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6,(9):58-61
为了研究2个品种杂交F1后代的生产性能,通过引进的国外肉用品种澳洲白绵羊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试验分2组,分别是小尾寒羊×小尾寒羊组(寒×寒)和澳洲白羊×小尾寒羊组(澳×寒)。在相同舍饲条件下,对两组组合的繁殖性能和杂交的F1后代公母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澳×寒杂交组合母羊繁殖性能低于寒×寒组,但F1羔羊成活率高于寒×寒组;澳×寒杂交组合F1后代公母羊初生重、3月龄、6月龄体重和胸围、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寒×寒组(P0.01),12月龄屠宰体重、胴体重、骨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均显著高于寒×寒组(P0.01或P0.05)。因此,可以得知用澳洲白绵羊杂交小尾寒羊后,仍保持较高的产羔率,F1后代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明显提高,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7,(5):13-16
本文对湖寒杂交一代母羔和纯种小尾寒羊母羔生产性能进行了对比,测定两个组的增重情况、体尺指标以及F1代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快于小尾寒羊,6月龄活重为39.60 kg,比小尾寒羊提高4.37 kg(P0.05),1~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197.01 g,比小尾寒羊高出19.57g(P0.05),且差异均显著;杂交一代的体长和胸围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体高和管围要比小尾寒羊低;杂交一代与小尾寒羊的产羔情况基本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杂交一代母羊产后1~30 d平均日泌乳量为1.23 kg,要比小尾寒母羊的0.93 kg高33.1%。总体而言,杂交的经济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黄玉富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3):12-13,16
本试验用世界著名肉羊品种萨福克羊、无角陶赛特羊、杜泊羊和夏洛来羊为父本,以适应性较强的小尾寒羊为母本,分别采用了"萨×寒、陶×寒、夏×寒和杜×寒"等二元杂交模式,并对各种杂交模式的肉用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杜×寒"杂交繁育6月龄的羔羊,胴体重比萨×寒、陶×寒和夏×寒组合分别高出2.20kg、2.22kg、和2.42kg;净肉重分别高出2.07kg、1.84kg和2.04kg;屠宰率分别高出0.96、1.14和2.02;骨肉比分别高出0.16、0.07和0.12,杜×寒"杂一代的生长发育、屠宰成绩、胴体形态、胴体切割等高出其他三种组合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杜×寒杂交组合后代肉用性能良好,能在我省景泰县乃至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武威市肉羊三元杂交最佳繁育模式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世界著名肉羊品种萨福克羊、无角陶赛特羊、杜泊尔和夏洛来羊为父本,以繁殖性能较好的小尾寒羊和适应性较强的蒙古羊杂交后代为母本,分别采用了"萨×寒×蒙【萨福克羊♂×(小尾寒羊♂×蒙古羊♀)】、陶×寒×蒙【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蒙古羊♀)】、夏×寒×蒙【夏洛来♂×(小尾寒羊♂×蒙古羊♀)】和杜×寒×蒙"【杜泊羊♂×(小尾寒羊♂×蒙古羊♀)】等三元杂交模式,并对各种杂交模式的肉用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杜×寒×蒙"杂交繁育6月龄的羔羊,胴体重比萨×寒×蒙、陶×寒×蒙和夏×寒×蒙组合分别高出2.30 kg、2.32 kg、和2.52 kg;净肉重分别高出2.17 kg、1.94 kg和2.14 kg;屠宰率分别高出0.97、1.15和2.03个百分点;骨肉比分别高出0.17、0.08和0.13,"杜×寒×蒙"杂一代的增重速度、屠宰各项指标高出其他三种组合,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杜×寒×蒙杂交组合后代肉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6):12-20
针对三元杂交优质犏牛生产杂交组合单一,三元杂交后代母犏牛无法持续利用等问题,开展了优质犏牛生产的杂交组合试验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4个新的优质犏牛生产杂交组合:娟姗牛♂(细管冻精)×牦牛♀、西黄♂×牦牛♀、西黄♂×荷黄犏♀、荷黄♂×西黄犏♀;这4个杂交组合获得的后代中,娟犏和西黄犏生长发育、产奶性能都极显著的优于纯种牦牛,研究提出的西黄♂×牦♀繁殖成活率高,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产奶性能高。持续利用的西黄♂×荷黄犏♀和荷黄♂×西黄犏♀组合繁殖成活率较高,后代生长发育较快,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可持续利用一代。  相似文献   

6.
萨福克羊道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用 90只本地驯化小尾寒羊做母本 ,引进萨福克、道赛特公羊做父本 ,随机分成萨寒、道寒、小尾寒羊 3组。经过两年试验观察杂交一代体重、体尺以及母羊繁殖性能和杂交一代屠宰性能变化。结果表明 ,萨寒杂一代 12月龄体重比小尾寒羊提高 16.97%~ 18.88% (P <0 .0 1) ,道寒杂一代比小尾寒羊提高14 .78%~ 17.82 % (P <0 .0 1)。  相似文献   

7.
将100只健康无病的成年小尾寒羊繁殖母羊分成4组,每组25只,分别与无角陶赛特羊、萨门羊、波德代羊和小尾寒羊成年种公羊杂交,测定母羊繁殖性能、杂交一代羔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肉羊规模化生产的肉羊品种及杂交组合。结果表明:萨×寒、陶×寒、波×寒杂交组合母羊的产羔率虽比小尾寒羊纯繁母羊低,但杂交组合的羔羊成活率均高于小尾寒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陶×寒F1、萨×寒F1和波×寒F1羔羊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均显著高于纯繁小尾寒羊(P〈0.05),其中陶×寒F1、萨×寒F1杂交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波×寒F1也有良好的杂交效果,但其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均低于陶×寒F1、萨×寒F1。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小尾寒羊为母本,以特克塞羊、杜泊绵羊为父本,形成二组杂交组合,对其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肉品品质情况进行测定分析,并与纯种小尾寒羊及其它杂交组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杜×寒、特×寒杂种一代羔羊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肉质均优于同龄小尾寒羊羔羊,与其它组合无明显差异.初步认为,杜泊绵羊和特克塞羊均可以作为小尾寒羊杂交改良的父本.  相似文献   

9.
日粮营养水平和品种对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小尾寒羊为母本,以夏洛莱羊、无角陶赛特羊和小尾寒羊为父本,研究了夏洛莱羊(♂)×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和小尾寒羊(♂)×小尾寒羊(♀)3个组合的F1饲喂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后75日龄时羔羊的体重。结果表明:3个组合中,F1体型外貌均与其父本相似;饲喂高蛋白水平饲料的羔羊75日龄体重极显著高于饲喂低蛋白水平饲料的羔羊75日龄体重(P<0.01);夏寒杂交羊和陶寒杂交羊的75日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夏寒杂交羊的75日龄体重极显著高于陶寒杂交羊(P<0.01)。品种和饲料对75日龄体重也有交互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报道乡雪黑牛的繁殖及生产性能测定效果,试验选用湘中黑牛(安本杂)为母本,用日本和牛或利木赞牛为父本进行三元杂交,构建和安本与利安本两个杂交组合;通过对母本繁殖性能、犊牛生长性状及12月龄牛的育肥试验,测定其两组杂交牛生产高档牛肉的生产潜力。结果显示:母本牛的繁殖性能良好,犊牛生长发育优良,12月龄牛育肥6个月,平均日增重分别达1000g和1090g,至18月龄高可达500kg(平均443kg~461.5kg),屠宰率58%以上,胴体净肉率80%多,且脂肪沉积好,尤其是和安本三元杂交牛大理石纹明显,等级达1.5,其结果超过已报道的安本杂F2的测定结果。两组杂交牛比较,和安本杂交牛的肉质性(大理石纹等)状略强于利安本杂交牛,而后者的初生重、生长发育、日增重及屠宰性能(屠宰率、净肉率等)略强于前者。经测定两组杂交牛均有开发生产高档牛肉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从江香猪生长、繁殖性能,筛选优质香猪杂交组合配套系,以从江香猪(香)和苏太猪(苏)为亲本,开展香♂×苏♀(香苏猪)、苏♂×香♀(苏香猪)杂交试验,在相同饲养管理环境和营养水平下,对杂交猪的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进行测定,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的杂交性能。结果显示:繁殖性能方面,香苏猪优于苏香猪,香苏猪平均产仔数9.67头,苏香猪平均产仔数9.33头,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指标中初生窝重差异显著(P0.05);21日龄指标中个体重和窝重差异显著(P0.05);香苏猪平均断奶活仔数为9.56头,苏香猪平均断奶活仔数为8.0头,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窝重差异显著(P0.05);生长性能方面,杂交猪母猪的1月龄体长、体高,2月龄胸围、3月龄体高差异显著(P0.05),香苏猪母猪除6月龄平均体重低于苏香猪母猪,其余指标均优于苏香猪母猪,随着生长月龄增加,体重、体高、胸围、臀腿围差距在缩小;杂交猪公猪的1月龄的体重、体长、胸围、臀腿围差异显著(P0.05);2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差异显著(P0.05);6月龄体长差异显著(P0.05);香苏猪公猪各项指标均优于苏香猪公猪;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引入苏太猪与本地从江香猪进行杂交改良试验,可显著提高其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其中以香苏猪杂交组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优质肉用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羔羊的屠宰性能,试验在坝上沽源县同一个养羊场将200只小尾寒羊按不同年龄、胎次随机分成5组,采用药物诱导发情,试情公羊试情后,分别取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特克塞尔和德国美利奴公羊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小尾寒羊纯繁采用本交方法作为试验对照组。在各组合杂交一代育肥羔羊6月龄时,从每个组合中随机挑选15只(10公、5母)羔羊进行产肉率和肉质品质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羔羊的产肉性能均显著优于小尾寒羊羔羊的产肉性能(P<0.05),且杂交羔羊的肉用体型明显优于同龄小尾寒羊羔羊的肉用体型;萨×寒杂交羔羊产肉性能稍优于其他杂交羔羊;4种杂交羔羊一、二等优质切块的质量明显大于同龄小尾寒羊(P<0.05),且以萨×寒杂交羔羊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选取8只体重30kg左右小尾寒羊×杜泊羊F1代公羔,研究日粮中添加120g/d中草药添加剂对杜×寒杂交一代羊育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杜×寒杂交一代羊育肥期采食量分别为59.15±5.72、67.31±6.14kg/只(P0.05),平均末期体重42.37±4.34、45.61±4.72kg(P0.05),增重15.04±2.35、17.17±2.69kg(P0.05),料肉比4.21±0.34、3.92±0.41(P0.05)。试验表明:杜×寒杂交一代羊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120g/d,可以显著提高杜×寒杂交一代羊日增重,降低料肉比,中草药添加剂对杜×寒杂交一代羊具有较好的育肥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本试验以无角道塞特、萨福克、杜泊羊为父本与小尾寒羊分别进行杂交,以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羊的生产性能、产肉力与肉品质的差异。试验共设三个杂交组合(道×寒、萨×寒、杜×寒),每个杂交组合取20只母羊,分为4个重复,即每个重复5只羊。各杂交组合羊杂交后代集中育肥3个月并于6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试验对各杂交组合羊的肉质性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以便确定最佳的杂交组合,也可为杂交羊改良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天水地区相同的舍饲条件下,本试验以特克塞尔和小尾寒羊的杂交一代母羊为母本,以萨福克、无角陶塞特、德国美利奴、特克赛尔为终端父本,进行三元杂交。结果表明:特克塞尔三元杂交组合对比二元杂交,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从育肥的效果看,Ⅲ组(萨×特×寒)显著高于其他的组合。从繁育成绩看,Ⅰ组(陶×特×寒)、Ⅱ组(特×特×寒)、Ⅳ组(美×特×寒)等杂交组合具有产羔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提高云南黄牛的生产性能,优选主要的杂交改良父本,开展云南黄牛杂交改良。[方法]用西门塔尔牛、短角牛、安格斯牛、海福特牛等分别与云南黄牛母本杂交,测定不同杂交组合后代初生、6月龄、12月龄、24月龄的体重体尺。[结果]云南黄牛经过杂交改良后,改良效果良好,杂交后代对云南高原的气候条件适应性良好。在农村饲养条件下,西×云杂一代牛初生重平均为24.57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35.83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6.21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344.24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74.13%,59.20%,56.53%和78.10%。短×云杂交一代牛初生重平均为22.28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17.20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3.56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314.86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57.90%,38.10%,54.21%和62.90%;安×云杂交一代牛犊牛初生重平均为21.21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34.34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6.18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268.45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50.32%,57.45%,56.51%和38.89%;海×云杂交一代牛初生重平均为22.78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24.97kg,12月龄体重平均为190.52kg,24月龄体重平均为289.50kg,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61.45%,46.47%,51.99%和49.78%。[结论]西×云杂一代牛、短×云杂交一代牛、安×云杂交一代牛和海×云杂交一代牛生产性能显著提高,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本试验以无角道塞特、萨福克、杜泊羊为父本与小尾寒羊分别进行杂交,以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羊的生产性能、产肉力与肉品质的差异。试验共设三个杂交组合(道×寒、萨×寒、杜×寒),每个杂交组合取20只母羊,分为4个重复,即每个重复5只羊。各杂交组合羊杂交后代集中育肥3个月并于6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试验对各杂交组合羊的肉质性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以便确定最佳的杂交组合,也可为杂交羊改良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选择最佳的肉用绵羊杂交组合模式,选取湖羊♂×湖羊♀(简称湖羊纯繁)为对照组、杜泊♂×湖羊♀(简称杜湖)、萨福克♂×湖羊♀(简称萨湖)、萨福克♂×杜泊与湖羊杂种♀(简称萨杜湖) 3个试验组,分别对湖羊纯繁后代羔羊、不同杂交组合F1代羔羊进行初生重、断奶成活率、0~150日龄全期平均日增重、初生体尺、2月龄体尺(断奶)、3月龄体尺、4月龄体尺、5月龄体尺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初生重方面,各试验杂交组合F1羔羊初生重均显著高于纯繁对照组羔羊(P0. 01),各杂交组合试验组F1羔羊初生重之间差异不明显(P0. 05);在羔羊断奶成活率方面,以湖羊纯繁对照组羔羊成活率最高,其次是萨杜湖F1羔羊;在全期平均日增重方面,萨杜湖F1羔羊的平均日增重最高;在体尺方面,萨湖F1、萨杜湖F1羔羊的各项体尺在不同生长阶段都表现出了较快的生长发育优势,尤其是3月龄以后各项体尺的生长发育速度以萨杜湖F1羔羊生长最快。由此可见,萨福克♂×杜泊与湖羊杂种♀杂交组合模式在生长速度、体尺生长发育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杂种优势,值得大力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9.
梅山猪作为我国优良地方猪品种,通过梅山猪、巴克夏×梅山猪和杜洛克×梅山猪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对下一阶段梅山猪遗传资源的保种和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试验选取梅山猪、杜洛克×梅山猪、巴克夏×梅山猪各8窝,饲养至断奶30日龄,按照猪场管理要求正常饲养,在出生、20日龄、30日龄分别称重,同时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纯种梅山猪与杂交猪产仔数无显著差异水平(P>0.05),而仔猪乳头数量(左、右)、出生个体重、30日龄个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随着日龄的增长,巴×梅山猪和杜×梅山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梅山猪。梅山猪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巴×梅山猪和杜×梅山猪(P<0.05),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巴×梅山猪和杜×梅山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纯种梅山猪与杂交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和氨基酸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相对于梅山猪而言,与巴克夏、杜洛克的杂交后代初期生产性能就有很大的改善,巴×梅猪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一定程度上优于杜×梅猪,在生产中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以湖羊为母本的最优肉绵羊杂交组合,给优质羔羊肉生产提供依据,本研究开展了杜湖(杜泊♂×湖羊♀)、萨湖(萨福克♂×湖羊♀)、陶湖(陶赛特♂×湖羊♀)杂交试验,对杂种一代2月龄和4月龄羔羊产肉性能和肉品品质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羔羊的个体产肉性能较高,2月龄杜湖一代和陶湖一代羔羊胴体重分别达到11.79±1.65kg和11.34±0.77kg,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4月龄陶湖一代羔羊胴体重达到17.39±2.21kg,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各组合2月龄肉品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等指标优于4月龄。生产实际中,若生产方向定位在2月龄乳羔肉,则以杜湖、陶湖组合为佳;若生产方向定位在4月龄小羔羊肉,则以陶湖组合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