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保障和提高水平井与大位移井固井质量,通常会在大斜度井段及水平段安放一定数量的套管扶正器,以保证套管居中,但同时也增大了下套管摩阻.针对安放扶正器的套管串,结合三维井眼状况,应用纵横弯曲梁理论分析了多扶正器影响下的套管串受力情况,建立了侧向力及摩阻计算模型.现场数据计算表明,考虑扶正器影响后的套管摩阻比未考虑情况下的摩阻增大4.88%~34.99%,该模型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水平井及大位移井下套管摩阻,对于指导现场下套管作业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厄瓜多尔美纳斯水电站通风电缆竖井开挖直径6.0 m,深440.59 m。井内原设计井壁永久性排水系统为衬砌后安装的PVC管网,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长、危险系数高的缺点。为提高排水系统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安全风险,节约施工工期,研究采用了埋设塑料排水板的优化设计方案。文章对塑料排水板排水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与试验,并成功应用,可供同类工程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根据杏离核特性,优化切分去核机构研究及确定最佳作业参数,降低果肉损失率。【方法】 优化改进去核机构的作业参数及去核刀具,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去核刀具类型、曲柄转速、刀头与刀片的距离以及杏离核特性对杏肉损失率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分析得出作业最佳参数组合。【结果】 最佳参数组合为圆形刀头刀具A1,转速为36 r/min,刀头与刀片距离为20 mm,离核型杏作为试验材料时,杏肉损失率为2.53%;相对于原有设计的鲜杏切分去核设备,杏肉损失率降低了1%。【结论】 采摘期早的杏离核力F峰值大,离核性较差;采摘期晚的杏离核力F峰值小,离核性较好。黑叶杏相对于其他品种离核特性较差。当选用刀头刀具A1,转速为36 r/min,刀头与刀片距离为20 mm与离核型杏进行组合时,作业参数最优。  相似文献   

4.
以杨树-小麦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10―2012年对不同林龄杨树林网内11个测点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光量分布和透光率变化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的各个时期,光合有效辐射随着离林带距离的增加逐渐增大。与对照相比,离林带15 m范围内各测点光合有效辐射显著降低,而15 m外的各测点则无显著变化。随杨树林龄的增加,15 m范围内各测点透光率显著降低,15 m范围外各测点透光率则无显著变化。当d/h(测点离林带的距离与林带树高的比值)为0.1、0.5和1.0时,其透光率分别为41.95%、74.97%和93.00%,受遮荫率则分别为58.05%、25.03%和7.00%。采用理查德方程可有效拟合各测点透光率与其d/h值之间的关系,据此可预测林网内不同位点的透光率。  相似文献   

5.
平湖PH-ZG1井是一口井斜大、水垂比高的超深大位移水平井,地层以砂泥岩互层为主,成岩性差,为中孔高渗储层,易产生井壁失稳,摩阻扭矩大,井眼净化困难,安全窗口密度窄,储层伤害等问题。该井首次应用Drillbench软件,实时模拟井下循环当量密度(ECD),为该井工程作业提供了合理的钻井液流变性能和钻井参数。根据不同井段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17?in井段采用开路循环;?12?in井段和?8?in井段使用低黏高切MO-DRILL油基钻井液,保障了井眼清洁,而且ECD值较低,降摩阻效果好,有效地保护好了套管完整性;在?8?in井段采用减阻型隐形酸完井液,有效降低摩阻,保护了储层。平湖PH-ZG1井钻井作业非常顺利,未出现井下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一)施工与人员方面的影响因素从施工的角度出发,为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进行,相关人员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与施工方案,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风险以及经济损失。在该项目的实际建设中,受到施工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不完善的人力资源调配、不科学的施工计划方案、监督部门与管理部门的失职等。在我国现阶段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高压输电线与埋地油气管道相互影响和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及处理办法.根据埋地管道实际存在的危害因素和环境条件及各种相关的技术规定、标准,指出高压输电线与管道平行的安全距离应不低于20 m,当与管道交叉时,管道与铁塔的接地体安全距离也应不低于20 m.  相似文献   

8.
从田间道、生产路尺度,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农地整理结合试点下重庆市合川区大石镇高川等4个行政村田间道路廊道特征及其不同缓冲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表明:①新农村建设与农地整理结合试点下农村田间道路建设标准逐步提高.生产路密度从51.103 m/hm2降到45.581 m/hm2,田间道密度从12.934 m/hm2提高到22.11 m/hm2,连通度从41.94%提升到55.06%,环通度从12.62%提升到32.38%.②田坎路与废弃道路的复耕和道路沿线田块规整,改善了景现破碎度.斑块边界的复杂弯曲程度降低,斑块形状规则化程度与连接度提高,景观破碎度减小.③农村田间道路对土地利用景观干扰强弱呈规律性变化.田间道10 m以内干扰强度最剧烈,10~25 m较剧烈,25 m以外干扰度随距离增加逐渐衰减.生产路2.5 m以内干扰度随距离增加急剧增强,2.5~10 m干扰度最强且随距离增加而减弱,10~30 m干扰强度基本不变,30 m以外随距离增加干扰度逐渐衰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荷木小径材薄板水煮软化工艺的研究 .结果表明该弯曲工艺可行 ,不使用金属钢板时弯曲性能可达 1 /1 7.最佳的工艺条件为 :水煮温度 80°C、水煮时间 1 5min/mm、初含水率2 5% ,并建立了软化工艺参数与试件弯曲质量的数学模型 ,作为实际生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枸杞汁为原料,采取响应面法对壳聚糖固定化复合酶澄清枸杞汁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优化设计,研究超声温度、超声时间、酶添加量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枸杞汁透光率的影响,构建了二次工艺多项式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超声温度50.51℃,超声时间64.61min,壳聚糖固定化复合酶用量24.03g/L[m(纤维素酶)∶m(果胶酶)=1∶2],透光率84.51%,与响应面预测值(84.60%)基本一致,为实际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植物在批准商业化之前通常要求在控制条件下开展实验。我国规定转基因油菜田间试验的隔离距离为1 000 m,该距离大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规定。转基因油菜基因流研究的数据显示,自然条件下甘蓝型油菜品种间的天然异交率一般不超过3%,多数在1%以下,隔离距离和保护行可以显著降低异交率,隔离距离400 m处异交率低于0.01%。白菜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和雄性不育系的异交率则要高得多。建议对转基因油菜的安全监管采取分类管理和阈值管理的原则,在0.1%允许阈值下,普通甘蓝型油菜的隔离距离可设为400 m,而以异花授粉为主的其他油菜(包括白菜型油菜与其他类型油菜的自交不亲和系和雄性不育系)的隔离距离可设为1 000 m。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挠性圆盘在甘薯裸苗栽植中无法满足水平栽植农艺要求的问题,结合农艺要求,对挠性圆盘夹持甘薯裸苗栽植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构建裸苗触地弯曲与苗根运动的数学模型,利用台架和EDEM软件仿真试验验证模型,对裸苗弯曲朝向的影响因素与触地后裸苗根部的运动轨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裸苗理论弯曲朝向由圆盘旋转中心距地面高度、机具前进速度与圆盘转速决定,裸苗根部会在触地后先向前移动一段距离;2)当机具前进速度为0.25m/s时,裸苗实际弯曲朝向与圆盘转速相关,圆盘转速为1.4rad/s时,甘薯裸苗弯曲实际朝向与理论朝向的符合率达到98%。当圆盘转速大于1.2rad/s后,裸苗根部在触地后先向前移动的距离小于10mm。田间试验表明在机具前进速度为0.25m/s,圆盘转速为1.4rad/s的情况下,甘薯裸苗在挠性圆盘的夹持下能够实现类水平栽植,栽植深度合格率达到95.6%,栽植姿态合格率达到87.8%。  相似文献   

13.
以野菊花为原料,研究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野菊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野菊花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液固比26 m L∶1 g、提取时间35 min。在该条件下,绿原酸实际提取率达2.32%,与模型预测值(2.35%)接近。  相似文献   

14.
陈程程  张强  裴振洪  刘同军  祁庆生  王加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29-12231,12234
[目的]得到更高的COD去除率以指导柠檬酸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研究了柠檬酸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主要可控因素酸化时间、厌氧水力停留时间以及厌氧进水COD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用响应面法进行了COD去除率优化。[结果]酸化时间与其他2个因素基本没有交互作用,厌氧停留时间和厌氧进水COD浓度对COD去除率有显著影响,而且有交互作用。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化时间1.53 h,厌氧水力停留时间3.52 h,厌氧进水COD浓度2 698 mg/L,预测最大COD去除率为93.31%,验证试验实际测得去除率为93.23%。[结论]用响应面法优化柠檬酸废水厌氧处理过程,可得到较好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水稻降镉剂的施用方法及应用效果,通过包衣、浸种、叶喷3种施用方式的发芽试验,测定了降镉剂JGLY-2处理种子或秧苗后水稻的发芽率、苗素质及苗体镉、锌、锰、铁含量。结果显示:降镉剂3种施用方式的最佳用量分别为包衣比1∶20、浸种比1∶20、叶喷5 g。与对照相比,用降镉剂3种施用方式处理后,秧苗镉、锰含量分别降低30.30%~49.57%、7.46%~19.18%;秧苗干重、锌含量分别提高0.62%~8.62%、0.20%~15.94%。表明水稻降镉剂能显著降低水稻镉含量,减轻镉胁迫对水稻的危害,是一种降低水稻镉污染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6.
开片降碱灵不同插签位置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烤烟上部烟叶品质,降低和控制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增加烟农收入,进行了开片降减灵不同插签位置对烟叶产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开片降碱灵签后,烟叶叶片长度和宽度增加显著;能显著地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各处理间均价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烟碱含量分别下降17.92%、15.28%和12.26%,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160.15%、129.21%和20.54%,叶质重分别降低7.6%、9.8%和13.68%,叶厚分别降低25.8μm、25.1μm和26.2μm,平衡含水率分别增加9.28%、7.86%和3.31%,自由燃烧时间分别缩短2.43 s、3.02 s和0.1 s,香气质、香气量上部叶略有降低,劲头明显改善,其余评吸指标相当。  相似文献   

17.
与一般热油管道相比,热稠油管道的流动特性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给定加热温度和管段压降条件下,该管段流量的试算过程可能陷入其特性曲线的不稳定区,该区域内管段的摩阻损失随流量增加而降低;二是稠油在管道中的流动可能位于层流和紊流的过渡区,通常用临界雷诺数2 000作为层流和紊流的分界点,而分别按层流和紊流公式确定的该点的摩阻系数有较大差别,因此对于某些加热温度和管段压降而言,可能不存在合适的流量与之对应。基于对某热稠油管道在不同加热温度、不同总传热系数和不同流量下的水力计算,得出了其一个站间管段的一组管路特性曲线,即摩阻损失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以此可以确定其不稳定区的流量区间。认为从保障流动安全的角度出发,管道应该避免在流量不稳定区间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木薯渣与玉米秸秆混合微贮饲料对摩杂水牛饲养效果的影响,以被淘汰的后备摩本杂水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头,分别饲喂添加0、20%、30%、40%木薯渣的玉米秸秆混合微贮饲料,试验周期90d,试验结束后对每头水牛进行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和增重耗料成本,同时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木薯渣和玉米秸秆混合微贮饲料的适口性较玉米秸秆微贮饲料好,可有效提高摩本杂水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促进生长,降低育肥成本且不影响其血清生化指标。综合考虑混贮饲料的安全性,木薯渣添加比例以30%为宜,即30%木薯渣与70%玉米秸秆混贮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化肥和禽畜废弃物引起的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探究种养结合区最佳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选择豫东地区,应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上海青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替代比例。结果表明,施肥量(20.00 gN/m2、9.68 gP2O5/m2)相同条件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保证上海青高产优质,提高氮磷含量和养分利用率。有机肥替代组产量均较100%化肥组(H5)小幅度上升,硝酸盐和亚硝酸含量最高可降低28.13%和83.64%;其中75%有机肥替代组(H2)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到化肥组的1.55倍。此外,有机肥替代比例为75%和50%组的氮磷利用率较高,分别为化肥组的1.64倍和1.31倍。有机肥最佳替代比例为75%,可提高上海青产量、品质和氮磷肥利用率。本研究结果为区域确定有机肥合理替代化肥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氮磷流失风险,有效控制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20.
水稻穗期病虫害种类多,距成熟期时间短,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极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对农产品安全构成威胁。对生物农药申嗪霉素与无机农药王铜混用防治水稻穗期病害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申嗪霉素与王铜混用对水稻穗期的稻曲病、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穗颈稻瘟病也有一定控制作用,能有效降低化学品使用量,降低农产品安全风险。适宜用药量以1%申嗪霉素悬浮剂600 m L/hm~2加30%王铜悬浮剂2 250 m L/hm~2为宜,最佳用药时间在水稻破口前7 d左右,最佳用水量为450 L/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