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以水稻同核异质体雄性不育系WAV41A,KVV41A和保持系V41B为材料,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测定了幼穗和倒二叶鞘的内源激素IAA、GA1+3+4+7含量。结果表明:同核异质体的两种雄性不育系幼穗分化过程中,幼穗IAA、GA1+3+4+7含量低于保持系,从而提示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尤其是IAA)的亏损有关。两种胞质不育系IAA、GA1+3+4+7的含量WAV41A低于KVV41A,WA  相似文献   

2.
TO3诱导水稻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经TO3处理的水稻幼穗等器官中内源ABA、IAA和GAs含量,分析这3种激素含量的变化与TO3诱导水稻雄性不育的关系。研究表明,TO3能使水和妥幼穗、花药等器官中的内源ABA含量显著增加;IAA和GAs含量明显亏缺;IAA+GAs与ABA比值明显变小,这是阻碍育性正常表达,以致水稻雄性器官最终败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以导入黑麦外源基因创造的抽穗期特晚的多小穗吕系10-A及其改良系为供试材料,在幼穗分化过程的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和四分体时期分别测定了赤霉素,生长素,玉米素和脱落酸等4种激素。对不同时期的各种同源激素与抽穗期的相关研究表明,GA3和IAA含量,ZA/IAA值,ZT/ABA值,ZT/GA3值和GA3/IAA值均对小麦抽穗期有影响,而ZT和ABA含量以及IAA/  相似文献   

4.
植物内源激素对小麦多小穗的调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导入黑麦异源基因创制的小麦多小穗品系10-A及其改良系为供试材料,在幼穗分化的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分别测定了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等四种内源激素。对不同时期内源激素与小穗数目间的相关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小穗形成过程中,GA和IAA的绝对含量与小麦小穗数目有关,而ZT和ABA绝对含量与小穗数目之间的相关不显著;但在顶小穗形成之前,ZT/IAA与小穗数目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据此认为,GA、IAA、ZT和ABA均参与了对小穗数目的调控,其中ZT/IAA值对小穗数目的调控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VA菌根菌对苹果组培苗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以脱毒富士苹果组培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研究了VA菌根真菌对苹果植株茎叶和根中玉米系(Z)、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等五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处理组培苗生长的各个时期,菌根化苹果植株茎叶和根系内促进生长的GA3含量各埋藏均高于未接种植株,ZR,IAA含量在不同阶段有时高于对照,抑制生长的ABA含量在同一时期内稍高于对照,各处理和各  相似文献   

6.
棉纤维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棉纤维分化和发育的几个重要阶段测定胚珠及纤维中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3类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发现;开花前3天(即棉纤维细胞起始时期)IAA和ZRs的含量相当高,花后5-15天(即纤维伸长高峰期)GA3的含量处于快速增长期;花后15-35天(即次生细胞壁加厚期)IAA的含量呈直线上升趋势,胚珠中各内源激素的含量显著高于纤维中的含量。由此可知,棉纤维的分化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共同作用;GA促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块茎产量与叶片内源激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晋薯2号、内薯3号、紫花白3个品种为材料,对马铃薯生育期间叶片内源GA3、IAA、CTK、ABA的含量变化与块茎产量形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ABA含量与块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GA3/ABA、IAA/ABA、CTK/ABA3个比值变化与块茎产量和产量增长速率呈负相关。在块茎形成期ABA含量低,GA3/ABA、IAA/ABA、CTK/ABA比值大,淀粉积累期IAA含量高,ABA含量高的品种,块茎产量高、产量增长速率块、产量形成早。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s)组织培养的繁殖机理,选取白桦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不同材料,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地,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部位及无性系的植物内洙激素含量的变化,以及加入不同的外源激素对内源激素的影响,探讨了芽,根的分化与内,外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1)IAA是愈伤组织生长的重要内部因子,(2)GA和IAA共同作用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3)不同无性系的IAA含量  相似文献   

9.
90-09是GA3,4pu-30和硼等微量元素组成的复配剂,于杂交水稻抽穗期喷施,能有效延缓叶片衰老期间叶绿素的降解,地片衰老进程减缓,促进水稻增产。研究其对叶片内源激素,蛋白质和核酸含量影响绵结果表明,90-09能显著地减缓叶片衰老期间内源ABA的增加和内源ZRs,GAs及IAA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三年和四年生西洋参果实形成期种子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的分析,阐述了Eth、GA3、Z、ZR和IAA与果实成熟期种子发育的关系,说明不同年生西洋参其果实形成期的种子内源激素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花后高温和外源脱落酸(ABA)对不同持绿型小麦籽粒胚乳细胞增殖、籽粒灌浆和内源激素的影响,为高温逆境下采用激素调控措施提高粒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持绿型汶农6号和非持绿型济麦20,花后1-5 d,用透明聚乙烯塑料膜搭设增温棚进行高温处理,同时花后1-3 d喷施10 mg?L-1的ABA于穗部,用量100 mL?m-2,3次重复。定期取籽粒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内源激素,用简易胚乳细胞计数法测定胚乳细胞数目,Richard方程对籽粒增重及胚乳细胞增殖动态模拟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两品种强弱势籽粒的胚乳细胞数目,降低胚乳细胞增殖速率,但延长了籽粒胚乳细胞活跃分裂期和实际分裂终期;显著降低两品种弱势籽粒的灌浆速率,缩短了两品种弱势粒的生长活跃期及实际灌浆终期。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两品种千粒重和穗粒数,其中汶农6号强、弱势粒分别减少3.7和8.2 粒/穗,济麦20强、弱势粒分别减少1.3和4.3 粒/穗;显著降低两品种产量,汶农6号和济麦20产量分别降低19.65%和26.22%。常温及高温下喷施ABA均显著提高了两品种灌浆速率,提高了籽粒胚乳细胞增殖速率,扩大胚乳细胞数目。高温处理降低了强弱势籽粒ZR含量,显著提高了济麦20强、弱势粒花后3-27 d的GA3含量,显著提高汶农6号花后12-27 d的GA3含量;但降低了弱势粒花后15-27 d的IAA含量。高温处理下喷施ABA,降低了济麦20强势粒花后3-9 d ZR含量,但显著提高济麦20强势粒花后3-28 d内源ABA含量,显著提高汶农6号强势粒花后3-18 d ABA含量。常温下喷施ABA显著降低了济麦20和汶农6号强、弱势粒的GA3含量;高温下喷施ABA,显著降低了汶农6号强弱势粒的GA3含量,降低济麦20强势粒花后3-12 d的GA3含量,显著降低弱势粒花后6-15 d的GA3含量。常温下喷施ABA显著提高济麦20强势粒花后12-18 d的IAA含量;提高了汶农6号强势粒花后6-18 d IAA含量,显著提高两品种弱势粒花后6-27 d IAA含量。持绿型汶农6号的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大于非持绿型济麦20。【结论】高温胁迫对非持绿型品种的产量和两品种弱势粒粒数影响较大,高温降低了两品种籽粒胚乳细胞数目,降低籽粒灌浆速率,最终导致粒重及产量降低。喷施外源ABA通过调节内源激素水平,促进胚乳细胞分裂,扩大了常温及高温下籽粒库容量,提高了籽粒灌浆速率,从而提高了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熟期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BAU便携式光合蒸腾测定仪系统测定了早熟品种河农326和中熟品种冀麦24号以光合速率为主的光合性能。结果表明,河农326较冀麦24号出叶早,叶片功能期长,顶部叶片光合速率到达峰值早,光合作用的高值持续期较长,起身至技节阶段单茎光合速率较高。单茎各叶单位叶面积的平均光合速率也有一定优势,这为早熟高产提供了光合生理基础。同时,由于其叶面积较小,在栽培实践中适当密植,是保证其获得高产的群体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氮素形态对强筋小麦豫麦34和弱筋小麦豫麦50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在盆栽条件下, 设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3种氮素形态处理并加入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在小麦开花后定期取样,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籽粒中IAA、GA3、ABA和ZR含量。【结果】酰胺态氮处理下,豫麦34籽粒形成初期,ZR含量较高;籽粒灌浆盛期前,IAA,ABA,GA3含量较高,灌浆速率较早达到高峰,与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相比,粒重分别增加9.16%和5.74%。铵态氮处理下,豫麦50籽粒形成初期,ZR含量较高;籽粒灌浆盛期前,IAA,GA3含量高;籽粒灌浆后期,IAA含量仍较高,籽粒灌浆速率较快且下降较为平缓,与酰胺态氮和硝态氮相比,粒重分别增加3.88%和11.52%。【结论】氮素形态对两个品种的影响不同,酰胺态氮有利于调节豫麦34内源激素水平,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而铵态氮对豫麦50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以桃叶杜鹃为材料,采用播种法接种2株杜鹃花类菌根(ericoid mycorrhizas,ERM)菌株培育桃叶杜鹃菌根苗,研究在持续干旱下ERM菌株对桃叶杜鹃内源激素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赤霉素(Gibberellin A3,GA3)和玉米素核苷(trans-Zeatin-riboside,ZR)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ERM菌株显著增加了桃叶杜鹃在正常水分及持续干旱条件下IAA,ABA,GA3,ZR的质量比.持续干旱下,桃叶杜鹃IAA和GA3的质量比呈升高降低变化,接种ERM菌株桃叶杜鹃IAA和GA3的质量比呈升高变化在重度胁迫时达到最大值;ABA的质量比呈升高变化,当田间持水量低于30%时接种ERM菌株桃叶杜鹃ABA的质量比急剧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ZR的质量比变化不一,对照组和TY29根系ZR的质量比呈降低升高变化,TY35根系ZR的质量比呈降低变化.持续干旱下,桃叶杜鹃IAA/ABA,ZR/ABA,(IAA+ZR+GA3)/ABA比值呈下降变化,其中ZR/ABA比值急剧下降,接菌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表明:ERM菌株能有效增加桃叶杜鹃内源激素IAA,ABA,GA3和ZR的质量比,增加干旱胁迫下的内源激素调节及协作能力,增强桃叶杜鹃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叶底红花芽分化期叶片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叶底红花芽分化期叶片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和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这4种激素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GA3和ZR含量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时均达到高峰,相反IAA含量处于低谷;ABA含量在花芽分化中期达到高峰,而此时GA3和ZR含量处于低谷;内源激素含量峰、谷时间和叶底红花芽分化的完成时间相一致;4种激素含量的变化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这几种激素均与叶底红花芽分化密切相关,高水平的ABA/IAA、ZR/IAA、ZR/GA3有利于花芽分化,高水平的ABA/GA3有利于花芽孕育。  相似文献   

16.
小麦兰考矮早八茎蘖幼穗激素差异及其密度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主茎和两分蘖间幼穗部激素差异与分蘖成穗的关系及其密度调控效应。【方法】在大田条件下,设置150(D1)、262.5(D2)和375万株/hm2(D3)3个种植密度,在拔节期取标记株区分主茎、分蘖Ⅰ和分蘖Ⅱ,显微镜下剥取幼穗液氮保存,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幼穗中赤霉素(GAs)、吲哚乙酸(IAA)、分裂素(ZR)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小花分化期主茎与分蘖幼穗分化进程差异很小,之后差距增大,表现为主茎幼穗分化进程要快于两分蘖。在分蘖两极分化过程中,幼穗中GAs、IAA和ZR含量及其IAA/ABA和ZR/ABA比值表现为主茎>分蘖Ⅰ>分蘖Ⅱ,在拔节后期幼穗ABA含量表现为分蘖Ⅱ>分蘖Ⅰ>主茎,IAA/ZR较高或呈升高趋势时对分蘖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结论】分蘖幼穗中较高的GAs、IAA、ZR含量以及IAA/ABA和ZR/ABA比值有利于幼穗生长发育,而较高的ABA含量及IAA/ZR比值不利于分蘖成活。分蘖与主茎差距越大,分蘖衰亡时间越早,且密度对其具有显著的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蝴蝶兰‘绿熊’在催花过程中的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以2年生健康成熟的‘绿熊’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花芽分化期、抽梗期、着苞期和开花期内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催花15~45天(花芽分化期),IAA和GA开始大幅度降低,在45天时达到了花芽分化时期内的最低值;在抽梗期内IAA和GA开始迅速升高并在催花95天时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各时期的IAA和GA含量;催花195~240天(开花期)内两者均降低。ABA和ZR在催花15天(花芽分化期)时开始显著上升;抽梗期内ABA的含量下降,而ZR变化不显著;着苞期和开花期内两者均上升,ABA和ZR催花240天(开花期)时达最高值,分别为催花0天(花芽分化期)时的3.2倍和2.97倍。研究认为,内源激素变化对‘绿熊’的花芽分化花器官发育起着十分显著的调控作用,低浓度的IAA、GA和高水平的ABA、ZR有促进‘绿熊’花芽分化的作用,高浓度的IAA、GA和ZR有利于‘绿熊’花梗的伸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内源激素在香雪兰球茎发育中的作用,以香雪兰品种‘上农黄金’为材料,对其球茎形成过程进行观测,并对其球茎形成过程主要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香雪兰球茎发育主要经历4个时期,分别为开始形成期(50~90 DAP)、增长初期(90~110 DAP)、快速膨大期(110~140 DAP)、成熟期(140~190 DAP)。赤霉素(gibberellin,GA)含量在发育初期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球茎膨大前期(100DAP)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至球茎膨大中期(120 DAP)降至低点后再次大幅上升,至球茎成熟初期(150DAP)达到最高值,随后再次逐步下降;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水平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最高值出现在新球形成初期,现蕾期降到最低值后回升,然后再次下降;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的变化趋势与ABA相反,整体呈上升趋势,球茎形成期IAA波动不大且维持较低水平,球茎膨大中期(120 DAP)和成熟期(为初始值的2.5倍)达到两个峰值,膨大后期(140 DAP)达到低值;玉米素核苷(zeatin riboside,ZR)含量变化则表现为多峰值"M"型趋势。相关分析表明,除ZR与发育进程无相关性外,其他激素指标均显著相关,说明内源激素GA3、IAA、ABA水平以及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均与香雪兰球茎发育进程密切相关。结果为针对性调节香雪兰种球发育与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黄瓜种子产量高低品系双受精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单瓜种子产量高品系D1158-1和低品系D0435-3-1-1为试验材料,人工自交授粉,切片观察二者受精发育过程差异,同时通过试剂盒测定玉米素(ZR)、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四种内源激素变化,综合分析受精卵发育及内源激素变化差异表明,黄瓜授粉受精后4~12 h,D1158-1与D0435-3-1-1受精卵发育差异不明显,授粉后24~36 h,D1158-1受精卵发育过程快于D0435-3-1-1,授粉后36 h完成受精作用进入合子分裂期,黄瓜作为双受精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授粉后24~48 h完成受精作用。两个黄瓜品系四种内源激素随授粉时间推移,呈逐渐增加趋势,授粉后24~36 h相继达到峰值,与受精作用紧密相关的ZR、IAA、ABA三种激素在24~36 h,D1158-1和D0435-3-1-1间差异显著。D1158-1的IAA/ZR均大于D0435-3-1-1,说明其与授精阶段单瓜种子产量形成关系密切。发现两个黄瓜品系授粉授精后,D0435-3-1-1的IAA/ABA、GA/ABA、ZR/ABA及(GA+ZR+IAA)/ABA比值均大于D1158-1。ABA在受精作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黄瓜授粉受精过程中,单瓜种子产量高品系D1158-1三种内源激素(ZR、IAA、ABA)含量均显著高于低产品系D0435-1-1,IAA从黄瓜受精初期到结束均发挥作用;ABA含量最高与授粉受精关系密切;ZR作用于精卵融合阶段与种子发育形成最为密切,影响黄瓜单瓜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的成因及其与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阐明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特征及籽粒充实不良的成因与激素机理。【方法】采用结实特性差异明显的两系杂交稻为材料,测定籽粒中蔗糖和淀粉含量、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含量、乙烯释放速率、蔗糖合成酶(SuSase)和淀粉合成酶(StSase)活性以及籽粒灌浆充实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结实率低,主要归咎于弱势粒的秕粒率高、充实度差。籽粒充实度差的组合,灌浆前、中期弱势粒中蔗糖含量高于强势粒,表明基质浓度不是两系杂交稻弱势粒灌浆速率慢和籽粒充实度差的主要限制因子。灌浆前期强势粒中的Z+ZR、IAA和ABA含量明显高于弱势粒,Z+ZR、IAA和ABA的最高含量和平均含量与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谷粒充实度和粒重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灌浆前、中期弱势粒中的乙烯释放速率明显高于强势粒,籽粒充实度差的组合高于籽粒充实度好的组合,乙烯的释放速率与灌浆速率、谷粒充实度和粒重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在灌浆初期喷施乙烯合成促进剂(乙烯利),弱势粒的乙烯释放速率增加,ABA含量减少,SuSase和StSase活性降低,谷粒充实度和粒重下降;喷施乙烯合成的抑制剂(硝酸钴),结果则相反。表明籽粒中激素含量及其平衡对籽粒灌浆和酶的活性起调控作用,部分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与其弱势粒中Z+ZR、IAA和ABA含量低、乙烯浓度高有密切关系。【结论】激素对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起重要作用,通过调控激素含量,可以提高籽粒充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