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伟 《长江蔬菜》1988,(3):44-44
辣椒在四川栽培很普遍,除了鲜食外,很大一部份用作制干椒及辣豆瓣酱.全省干椒栽培的面积约50万亩,除供本省消费外,每年有60万担干椒出口,是我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我省用作干椒栽培的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收集辣椒品种材料100多份,其中主要用作干椒栽培的约占50%。1986~1987年对收集的干椒品种进行了初步田间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四川辣椒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产椒大省——四川,常年种椒约7万hm^2,产椒100万t,产值10亿元左右。菜椒、线椒、朝天椒是主栽种类。四川是我国辣椒消费大省,常年消费鲜椒70—80万t,干椒20-30万t,人均年消费干椒3kg以上。四川是我国加工辣椒豆瓣酱和泡辣椒的大省,常年加工鲜椒40-50万t,产辣椒豆瓣酱60-70万t,产泡辣椒数千吨,产值20亿元以上。四川有辣椒深加工企业一家,年提取辣椒红色素250t,辣椒素120t,产值8100万元。四川辣椒产业将在加工业继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有所扩大。但四川还存在整体布署上未将辣椒种植业作为产业来抓,传统加工分散落后、精深加工不发达、综合利用未起步,加工、种植与育种科研沟通不够等诸多问题。现根据上述问题和产业发展态势特提出系列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胡霞  刘素君 《长江蔬菜》2012,(15):13-15
四川大面积种植的朝天椒品种主要有七星椒、天宇三号、天宇五号、圣火朝天椒、三樱椒、柘椒一号。潜力品种有金香二号、朱嫣、天升、绿宝天仙、宛椒206和世农朝天椒。因四川地区早春温度低且不稳定,早播朝天椒应尽可能采用中小棚栽培。  相似文献   

4.
辣椒质脆,营养丰富,尤其以维生素C含量高居各类蔬菜榜首,作为鲜食的主要蔬菜之一,在全国各地已被广泛种植栽培。在东北地区的辽宁、内蒙等地辣椒的H光温室早春茬栽培,辣椒上市时间可比露地栽培提前15d左右,价格高1~2倍,且日光温室优越的生态条件,相应地延长了采收期,管理得好,能度过炎夏,秋季继续生长,可一直延长到秋末冬初,成为北菜南运的主要蔬菜之一,同时也能满足东北地区深秋至冬春季节的鲜椒供应。因此,随着东北地区日光温室辣椒栽培的发展,熟练掌握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则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辣椒是甘肃省天水地区的主要土特产之一,栽培面积大,群众又喜爱。甘谷线椒在省内外享有盛名,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之一,但多年来由于不注意选种,导致品种混杂,病害严重,造成大幅度减产。如甘谷线椒的主产区盘安乡,1976年干椒亩产76.5公斤,而1971年亩产为 2 8 0公斤。天水羊角辣椒是当地鲜食用的主要品种,亦因不重视选种和栽培管理粗放,导致品种严重退化,病毒病、炭疽病等病害发生严重,栽培面积逐年缩小。为此我们从1977年开始进行辣椒新品种选育,1985年有5个鲜食及干制辣椒新品系通过地区级鉴定,其中‘线3’为鲜食干制兼用品种,于1987年5月经…  相似文献   

6.
<正>辣椒在我国种植面积为153.41万hm~2左右,是仅次于白菜的第二大蔬菜。线椒是辣椒中主流品种类型之一,栽培面积广大,约占辣椒栽培总面积的20%,近年来线椒品种因其突出的品质优势、鲜食加工兼用等优良特性在全国的栽培面积逐年上升,辣椒基地对高端线椒的品种需求也逐年提高。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蔬菜科学研究所与安徽、江苏、海南等地专家合作,于2013年推出了超长线椒新品种——大将系列线椒大将、大将·晨光、  相似文献   

7.
辣椒是四川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栽培面积在6.7万hm2左右,是我国的辣椒生产大省之一。种植辣椒也已成为四川椒农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幼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辣椒定植后幼苗长势和产量的形成,高质量的幼苗,定植后长势均匀,健壮,有利于高产的获得;而低劣的幼苗,定植后容易引发辣椒长势不均一,形成小苗、弱苗,降低抵抗力,诱发病虫害,不利于辣椒产量的形成。因此,培育壮苗是辣椒栽培能否获得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引言 在巴西的农业中,甜椒及其它辣椒品种的栽培日益重要.目前,巴西甜(辣)椒年栽培面积1.3万hm2,年产鲜椒28万t,鲜椒除鲜食消费外,亦加工成辣酱油,椒干制品和其它用途的预制品.  相似文献   

9.
桐城地区螺丝椒早春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丝椒系一代杂交皱皮辣椒品种,优质高产,抗病性好,皮薄肉脆,辣味浓郁,市场前景广阔.安徽桐城地区自2016年开始种植螺丝椒,产值超过2万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该文从培育壮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螺丝椒早春设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辣椒原产于南美洲带地区,自明朝末年引入中国,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种植历史。辣椒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辣椒素。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干制成各种调味品,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见菜之一。椒80是上海乾德种业有限公司推出的羊角椒类型辣椒新品种。该品种在武汉种业博览会地展试种,田间表现出植株长势旺盛,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美观靓丽,商品性佳,抗病、抗逆性都很强等优良性状,适于春秋保护地栽培,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可进行冬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1.
丰优B特早是四川川椒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一个辣椒特早熟新品种,江西永丰县2001年引进,尔后在该县无公害蔬菜基地进行示范,表现为早熟、高产、抗病、果型好,适合设施大棚内作早春栽培,2006年在该县佐龙、坑田、八江等乡镇进行早春栽培667hm^2,表现良好。该品种能适当早播早挂果、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可以在适合种植早春辣椒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2.
四川苍溪县气候及地理条件适宜辣椒生产,当地以高抗病毒病和炭疽病的早中熟线椒香辣王为主导品种;主要茬口安排于早春及秋季,培育壮苗;根据定植时间及栽培模式选择相应定植方法和密度;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获高产,一般667 m2产鲜椒3 500 kg或红椒2 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类型的14个辣椒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宜昌地区进行早春露地栽培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长灯笼椒佳丽、朝天椒mexico38、线椒湘辛8号、牛角椒湘研美玉和羊角椒软皮辣综合性状优良,可在宜昌地区适当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甘肃省干椒种植地区干制辣椒专用品种缺乏的实际,从全国各地引进11个干椒品种进行筛选试验,从果实性状、熟性、产量等方面综合考察,川腾6号、博辣5号、渝辣11号这几个品种表现好,适合甘肃省干制辣椒种植地区栽培;云干椒3号、陕椒2006果实短小,产量低,不适合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冯斌 《西北园艺》2010,(4):15-17
<正>利用塑料大棚栽培早春茬辣椒时,宜选用陇椒2号、陇椒3号、陇椒6号、航椒2号、航椒3号等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濮椒7号的生产潜力,提高豫北地区早春大棚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特进行濮椒7号早春塑料大棚种植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株定植,每667 m^(2)定植2600株时产量最高,达4343.84 kg,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7.
江苏沿海地区干鲜兼用型辣椒种植已成规模,针对生产需求,研究本地区露地辣椒套种模式,提出大麦与羊角椒套种栽培模式,有利于本地区干鲜兼用型辣椒的高效栽培,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辣椒晚秋棚栽,对满足秋冬市场供应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夏季高温多雨、露地辣椒难以越夏的地区如丹东,其作用尤为显著。1991-1993年,我们对辣椒晚秋棚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应用于生产。1995年,丹东地区辣椒晚秋大棚和晚秋温室栽培各200余亩,其中晚秋大棚栽培亩产值达4000—5500元,晚秋温室栽培亩产值达6500—8500元。实践表明,辣椒晚秋棚栽是农民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大有发展前途。 一、选择良种 选择抗病性好、生长势强、总产量高、果实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如丹椒一号、赤峰长椒、沈椒四号等。 二、茬口安排 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及产值,应科学安排茬口。晚秋棚栽辣椒前茬可安排春棚黄瓜、姜豆、西葫芦等;晚秋温室栽培茬口安排有冬温室黄瓜——早春艺豆——晚秋辣椒——冬温室黄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南通城郊大面种植大棚秋延椒,能够较好地提高大棚设施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大棚蔬菜生产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南通市港闸区秦灶街道办事处农业办公室,根据当地蔬菜生产与消费特点,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在江苏省南通城郊推广"大棚双季辣椒—小白菜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可以收获两茬辣椒,有效延长辣椒的供应时间,提高早春辣椒前期产量,降低生产种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茬口安排  相似文献   

20.
新椒6号辣椒     
新椒6号是乌鲁木齐市蔬菜所于1996年用86-11-09和89-02-08两个高代自交系配制而成的优质、丰产、抗病型辣椒一代杂种.适于早春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尤其适于温室秋延晚种植.已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乌鲁木齐、昌吉、库尔勒、阿克苏等地区推广,受到广大菜农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