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微粒子病是养蚕业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对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进入饲养家蚕群体的路径、在家蚕个体内繁殖扩散和在饲养家蚕群体中的扩散规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提出在防止家蚕微孢子虫进入饲养家蚕群体方面,必须根据生产实际并掌握病害流行规律构建因地制宜的防控技术体系;在家蚕个体抗病能力提升方面,家蚕微孢子虫与家蚕的互作机制解明,新型育种技术和微生态技术的应用等非常值得期待;在控制微粒子病在家蚕群体中扩散方面,解明感染个体在蚕座内传播的基本规律,构建新型检疫体系与研发检测技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技术是防控该传染性病害流行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的建立和实施在我国家蚕微粒子病流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何改进与发展该技术对养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述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技术发展过程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厘清技术管理体系,明确蚕种质量检验和监管主体与责任,构建良性竞争体系是基础;构建技术性和经济性符合生产实际的检测技术及配套抽样技术是关键;解明家蚕微粒子病蚕座内流行规律,以及科学设置风险评估参数是核心。  相似文献   

3.
家蚕微粒子病是养蚕业的毁灭性病害,长期以来通过检疫进行预防和控制。本文回顾了浙江家蚕微粒子病成品卵检疫的历史,解析了开展成品卵检疫的必要性,总结了取得的工作成效,找出了现行成品卵检疫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成品卵检疫工作并提出技术研究方向以及建设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序家蚕微粒子病是养蚕业最为严重的灾害性蚕病。我国是蚕丝业的发源地,早在《农桑辑要》中就有类似家蚕微粒子病征状的记载。其后,日本的马场重久在《蚕養育手鑑》(1712年)中亦记载了类似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征。1845年,家蚕微粒子病在欧州养蚕区域大暴发,由于欧洲系统的家蚕品种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抵抗力弱,所以成灾面大,损失惨重。1857年,  相似文献   

5.
家蚕是鳞翅目昆虫的代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昆虫免疫机制研究价值.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作为致病力最强、危害最严重的病原真菌之一,其感染引起的家蚕真菌病常给养蚕业带来严重损失.如何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前期研究中发现在球孢白僵菌感染的家蚕中A型咽侧体抑制激素(A ty...  相似文献   

6.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 byx m ori nuclearpo1yhedrosisvirus,Bm NPV)是昆虫病毒史上首先发现的,由Bm NPV引起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是养蚕业三大病毒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该病在世界养蚕业国家常有暴发,传染性极强,难以控制,危害最为严重在生产上,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蚕业界学者多年来一直希望寻找抗病基因、阐明抗性机理、培育抗性品种,目前在很多领域己取得一定的进展。1杆状病毒及其侵染途径1.1杆状病毒分类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一类单分子双链闭合环状DNA病毒,基因组大小为88-160kb,因病毒粒子呈杆…  相似文献   

7.
<正> 家蚕微粒子病是养蚕业,特别是对蚕种生产危害最大的蚕病之一。多年来蚕业界对防治微粒子病摸索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省蚕桑研究所1983年整理了《防治家蚕微粒子病传染技术规范》,较系统地对防微实用性技术作了总结。对防除微粒子病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年来,我省微粒子病又重新抬头,蔓延危害猖獗,损失严重,其主要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8.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是对养蚕业危害最严重的病原之一,采用传统育种方法培育家蚕抗性品种存在经济性状和抗性呈负相关的矛盾。为了确定转基因方法能否突破该瓶颈,对先前利用家蚕品种大造建立的增量表达内源性抗病毒基因Bmlipase-1的转基因家蚕系统LI-A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LI-A的4、5龄幼虫逐日体质量及产茧量性状成绩与正常大造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转基因抗病毒家蚕系统LI-A在抗性提高的同时,经济性状没有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
硬化病是家蚕的有害疾病。而实用养蚕业上还没有易行而合理的防治方法。因此,在养蚕业中关於研究防治硬化病的有效方法问题显得迫切需要。在文献中有关於漂白粉对许多霉菌有效作用的指示。大家知道,氯对於硬化病病原体有极大的作用,并且家蚕幼虫对氯的存在是比较能够经受的。  相似文献   

10.
<正> 家蚕中肠型脓病,是当前养蚕业中常见而危害最大的病害。目前对该病尚未有治疗办法,只能采用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所以,检测养蚕环境当中的病毒原的存在,已成为预防该病发生的重要手段。据调查,被污染的蚕室尘土是重要的感染源之一。对于检测留存在泥土中的昆虫病毒原的方法,先前已有过报道。本文是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准确、灵敏、快速的检测留存在尘土中的家蚕中肠型脓病病毒多角体(CPB)的技术,以便为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家蚕微粒子病在不同的地区、单位发生并随着养蚕业的迅速发展而面宽量大,给国家、集体及蚕农造成了较严重的经济拟失,并成为我国养蚕制种业中一大急待研究的课题。一、家蚕微粒子病蔓延及暴发的主要原因家蚕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为害源于胚种或食下其一定量活性微孢子虫继而繁殖扩散,周而复始蔓延致暴发。形成这样的结果,一是在于领导思想麻痹,业务素质欠佳,造  相似文献   

12.
蚕病检测中免疫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有关应用免疫学技术蚕病进行检测的研究。根据已有研究和养蚕业的特点,认为家蚕微粒子病的检测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技术。家蚕微粒子病检测的技术根本是解决基于实际应用条件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家蚕病害流行与控制技术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茶叶通讯》2003,(1):18-18
在“家蚕病害的流行与控制技术研讨会”学术活动上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鲁兴萌教授分析当前浙江省家蚕病害的流行与控制技术后认为 :近年家蚕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在种类和程度上 ,有害物中毒(氟化物中毒、农药中毒和工业三废等 )、血液型脓病和微粒子病依然是主要的病害 ,家蚕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是制约全省蚕茧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蚕病害防治技术指导和推广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开展引导蚕业现代化 (或产业化 )的项目研究 ,不断提高蚕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在家蚕传染性蚕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蚕业消毒剂 ,以及其它蚕药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4.
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与防治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古老的蚕病。世界各养蚕国家都有发生。距今1700余年前,我国晋代就有该病病征及其危害性的记述。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对养蚕业具有毁灭性的疫病,是目前唯一的各养蚕国家列为检疫对象的病害。1845~1865年间,本病曾在法国、意大利等国相继流行,使欧洲蚕丝业造成严重损失。1865~1870年,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此研究了5年时  相似文献   

15.
介绍铜山区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相应的防治对策,为当地养蚕业脓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引发的家蚕微粒子病可以通过胚种垂直传播,如能在蚕种人工孵化处理过程中杀灭家蚕微孢子虫,阻断其胚种传播,将有效控制病害对养蚕业尤其是蚕种制造业造成的危害。对家蚕二化性四元杂交组合两广二号的带毒卵进行高温即时浸酸处理,考察浸酸温度和浸酸时间对蚕卵中Nb的灭活作用及实用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卵后20 h的带毒蚕卵用47.5℃或48℃质量浓度为1.075 g/m L的盐酸溶液分别浸渍6.0、6.5和7.0 min,对蚕卵实用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依据蚕卵孵化后饲养至3龄眠蚕用显微镜镜检Nb的数据,测算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对家蚕微粒子病的相对防治效果可达90%~97%。此外,采用Real-time PCR扩增方法,检测高温即时浸酸处理组蚕卵孵化蚁蚕样本中的Nb孢子目标基因的相对拷贝数,较常规浸酸处理组蚕卵孵化蚁蚕样本下降了97%~99%。上述结果表明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对蚕卵中的Nb孢子有显著的杀灭作用,能有效阻断家蚕微粒子病的胚种垂直传播,可作为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一种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家蚕(Bombyx mori)在高密度饲养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常对养蚕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家蚕通过自身先天性免疫系统来抵抗这些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在这一防御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中,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 AMP)是家蚕先天性免疫反应的下游效应子。目前已经证实家蚕抗菌肽有6个家族,即cecropin、defensin、moricin、gloverin、lebocin和Attacin。本文介绍了家蚕合成抗菌肽的分子机制,总结了家蚕抗菌肽的分类及免疫作用研究进展,并对家蚕抗菌肽的防御机制研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以期为后续抗菌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家蚕杆状病毒(BmNPV)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现有成熟的栽桑养蚕技术与尖端的生物工程技术嫁接、融合一体的"家蚕生物反应器"是新兴的高科技生物产业,为古老的养蚕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饲育生物反应器蚕的附加值远远高于丝茧育.经过2002年较大规模的生产实践,提出有关饲育家蚕杆状病毒生物反应器生产技术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9.
家蚕饲料效率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的饲料效率与养蚕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许多学者从蚕的遗传学、蚕品种、性别、叶质和饲育条件等方面研究了与饲料效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添食生理活性物质、改善饲育条件、培育新品种以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等方法来提高家蚕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正> 众所周知,病毒病、细菌病、原虫病和真菌病给蚕丝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病害的大面积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果饲育的最佳温湿度条件得不到满足,原种或杂交种的抗性降低,就容易发病。因此,家蚕抗性的预测和改良,对养蚕业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掌握有关生物体这种特性(抗性)的各方面知识。关于这些问题还没有一致的观点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基因的作用是无可怀疑的。然而,多年以前N.I.VaViloV就观察到在许多情况下,抗性都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