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家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某规模兔场出现的以鼻炎和肺炎为临床症状的患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的观察以及对送检病兔病原分离鉴定和生化试验,经综合诊断为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采用经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对兔群进行预防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目前规模兔场重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1兔瘟(病毒性出血症)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原为兔出血症病毒,呈球形。病兔体内以肝脏含毒量最高。病毒经甲醛灭活后,可保留兔疫原性。病兔不分季节,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尖叫,口鼻流血死亡。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未经免疫的家兔可达100%死亡。  相似文献   

3.
兔蛲虫病是由蛔虫目栓尾属的兔栓尾线虫寄生于兔的盲肠和结肠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线虫病。该病的发生影响兔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导致兔的大批死亡。该病虽为兔的常见多发病,却往往被忽视,致使本病长期存在。2007年7月格球山农场某个体养殖户饲养的比利时兔发生大批死亡,前来就诊。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分析,结合尸体剖检,诊断为兔栓尾线虫病。经特效药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为引起广大养兔户对该病的足够重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兔巴氏杆菌病又名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兔的急性烈性传染病。2009年3月初,我们收检1份兔急性死亡病例,经问诊、临床检查、对病死兔尸体剖检,结合化验室检验,确诊为兔巴氏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兔的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兔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兔致死性传染病和全身各器官脓肿。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对人和动物都有易感性,而以兔最为敏感。2004年6月,本溪县某兔场发生了一种以仔兔急性死亡、成兔有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兔葡萄球菌病。  相似文献   

6.
豫丰黄兔与新西兰兔、哈白兔进行增重对比试验表明,豫丰黄兔在增重、饲料转换率方面都略高于新西兰兔,而稍低于哈白兔,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豫丰黄兔作为一个新的培育品种,具有良好的生产能力和饲料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7.
家兔副伤寒亦称兔沙门氏杆菌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及肠炎沙门氏杆菌等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病兔以出现败血症及腹泻、流产和迅速死亡为特征。沙门氏杆菌为动物体内的常在细菌,当兔营养不良,饲养管理条件较差,如笼舍潮湿、拥挤,气候突变等会使兔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病。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引起感染,也可经呼吸道引起传  相似文献   

8.
某兔场陆续发生一种以兔肚胀、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经实验室检验诊断为兔伤寒沙门氏菌病.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兔瘟兔瘟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型传染病、其传播迅速,发病死亡率高,对兔场造成的损失很大。兔瘟四季皆发,以冬末春初为甚,青年兔敏感,仔、幼兔次之,通过交易、互往、笼具、草料等传播,经消化、呼吸和外伤感染。(一)典型症状晚间采食正常、次日暴死笼中,口鼻喷血、肛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区一獭兔养殖场饲养獭兔500余只。2006年夏天,兔群中的幼兔和青年兔出现腹泻、消瘦等症状。经我站检验室诊断为兔球虫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为解决肉兔生产中饲养管理粗放、精青饲料缺乏、疫病多发、兔成活率低等问题,文成县畜牧兽医局以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新农作模式构建与研究项目为契机,对不同兔饲粮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成功构建了兔-饲-饲、兔-饲-经、兔-饲-粮三种适合文成山区实际的兔饲粮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兔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以急性、高度传染性、大面积死亡为特征的家兔烈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可由兔出血症疫苗得到很好防控,但由于免疫程序不当、主观因素导致免疫失败等原因,该病呈零星散发态势,给发病兔场造成严重损失。2010年4月底,江苏溧阳市某兔场发生兔子连续死亡情况,与专家联系,初步判断为疑似兔出血症病例,后经诊断为兔出血症,立即进行兔出血症疫苗紧急免疫,从而避免该兔场发生大规模爆发和死亡。  相似文献   

13.
给兔防疫注射,许多人习惯采用颈部注射,经笔者多年实践,认为此法利少弊多。因颈部为逮兔必抓部位,注苗后须经一段时间才能吸收,若此时逮兔则  相似文献   

14.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的传染病,以传染性极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其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本病的传染源是病兔和带毒兔,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伤口和黏膜直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某兔场,发现兔大批死亡,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兔豆状囊尾蚴病。1临床症状该兔场7月份发现兔群中部分兔腹泻、消瘦,每天死亡2~3只,按球虫病治疗5天无效,死亡突然增加,3日内死亡80余只,青年兔占绝大多数。2病理解剖病兔营养中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到2007年2月,安徽某兔场发生以精神差、消瘦、死亡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从1~2月龄兔波及到3~4月龄兔和未断奶仔兔,最后蔓延到更大年龄的獭兔。经尸体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经山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备案,现代兔业报将于近日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据悉,现代兔业报是我国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兔业专业报纸,它的创刊为中国现代兔业的新闻传播、信息速递、理论探讨、学术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兔瘟,又称兔出血症、兔出血热,是由出血性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伤口传播.  相似文献   

19.
兔瘟(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又称兔出血热,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以呼吸系统出血及实质器官水肿、瘀血和出血变化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疾病[1]。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伤口传播。各种家兔均可感染发病,但以长毛兔最敏感。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与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兔密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主要以外生殖器、肛门、颜面部(口腔周围、鼻端)皮肤与黏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是兔密螺旋体。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性成熟的成年兔,以交配经生殖道感染为主。病兔污染过的垫草、饲料、用具等能够可成为传播的媒介。该病发病率高,但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