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0—2012年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星头啄木鸟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护区星头啄木鸟主要分布在海拔1 400~2 400 m的阔叶林、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带;繁殖前3月的种群密度为0.115只/km,繁殖后的8月种群密度为0.189只/km;繁殖期为4—7月,最早产卵期为4月9日,窝卵数为3~5枚,孵化期为12~13 d,平均孵化率为82%,繁殖成功率89%。巢内育雏期11~12d;星头啄木鸟的食物主要以昆虫为主,占总食物量的90.3%,对森林生长和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苍鹭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苍鹭是我国沼泽地常见大型水鸟。每年3月末至4月中旬到达黑龙江省沼泽地繁殖,有树栖和地栖两种类型。树栖型筑巢时间为15—25d,孵化期26—28d;地栖型筑巢时间7—15d,孵化期24—26d。需60d雏鸟才能离巢。雏鸟各器官增长呈逻辑斯谛形式。重、长系数公式为W=0.009 3L~(1.849)。孵化率为59%,平均每窝飞出幼鸟为1.96只。  相似文献   

3.
郭建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74-12875,12941
2008~2010年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黑啄木鸟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在当地为留鸟,主要栖息于山区针阔混交林中,种群密度为0.261只/km,繁殖期为4~6月,窝卵数为4~5枚,孵化期为13~15d,雏鸟晚成性,24~26d离巢,孵化率为86.36%,繁殖成功率为84.21%。其主要以农林害虫为食,为森林益鸟。  相似文献   

4.
黄鳝的生态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证明。黄鳝可以通过设置生态环境等手段进行强化培育,采用自然产卵受精、人工孵化的方法来实现黄鳝种质资源增殖的目的,黄鳝的产卵率达98%.受精率达85%,孵化率在90%以上,鳝苗的成活率在87.8%以上,黄鳝的最佳繁殖季节在6.7月,产卵孵化水温为28—30℃。  相似文献   

5.
大斑啄木鸟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斑啄木鸟是我国最常见的啄木鸟种类之一,对蛀干害虫具很强的控制作用,已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大斑啄木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大斑啄木鸟,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大斑啄木鸟的分类学、形态学、生物学、食性、巢位与栖息地选择和利用大斑啄木鸟控制蛀干害虫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大斑啄木鸟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褐河乌在山河屯林区为留鸟,4月初开始营巢繁殖。领域行为不明显,卵和雏鸟被触动时,亲鸟不弃巢。每窝卵数3-5枚,孵化期15d。雏鸟平均重4.03g,晚成鸟。每天早、中、晚有三个喂雏高峰。17日龄雏鸟每只一天得食28次,喂雏高峰每小时每雏平均得食4.1次。育雏期21d。褐河乌是水质清洁无污染的指示动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稻田工程、仿生态环境构建、亲虾放养、投饵管理、苗种培育与捕捞等方面介绍了小龙虾稻田生态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马蔺的繁殖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马蔺的生态地理分布和繁殖特性观察和分析,提出马蔺盐化草甸在内蒙古境内的分布,随着生境变化,组成群落的种类也不同,其次对种子结构、发芽状态、幼苗生长发育,分蘖芽产生季节和枝条形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2017年3—5月,采用样线法与定位观察法对哈尔滨市内啄木鸟的生境偏好选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啄木鸟倾向于在混交林中觅食,高于对纯落叶松林的选择;在混交林中觅食,倾向于选择胸径大、有杨柳分布的斑块;倾向于在人为影响较小,且视野较为开阔的树林中觅食,取食位置大多向阳。取食高度集中在6~9 m(拾取24.3%,啄取20.7%)与9~12 m(拾取35.6%,啄取28.9%)。同时,车流声和扩音器等人为噪声对啄木鸟生境选择有明显影响,但装修等分贝较小的噪声影响不大。此外,不同性别的啄木鸟对生境偏好无显著差异。通过探究环境因子对啄木鸟生境选择的影响,为啄木鸟保护提供了有效理论依据,对城市啄木鸟保护和生物防治初步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两种鹡鸰鸟繁殖生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长白山灰(Motacillacinerea)和白M.alba)进行了繁殖生态的比较研究,其中包括居留情况、种群密度、繁殖力、新生雏和离巢幼鸟与成鸟量度比较、雏鸟体重增长的Logistic曲线、巢位选择、育雏及食物分析,两种鸟育雏期食性以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幼虫为主,可消灭大量害虫,两种鸟和森林保护关系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999年,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芦苇沼泽生境内对大麻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麻于每年4月初迁徙至扎龙自然保护区,4月下旬开始进入繁殖期.大麻属于分散营巢繁殖鸟类,4月末开始产卵,卵大小均值为(53.85±2.07)mm×(39.66±0.42)mm,窝卵数(5.75±0.50)枚.雌鸟单独孵化.孵化期23~25 d,雏鸟为半晚成雏.在对2个巢共10只雏鸟的统计中,雏鸟的食物共17种,其中以鱼类为主.整个繁殖期两亲鸟多单独活动,针对其他种鸟类的护巢行为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到7月,采用野外观察法对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林中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沼泽山雀在该区域为留鸟,营巢期在4月上、中旬,产卵期在4月中、下旬,孵化期为13~14d;孵化率为89.47%;窝卵数为7~10枚,平均8枚(n=5)。雏鸟体质量增长符合Logistic规律,增长率为0.41,渐近线为13.25g。同时,给出了次生林中繁殖的沼泽山雀的主要生长参数曲线及巢位特征。  相似文献   

13.
报春花属植物生理生态及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兴  朱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76-11978
综述了国内外报春花属植物生理生态及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斑背大尾莺(Locustella pryeri)不同地理种群间繁殖生态是否会出现分化,于2010年、2011年4—6月在崇明东滩(东经121°9’30″~121°54’00″,北纬31°27’00″~31°51’15″)对斑背大尾莺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观察。结果表明:崇明东滩地区斑背大尾莺的巢型有两种,即浅杯状无盖巢和椭圆状有盖巢;产卵期3~6 d;孵化期10~12 d;育雏期14 d左右。其中:巢内育雏9~10 d(平均值=(9.18±0.41)d,n=11巢);巢外育雏4~5 d(平均值=(4.75±0.45)d,n=11巢)。斑背大尾莺的孵化率为53.85%(42/78),离巢率为80.28%(57/71),卵成功率为37.18%(29/78),将其与扎龙、双台河口两地斑背大尾莺的繁殖生态进行比较,发现3者在繁殖生态方面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扎龙芦苇沼泽繁殖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扎龙自然保护区林甸保护站周围的芦苇沼泽中选取芦苇沼泽,明水面,自然泡三种小生境。从1996年5月15日7月15日,对三种小生境内的繁殖鸟类种类数量进行统计。共记录繁殖鸟类39种。三种小生境中鸟类组成上各自有典型种类相似性系数表明,明水面和自然泡的种类组成相似性最高。  相似文献   

16.
黑翅长脚鹬一般在我国北方繁殖,其在南方的繁殖地鲜有报道。本研究于2021年5月-6月在广东省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对鸟类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黑翅长脚鹬的繁殖种群,并对其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与测量。本研究共发现80个黑翅长脚鹬巢,其中有鸟卵的为37个,黑翅长脚鹬大多将巢修筑在离开水面的滩涂芦苇中,巢距水面平均距离为49 m(0~400 m),巢址处的植被密度为9.4棵/m2,巢周围的植被密度为23.7颗/m2。巢比较简陋,巢材以无瓣海桑、芦苇为主,另有少量小木块、枯树枝、莎草科茎秆;巢外径平均为16.7 cm(14~20 cm),巢内径平均为15.6 cm(13~20 cm),巢深平均为2.9 cm(1.5~4 cm);巢外径、内径均显著大于北方的巢,而巢深没有显著差异。海丰的黑翅长脚鹬窝卵数以4枚居多,平均为3.175枚,卵的长径为42.8 mm(39.9~47.1 mm),短径为31.2 mm(29.4~32.9 mm),与北方的卵大小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岩鹰鸡的保种选育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从四川凉山购入岩鹰鸡组建基础群,针对生长速度,进行连续5个世代的系统选育。[结果]岩鹰鸡基础群生产性能为:成年公鸡体重为2.3~2.8 kg,胫骨长为125~139 mm,成年母鸡体重为1.9~2.2kg,胫骨长为100~115 mm。在5世代选育中,从2周龄到18周龄,公母鸡之间体重差异逐渐增大,公鸡增重明显快于母鸡。随着选育世代数的增加,5世代公鸡成年体重达2.2 kg以上,其体重明显增加,而母鸡成年体重降低。各世代公母鸡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增重的高峰期均在6~16周龄,从18周龄开始,体重的增长呈减缓趋势。[结论]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岩鹰鸡公鸡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母鸡的生长速度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扎龙自然保护区芦苇沼泽营巢鸟的护巢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记录了扎龙自然保护区芦苇沼泽28种常见营巢鸟的护巢行为。单种护巢行为模式有7种:(1)注视;(2)鸣叫;(3)隐蔽;(4)俯冲攻击;(5)盘旋;(6)脚击;(7)拟伤。沼泽营巢鸟的护巢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种间互助行为,巢的隐蔽性与护巢行为的趋性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975年建立的青海云杉初级种子园19个无性系388株立木,树高、胸径的逐株测量分析,初选出9个预选无性系;2004年又从该种子园中的13个无性系嫁接培育448株苗木,进行重复检验,以苗木近5年新梢生长量为主要依据,初步确立无性系11、12、16号为青海云杉优良无性系。其连续5年新梢生长量分别超过群体均值8.69%、10.66%、12.58%、16.92%和13.24%,增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