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封市城区土壤性质与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2,自引:3,他引:62  
本文以开封市城区土壤为例,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城市土壤与郊区农业土壤的差异。结果发现,城市土壤侵入体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土体构型复杂,养分含量较高,质地相对偏细,酸碱度区域差异明显,污染比较严重。最后对开封市区绿地建设和土填污染防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马建华  李灿  陈云增 《土壤学报》2011,48(4):743-750
在开封市不同功能区布设10个土壤采样点,分别于1994年和2006年在同地点采集表层(0~15 cm)样品,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土壤As、Pb、Cd和Hg含量,用地积累指数法开展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Cd、Hg富集明显,是主要污染因子。土壤Cd主要来自开封炼锌厂和其他化工企业的"三废"物质,Hg主要来自燃煤废气。(2)郊区农田转变为城市用地后,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有加重趋势;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下降及管理水平提高可有效减轻土壤重金属污染;同一宗地的权属变化也会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变化。(3)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总体上呈加重趋势,土壤重金属平均地积累指数由1994年的0.98上升至2006年的1.31。  相似文献   

3.
土壤环境变化对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6,他引:48  
土壤是环境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枢纽 ,土壤动物在土壤物质能量迁移转化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然而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加剧 ,原生植被受到破坏 ,各种污染物质不断在土壤中富集 ,对土壤动物的生存繁衍带来严重威胁 ,目前土壤动物学者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土壤动物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理化性质的改良 ,土壤养分循环以及区系分类等 ,很少涉及土壤动物与环境特别是污染环境关系的研究。农药是目前主要的化学性环境污染物 ,农药污染对自然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有影响[1] ,有实验表明 ,农药污染对土壤动物新陈代谢及卵的…  相似文献   

4.
摘 要 调查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下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动态特征,于2016年6—9月玉米生育期内进行,采用手拣法捕获土壤动物。结果表明: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2 681只,隶属于41个类群。方差分析显示,13 500 kg?hm-2还田处理(SR4)显著提高了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12 000 kg?hm-2还田处理(SR3)显著提高了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多样性表明: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随玉米生长季总体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均匀度指数随玉米生长季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优势度指数总体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相反,随玉米生长季呈现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垂直分布表明:随玉米的生长时期的推移,表层0~10 cm土层的大型土壤动物有向10~20 cm土层下移的趋势。功能群特征表明:捕食性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随玉米生长季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植食性和腐食性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随玉米生长季呈现增加的趋势;杂食性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在玉米生长季无明显变化。RDA分析表明:受农田土壤环境因子影响较大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主要是研究区的优势类群,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关系紧密。总体上,玉米秸秆还田影响地表土壤的微环境,进而影响了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分布特征和功能群,玉米秸秆还田有益于农田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调查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下的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动态特征,于2016年6—9月玉米生育期内进行,采用手拣法捕获土壤动物。结果表明: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2 681只,隶属于41个类群。方差分析显示,13 500 kg·hm-2还田处理(SR4)显著提高了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12000kg·hm-2还田处理(SR3)显著提高了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多样性表明: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随玉米生长季总体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均匀度指数随玉米生长季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优势度指数总体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相反,随玉米生长季呈现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垂直分布表明:随玉米的生长时期的推移,表层0~10 cm土层的大型土壤动物有向10~20 cm土层下移的趋势。功能群特征表明:捕食性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随玉米生长季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植食性和腐食性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随玉米生长季呈现增加的趋势;杂食性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在玉米生长季无明显变化。RDA分析表明:受农田土壤环境因子影响较大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主要是研究区的优势类群,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  相似文献   

6.
土壤动物与土壤健康息息相关,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功能能够灵敏反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的土壤扰动。同时,土壤动物还通过与生物和非生物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地上生态系统产生反馈作用。当前土壤动物在土壤健康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土壤线虫、节肢动物和蚯蚓等类群,仍缺乏基于土壤动物的系统性评价指标。因此,本文围绕土壤动物在指示土壤健康方面的潜力,系统总结了现有基于土壤动物的土壤健康评价指标,强调未来应建立和完善土壤动物基因组信息数据库,挖掘土壤动物的功能性状,加强土壤食物网结构和生态功能的研究,建立集成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功能性状和土壤食物网的指标体系,从而促进土壤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壤动物在土壤有机质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董炜华  李晓强  宋扬 《土壤》2016,48(2):211-218
作为土壤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壤动物,在土壤元素循环转化和迁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壤动物是凋落物分解的"微型粉碎机",通过体内"特殊转换器",影响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腐殖质的形成。本文从土壤动物对地表枯落物分解入手,分析了影响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因素,土壤动物通过刺激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一起,加快土壤有机物的分解,促进土壤腐殖质的转化。旨在拓宽土壤动物生态功能,丰富土壤腐殖质形成机理学说,对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地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严珺  吴纪华 《土壤》2018,50(2):231-238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多样性除了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地上部分的初级生产力等生态系统功能,还会间接影响地下生物多样性及土壤生态系统过程。本文概述了植物多样性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及其主要机制,归纳了植物多样性通过改变输入土壤中的资源数量与资源多样性、微生境结构、土壤环境因子等影响土壤动物的途径。目前关于土壤动物群落对植物多样性的响应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议,本文总结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特别指出了要加强研究影响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动物关系的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后续的生态效应和反馈、不同机制和途径的贡献定量化等。  相似文献   

9.
土壤动物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蒋海东  杨青  吕宪国 《土壤通报》2006,37(4):805-808
近些年来随着对生态学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功能以及在生态过程中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土壤动物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分析评价了国内关于土壤动物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国外土壤动物在土壤环境评价、凋落物分解、土壤健康的指示作用、与污染环境的关系、二氧化碳浓度对其的影响、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作用、在废弃物处理及土壤改良中的应用、在N循环中的作用、湿地土壤动物研究等10个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对土壤动物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壬基酚(NP)是类环境激素物质,具有生物致毒性,在水体、污泥、沉积物中存在普遍,且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但国内对土壤中壬基酚的残留水平知之甚少。本文对国内外土壤等环境中壬基酚的残留现状及其来源进行总结,综述了土壤环境中残留壬基酚的吸附解吸、淋溶迁移、降解代谢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工作提出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土壤环境壬基酚的污染调查及其评价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A greenhouse experiment with soybean grown on sulfur (S) and boron (B) deficient calcareous soil was conducted for two years in northwest India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increasing sulfur and boron levels on yield and its attributing character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55 days, maturity). The treatments included four levels each of soil applied sulfur viz. 0, 6.5, 13.4, 20.1 mg S kg?1 and boron viz. 0, 0.22, 0.44, 0.88 mg B kg?1 at the time of sowing. The highest dry matter yield at 55 days after sowing, DAS (19.3 g pot?1) and maturity (straw yield ?25.2 g pot?1 and grain yield ?7.3 g pot?1) was recorded with B0.44 S13.4 treatment combinatio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s of sulfur and boron yielded highest oil content with B0.44S13.4 (21.7%) treatment level. Chlorophyll ‘a’ and ‘b’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successive levels of sulfur and boron addition at 55 DAS. The mean sulfur and boron uptake in straw and grain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sulfur and boron up to 13.4 mg kg?1 and 0.44 mg kg?1 and decreased non-significantly thereafter. At both the growth stages, a synergistic interactive effec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sulfur and boron was observed with B0.44 S13.4 treatment level for sulfur and boron uptake in straw and grains.  相似文献   

12.
株洲市白马乡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刘扬林  蒋新元 《土壤》2004,36(5):551-556,564
本文对株洲市白马乡土壤及其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乡土壤和作物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达不到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作物达不到食品卫生标准要求,土壤重金属污染因子主要为Cd,作物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Cd、Pb。附近清水塘工业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重金属尘是造成白马乡土壤和作物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不同测点土壤和作物污染程度差别极大,主要和各测点与最大重金属尘污染源距离的远近、方位及风向有关。  相似文献   

13.
红壤性水稻土施肥的产量效应及与气候、地力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以23a红壤性水稻土化肥定位试验为对象,探讨了不同施肥措施下水稻产量变化及其与气候、地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的产量效应均显著受气候的年成变化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气候的季相变化因不同施肥措施而异,对CK、NK、NPKM处理影响不大,而对N、NP、NPK处理有强烈的影响;红壤性水稻土基础地力贡献率较稳定,为46.3%,72.0%。随着施肥结构完善,对地力贡献的依赖性表现出NPKM〈NPK〈NK、NP〈N的趋势;各施肥管理水稻平均增产效果表现为NPKM〉NPK〉NK〉NP〉N。连续施用氮(N)肥,增产效果达持续显著水平的年限为17a,钾(K)肥的为98,而磷(P)肥不明显。N肥单施或与P肥、K肥配施,生产稳定性显著下降,且随时间的延长,增产效率均呈线性下降,其下降速率表现出NP〉N〉NK的趋势,至18~218后,产量水平相当或者低于无肥区(CK)。N肥与PK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水稻生产的稳定性和产量,再配施有机肥,水稻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豫北蔬菜保护地土壤磷素形态及其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王新民  王卫华  侯彦林 《土壤》2004,36(2):173-176
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P分级方法研究了豫北褐土多年棚龄蔬菜保护地土壤P素形态及其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蔬菜保护地0 ~ 20cm土层全P、无机P、有机P、Olsen-P的含量分别为:1385.6 ~ 2896.5、1097.1 ~ 2365.7、270.0 ~ 606.9、109.8 ~ 302.4 mg/kg,Ca2-P、Ca8-P、Al-P、Fe-P、O-P、Ca10-P分别占无机P的百分比平均为:12.5 %、37.2 %、10.8 %、5.8 %、13.3 %、20.5 %,Olsen-P占全P的百分比高达4 % ~ 15 %,平均为10.6 %;土壤各形态P素主要积累在0 ~ 20 cm土层,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全P、有机P、Olsen-P、各形态无机P均减少。  相似文献   

15.
选择江西省南昌市郊区和余江县分别代表红壤地区集约化农业快速发展的大城市郊区和典型农区,研究集约农业利用下红壤地区土壤肥力与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与调控措施.结果表明,20多年来,以南昌市郊区为代表的城郊菜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21.53%(一般农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不大),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13.15~18.86倍,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1.15~1.35倍;而土壤全氮含量增加不明显,土壤硝态氮的积累不多;以余江县为代表的传统农区,土壤酸化趋势明显,近90%的土壤有pH下降现象,平均下降达0.5个单位;同时部分农田土壤有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化肥用量的增加特别是磷钾肥的大量施用、以及畜禽粪肥的施用,是造成土壤养分富集和失衡、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工业生产是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短期减量施肥、配合施用养分促进剂,以及通过施用缓释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养分的过度富集与失衡; 适当施用石灰等碱性改良剂是防治土壤酸化的重要措施;而对于轻度污染土壤,可以通过施用化学改良剂(如石灰等),或种植超积累植物而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16.
保定市污灌区土壤的Pb、Cd污染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刘树庆 《土壤学报》1996,33(2):175-182
本文应用一元线性与非线性回归事寻优模型,着重研究了保定市污灌区土壤重金Pb、Cd污染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Pb、Cd含量比清灌区有明显的增加,且均高于国内外重点城市的土壤背景值,已接近或达到轻度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对郑州市土壤功能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快速发展不仅造成了自然土壤面积和类型的缩减,也导致土壤功能发生变化并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表现出来。本文以郑州市为例,通过研究城市扩张和土地利用变化来探讨城市化过程中土壤功能演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0年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发生着剧烈变化,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张,水稻土土类和盐化潮土亚类消失,另外伴随还消失了2个土属和11个土种,一些特定的土壤功能消失;伴随着土地利用变化,土壤主要从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向土壤承载功能转换,其次为生态功能向生产功能转化。土壤功能这样的转换不仅增加了区域农业生产压力,也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区土壤的磁学性质及其发生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大刚  张甘霖 《土壤学报》2008,45(2):216-221
土壤磁学性质测定简便快捷,且具有特定的土壤发生学意义。本研究以南京市主城区11个道路土壤剖面共63个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低频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2个常用磁学性质以及土壤游离铁、活性铁、颗粒组成、有机碳、pH、碳酸钙相当物等土壤发生学特性的测定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城市道路土壤磁性矿物来源和成土过程具有多样性;磁性矿物主要来源于燃煤飞灰、汽车尾气中的粗粒磁性矿物,其中可能伴生污染物质的输入;较高的pH和碳酸盐不利于细粒磁性矿物的形成。城市土壤磁学性质与其他发生学特性的系统研究,有利于阐明城市土壤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在上海城市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张琪  方海兰  黄懿珍  赵小艺  奚有为 《土壤》2005,37(6):679-682
上海城市园林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CEC)多集中在10~20cmol/kg,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机质、pH、黏粒含量、体积质量、通气孔隙度都存在极好的相关关系,能够综合反映土壤的肥力水平、保肥能力和缓冲能力。在城市绿地土壤的综合评价中应加入CEC这一评价指标。上海土壤CEC的控制标准可定在≥14cmol/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