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的花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优良单株家系辣木花之间除了花冠形状之间无差异外,花序密集程度、花冠颜色、花序柄颜色、小花序数、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均存在不程度的差异;花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花序密集程度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小花序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花冠颜色、花冠形状无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花序柄颜色、花序密集程度是区分辣木不同家系间最主要的花性状指标;在聚类分析中,基于花的表型性状,将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分为三大类,花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的家系,在聚类中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的花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优良单株家系辣木花之间除了花冠形状之间无差异外,花序密集程度、花冠颜色、花序柄颜色、小花序数、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均存在不程度的差异;花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花序密集程度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小花序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花冠颜色、花冠形状无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花序柄颜色、花序密集程度是区分辣木不同家系间最主要的花性状指标;在聚类分析中,基于花的表型性状,将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分为三大类,花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的家系,在聚类中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3.
保康野生紫薇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湖北保康野生紫薇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康野生紫薇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257,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4089,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5952。  相似文献   

4.
三七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七种植区抽取的10个群体的33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同一地区的不同性状间存在差异,而且同一性状在不同地区的差别也很大。地区间,马关种植区平均变异系数较小(c.v.=0.2794),相对较稳定,而砚山种植区变异则较大;性状间,根部性状及生物量性状变异相对较大而且不稳定,最为明显的是地下茎干重,c.v.=0.526。以上分析说明,三七居群间和居群内多型性明显,表型上存在大量丰富变异。  相似文献   

5.
以母本尾叶紫薇与父本紫薇‘香雪云’及杂交F1代192株为试材,对株高、地径、叶长、叶宽及叶面积5个性状在群体中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50对SSR引物筛选出F1群体亲本有多态性的引物对50个; 5个表型性状在群体中呈连续分布,与其正态分布曲线拟合较好,并且彼此之间具有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SSR分子标记和性状的连锁分析得到:SSR3-153、SSR40-131、SSR40-137与紫薇的叶宽显著性相关,贡献率分别为25.5%、12.1%、11.6%;SSR34-158、SSR34-161与紫薇的叶长显著性相关,贡献率分别为7.8%、9.1%;SSR10-172与紫薇的株高和地径显著性相关,贡献率分别为15.7%、10.3%。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紫薇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薇群落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有维管植物45科71属77种,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区系过渡性特征明显;群落的外貌是由小型叶、单叶、纸质叶、非全缘叶为主的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群落可以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大于乔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均匀度以草本层最高,灌木层次之,乔木层最小。  相似文献   

7.
蜡梅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蜡梅全分布区的10个群体为试材,对10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分析,讨论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方差分析表明:蜡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10个性状在群体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0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9.40,群体内变异(55.13%)大于群体间变异(38.18%),说明群体内变异是蜡梅的主要变异来源。蜡梅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除纬度、年降雨量和部分性状有相关性外,其它性状和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蜡梅野生群体可以划分为3类。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32个种源地的苦楝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其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32个种源的种子表型性状中长、宽、平均单粒质量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种子表型较为丰富;不同种源间种子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值的大小顺序是:种宽>种长>平均单粒质量,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仙游种源,最小的为莆田种源;苦楝种子表型性状与11个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种子表型性状中种长和种宽累计贡献率达98.14%;32个种源可以聚为4类,第Ⅰ大类为仙游种源,其变异系数最大,第Ⅱ大类为德化、屏南、莆田、松溪种源,这些地区种子较小,但种子质量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豆科植物根瘤菌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河南省根瘤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选取 2 9株快生根瘤菌和 34株参比菌株 ,进行了 10 2项表型性状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地理来源、甚至同一地理来源或同种寄主的不同菌株在碳氮源利用、抗生素抗性、耐逆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多样性。有 7株菌对链霉素、青霉素和白霉素有较强的耐受性 ;有 2 3株和 2 5株菌可分别耐受 2 .0 g/ L的香酚兰和中性红 ;有 2株菌可在含 5 0 g/ L Na Cl的 YMA培养基上生长 ;有 6株菌在 p H值 11条件下能够生长。在 84 %的相似性水平上未知菌株构成了 2个独立的表观群 ,其中 Cluster 1有 7株菌 ,中心菌株为 H 0 38;Cluster 2有 3株菌 ,中心菌株为 H0 2 6。  相似文献   

10.
以山桐子全分布区的12个天然群体采集材料为试材,对当年生的叶、果、果穗等15个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并讨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山桐子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山桐子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分析中,只有叶长、叶宽,果形指数,单果出籽率和千粒重与生态因子有显著相关关系。利用群体间欧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表明,山桐子群体可划分为3大类。  相似文献   

11.
紫薇种子辐射变异和抗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辐射对紫薇种子的影响及选育抗白粉病新品种,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紫薇种子及对部分植株进行了扦插对比试验,对出苗率、长雄蕊变异、抗性及生长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可以显著地抑制种子的出苗率;对长雄蕊瓣化现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辐射的‘六月飞雪’中,发现了两株对白粉病抗性极强的植株,其他调查植株全部染病;‘抗病1号’表现为对白粉病免疫,‘抗病2号’表现为高抗,‘四海升平’表现 为中感,‘六月飞雪’和‘红火箭’均表现为高感;同时发现两株抗病植株的株高及地径均高于不抗病植株,且抗病植株的落叶期明显晚于不抗病植株。  相似文献   

12.
紫薇花粉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5个花色(白色、紫色、玫红、浅红色和浅紫色)紫薇的花粉为材料,分别用I2KI染色法、TTC(2,3,5氯代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测定紫薇花粉活力。结果表明蔗糖和硼酸影响紫薇花粉的萌发,20 mg·L-1的蔗糖和2.0 mg·L-1的硼酸对白色紫薇花粉萌发有促进作用;TTC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不能准确表示紫薇花粉的生活力,染色5~8 h后的染色率仅为5.26%~18.57% ;与对照相比,低温(1~3℃)贮藏2~5 d后,染色率变化不大。当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30%~50%时,紫薇花粉可以贮藏25 d以上。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贾文庆等紫薇花粉萌发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花柱运动直接影响着柱头在花中的位置以及柱头和花药之间的相对距离,与植物授粉密切相关。根据紫薇物候现象,分时段拍照观察。研究发现,紫薇的花柱运动具有卷曲性,花柱卷曲发生在中部,分为花柱上举型和花柱下垂型两种类型,且均发生在凌晨5:00左右。花柱运动的深入研究使我们对紫薇花的授粉习性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可为紫薇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矮生紫薇催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蕊  胡国平  李玉娟  韩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66-11367
[目的]探讨紫薇种子的催芽技术,为充分利用其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恒温箱内催芽、日光温室拱棚内沙藏催芽、光照培养箱内催芽3种试验方法探讨了紫薇种子的催芽技术。[结果]紫薇种子发芽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发芽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25℃恒温催芽的效果最佳。[结论]为紫薇种子催芽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黑叶紫薇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素种类和浓度对其试管内生根的影响,并研究了各种基质对生根苗移栽与试管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叶紫薇试管内生根较好的生长调节剂配比为IBA0.5 mg/L;生根苗移栽较好的基质配比为珍珠岩:泥炭土=3∶7;试管外生根较好的基质配比为河沙:腐殖土=5∶5.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紫薇品种与狭瓣紫薇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方法]观察紫薇品种和狭瓣紫薇的花粉萌发率,并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柱头可授性。[结果]紫薇品种和狭瓣紫薇的花粉在加有120 g/L蔗糖或100 g/L PEG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左右萌发率最高,随后萌发率开始下降。将花粉保存在低温下,可以延长花粉的寿命。开花后8~10 h狭瓣紫薇的柱头可授性明显上升,用0.3 mg/L NAA或0.3 mg/L 6-BA对柱头进行处理可以提高柱头可授性。[结论]该研究为提高紫薇属远缘杂交效率和选育优质芳香紫薇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紫薇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哲  陈彦  刘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01-102
综述了紫薇的生物学特性、优良特性和实用效益,指出紫薇是我国夏季重要的观花树种,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出较好的黑叶紫薇营养繁殖方法。[方法]以黑叶紫薇组培苗和扦插苗为材料,研究组培苗和扦插苗在成活后1年内的生长势和开花时间,比较组培与扦插2种繁殖方法对黑叶紫薇栽培的影响。[结果]黑叶紫薇组培苗在前期生长阶段的生长势、开花期早晚上均较扦插苗更具优势。[结论]黑叶紫薇在实际生产中可优先考虑组培繁殖方式,以便更好地保障种苗质量、提早上市期。  相似文献   

19.
顾翠花  孙明哲  王守先  王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09-14011
[目的]探讨3个紫薇品种的花粉离体培养与萌发。[方法]以3个紫薇品种(‘红蝶飞舞’、‘翠盘堇薇’和‘紫爪银薇’)的盛花期花粉为材料,对花粉离体培养及花粉管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出紫薇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 g/L蔗糖+60 mg/L硼酸+20 mg/L CaC l2+20 mg/LMgSO4+100 mg/L KNO3,其中蔗糖和硼酸的浓度对紫薇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紫薇的长、短花丝萌发力存在差异,其中‘紫爪银薇’和‘红蝶飞舞’短花丝的花粉萌发力高于长花丝,而‘紫爪银薇’相反。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交授粉后2~6 h内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生长速度由快到慢。[结论]为培育紫薇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对中国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品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形态特征选取调查品种中的51个紫薇品种和对照种南紫薇L. subcostata和福建紫薇L. limii,共计53个样品为分类运算单位,把数量分类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紫薇品种分类,探讨紫薇品种分类的等级和标准,建立完善的中国紫薇品种分类系统。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将种系作为紫薇品种分类的一级标准,将花色作为紫薇品种分类的二级标准,这与传统紫薇品种分类的观点基本相符,说明分类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图1表2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