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吉林东部山区林冠下红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松是吉林东部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文章从地类选择、整地、苗木选择、造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吉林东部山区林冠下红松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红松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地地带性植被的优势树种,材质优良,用途广泛。由于红松材质轻软、耐腐蚀力强等特点在中国乃至世界是极为稀罕的珍贵树种,是珍贵的经济树种。通过辽宁东部山区多年来红松造林中的技术经验,对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的质量、上山苗龄、造林方式和方法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希望对该地区营造红松林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红松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文章阐述了红松的形态特性,从阔叶林地的选择、整地、适时造林、红松栽植、保水剂的使用、苗木栽植等6个方面介绍了阔叶林冠下红松的造林技术以及红松幼苗抚育后的苗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丛健 《绿色科技》2020,(3):163-164
针对辽宁省人工商品用材林建设的主要树种之一红松,结合其生长特性,对红松在辽宁省的栽培区域进行划分,并对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造林、抚育、林地管理、采伐等系列营造林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形成辽宁省红松人工商品用材林建设技术规程,以期为辽宁省建设红松人工商品用材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红松苗木二次生长的控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俊  刘桂琴 《林业科技》1996,21(5):17-18,16
红松苗木二次生长的控制与利用刘立俊,刘桂琴,王斌(黑龙江省双丰林业局)(黑龙江省伊春营林局)红松为东北东部乡土树种,也是本地区林木育苗、更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年更新造林比重占整个更新造林比重30%左右。红松为春长型树种,新播苗子叶出土萌发,同志发育...  相似文献   

6.
红松是我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了探讨红松苗分级造林的效果,于1973年春进行了红松苗分级造林试验,现将栽后五年的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红松在东北工程造林中表现良好,是辽宁东部山区的造林先锋树种,文章从红松的采种、育苗、造林、幼抚、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其论述,以达到红松优质高产的培育目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红松水曲柳生物学特征,通过立地条件选择、造林、管护、培育等科学技术措施,营造和培育红松为优势树种的针阔混交林,提高林地生产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兼顾的营林目标.  相似文献   

9.
一、红松的生物学特性 红松是长白山植物区系的主要树种,阔叶红松林是长白山植被演替中相对稳定的顶极群落。红松的生物学特性是幼龄时期有较强的耐阴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适应性,这是次生林培育诱导冠下红松造林的重要依据。另外,红松较其它一般树种寿命长,具有长期、持续稳定的生长期,尤其在幼龄时期生长较缓慢,且有比较突出的耐阴性,能在次生林冠下生长发育,所以红松在次生林碰下成活率及保存率相对较高,这是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正>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红松主要采用种子育苗,苗木普遍存在再生长现象。再生长苗木越冬时易受冻害,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为了弄清红松再生长原因,找出抑制再生长的措施,我们于1980—1985年间对红松苗再生长进行了观测研究。一、试验材料及方法试验地设在带岭林业实验局苗圃。以红松  相似文献   

11.
红松是我省乡土树种中经济价值最高的树种之一,也是群众最喜爱的材种。但是,在造林事业中,却得不到正确的适当的反映。主要是:认为红松长得慢,何年能成材?同时认为红松属耐阴树种,不宜全光照下造林等等。其实,造林是百年大计,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到现在,还要放眼将来。虽然,红松幼龄期生长缓慢,但20年以后将逐渐加快,从培育大径木优良材的观点来看,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辽东山区不同立地条件对红松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松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地带性顶级植物,其生长特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红松人工幼林的根系生长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排水良好、通气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根系的发育;红松造林宜选择山坡或平地排水良好的地块,且应与深根性树种搭配种植;整地松土能够促进红松根系生长发育,提高其生长量。  相似文献   

13.
红松是长白山植物区系的主要树种,阔叶红松混交林是l长白山植被演替中相对稳定的顶极群落。红松的生物学特性是幼龄时期有较强的耐阴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适应性,这是次生林培育诱导冠下红松造林的重要依据。另外,红松较其他树种寿命长,具有长期、持续稳定的生长期,尤其在幼龄时期生长较缓慢,且有比较突出的耐阴性,能在次生林冠下生长发育,所以红松在次生林冠下成活率及保存率相对较高,这是次生林冠下红松造林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红松育苗不同类型对造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是东北地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多年来,红松育苗一般采用播种留植作业,近年开始试行移植育苗。虽然在圃培育期和育苗成本略有差异,但造林效果明显不同。积极推广红松移植育苗,对建设现代林业,提高苗木质量,促进红松造林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工红松与落叶松树干解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比较人工红松和落叶松解析木的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规律,说明红松有很强的生长优势,应确定为造林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6.
《林业实用技术》2021,(10):82-85
以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作为对象,研究了林下仿野生栽培北乌头时影响发芽率的因子及最佳因子参数,具体包括:选择在林下或新造林未成林下栽培北乌头;林下栽培林分树种选择落叶松;林下栽培的郁闭度为0.2~0.7;新造林未成林下栽培的树种选择也对栽培效果影响显著,红松和水曲柳新造林未成林下的栽培效果明显优于云杉;栽培密度为10~20个/m~2。  相似文献   

17.
红松是我局“乡土”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加速培育后备资源,提高红松林的生长量,我们对皆伐迹地、柞木林下和疏林下营造的人工红松林进行了标准地调查,由于立地类型、造林方式及郁闭度的不同,红松幼树生长状况有很大差异(见表)。  相似文献   

18.
红松、日本落叶松混交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日本松落叶松是我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经过7a造林试验,红松、日本落叶松混交林林分稳定且长势较好;与纯林相比,混交林在生长态势、抗病虫害和生态保护性能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优良的生态经济型乡土树种,随着近年来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采用嫁接繁育红松在苗木生长和促进结实等方面较实生苗繁育更具优势,尤其在红松更新面临困难时,嫁接苗繁育更要受到重视。文章根据大边沟林场近10 a红松嫁接苗造林管理经验,重点总结了红松苗嫁接、造林、管理方法和经济效益,并对嫁接的红松与常规红松林的优势做了简要分析,旨在为当地红松林管理和生产提供借鉴,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省西部的龙江、甘南、泰来等县为代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春季大风天和沙尘暴频率高,森林植被稀少,土壤沙化、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在近20多年的时间里,黑龙江省龙江县始终将造林绿化工作放在首位,选择了各种抗旱的造林树种。在众多抗旱树种中,引进推广了红松生态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