提出几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四川畜牧兽医》2013,(11):34-34
1幼兔成活率低的原因1.1消化机能不健全幼兔阶段是兔增重最快的时期,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其日增重可达30~45g,高的可达50g以上。幼兔生长发育快,采食量大,但幼免的胃肠容积小,消化力较弱,这往往易导致幼兔因消化不良而死亡。1.2适应能力差幼兔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惊吓等不良刺激容易影响其采食、消化、排泄,并阻碍生长发育,严重时还能诱发疾病而致兔死亡。  相似文献   

6.
在养兔生产中,幼兔成活率对养兔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养兔的成败。提高幼兔成活率,使幼兔能够正常的生长,是摆在所有养兔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佝偻病和脱毛症是室内笼养兔幼兔的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7.
从断奶到 3月龄的幼兔,这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是养兔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 1~ 2月龄间的幼兔。在生产中,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疫病防制措施抓得好,幼兔的成活率可达到 90%左右,商品兔出栏时的体重也能达到理想的标准。如果管理不好,死亡率也可达到 30%~ 40%,如兔群暴发球虫病、巴氏杆菌病,死亡率将达到 90%左右。所以抓好这一阶段段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制工作,就能取得较高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要养好幼兔,首先要了解幼兔在生理上的几个重要特点。一是幼兔所需的营养来源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母乳和少量饲料供给变成…  相似文献   

8.
近来,笔者在养兔技术跟踪服务过程中,发现养兔专业户养幼兔成活率较低,特别是夏季,幼兔的死亡现象更为严重,影响了养兔业的发展。幼兔由于断奶,离开了母体独立生活,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幼兔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差,很容易患病死亡。笔者认为,要提高幼兔成活率,使幼兔全活全壮,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适时配种,合理断奶幼兔成活率的高低,与公母兔配种早晚有很大关系,配种过早容易引起先天不足,配种过晚增加饲养成本。对初产母兔来讲要做到适时配种,一般应在7~8月龄,体重2.5kg以上,公兔9~10月龄,体重3kg以上方可配种,经产母兔掌…  相似文献   

9.
幼兔指1—3月龄的小兔,在这段时间幼兔发病率、死亡率高达80%。面对其过高的死亡率.许多的饲养户在饲养幼兔时感到最棘手,往往是辛苦一场,毫无收获。怎样才能提高幼兔的成活率,笔者认为需要搞好饲料、防疫、球虫、外界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福建黄兔是地方优良肉兔品种,因其全身披黄色短毛而得名.该兔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泌乳力高、肉质好等优点,备受消费者和养殖户青睐.但是,福建黄兔幼兔(断奶到3月龄的小兔)的消化器官仍处于发育阶段,其消化机能尚不完善、肠道黏膜自身保护机能尚不健全,因而抗病力差,易受多种疫病的侵袭,导致其成活率低.笔者自2007年以来开展福建黄兔科研与实践,通过对福建黄兔幼兔阶段的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福建黄兔幼兔成活率,福建黄兔幼兔的成活率从70%左右提高到90%,达到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现对提高福建黄兔幼兔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加以阐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饲料是获得兔产品的重要物质基础,饲料原料品质的优劣,配合比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家兔健康和生产力的发挥。根据河南的饲料资源,筛选出最佳仔兔幼兔饲料配方各1个,经3年的试验和生产实践验证,仔兔成活率为96.5%,幼兔成活率为90%。现将这2个饲料配方的试验效果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1影响幼兔成活率的主要因素1.1饲喂方法不当许多兔场和养兔户没有严格的饲喂制度.使幼兔饥饱不均,造成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3.
兔是仅次于小鼠最常用的实验动物 ,它广泛用于各种科学研究。仔幼兔阶段易发生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是兔的一生中最难饲养的时期 ,这是育成兔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仔幼兔的成活率 ,只有采取综合措施 ,抓好仔幼兔饲养中的每一个环节 ,才能提高仔幼兔的成活率。1 搞好环境卫生每天清扫兔舍 ,打扫粪便 ,清洗饲具 ,对兔舍及饲具要定期消毒 ,巢箱要清洗暴晒 ,垫草要干燥清洁 ,没有异味 ,经常通风换气 ,确保空气新鲜。2 加强母兔饲养管理首先要抓好母兔妊娠期与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母兔在妊娠期应给予营养丰富 ,无污染 ,含有多种维…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仔幼兔成活率内蒙伊克昭盟农牧学校014300乔进华,李清亮出生至断乳为仔兔,断乳至三月令为幼兔。仔兔刚出生时体表无毛,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无视觉、听觉,生长发育迅速,到一月令时达到高峰。幼兔刚断乳,处在过渡时期,同时又是生长发育高峰和第一次年...  相似文献   

15.
幼兔是指从断奶到3月龄以内的兔子,是兔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兔子生长快,食欲旺盛,对饲料的要求高,但由于体内各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全,故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及消化能力较差,若饲养管理不当,会造成幼兔疾病的发生,使体质下降,甚至死亡,不仅降低了成活率,而且影响了幼兔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到良种性能的表现、巩固和提高。所以,搞好幼兔阶段的饲养管理(包括疫病预防)工作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兔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毛兔是家兔中较难饲养的品种之一,长毛兔的仔幼兔阶段更是易于发生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是一生中最难饲养的阶段。因此,提高仔幼兔成活率,是提高长毛兔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为了做到这一点,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抓好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仔幼兔成活率。1养兔场选址和布局要合理兔笼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方,做到夏秋凉爽、通风换气良好。严防猫、鼠等动物进入兔笼侵扰仔兔。2搞好环境卫生仔兔体质较弱,抗病力较差,喜欢吃新鲜的嫩青草,特别爱干净、怕潮湿、怕惊吓。产仔箱和兔笼使用前应清洗曝晒或用10%石灰水或2%的氢氧化钠及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消毒,坚持每天打扫兔笼,每周进行1次消毒。  相似文献   

17.
夏季高温多雨,天气闷热,而家兔全身被毛,汗腺少,排汗散热能力较差,容易中暑,同时高温环境,易于病菌生长繁殖,使兔易发生腹泻、疥癣、脱毛癣、球虫病等,常常导致家兔尤其是幼仔兔发生死亡,给养兔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夏季提高家兔成活率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1.1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1~4月龄的幼兔,断奶前后的仔兔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19.
春季的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雨少多风,阳光充足,是家兔生长和繁殖较适宜的季节。许多的养兔户为了想在当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大量繁殖家兔,但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造成了生产仔兔多,幼兔成活少,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因此,广大的养兔户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在幼兔阶段,一定要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幼兔成活率,达到增加商品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1母仔分饲,按时补料养好仔兔是保证幼兔成活率的前提和基础。当母兔分娩后,要及时让仔兔吃到初乳,以后每天定时哺乳两次,取仔留…  相似文献   

20.
王勇 《畜牧兽医杂志》2009,28(3):119-119
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d龄的小兔,根据国内外报道,断奶后的小兔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养兔生产的经济效益。要养好断奶幼兔,提高成活率,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