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是为10—90公斤体重阶段生长肥育猪筛选最佳配合饲料配方的单因子饲养试验;于试验末结合屠宰试验。试猪选用甘肃白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原则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试验猪6头。尽量采用当地饲料配制试验饲料配方和对照饲料配方。根据试验增重、饲料利用率、增重盈利、胴体和肉质四项指标综合评定一组配方为本试验最佳饲料配方。最佳饲料配方组饲养效果为:全期日增重532克,饲养日153天,耗料增重比4.04,头均增重盈利21.97元;屠宰率75.1%,瘦肉率51.0%,鲜肉失水率21.2%。其增重、饲养日、饲料利用率、增重盈利、瘦肉率、鲜肉失水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摸拟当地饲养水平的对照饲料配方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不同牧草日粮对浙东白鹅肉鹅的饲喂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刚出壳的大小一致的浙东白鹅雏鹅171只,随机分成3组进行饲养试验:(1)补充料+50%黑麦草+50%苜蓿草组(混合组);(2)补充料+黑麦草组(黑麦草组);(3)补充料+苜蓿草组(苜蓿草组)。采用补充料定量投喂、饲草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8周的饲养试验表明,混合组和苜蓿草组的饲草采食量比黑麦草组分别提高6,65%和18.25%;混合组和苜蓿草组日增重分别为67,56和65.20g,比黑麦草组分别提高15.92%和11,87%(P〈0.05),混合组的每kg增重饲料成本最低,分别比紫花苜蓿组和黑麦草组下降0.28%和6.11%;屠宰测定表明,混合组的宰前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胴体率比黑麦草组提高12.53%,3.70%,5.99%和6.97%,肉色得到显著改善(P〈0.05),pH值、系水力、嫩度等3个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苜蓿草或苜蓿草+黑麦草混合饲喂可明显提高浙东白鹅的生长速度、屠宰性能,并能显著改善肉色性状。  相似文献   

3.
复合酶制剂不同添加量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360羽14日龄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4组,试验Ⅰ、Ⅱ、Ⅲ组分别添加复合酶制剂0.1%、0.15%和0.2%于饲料中,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经28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Ⅰ组的日增重提高9.87%,饲料报酬提高10.24%;试验Ⅱ组的日增重提高15.80%,饲料报酬提高19.51%;试验Ⅲ组的日增重提高16.50%,饲料报酬提高20.49%。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选用利木赞杂交牛(均为阎公牛)30头,8-12月龄,栓系舍饲,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体重 为区间)将试验牛分成6个营养模式组,进行300d的育肥,分析其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并对所有试 验牛进行屠宰,测定其胴体质量和肉品品质,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高组饲料利用 率和经济效益最好,高-高组增重速度和肉品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5.
用45—93kg杂交猪试验表明,饲粮中按50、100、150和200ppm添加高氯酸盐(ClO_4~-)时,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虽随剂量而有所改善,但处理组日增重均未超过对照组,饲料利用率只在150和200ppm组才高于对照。处理组眼肌面积下降,而平均背膘厚比对照组高37.6%。综合考察上述指标和经济效益,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ClO_4~-对育肥猪生长速度和胴体质量没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含菜粕的肉仔鸡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的饲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菜粕加酶组、菜粕对照组和豆粕对照组,观察肉鸡不同生长阶段,在日粮含菜粕3%~10%的饲料中添加复合酶EnergexCT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比较各试验鸡的增重及饲料利用率。结果表明,14日龄时豆粕对照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菜粕对照组和菜粕加酶组(p<005);而15~28日龄及29~42日龄阶段都以菜粕加酶组平均体重最高,增重最快,高于两对照组约3%,菜粕对照组可能因日粮中添加了微量解毒剂,中后期增重也赶上豆粕对照组。全期料重比:菜粕加酶组低于两对照组,饲料利用率提高1%~5%。此外,菜粕日粮中添加少量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物质以解毒和排毒,也收到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7.
苜蓿草粉对肥育猪胴体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苜蓿草粉对肥育猪胴体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两部分进行。试验1,选取体重约5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40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依次为:0(对照组)、10%(试验Ⅰ组)、15%(试验Ⅱ组)、20%(试验Ⅲ组)、20%+1%复合纤维素酶(试验Ⅳ组),测定肥育猪饲喂含不同水平苜蓿草粉饲粮后胴体品质及血液中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2,选取体重约5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36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的苜蓿草粉和皂苷(对照组)、15%苜蓿草粉(试验Ⅰ组)、0.3%苜蓿皂苷(试验Ⅱ组),测定肥育猪血液中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1)试验1中,各组的眼肌面积、肉色和大理石纹基本无变化,但添加苜蓿草粉后,程度不同地降低了背膘厚、提高了屠宰率和瘦肉率,说明苜蓿草粉对胴体品质有改善,其中以10%、15%组较优。(2)试验1中,添加苜蓿草粉后,提高了血液中GH、Ins和IGF-1含量,但明显降低了血糖和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3)试验2中,肥育猪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和草粉,降低了其血液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结论】在肥育猪饲粮中添加15%紫花苜蓿草粉对肥育猪的胴体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善有利,苜蓿草粉的降低血液胆固醇的功能主要是其中皂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苜蓿草粉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取体重约25 kg的长×大二元杂交猪60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5组,3个重复,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在正试期开始后的第1、20和40天称试验猪的体重,分析其饲喂含苜蓿草粉饲粮后的主要生产性能。在正试期开始后的第20天采取猪的血样,分析其饲喂苜蓿后血液中主要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添加5%,10%苜蓿草粉有利于提高生长猪的增重及饲料转化率,尤其10%组的日增重、日采食量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改善,饲料转化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15%、20%的苜蓿草粉组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降低。(2)添加苜蓿草粉后,饲粮干物质、粗蛋白质、NDF的消化率提高。(3)添加苜蓿草粉后,GH、Ins和IGF-1的含量显著提高,但试验组中的T3、T4含量显著降低;随着苜蓿草粉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液中尿素氮、甘油三酯、血糖和胆固醇含量递减,其中试验II组胆固醇含量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试验III、IV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而总蛋白的含量随草粉添加量上升有所提高,尽管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在生长猪饲粮中添加10%紫花苜蓿草粉后对生长猪生产性能、营养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有较显著的改善。结合生产实际,建议在生长猪饲粮中添加10%紫花苜蓿草粉。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草粉对鲤鱼生长性能及鱼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750尾规格整齐、体格健壮的黄河鲤鱼,随机分为5组。各组饲粮的苜蓿草粉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50(试验Ⅰ组),100(试验Ⅱ组),150(试验Ⅲ组)和200 g/kg(试验Ⅳ组),研究鲤鱼全价配合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苜蓿草粉对鲤鱼生长性能、鱼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相对生长率、增重率、饵料系数均优于对照组,尽管差异不显著(P>0.05),但也说明添加50 g/kg苜蓿草粉对鲤鱼生产性能有积极作用;试验Ⅱ组的各项指标稍低于对照组(P<0.05),但显著低于50 g/kg草粉组(P<0.05);试验Ⅲ组、Ⅳ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除试验Ⅳ组外,其余试验组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第Ⅰ组外,其余3组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添加苜蓿草粉有助于提高鱼肉品质。(3)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添加50 g/kg苜蓿草粉(试验Ⅰ组)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豆粕为蛋白源等氮替代0%、7.5%、15%、22.5%、30%、37.5%的鱼粉,对黄鳝(平均体重8.05 g)进行了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豆粕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对照组与7.5%的替代组之间增重率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的利用率及经济因素,在黄鳝配合饲料中,添加豆粕在15.0%以内,且鱼粉含量仍不低于30%,对黄鳝的生长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相同营养水平日粮饲喂三种不同杂交组合即杜洛克×大围子(杜围组),大约克夏×大圈子(约圈组)及长白×大围子(长围组)杂种猪和三种不同营养水平日粮饲喂相同杂交组合(长围各组)杂种猪的饲养试验,其结果表明:相同营养水平组间,杜围组日增重,风干日粮利用率、能量及蛋白质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等指标均高于约围及长围组。不同营养水平组间,长围Ⅰ组日增重、风干日粮利用率、能量及蛋白质利用率等指标,均高于长围Ⅱ、Ⅲ组,而胴体瘦肉率则长围Ⅲ组高于长围Ⅰ、Ⅱ组,试验结果还说明,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和降低能量水平,可提高胴体瘦肉率。从消化试验结果看出:风干日粮粗纤维增加,其营养物质消化率递减、日增重随之降低。为获得较高日增重,日粮粗纤维水平不超过6%为宜,而要获得较高胴体瘦肉率,粗纤维可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12.
抗热应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出生日期一致(±1天)、体重相近的(23±3.0千克)小猪3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头,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组)和试验组。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抗热应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添加抗热应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使猪体重增加8.7%,饲料利用率提高12.4%,每干克增重的饲料成本降低8.3%。  相似文献   

13.
试验分别将菌糠添加于夏季兔日粮中10%和20%,结果表明,兔日粮中添加10%的菌糠,在增重效果、饲料利用率、屠宰率和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添加20%的菌糠有不良影响。因此,夏季兔日粮中以添加10%的菌糠为宣。同时还表明,菌糠对兔的健康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牛羊生长发育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该试验选取60只小尾寒羊和15头西门塔尔牛作为试验对象。牛羊试验各分为3组,包括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正常蛋白质水平、低蛋白质水平和高蛋白质水平的饲料。预试验7d,正式试验90d。试验结束时检测生长性能指标和肉品质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试验羊相比,试验Ⅰ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量显著降低(P<0.05),料肉比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量显著升高(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各组试验牛也呈相同趋势。试验Ⅰ组牛羊肉的剪切力和失水率显著升高(P<0.05),熟肉率、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牛羊肉的剪切力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熟肉率、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结果表明,提高蛋白质水平可提升牛羊的增重和肉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羊饲料中最适蛋白质水平为12%,牛饲料中最适蛋白水平为15%。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不同日粮能量的浓度为条件,较详细地研究了甘肃白猪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关系的变化规律.证实甘肃白猪在本试验设置的日粮能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调节采食量,获得较高日增重及饲料利用率的能力.综合评定结果显示,甘肃白猪更适应中能日粮.如采用低能日粮饲喂则能获得优良胴体,大幅度提高瘦肉率.在育种上,提高甘肃白猪胴体瘦肉率,应重视对背膘、臀围及全身骨骼发育等方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酵母核酸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320羽Avian公母混合雏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各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和0.2%酵母核酸。饲养试验结束(42日龄)后进行屠宰试验,并测定胴体组成。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核酸能显著提高了日增重5.92%-7.36%(P<0.05),0.05%组的胰腺率和腺胃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21.16%(P<0.05)、45.75%(P<0.05)。对于胴体组成、其它内脏器官重等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合成蛋白含量分别为35%,40%,45%,50%和55%的系列标准试验饲料,以稚鳖为试验对象,经60天的饲育试验,观测到以40%-50%含量的区组增重效果较好,其中45%含量组增重率最高,在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质源,配合成的租蛋白质含量都为45%的不同组合的饲育试验中,以59%鱼粉与45%豆粕的配合组饲料消化率与增重率为最高,饲料系数为最低。随着豆粕添加量的增加或减少,增重率也随之减低,这表明,甲鱼对豆粕蛋白的利用能力较低,在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的饲料中,添加5%豆粕,能起蛋白质互补效应,但添加过量反而影响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择健康、体重约5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0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各半)。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半胱胺400mg·kg^-1。试验结果表明,肥育猪日粮中添加半胱胺400mg·kg^-1,对猪的后期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在改善饲料利用率方面效果显著,其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4.33%(P〉0.05)和12.20%(P〈0.05),饲料成本降低8.60%(P〈0.05).  相似文献   

19.
选用长大二元杂交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lO头。试验1、2组中仔猪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每千克添加10g柠檬酸和1mL盐酸的饲料,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配合日粮,试验期为30d。结果表明:试验1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仔猪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饲料转化率方面试验1、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20%和2.06%;在经济效益方面分别提高了12.80%和4.57%。  相似文献   

20.
用8头平均体重18.36±1.783公斤长白×成华杂交一代阉猪,随机分成20个小组,进行10个处理的试验,研究饲粮中甘薯粉不同比例(15、30、45%)及各比例下添L—赖氨酸(0.12、0.24;0.15、0.27;0.18、0.30%)的饲喂效果,并考察了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血清尿素氮、血清总蛋白含量与猪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饲粮中甘薯粉比例升高,猪生长显著降低(P<0.05),添加L一赖氨酸盐酸可明显促进生长。以含15%甘薯粉添加0.24%L一赖氨酸盐酸组成绩最佳,平均日增重663克,饲料利用率2.34,超过不含甘薯粉的玉米基础饲粮对照组。30%、45%甘薯粉比例下以分别添加0.15、0.18%L—赖氨酸盐酸较好,生产成绩接近玉米对照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分别为557克、2.57;523克、2.68。血清GOT活性、血清总蛋白含量与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呈显著性相关(P<0.05),血清尿素氮含量与日增重呈显著性相关(P<0.05)。综上认为:赖氨酸为甘薯粉中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甘薯粉对生长猪增重的饲用价值仅相当于玉米的58.62%,替代玉米后添加L一赖氨酸盐酸可以达到或超过玉米对照组饲粮的饲喂效果。血清GOT活性、总蛋白含量、尿素氮含量高低可以作为反映猪生长强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