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荣敏 《蔬菜》2005,(7):28-28
我们一般把采摘的薯蔓顶端10~15cm的幼嫩部分(包括茎、顶叶和叶柄),称为甘薯茎尖蔬菜。它的营养极为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热量、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灰分等含量均高于白菜、芹菜等蔬菜;同时,甘薯茎尖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味极佳,便于加工。  相似文献   

2.
圆春甘蓝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越冬甘蓝新品种,适合黄淮流域露地越冬栽培。该品种冬性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叶球为圆球形顶部略尖,商品性好,一般亩产6000kg以上。栽培技术容易掌握,病虫害轻,适合于产业化开发及无公害栽培。目前在河南、安徽、山东等地均有种植,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3.
甘薯茎蔓的嫩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甘薯嫩尖的营养价值及食用价值明显高于芹菜、菠菜等蔬菜,尤其是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胡萝卜大约高出3.8倍.  相似文献   

4.
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百薯1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薯1号’是由‘安薯07’自交选育而成的叶菜型甘薯新品种, 株型半直立, 基部分枝25~30个, 茎蔓细, 蔓最长80~100 cm, 叶片小, 全身无茸毛。茎尖产量22.5 t/hm2以上, 适合大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5.
甘薯茎尖的营养价值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甘薯的营养价值 甘薯茎尖蔬菜有"蔬菜皇后"之称,营养丰富,翠绿鲜嫩,香滑爽口,甘薯茎蔓的嫩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一个成年人只要每大食用100 g甘薯茎尖,即可满足人体的矿物质需求.众多研究表明,甘薯茎尖具有补虚益气、健身强肾、益肺生津、抗癌及延缓衰老的作用,作为一种功能食品,在21世纪人类食品中的影响将愈加广泛.  相似文献   

6.
甘薯茎尖有"蔬菜皇后"之称,营养丰富,叶嫩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及我国台湾省以及南方的蔬菜市场上,甘薯茎尖属畅销种类。近年来,我国各地培育出了专门采摘茎叶的甘薯品种,而北方叶菜用甘薯栽培种植规模较少。叶菜用甘薯品种主要以幼嫩的茎叶作为产品,分枝力强,生长迅速,与以薯块为产品的甘薯栽培方式有所不同。现将叶菜用甘薯在北方的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生长抑制剂蘸尖及主蔓环剥对温室葡萄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设施栽培已作为各地农村产业化调整的重要项目,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但有品种栽后第二年产量较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如京亚,无核白鸡心,里查马特等。第二年产量都不理想,有时出现 空树现象。为此,我们采取了生长抑制剂(多效唑,乙烯利)蘸尖及主蔓剥处理,并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张佳琳  宋聚红  王海山 《蔬菜》2023,(11):76-78
为进一步提升北方甘薯栽培种植效益,结合菜用甘薯的特点,因地制宜,从品种选择、种苗繁育、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总结了适宜北方地区的菜用甘薯高效栽培技术,可实现露地种植连续采收3个月茎尖,667 m2效益在10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果农之友》2006,(6):46-46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和国内有关单位的研究人员、专家学者编著。四种新书分别介绍优质核桃、石榴、板栗、枣等无公害栽培现状及产业化方向,各种品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特性,优质核桃、石榴、板栗、枣无公害栽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黄浩清 《蔬菜》2014,(12):66-67
福菜薯18号甘薯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泉薯830×台农71配组育成的菜用型甘薯新品种。根据食叶甘薯的商品特点,简述了福菜薯18号甘薯的特征特性、育苗方法以及无公害栽培等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甘薯茎尖作为一种新型蔬菜,目前在发达地区特别受欢迎,在高级宾馆、饭店作为高档蔬菜,在香港被誉为"蔬菜皇后",日本尊其为"长寿菜",美国把它列为"航天食品".根据国内外蔬菜市场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河南科技学院农学系开展了无公害蔬菜型甘薯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并于2001年育成高产优质蔬菜型甘薯新品种百薯1号.  相似文献   

12.
佛手瓜及其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手瓜属葫芦科佛手瓜属,因其形似佛手柑而得名。云南叫洋丝瓜,福建叫合掌瓜。原产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一带。栽培历史悠久,多数国家都有栽培。我国西南和华南各省尤以云南、四川、福建栽培较广。栽种一次可以连续采收10~20年。蔓尖脆嫩,可炒食,味美如妙芥蓝。果实除供菜用外,也是家畜的好饲料。二年生以上的植株,地下部还能产生块根,其形状与风味都类似甘薯。  相似文献   

13.
五味子人工栽培,剪枝是稳产高产的关键。五味子栽培的行向以南北为佳,采光好,通风好。定植后,将实生苗主茎剪掉,使发生主蔓。定植当年夏季,主蔓生长旺盛,每株选留3或4个健壮主蔓,引蔓上杆,一株苗立两根杆,每杆爬两个蔓。各主蔓长到50cm时,打顶尖定干,促使剪口下的枝芽长出幼枝(即短果枝,也叫副梢)。当幼枝长到30cm时选一条健壮枝不打顶尖作延长主蔓,其余副梢在20cm处打尖。当年只打副梢的尖,延长枝不打尖,直至立秋。  相似文献   

14.
“中国葡萄之乡”浙江省上虞市通过实施无公害葡萄标准化栽培推广示范项目。以“技术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保障体系,加强标准贯彻和技术培训,实施晶牌战略。初步建立了无公害葡萄栽培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较好地提升了上虞市葡萄品质与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甘薯为旋花科甘薯属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蔓性藤本植物,作一年生栽培,别名山芋、地瓜、番薯、红苕等。菜粮兼用,块根、嫩茎尖及嫩叶均可食用。 甘薯原产南美洲,由野生近缘种直接演变而成,秘鲁、厄瓜多尔和墨西哥等地仍有野生种及亲缘种。据考古发掘,在秘鲁古墓里发现了8000年前的甘薯块根,最大者长7.5 cm,中部膨大,已明显地显示出人工选择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叶用甘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年来,在台湾、广东和浙江等地开发出以食用嫩茎叶为主的叶用甘薯品种。与块根甘薯品种相比,叶用甘薯的茎尖嫩叶更清香可口,炒食口感好,甘薯味淡,而且始终呈现青绿色,颜色鲜亮;叶用甘薯的叶片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预防中老年人心脑血管、消化道等疾病。叶用甘薯在6—10月高温多雨季节生长速度快,10—15d(天)即可采摘1次,可连续采收7—10次,每667m^2产量800—1000kg,按目前本地市场价8—10元·kg^-1计,平均每667m^2纯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因此,叶用甘薯茎尖嫩叶的上市既增加了夏淡时蔬菜上市种类,而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对4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清洁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茎尖采摘批次、茎尖产量、市场认可度、食用口感、清洁栽培效益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两个菜用甘薯品种BC04,BC03可作为郧县城区乃至十堰地区新兴蔬菜进行适度规模种植,以丰富市民“菜篮子”,满足市民对蔬菜食品安全和保健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导读:淮北地区利用日光温室开展丝瓜吊蔓式立体栽培,宜选择绿钻88、早杂等品种,播前浸种催芽,进行穴盘基质育苗,加强苗床管理,按大小行栽植,定植后加强温度、肥水管理,留主蔓结瓜,科学调整植株,适时防治霜霉病等主要病害,及时采收嫩瓜,可实现四季栽培周年供应,每棚年收入4.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值得开发的营养保健蔬菜——甘薯茎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士辉 《蔬菜》1999,(3):16-16
长期以来,甘薯主要用作粮食、饲料和加工原料。虽然有的地方有采食甘薯嫩茎叶的习惯,但主要用来补粮、菜之不足,并不是作为真正的蔬菜来食用。自80年代初以来,日本、台湾等地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了甘薯茎尖的营养保健作用,甘薯茎叶才逐渐走向市场。在日本、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由于货源不足,价格暴涨,香港市场每trg售价高达140港元。在香港的高级宴会上,甘薯茎尖是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被誉为“蔬菜皇后”。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及其它大中城市,甘薯茎尖也倍受青睐,市场上售价也达3-5元,远远高于其它绿叶蔬菜。据测定,每…  相似文献   

20.
薯尖是菜用型甘薯茎尖生长点以下10-15cm长的嫩茎尖,是一种新型绿色蔬菜。2007年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横堤和严家村开展薯尖与苦瓜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种植,薯尖种植在苦瓜的棚架下,不但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7~8月的高温季节薯尖容易老化,棚架上的苦瓜蔓叶可起到覆盖遮荫作用,进而改善了食用品质。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