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锁住“黄龙”创伟业──张掖地区五泉林场治沙造林纪实文/王兴平,房进喜在巴丹吉林沙漠南端,张掖、临泽、两市(县)交界处的五泉林场犹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大漠之中。然而,建场初期这里一片荒凉,没有一间象样的房子,没有一块象样的林地,除了十几亩苗圃地外,四处...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用种树种草的方法治理流沙称为植物治沙或生物治沙,生物治沙不仅能够长久地固定流沙,而且能够解决沙区的木料、燃料、饲料、肥料缺乏问题,除害兴利,一举两得。但是在一些沙区,当流沙严重地威胁着铁路、公路交通要道或重要工厂、工程基地时,由于种树种草见效迟缓或根本不能成功的情况下,这就需要采取工程治沙(也称机械治沙)措施。工程治沙虽然见效快,但需要大量材料,而且用工多、成本高,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这种措施。工程治沙是通过机械沙障改变风沙流的速度和结构,从而削弱沙地的风蚀、沙埋程度,最终达到防护目的。机械沙障分为直立式沙障和平铺式沙障两大类。直立式沙障的作用在于;风沙流中的沙子有80~90%是在贴近地表30厘米以内高度通过,在风沙流通 相似文献
8.
9.
化学治沙是植物治沙、工程治沙的辅助和补充措施。它是使用有机或无机、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胶结物质,喷洒到沙面,渗入沙层间隙,固化后在沙面上形成一层保护壳,隔开气流对松散沙面的直接作用,从而使流沙得到固定。化学冶沙虽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筛选出一批作用大、价格低的化学固沙材料,但是与植物固沙相比,成本仍然很高。因此,化学治沙多用于风沙危害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如机场、重要交通线及军事设施等地区。苏联是采用化学治沙技术较早的国家之一,1934年就开始研究用沥青乳剂固定流沙,1935年在全苏作物栽培研究室咸海试验站进行了首次试验,到1952年试验面积达60多公顷。1959年使用聚丙烯酰胺在库尔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通过泰来县街基治沙开发小区的实践,总结了庄园式生态经济型治沙模式所取得的主要收获和基本经验,为沙区的综合治理,全面开发,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林业实用技术》1974,(10)
平川公社位于黑河北岸,合黎山下巴旦吉林沙漠南缘。全社13个大队,110个生产队,16,139人,耕地35,139亩,分布在东西长50华里的狭长地带,水利条件较好,宜于农林牧业生产的发展。解放前的平川地区是个“风起沙石扬,埋地又压庄,种下一斗粮,只收几提筐,好年不过百,荒年全丢光”的穷地方。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平川人民组织起来,贯彻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指示,从1956年开始,坚持在风沙线上年年治沙造林,到1965年全社造成片林共4,790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更加深入人心,自力更生,大办林业的群众运动迅速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到1973年底,新造林面积16,638亩,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的3.4倍。现共有林面积21,428亩,每人平均有林1.3亩,出现千亩林大队8个。全社长达50华里、宽1-2华里的防沙林带已基本形成,六分林护一亩田。在营造防风固沙林的同时,我们大搞以渠、路为主的“四旁”绿化,至1973年底,四旁植树共128.8万余株,每人平均80株。使80%的道路、90%的渠道、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以下简称《防沙治沙法》),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法律的公布实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