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正>自古崇尚普洱茶,清王府点名要它做岁岁贡品。炉火真金,二十一世纪普洱茶大有无孔不入,唯我独尊之势。达官贵人的豪派,文人骚客的风雅,仙道僧尼的脱俗,平民百姓的解渴,几乎全让普洱茶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2.
现在人们崇尚野生,似乎野生就是天然,自然就是健康,野生的总比人工的好。诚然,有许多野生动植物的营养或保健作用和经济价值是远远超过人工饲养或栽培的,如野生鱼蟹、野蘑菇、野山参、野石槲等等。但就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来说,由于  相似文献   

3.
“茶”元宵     
《茶世界》2011,(2)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  相似文献   

4.
“说茶”     
茶味芳香隽永,兼有提神消暑之功,询称佳品。“客散茶甘留舌本”句,韵味深长,可为茗之本色。宋史:“茶之产于东南者,云川顾渚,生石上者,谓之紫笋。毗陵之阳羡,绍兴之日铸,婺源之谢源,隆兴之黄隆双井,皆绝品也。”东坡有韩秉文惠日铸茶诗: “磨转春雷飞白雪,瓯倾锡水散凝珠。”顾渚在浙江长兴。茶谱云:“陆龟蒙嗜茶,置酒于顾诸山下,岁入茶租,自为品题。”茶以其收采之早晚而异其名。陆羽茶经别之:日茶,日槚,日蔎,日茗,日荈,非热于斯者不能辨。昔人煎茶有用姜者。薛熊诗:“盐损添常戒,姜宜着更夸”可知。又放翁亦有:“姜宜山茗留闲  相似文献   

5.
甲金文中未见"茶"字,《九经》中"茶"字亦非今日之"茶",《说文解字》只收录"荼",未见"茶"。"茶"字,出自唐玄宗时的《开元文字音义》,而"荼",则出自汉初的《尔雅》。"茶"字产生之前,曾以"荼"指"茶",甚至中唐之前主要以"荼"指称"茶",但"荼"并不专指"茶"。为了弥补名与实之间的不对等,在"槚,苦荼"的基础上新造一"(木茶)"字。"茶"字先是作为俗文出现民间,直到《茶经》一书问世才逐渐流传开来。  相似文献   

6.
《茶世界》2018,(7)
正6月22日-25日,雅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白云带队,雅安市供销社、市茶业协会组织9家雅茶企业,参加了2018两展一节。此次参展以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为目标,采取政府+协会+企业的组织方式,以推介会+展会为平  相似文献   

7.
“捆绑茶”顾名思义就是捆绑起来的茶叶,是云南省南涧县小米地村茶农创制的新产品。“捆绑茶”既可直接饮用,又可用作压制普洱茶(生饼)的原料。  相似文献   

8.
我国所制茶类名目繁多,由此而涉及的喝茶方法亦是丰富多彩,而安化擂茶在喝茶方法中又是别具一格,特作简介,以期引起对这方面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10.
《茶世界》2010,(8)
清凉茶具炎炎夏日,没有什么比品上一杯下午茶更惬意滋润了,挑一个别致的茶杯,撒一把清香扑鼻的爽口花草茶,瞬间你就拥有了一段美妙而浪漫的下午时光。  相似文献   

11.
《茶叶》1986,(1)
泉州“铁罗汉茶”,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在闽南、港澳及东南亚享有一定声誉,是侨胞礼尚往来的上乘馈赠品。泉州“铁罗汉茶”最早为福建惠安县集泉茶庄负责人所研制,后因泉州发展对外通  相似文献   

12.
黄仲先  蒋洵  李赛君 《茶叶通讯》2009,36(3):17-18,20
从唐代开始就有人用“韵”来评价茶叶品质。品茶的韵有两种含义,一是味觉的感应,即余味或回味,一是品茶可以领会的茶韵,这种茶韵是精神产物。茶韵与茶叶品质有关,但不等于茶叶品质。影响茶叶品质的只有客观因素,而影响茶韵的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领会茶韵,首先要有好茶,其次要会喝茶,第三要有好的环境和心境。  相似文献   

13.
翁颖萍 《茶叶》2006,32(4):239-242
“茶乐”包含“以茶为主题的音乐”和“为茶而伴的茶艺音乐”,并从这两方面诠释了“茶乐”。探讨了“为茶而伴的茶艺音乐”的选择,说明茶艺应选择与其主题、特点相符的音乐。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所讲的会茶,不是有些地方订婚、相亲俗称的“会茶”,而是一百多年前我们福建北部曾活跃一时的一种群众组织的名字。 沧海桑田,时移俗易,现在知道会茶历史的人可能不多了。笔者前不久查索明清档案,在申报推行“联甲法”的一件史料中,偶然获得会茶的梗概,因会茶与清乾嘉年间闽北茶业历史上的许多史实有关,特联系某些方志、笔记材料,借贵刊一角,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6.
陆羽是我国唐代一位杰出的学者,博闻强识,著述甚多,尤以研究茶叶而闻名中外,所撰《茶经》为世界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  相似文献   

17.
丁俊之先生《关于“洗茶”一词的商椎》(载《茶叶信息》总394期)云:“人们通常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上把第一泡水倒掉,称之为洗茶……长期以来,不少人人云亦云,抱着不求甚解的态度……日本有人提出洗茶是怎么一回事……洗茶之说,可能给人以中国茶不卫生的看法……洗茶用语也欠策略,我的见解,宜修正‘洗茶’为‘浸茶’或‘温茶’。读后颇有感慨。其实“洗茶”一词始于北宋。宋子安为补充丁渭《北苑茶录》和蔡襄《茶录》记述建安茶事的不足,曾撰《东溪试茶录》,率先提出了要制成品质优异的茶,必须严格要求技术操作的四道工序———“择之必…  相似文献   

18.
“荼”作为古代茶字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又有所深入,这对中国茶业历史的研究,无疑是极有裨益的。本人根据手边资料,不揣浅陋,对“荼”字的音、形、义之流变作一粗略的探索,管见之下,错误在所难免,祈望同道补正。  相似文献   

19.
“牛抵”茶     
“牛抵”茶泡入杯中,叶柄朝下,毫尖朝上,不落杯底,不漂水面。摇动茶杯,水荡叶跳,叶叶相碰,如牛抵角。牛抵茶是一种高级绿茶。早在宋朝时,牛抵茶就与衡山“钻林”茶、永明大风茶、宁远嶷茶,被朝廷列为贡品,归皇室享用。元朝和明朝时,每年采茶季  相似文献   

20.
中国花艺,从先秦、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式直至当代,如同茶道一样历史悠久,品位高尚,追求的都是一个真字;花艺师同茶艺师一样,追求的是一种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