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国南方某猪场高热病死猪的组织中分离出能引起Marc145细胞病变的病毒,经过血清中和试验、RT-PCR测定,确定分离物中存在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将细胞病毒液感染13头55~105日龄健康猪,另有3头健康猪用于同居感染。随意挑取13头中7头再用大肠杆菌培养物加强感染,感染后每天测温,观察临床症状,记录死亡情况和病理变化。结果表明:PRRSV单独感染猪6/6发病,5/6死亡;大肠杆菌与PRRSV混合感染猪7/7发病,5/7死亡;同居感染的3头全部发病,1头死亡。所有感染猪于感染后2~4 d内均出现体温升高。两周后体温下降至正常,直到死亡前体温不再升高。死亡多集中在感染后的34~50d的2周时间内。将圈舍温度升至29℃对感染猪发病无加强作用。死亡猪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出血性、间质性肺炎,肢体远端皮表出血。结果表明,虽然PRRSV感染能够引起猪产生高热和高的发病死亡率,但从发病到死亡时间及某些病理变化上看,和南方猪场的发病死亡猪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猪场的一些激发因子或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有关,从组织和细胞分离物的电子显微镜照片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兽药市场指南》2010,(7):43-47
猪高热病自2006年在我国发生以来,一直时有发生,2007年农业部证实了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引发的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但是由于基层工作者对高热病的名称更为熟知,为此,我们还暂称“高热病”。进入2010年夏季以来,编者不断接到各地发生高热病的消息,湖南网友“我行我素”表示,南方高热病发生严重;广西的邓先生也表示,当地的猪高热病发病率较高,每天都奔波于此;而湖南某企业的技术经理也反应南方的高热病“来势凶猛”。可能和气候有关,目前北方的猪病还较平稳,  相似文献   

3.
猪高热病可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该病主要是以圆环病毒、附红细胞体感染导致猪的免疫系统抑制继发猪瘟、蓝耳病等其他病毒性或者细菌性病混合感染的一种疾病。通过制定较为合理的防治方案,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疫病即可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猪高热病多由病原继发性感染或混合感染导致,属于高致病性、高致死性急性疾病.该病对生猪健康具有较大威胁,对养猪业发展具有一定影响,防治不当可引起疫病蔓延和生猪死亡,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重视对猪高热病的有效防治,减少或避免疫病发生,减轻疫病危害.本文主要对猪高热病病因进行分析,总结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中兽医的角度出发,对猪高热病的治疗提出了解表法、宣肺法、攻下法、通淋法、凉血法、刺络法以及吊黄法七种方法。一般而言,在温病初始阶段,热在卫分,一般采用辛凉解表以及刺络疗法进行治疗。热到气分后,如果出现邪热壅肺,则采用宣肺法进行治疗,如果存在热结胃肠,则采用攻下法或者通淋法进行治疗。热在营血则采用清营凉血法进行治疗。吊黄法适用于卫分、气分、营分以及血分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高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再加上本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故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遭遇受严重的损失,因此,对于本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育肥猪、母猪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高热病。该病症具有高死亡率、高发病率,是我国目前最为流行的病症。为了及时预防以及应对猪高热的发生,本文着重研究了猪高热的相关防治对策。1猪高热的预防措施1.1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任何传染病的传染途径都是基本相同的,其中最为普遍的传播途径就是病原携带猪或者是病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疾病进入猪场主要是通过购买育肥猪或者是引种而造成  相似文献   

8.
猪的高热病是由寄生虫和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的疾病,一般发生在秋天和夏天,发病比较急,蔓延较快,死亡率也很高.对于规模较大的养殖场来说,最好进行封闭管理,并完善并且严格的执行相关制度;在管理和饲养方面,要进行驱虫,保持养殖场卫生,最重要的做好消毒工作.多次进行免疫,确保免疫效果.治疗要注意中药为主并且增强免疫机能.清热解毒类的中草药都对本病情有很好的治疗和稳定病情作用.一般来说中草药服药方式有熬粥喂服和煎汁饮水这两种,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采取灌服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流行因素并提出了高热病的治疗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高热病危害严重,具有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易造成猪只大量死亡。介绍了猪高热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对猪高热病的治疗原则应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和清热解毒,防止继发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1.
猪群高热病的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先明 《养猪》2006,(6):23-24
猪高热病主要指一些猪群在夏、秋季发生的以高热、皮肤发红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猪高热综合征,几乎都为多病原混合感染。自2001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有部分地区和猪场不同程度地受到猪高热病的危害。自2006年5月份入夏以来,东南及中南一些省份的猪场再次遭受该病的侵袭,大部分发病猪场的发病率为10%~90%,死亡率为20%~80%。现将此次高热病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1发病症状发病猪群大多出现高热(40℃~42.5℃)、皮肤发红、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等症状,死亡猪只呈明显的败血症变化。此外,在不同的猪场还伴随着不同的其它症…  相似文献   

12.
猪高热病又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热病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为猪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猪流感多种病毒和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的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1].高热病具有发病周期短,发病快、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死亡率比较高、治愈率比较低等特点,由于病因十分复杂,在临床上控制十分困难,治疗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不仅造成很多养殖户财产上的损失,还威胁人类的健康以及整个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科学的应对高热病,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疫病的传播和扩散,出现疫情时采用有效的方式加以控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13.
浅谈猪高热病的防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测、诊断与治疗,提出对该病要加强防制措施,以期为猪高热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测、诊断与治疗,提出对该病要加强防制措施,以期为猪高热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决教授言禽疫病PCR实验室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AMMS)、英国永农生物科技集团、哈尔滨生物制品二厂、上海贝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北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解放军71521部队生产基地联合攻关,历时一年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痛的防治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将研究报告介绍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治疗猪高热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高热病危害严重,具有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易造成猪只大量死亡。介绍了猪高热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对猪高热病的治疗原则应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和清热解毒,防止继发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7.
猪高热病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疾病。阐述了猪高热病的症状表现,对其发病原因和发病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猪高热病的有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养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魏智徽 《中国猪业》2010,5(6):22-24
<正>猪高热性疾病对我国养猪行业造成的损失重大。从已发表的报告可以看出,高热病由多病因造成,猪瘟、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高致病性蓝耳病是主要的原发性因素,此外,圆环病毒、霉菌毒素作用也不可忽视。猪场或区域制订防制策略  相似文献   

19.
《北方牧业》2007,(13):13-13,15
<正>2006年流行的猪“高热病”分离率较高的四大病毒性病原是: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Ⅱ型、伪狂犬病毒。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猪群大多分离到了蓝耳病病原。同时,动物回归试验表明Nsp2区域缺失29  相似文献   

20.
猪高热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该病通常表现为生猪突然发病,症状急剧.传播速度快.仔猪和育成猪均可发病.部分母猪感染此病导致流产。该病的死亡率较高,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辖区内疑似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发病猪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