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间苗 在大豆全苗的基础上,当两片对生单叶展开时进行适当间苗,一般可增产10%~20%。  相似文献   

2.
1.间苗大豆出苗后,在全苗的基础上及早间苗,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其增产效果主要取决于间苗时间的早晚,一般在两片对生单叶展开时就要抓紧进行。据各地对比试验,间苗比不间苗的大豆增产10%~20%。2.压苗对大豆进行人工压苗,  相似文献   

3.
大豆喷硼     
<正> 硼是大豆生长发育不可少的微肥,花期喷硼增产显著。试验证明:大豆初花期喷洒一次增产16.4%。分枝期和花期各喷一次,增产18.1%。1983、1984年在全县试验示范4.3万亩,平均增产12.3%.一般每亩用硼砂10~40克。均有效果,以每亩20克硼砂加水  相似文献   

4.
一、出苗至分枝 1、铲前趟一犁。在小苗刚拱土,子叶尚未展开时,用小耠子趟一遍松土保墒,增加地温,促进小苗快发。 2、间苗。当小苗两片叶子展开而真叶未展开时(两瓣夹一心),就立即进行间苗,防止徒长,促进根系发育。间苗时,采取121式留苗,即一埯单株,一埯双株(埯距16厘米),每公顷保苗为14~16万株。 3、发现有地下害虫为害时,及时施药防治,每公顷施用0.04%除虫精粉22~23公斤。 二、分枝期至开花初期 1、铲趟。三铲三趟。头遍铲趟在大豆长出真叶(即长出第一片复叶)时进行,细铲深趟少培土,以增强…  相似文献   

5.
八、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铲瞠 1.及时间苗 非精量播种地块,在大豆两个对生单叶展开至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人工间苗。间去弱苗.病苗、杂苗,留大苗、壮苗、纯苗,按计划密度一次定苗。  相似文献   

6.
一、初花期追肥:大豆在初花期追肥,一般可增产10%左右。当大豆田间开花株数达到10%时,每亩追硫酸铵1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如果再喷洒1%的尿素和2%的过磷酸钙混合液,效果更好。二、喷施增产灵:对生长不良而早花的大豆,每亩喷施30ppm的增产灵液60公斤,可促进植株变绿,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加快养分的运输,减少由营养不足而造成的落花落荚,从而起到增荚、增粒、增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6,(23)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目的通过大豆摘心试验,从中探索大豆增产途径。1.2试验处理在大豆两片子叶形成后,将上部尚未展开的真叶生长点全部摘除,即处理1;在大豆两片对生真叶形成后,将其上部尚未展开的复叶生长点全部摘除,即处理2;以不摘心为对照(CK)。1.3试验方法供试品种27A。本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垄宽0.6米,4行,行长10米,折合小区面积0.04亩,亩保苗9338株。  相似文献   

8.
1.间苗、定苗。间苗在3~4叶期进行,定苗在5.6叶展开时完成,拔除小株、病弱株、混杂株,留下健壮植株。缺苗时就近留双株。 2.中耕培土。中耕2次,定苗时一次,10叶展开时一次。用除草剂封闭处理或秸秆覆盖的田块,可在拔节后到10叶展开时一次性中耕培土。 3.施肥。根据不同土质,施加不同的肥料。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们在1972年搞了夏播杂交高粱与大豆间作试验,取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前茬小麦收后,浅耕5寸,每亩施杂粪30担,氮、磷、钾复合肥料20斤,过磷酸钙30斤作基肥。大豆于6月20日播种,间苗、锄地各一次。高粱于6月27日播种,四叶间苗,六叶定苗,中耕锄草三次,培土一次。苗期每亩追施碳酸氢铵和尿素各10斤,穗肥每亩施尿素10斤、碳酸氢铵15斤。生长期间用乐果乳剂防治蚜虫二次,用颗粒剂和二二三乳  相似文献   

10.
大豆早期摘去顶心,改变了植株长相,增加了分枝和节数,还能防止倒伏,从而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我站于1983年在400亩高产示范田内,当大豆2—3片真叶展开时,全部摘去了顶心,获得461斤的收成,比不摘心的每亩增产70斤,增产17.9%。现将大豆早期摘心的试验结果初报于后:  相似文献   

11.
徐毅 《今日农村》2005,(5):40-41
一、间苗、定苗与补苗 直播的蔬菜一般都应尽早间苗,在子叶展开后现第1片真叶时即进行第1次间苗,长出3~4片叶后进行第2次问苗,箩卜在4~5片叶时,直播大白菜在6~7片叶时进行最后1次间苗,每穴只留1株,也叫做定苗。每次间苗拔去生长细弱、畸形、过密的苗,使苗间距离较均匀,苗子生长健壮。问苗后都要浇1次水,使问苗时松动的表土落实,保护幼根;定苗后结合浇水一般要追1次稀薄粪水。  相似文献   

12.
<正> 1 当黄瓜幼苗长至2~4片真叶时向棚室中放入清淡的烟雾,可使雌花增加15%~20%,黄瓜增产10%~15%。 2 在黄瓜雄花刚形成时,留5%~10%的雄花,将其余的摘掉。一般5天左右摘一次,可使产量显著提高。 3 在雄、雌花刚开放时,用人工将雄花的花粉沾雌花的柱头以此促进授粉,提高  相似文献   

13.
1.间苗、定苗直播油菜播种量大,密度较高,若间苗和肥水管理不及时,易形成细弱苗。一般在齐苗后要进行第1次间苗;在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去密留稀,拔除弱苗、病苗和杂株,选留无病壮苗、大苗;当油菜苗长出4~5片真叶时,应及时定好苗,一般每穴留1~2株壮苗,每亩定苗1.5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河南省几种主要土壤全硫和有效硫含量,表明全省耕地有一半面积属缺硫或潜在性缺硫。主要作物硫肥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效果显著:小麦增产3.5%~13.4%,玉米增产3.5%~11.7%,大豆增产7.1%~13.5%。在施硫量相同情况下,小麦、玉米硫磺增产效果大于石膏,而大豆石膏增产效果则大于硫磺。  相似文献   

15.
及时间苗、定苗是确保壮苗全苗的主要环节,应该及时间苗、定苗,确保单株有充足的营养面积,并结合间稠补稀,方可达到苗壮苗全,在2片真叶展开时第1次间苗,3~4片真叶时开始第2次间苗,并结合补苗开始定苗。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氮磷钾用量及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少施氮,可增产大豆126.5kg/hm2,增加脂肪含量0.82%;增施磷钾肥,大豆产量增加158.5-277.8kg/hm2,蛋白质含量增加O.10%-0.17%,脂肪含量增加-.74%-1.10%。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大豆较喷清水增产312.7kg/hm2,品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大豆新品种皖豆24的推广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新品种皖豆24为试验对象,将多项实用大豆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应用于皖豆24的试验示范与推广中。[结果]在2006年的生产示范试验中,怀远龙亢农场的皖豆24的平均产量为2904.0kg/hm^2,比对照品种徐豆9号增产6.5%,最高单产达3507.0kg/hm^2;风台东风湖农场的皖豆24的平均产量为2737.5kg/hm^2,比对照品种徐豆9号增产7.7%,最高单产达3699.0kg/hm^2。皖豆24的适播期为6月上中旬。苗期每公顷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90~120g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300g兑水450~750k喷雾防治蚜虫。鼓粒期每公顷用20%氰戊菊酯乳油300—600ml喷雾防治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结论]在安徽省皖北地区推广种植皖豆24能切实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25%甲霜灵种衣剂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25%甲霜灵种衣剂,35%多克福种衣剂和58%雷米多尔WP处理大豆种子,田间试验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效果如下:人工接种试验小区用药量2%,防治效果90%,并且甲霜灵防治疫霉根腐病的效果直到开花之前;未接种试验小区用药量1%,防病效果70%~78.1%;三个农场较大面积试验,防病效果72.3%~82.3%,对照药剂为35%多克福种衣剂。大面积应用甲霜灵种衣剂,大豆产量比35%多克福种衣剂平均增产16.2%。  相似文献   

19.
<正> 鄂豆六号是湖北农学院大豆育种课题组于1987年以(天门黄豆/郑46长叶)F_2为母本,用灰33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1998年7月经湖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现场考察评议,1999年3月通过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1 品种简介 据1996、1997年省区域试验11点次统计,平均每1hm~2产量为2562kg,比对照品种矮脚早增产10%,居试验首位;多年多点生产试验和示范,平均每1hm~2产量3000~4017kg,具有4200kg的增产潜力,比当家品种增产20%左右,高者增产30%左右。在其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是该品种的高  相似文献   

20.
1.及早间苗 “间苗早一寸,顶上一茬粪”。间苗对机械条播或大犁扣种手摅豆尤为重要,间苗后幼苗分布均匀合理,及时防止苗欺苗现象,可减少土壤养分和水分消耗,使幼苗发育均衡健壮,从而提高大豆产量。间苗一般在大豆幼苗期两片对生单叶平展、有复叶出现时期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