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改革考试制度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试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实行考教分离,严格考场纪律,考后集中阅卷等一系列措施,促进考风、学风建设,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培养解决实际生产和技术问题的农林高层次专门人才是当前农林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农业大学的时代使命。为此,河南农业大学近几年来高度重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工作,出台"十二五"期间"卓越500计划"的发展规划,指导和保障农林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质量化。通过构建农林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工程体系,重点实施"卓越500计划",建立10个"卓越500计划"培养基地,扎实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工作。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学校完善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系统、完整、具体、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农林人才,取得了一批教学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5.
6.
分析茶业发展对茶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新要求,结合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背景下,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改革思路与构建。根据茶学专业特色和产业发展潮流、学生个性和职业发展愿望,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出了以拔尖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应用型和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四个层次的茶学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法,以促进茶学本科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提高茶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8.
9.
高等学校考试制度与方法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考试作弊现象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考试作弊的原因,提出应从规范考试管理,调整考试时间,改变考试成绩比例,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方法和改革学生成绩衡量办法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考试作弊问题。认为考试作弊的原因是复杂的,但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是解决高等学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现行考试制度存在考试形式单一、题型单一、考风不正等弊端。站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提出改革现行考试制度的对策:考试形式多样化;加大平时成绩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实践环节在考核中的比重;建立创新人才要求的试题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考风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11.
12.
课程群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一种新的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方法。《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青岛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检验技能。在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名校工程建设的背景下,该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群建设进行了探索,以期更好的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单明华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3,9(4):75-79
简要总结我校的后勤社会化进程,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明确产权关系,建立企业法人制,适度放开部分后勤市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培训,规范服务合同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王红琳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4):51-52,60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实施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是新时期对高校提出的战略要求。但是 ,现行教育方式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 ,要采取措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信息管理人才培训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松芹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6(8):80-82,90
为了适应21世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必须加强。本文对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现状与不足、继续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论述,阐述了继续教育的原则,并提出了加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质量,理清现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有助于形成符合学校特点的"3、4、5、6"人才培养理念。为把这种理念灌输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天津农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学生进行人才素质测评,构建了因材施教与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进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论民主教学“环境”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题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于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本通过对教育教学思想、教学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学术氛围、师生地位关系、校园化、人际关系、团队精神等各种隐性教学条件的分析,提出了民主教学“环境”的基本内涵及其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提出了营造民主教学“环境”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政校分开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市场经济、办学投入多元化、人才买方市场、大学性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依法管理和民主化,以及学习国外经验都要求政校分开。在政校分开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市场机制作用,以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