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油菜是青海省第一大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油菜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特殊的生产资料,其质量尤为重要。青海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制种条件,现已成为国内油菜北繁和制种的基地。我省杂交制种开始于1996年,截止2007年杂交油菜种子制种面积达2900hm^2;给外省繁殖杂交油菜1000hm^2。要想获得高质量种子,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冷凉灌区杂交春油菜制种高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冷凉灌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特征和独特的气候资源特点,生产的油菜和油子脂肪含量高、千粒重大、出油率高、经济效益好.它不仅逐步发展成为甘肃省优质油料生产基地,而且也逐步发展成为北方春油菜高产、高效、优质生产的理想区域.特别在海拔2100~2300m的区域,已成为南方优质油菜夏繁制种基地和北方麦后复种饲用油菜高产制种的理想区域.每年制种面积稳定在1300万hm2左右,产量在3000kg/hm2以上,纯收益30000元左右.祁连山冷凉灌区春油菜制种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甘肃省优质油料种子的质量,而且也为我国优质油料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黔油28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选育的双低核不育两型系NAB-2作母本,与小孢子培养育成的双低恢复系DH-13作父本组配的半冬性双低高产杂交油菜新组合。该组合于2008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正在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提供优质的杂交油菜种子用于生产,针对黔油28号种子生产特点,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优质、高效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张志跃 《种子科技》2005,23(4):234-235
近年来,新优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不断推出,不仅满足了油菜产区的品种需求,提升了我国油料的生产水平,同时也促使油菜种子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用种者在选择品种的同时,也对种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提高种子质量总体水平已成为种子产业的当务之急.作为种子生产者,在杂交油菜种子的生产过程中,应明确质量控制的关键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先后选育出一批两系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应用于生产,为油菜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配合两系油菜的应用,对其制种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王华等对两系油菜制种的异交率及外源花粉传播范围、适宜行比及施氮比例、多效唑对母本花期的调控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贵州省农科院油料研究所肖华贵等对黔油12号的适宜播差期、行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邬贤梦等建立了南方两系油菜高产制种技术优化模式;农业部也于2004年发布了《双低杂交油菜种子繁育技术规程》。在制种产量方面,代文东等报道“黔油14号制种获得了大面积平均单产785.52kg/hm^2以上”;林卫红等通过对1999年秋至2002秋贵州省思南县杂交油菜制种调查、分析,单产平均为814.05kg/hm^2。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是全国油料生产大省,在国家油料生产和油料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河南省油料生产出现种植面积不断萎缩和产量徘徊不前,以及油料加工产业相对滞后的局面。本文结合河南省油料生产的资源优势,总结了2008-2010年期间河南省食用植物油生产倍增计划的实施范围和预期目标,概括了食用植物油生产倍增计划种植类和加工类两大项目的落实进展情况,以及当前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食用植物油生产倍增计划有力地推动了河南省花生、芝麻、油菜等优势油料作物生产和油料加工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河南省将油料生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保障河南以及国家油料生产稳定发展和食用植物油战略安全。  相似文献   

7.
油菜是海东地区乃至青海省的主要油料作物。“十五”以来.海东地区以油菜为主的油料生产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从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质量、商品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方面实现了同步提高。全区已基本形成了川水、浅山地区杂交油菜产业带和脑山地区白菜型油菜产业带。互助、平安、化隆、乐都、民和等县成为全区乃至全省重要的油料生产大县和商品化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赵继献 《作物杂志》1995,11(5):15-16
油菜杂交种油研5号制种技术赵继献(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思南565109)低芥酸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号,系我所以隐性核不育系117A与207配制的甘蓝型杂交油菜。至1994年秋制种面积累计达200hm2,杂交种推广面积累计达7.3余万hm2,并在长江流...  相似文献   

9.
光温敏两系杂交油菜青海高原制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自 80年代开展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制种法的杂种优势利用以来 ,已相继育成S4 5AB(四川联合大学 )、1 1 7AB(贵州油料所 )等核不育两用系 ,但在制种过程中需拔除一半可育株 ,制种难度大、效益低。目前 ,许多研究机构的油菜两系制种均存在不育系稳定性差 ,制种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难于大面积推广应用。江西省宜春市农科所选育出的甘蓝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 50 1 8S、498 1S等育性转换稳定 ,配组具杂种优势强、品质优、产量高等特点。自 1 996年在青海高原取得试制种成功之后 ,我们对其超高产大面积制种进行了探索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关中地区油菜生产现状,分析限制油菜产业发展的短板与不足,提出油菜良种培育方向,以机械化耕作为栽培保障,实现良种良法的协调发展;创新绿色高效油菜新品种的推广模式,综合运用,促进关中地区油菜品种升级换代、产业提质增效,扩大油料生产,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11.
宋科  袁馨 《种子世界》2016,(1):22-23
正1.现状南郑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是陕南最大的粮食生产县,目前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全省优质水稻、油菜及蔬菜生产基地。全县常年粮油播种面积3.8万hm2,粮食总产量16.71万t,油料总产量2.7万t。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9万hm2,油菜种植面积1.6万hm2,玉米种植8 000hm2左右,每年需要水稻种子42万kg、玉米种子30万kg、油菜种子3.5万kg。南郑县种子管理站于  相似文献   

12.
全国油菜秋冬种即将展开,为确保2017—2018年度油菜生产顺利开展,根据各地实际和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提出以下冬油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余湖波 《种子科技》2024,(6):18-20+69
油菜是贵州省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57万hm2以上。长顺县国家级良种(油菜)繁育基地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油菜制种基地,2022年制种面积1 233 hm2。油研2020品种是农业农村部现阶段登记含油量最高的品种,也是近年来贵州省的主推品种,计划到2025年种植面积22万hm2以上。如何生产高质量的油研2020种子,是能否完成粮油生产任务的关键。根据近年来长顺县油研2020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高产、高质量的生产技术,供制种区域农户参考。从油研2020种子高质量、高产制种及该品种在黔南州高产栽培方面进行分析,为广大农户提供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制种不育系对低温、水分较为敏感,尤其对秋播制种油菜在春季初花期易产生微粉自交结实,影响种子纯度。勉县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生产基地之一,多年来一直研究解决制约杂交油菜制种高产和确保种子纯度这一矛盾,在总结1996年杂交油菜秦油二号制种纯度下降、转商损失300万元这一严重教训的基础上,从1997年秋播开始,做了以下试验工作,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采用旱地、迟播、密植、控肥技术,搭好制种油菜丰产苗架1.1改平坝水田油菜制种为丘陵旱地制种由于平坝油菜制种多为水田,土壤湿度大,含水分高,油菜长势旺,难以控制水肥,…  相似文献   

15.
薛艳 《中国种业》2021,(1):34-37
汉中油菜制种基地是首批国家级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同时汉中也是陕西省油菜种植大市,油菜生产对稳定油料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旅游、确保“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的成功举办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以汉中油菜制种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产业在本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小品种特色油料是指除油菜、花生、大豆外的其他所有油料作物。近年来,国内食用油供给形势严峻,自给率仅39%,对外依存度高达61%。2007年9月19日,国务院召开了促进油料生产的会议,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开发特种油料,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芝麻、亚麻、油葵、油茶、油橄榄等作物生产。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中的难题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甘蓝型油菜三系育种的现有水平,分析了三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及一代种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几年的试验研究结果,作者认为:(1)采用异地异季(即高海拔区春播)制种技术途径,可以有效地解决三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中的难题;(2)该项新的制种技术途径具有其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油菜在我省种植业中的地位和生产概况油菜是我省主要的油料作物,在油料生产中,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总产量,都居第一位。在种植业中,也占重要位置。一九八○年油菜播种面积二百八十四万四千七百多亩,仅次于水稻、包谷、洋芋、小麦的面积,居第五位;一九八二年油菜面积一跃而为五百零三万  相似文献   

19.
张智 《中国种业》2020,(7):36-38
油菜是陕西省最主要的油料作物,近年来陕西省油菜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油菜的种植成本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低。国外进口油料冲击十分突出,产业发展处于瓶颈期,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摸清陕西省油菜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调研、走访和电话咨询产业相关的单位与人员,从陕西省油菜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保障陕西省乃至全国的油料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为切实做好小麦、油菜生产指导和田间管理工作,农业部近日再次派出6个专家指导组,分赴全国17个省(区、市)开展小麦、油菜田间调查和生产指导工作,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和政策措施。指导组由农业部司、处级干部带队,成员由农业部小麦、油料专家指导组成员和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小麦、油菜执行专家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