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柳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学平  姬秀枝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67-167,172
介绍了光肩星天牛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为柳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柳树物理性状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不同柳树品种或品系含水量、生长量、木材解剖结构等指标,采用逐步回归研究了这些指标在不同柳树品种或品系间的变化规律及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程度之间的关系。光肩星天牛在6个柳树品种(系)间危害存在差异。旱柳上的危害明显较其他品种(系)严重,而在馒头柳、垂柳上较轻。柳树树皮含睡量与光肩星天牛卵孵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树皮含水量高,不利于天牛卵孵化。光肩星天牛对柳树的危害程度与树种解剖特征量中导管壁厚、木化细胞半径、木化细胞壁厚和纤维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光肩星天牛成虫对不同阔叶树选择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就植物源挥发物质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成虫的栖息、取食和产卵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观察研究。试验表明其成虫受寄主植物挥发物质的影响,产生定向行为,不同树种对天牛成虫有不同的引诱效果。对成虫头部附器不同处理后进行生物测定,初步确定了成虫接受挥发物质的器官。并对其头部附器的细微结构进行电镜扫描观察。此项研究将为揭示天牛发生规律、危害特性及防治  相似文献   

4.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交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试验,观察到光肩星天牛Anopol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与黄斑显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Canglbauer成虫可以完成正反两种交配,交配后可以正常产卵(有单雌产卵和配对产卵两种),交配可以正常孵化。  相似文献   

5.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幼虫消化道外形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斑星天牛消化道比光肩星天牛的较短,尤其以中肠明显。黄斑星天牛中肠膨大部分比光肩星天牛长而且皱褶多。  相似文献   

6.
宁夏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天敌昆虫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宁夏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天敌昆虫自然种群很少,主要有花绒穴甲寄生天牛的老熟幼虫、蛹、成虫,柿树螟蛾捕食天牛卵,寄生蝇、虱蝇类寄生天牛幼虫和蛹,姬小蜂寄生天牛蛹.花绒穴甲是大型杨树天牛最有价值的优势天敌种,在宁夏很多地区有少量发现.该虫自然扩散能力弱,分布狭窄,在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寄生率较高,其它昆虫偶尔发现有寄生和捕食现象,但数量极少.  相似文献   

7.
杨宗光 《吉林农业》2010,(8):175-175
光肩星天牛是衡水地区数量最多、为害柳树最严重的一种蛀干害虫,随着景观绿化应用的柳树迅速增加,其发生呈上升趋势,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日趋严重,柳树已经成了绿化慎用树种,保护柳树是绿化管理的当务之急,研究光肩星天牛的发生规律,总结行之有效的科学防控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杂交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野外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成虫相互交配进行了调查 ,同时于野外铁纱笼内进行了两种天牛成虫之间的交配试验 .结果表明 ,野外自然条件下两种天牛成虫间都可相互交配 ,其中光肩星天牛♀×♂的比率占34 4 % ,黄斑星天牛♀×♂占 1 3 3% ,淡黄型♀×♂占 1 0 6 % ,黄斑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占 1 6 7% ,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占 1 0 6 % ,其它类型间的相互交配占 1 4 4 % .铁纱笼内黄斑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交配 ,产生的后代成虫 ,鞘翅表现为白斑、黄斑和淡黄斑 3种类型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交配后代毛斑为黄斑和淡黄斑 ,黄斑星天牛♀♂交配的后代为淡黄斑和黄斑 .利用这些后代成虫进行再交配试验 ,已得到后代幼虫 1 31头 .根据这些结果及有关两者的生物学、行为学和形态特征观察 ,我们认为它们很可能是一种的不同型  相似文献   

9.
选择诱杀树种防治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 Motsch .) 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 Ganglbauer 是严重危害许多树木的蛀干害虫.根据调查,已发现在宁夏被危害的树种有10 科14 属34 种.在防治研究中,该文以生物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理论为依据,采用调查研究和对比试验方法,总结出了树种抗虫性新概念,选出了以沙枣 Elaeagxus angustifolia L.为主的4 种诱杀树种,进行了诱杀树种和诱饵树种防治天牛危害效果试验,效益显著.从而探索出了一条用诱杀树种有效防治天牛危害的新途径,并为多树种合理混交造林防治天牛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光肩星天牛寄主空间生态位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和分析了柳树上光肩星天牛幼虫虫孔密度、垂直分布。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主要危害和取食胸径11-21 cm的柳树,危害部位集中在1 m以下和2 m以上,受害木胸径在5 cm以上。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郭新荣光肩星天牛寄主空间生态位选择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甲虫识别及其在新疆的分布、传播和危害   总被引:21,自引:12,他引:9  
[目的]为我国马铃薯甲虫的监测、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显微形态观察、田间普查、取食量及危害产量损失测定等,描述了马铃薯甲虫的形态特征,摸清了该虫的传播扩散、危害,在世界和中国新疆的分布情况.[结果]马铃薯甲虫分布扩展至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8个地州,35个县市,约260 000 km2的区域,以及上述区域兵团所属团场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分布,迁飞是马铃薯甲虫传播的主要方式,以成虫和幼虫危害马铃薯叶片,一般可造成30;~50;产量损失,严重者减产可达90;以上.[结论]鉴于该虫的危险性和极强的侵入性,建议加强对该害虫的口岸商品和相关农产品检疫,严禁从疫情发生区或发生国调运马铃薯及其副产品,应在我国马铃薯甲虫高风险区和潜在风险区加强马铃薯甲虫的监测和封锁防控,严防其进一步扩散,确保我国马铃薯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刘辉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485-6487
[目的]为防治天牛类蛀干害虫对绿化树木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河北省和北京市7个市(县)的15个植柳地点随机调查柳树2 760株。[结果] 在河北省,光肩星天牛危害幼龄柳树的被害率超过22.9%,危害中老龄柳树的被害率达50.8%。各地柳树受桑天牛危害较轻且差别不大,有虫株率为0.74%~7.35%,虫口密度为0.010~0.074头/株。保定栽植2年的4个柳树品种或品系的光肩星天牛有虫株率是桑天牛的9.62倍,虫口密度是桑天牛的45.67倍;在绦柳上光肩星天牛有虫株率是桑天牛的14.03倍,虫口密度是桑天牛的92.61倍;在旱柳上光肩星天牛有虫株率是桑天牛的17.51倍,虫口密度是桑天牛的76.71倍;在馒头柳上光肩星天牛有虫株率是桑天牛的1.20倍,虫口密度是桑天牛的5.36倍。[结论] 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植保及钻蛀性害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蠹虫体微小、外形近似、种间差异不明显。鉴定中如综合外部形态特点和雄性生殖器形态特征则结果会更为可靠、准确。以不同亚科小蠹为试验材料,经过反复试验,取得了制作雄性生殖器标本较好的效果,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奕磊  蔡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56-15357,15361
昆虫是否对寄主植物有选择性,可从昆虫的生物学参数及植物的物理特征、次生物质和生理参数等方面综合评价。针对烟粉虱对寄主植物选择性的评价体系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甲虫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目的]探索马铃薯甲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发育起点、发生规律.[方法]以马铃薯甲虫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在马铃薯种植区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寄主、范围和田间消长规律等.[结果]马铃薯甲虫世代重叠、具有高繁殖率、滞育和迁飞等习性.该虫在新疆北部地区1年发生1~3代,以2代为主.[结论]开展马铃薯甲虫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可为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索一套适宜于发生区生产实际的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及传播.[方法]通过秋耕冬灌、轮作倒茬评价马铃薯甲虫防治效果,筛选新型化学药剂,对生物防治、防虫栽培技术和防治指标等进行研究.[结果]马铃薯甲虫秋翻越冬死亡率可达33.3;-76.4;,轮作可降低虫口基数29.4;-84.3;,推迟成虫发生期4-7d;天敌以捕食性为主,其中捕食幼虫的占总数89.2;,筛选出高效的环境友好型农药14种,药后20 d后田间防效均达90.0;以上;提出了提高马铃薯耐害性施肥技术和覆膜加滴灌栽培防治马铃薯甲虫技术,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的耐害性,降低马铃薯甲虫为害造成的产童损失,使产量提高10.5;-24.8;;越冬代成虫和一代低龄幼虫防治指标分别为24和106头/百株.[结论]提出了适宜我国马铃薯甲虫发生区生产实际的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兼备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技术主要包括生态调控、生物防治、保健栽培和与环境相容的化学防治等,经大面积应用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马铃薯甲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我国马铃薯甲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和总结近年来我国在马铃薯甲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结果]筛选了2.5;菜喜、48;催杀(多杀菌素)、70;艾美乐等多种高效生物制剂,药后20 d防效可达90;以上.对马铃薯甲虫生防资源研究表明在发生区捕食性天敌有46种,其中中华草蛉、蓝蝽、蜀敌蝽、多异瓢虫等是主要捕食性天敌;分离鉴定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为球孢白僵菌,广泛分布于发生区;研制出300×108活孢/g的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和100×108/g白僵菌油悬浮剂田间综合防效约80;;研制出马铃薯甲虫的工程菌制剂喷施80g/667 m2药后20 d田间防效达90;.在寄主植物中发现了具有高度引诱活性物,人工合成了马铃薯甲虫聚集素,植物引诱剂与聚集素混合后田间诱杀效果达83.33; ~88.33;.在国内外首次发掘了与马铃薯甲虫保幼激素合成相关的致死基因,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开发出了具有高效、低毒、专一性强的胃毒剂.构建了含cry1 Ba3携带基因的单价植物表达载体和cry3A+ vhb(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转Bt抗虫基因的马铃薯植株经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释放,均表现出极高的抗虫活性和优异农艺性状,可作为抗虫的育种材料.[结论]近年来取得的多项新型生物防治技术和产品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不仅可有效控制马铃薯甲虫危害,对马铃薯甲虫抗药性治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甘油三酯中脂肪酸的组成、碳链长短和双键数目是影响油脂物理化学性质及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脂肪酸在甘油骨架上的位置分布影响结构脂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随着脂质功能的开发,结构脂质的研究备受关注。综述了酶法合成结构脂质反应中的脂肪酸酰化位置选择性的影响因素,重点评价了酶促酯交换反应中脂肪酶的催化特异性、反应的环境介质及不同的物理辅助条件等因素对脂肪酸酰化位置选择性的影响,并介绍了甘油三酯中脂肪酸酰化位置的分析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酶法合成结构脂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对不同龄期烟蚜(Myzus persicae)寄生的偏好,观察了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烟蚜的寄生选择行为和不同龄期烟蚜被寄生后的子代烟蚜茧蜂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烟蚜茧蜂成功寄生4龄烟蚜和成蚜需要的寄生次数分别是1、2、3龄烟蚜的4.15、2.33、1.46倍和3.77、2.12、1.33倍,成功寄生3龄烟蚜需要的寄生次数分别是1、2龄烟蚜的2.83、1.59倍,低龄期烟蚜(1龄和2龄)更容易被寄生,寄生高龄烟蚜(3、4龄烟蚜和成蚜)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另外,烟蚜茧蜂选择给予1、2、3、4龄烟蚜和成蚜的寄生次数占比分别为6.69%、12.21%、26.29%、33.47%和21.21%,其对高龄期烟蚜的寄生次数比例超过80%,说明烟蚜茧蜂更偏好于选择寄生高龄烟蚜。烟蚜龄期不影响子代烟蚜茧蜂的发育历期、寿命和性比,但1龄烟蚜繁育的子代雌蜂体型显著小于3、4龄和成蚜,2、3龄烟蚜繁育的僵蚜羽化率(分别为89.17%和91.14%)比1、4龄和成蚜繁育的僵蚜羽化率(分别为77.78%、87.56%和81.85%)高,相对而言,中间龄期烟蚜(2、3、4龄)更利于子代烟蚜茧蜂的发育。  相似文献   

20.
袁波  莫怡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90-5290
介绍了2种钩杀天牛幼虫的简易装置的制作、训练方法及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