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财小故事     
服装摆进客厅卖宽敞的客厅里环绕着轻音乐,还有柔和的灯光,舒适的沙发,墙壁上挂着琳琅满目的精美服装。走进温州时代公寓7楼B2室,呈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幅温馨画面。这不是某个人家的客厅,而是一家叫“伏都”的服饰厅。据悉,这  相似文献   

2.
生财小故事     
“另类宠物”赚了100万元;绝版服饰店月赚5000元;男士美容院开辟新财路;定做时尚腰带有赚头;你销柑桔我卖桔箱;导厕月赚8000元;迷你家具热销国际市场;户外用品店月入4万元。  相似文献   

3.
生财小故事     
“眼镜影院”赚酷钱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外企工作的刘源接触到一种名叫“眼镜影院”的产品。这种“电影院”由一种眼镜式微型显示器和便携式影碟机组成,重量仅200克。戴上这种眼镜后,眼前2~3米处就会出现一个40英寸大小的大屏幕,双声  相似文献   

4.
生财小故事     
自制“彩蛋”生财路;蜜蜂“走穴”也赚钱;卖“声音”掘金70万元;“出国用品店”月赚30万元;“午睡吧”月赚5万元  相似文献   

5.
生财小故事     
“聚宝盆”月嫌2万元,石榴叶做茶变金叶,情侣头发笔有商机,颜色调出财富神话,会“走”的商店更赚钱……  相似文献   

6.
生财小故事     
仿真娃娃热市场;自定价餐馆生意火;巧发节日红包财;小提手赚来200万;家具下脚料拣出6个亿;怀旧军品店月入3万元;“提醒你”也赚钱;“土特产”走红大上海;  相似文献   

7.
生财小故事     
钢笔写出的财富故事随着圆珠笔、碳素笔等中性笔的出现,曾作为大众必备书写用品的钢笔正在逐渐淡出市民的生活,然而有这样一些人,却用钢笔写出了一篇新的财富故事。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钢笔正从一种文具转变为收藏品。沈阳的一位古玩行家告诉记者,古玩市场上最值钱的老钢笔  相似文献   

8.
封宁最初在北京的政府机关工作,1991年下海经商,开装潢公司。做粮油批发,投资办厂,但都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9.
一千克挂面在市场上的售价不过2元左右,可在四川蓬安县的一个小山村,一位40多岁的农民却盯着城里人的口袋,做出了每千克售价10元以上的“贵族面”!几年来,这种“贵族面”已经远销到北京、云南、成都、大连等地,上了各大超市、百货商场的地方土特产专柜,每千克售价达三四十元,而创造这种“贵族面”的周道杰也成了当地的明星人物。  相似文献   

10.
<正> 暮春时节,流连在村旁碧绿的田野上,俳徊于一丘丘茁壮的瓜圃,倘徉在一块块瓜豆套作的西瓜田,放眼望去,满目的白色地膜覆盖其间,错落有致。雷山县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谁的点子活,谁的脑子灵,谁就能率先发财。这不,安徽省萧县张庄寨镇张庄村村民张老汉,在销售上别出心裁,吆喝“反话”卖火了香油,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相似文献   

12.
“旱育保姆”(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是国内首创、国际先进的高新技术产品,有效地解决了水稻旱育秧病害重、死苗多、旱育抛秧立苗难、植伤重的突出问题。在水稻旱育秧和旱育抛秧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农家顾问》2010,(2):54-54
“眼中钉”人们常用其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提起这个词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14.
十多年前.笔者在初中上学时听校长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某乡乡长到一个村检查工作.一个村民听着乡长的“官腔”,握着乡长的手.颤抖不已,本来早想好要说的话,一下子全忘记了。事后他告诉别人.不知怎地见到乡长时大脑里一片空白。乍听起来,这个故事令人好笑.但仔细品味.会让我们感到一丝苦涩.到底是什么让那个村民“欲言无语”呢?答案很简单.这完全是“官威”作风在作祟。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04,(12):9-9
  相似文献   

16.
七夕的传说     
《河北农业》2004,(9):38-38
很久以前,有一个跟着哥嫂过活的孤儿,既聪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弃他,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几年后,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狠心的嫂嫂只给他一间破房,一头老牛。从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间破房内。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配套合适的"旱育保姆"使用剂量,2009年在南丹县城关镇进行了不同用量无盘抛秧剂"旱育保姆"处理对秧苗素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4个不同剂量处理间理论产量随着"旱育保姆"使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际产量以"旱育保姆"剂量350g/667m2处理的最高。  相似文献   

18.
马铭 《农家科技》2014,(8):34-37
“识相不识相,难过走马岗”,这是一句走马镇的民谚。走马古镇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汉代,至明代中叶开始鼎盛起来。因其西临璧山、南接江津,有“一脚踏三县”之称,是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是成渝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往来商贾、力夫络绎不绝,古时走马镇贸易兴盛,如今走马镇政府探索出新的发展之路,让它重现往日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课的教学导入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在介绍几种大学英语教学导入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朱志勇 《今日农村》2004,(12):44-44
前段时间有个调查,说国内近9成老百姓的科学知识来自于电视,电视功莫大焉,我对这个问题没研究,所以不敢胡说,可是我对饮食还是有些研究的,在这方面扯淡,周围人很少能说过我,比如一说电视,我就想到了沙发,进而想到了沙发土豆,这是一个专用术语,指那些在电观机前的沙发上迫吃零食边看电视的胖子们,王尔德说:“我碰到麻烦时,吃是我惟一的安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