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1良田 适宜种百合的田,必须具备无污染、高燥、肥沃、沙性、杂草少、特别是恶性草少。 2良制 百合栽培目的是鳞茎,而鳞茎长在地下,常遭受病虫而不知;生育期长,播收季节要求严格,作物搭配不当,既影响百合收成,又波及系统生产力,减少收益。所以耕作制度就成了百合生产的前提条件,其中最关键的是:   (1)复种方式 在江西各地均适用的"百合--晚稻"复种方式,有季节衔接好、病虫少、系统产量高、产品质量好等特点。   (2)轮作 百合忌连作,因为连作病、虫严重。轮作,是一种不费工本、不用农药、没有污染和残毒而能有效地防…  相似文献   

2.
小麦下茬复种大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是我地区的主要复种模式之一,该模式下茬大葱平均667m2产可达7000.00kg,每1kg按1.0元计算,667m2产值可达7000.00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1概述 马鞍山市三大农作物是水稻、小麦、油菜,种植结构是麦稻连作、油稻连作,每年农作物秸秆生产量在230万吨以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秸秆出现大量剩余,其中约80%以上被焚烧了,不仅浪费了可利用的资源,同时严重污染了环境。近几年来,马鞍山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组织相关部门协同作战,  相似文献   

4.
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模式是现今粮食作物全年高产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给丹徒区面上生产稻麦周年高产模式下取得小麦高产提供技术支持,提出了苏麦188机条播产量400 kg/667 m2以上产量构成指标及丹徒区苏麦188机条播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怀远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地带,农业种植结构为麦稻连作、麦玉(豆)连作一年两熟制。全县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013hm2,覆盖14个乡镇,种植模式以6行大豆+4行玉米为主,推广应用种肥同播、机械植保、联合收获、秸秆处理等全程机械化技术,发挥边行优势,提高光能利用效率,达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被列为全国首批节水增产重点县的河南省唐河县,利用多种形式发展节水灌溉,全县节水灌溉面积已发展到3.05万ha,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唐河县在推行节水灌溉上,主要是结合发展高产高效农田,选准节水灌溉发展形式。全县共涌现出5种节水灌溉形式:①在自流灌区以U型混凝土渠为主发展麦稻轮作、麦油轮作;②对不适于大水漫灌的砂礓黑土地,实行微灌和喷灌发展瓜菜等高产高效含税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③结合井灌工程,推广低压管道输水和半固定式喷灌,建设高标准无籽西瓜基地和烟叶示范方;④在岗丘实施饮水灌溉…  相似文献   

7.
水稻大棚育秧技术是一项实现早育壮秧,早插秧,解决烟稻复种争地,夺取高产的先进实用技术。文章通过对机插晚稻在烤烟育苗大棚内进行集中育秧的优势、常见问题以及育秧关键技术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机插晚稻在烤烟大棚内进行集中育秧时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大棚集中育秧的关键技术要点,切实解决了机插晚稻大棚集中育秧的技术瓶颈和烟稻连作晚稻育秧难的短板,为桂阳县大棚集中育秧技术的普及应用推广和在全县实现机插晚稻商品化供秧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棚番茄—夏白菜—秋莴苣—冬莴苣周年高效种植技术是镇江地区蔬菜设施栽培较为理想的模式之一,该栽培模式实现了4茬蔬菜合计每667 m2产量15 000 kg,产值效益近3.2万元,真正达到大棚蔬菜高产、高效、周年生产、无公害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现有稻麦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损失率高,湿割、湿脱、湿分离效果差,特别不适应高产水稻的割脱要求,尤其对长江三角洲的麦稻连作区,一般都配置两套机型收获.即增加农本,机械利用率又不高,已严重制约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由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设计,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机械厂试制的4LS~200梳脱式稻麦联合收割机已完成第一轮田间性能试验,在进行第二轮样机试验后将于年内定型。该机突破了传统联合收割机的设计原理,对作物籽粒先行梳脱,随后再割倒茎杆并铺放成条。脱粒、清选装置中仅有不含茎杆的籽粒和穗头进入作业,…  相似文献   

10.
我国麦稻秸秆资源丰富,但目前利用率极低,还田和焚烧是麦稻秸秆最主要的两种处理方式。面对秸秆资源的浪费和焚烧秸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探索新的利用方式是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主要就我国麦稻秸秆利用现状、麦稻联合收割机配套打捆机的研究目的和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概述日光温室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及机具的原理、作用,包括温室周年高产增效技术、温室省力化小型机械装备、物理农业技术、温室有机栽培技术、减灾应急技术与配套装备等,为实现日光温室高效生产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今年,江苏省农垦临海农场水稻全部实行机械插秧,标志着该场麦稻收种管已全部实现机械化。自上世纪80年代末,临海农场就开始了水稻机插技术的有效尝试,首创了配套机插秧的双膜育秧和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连作障碍在周年无休的设施蔬菜生产上发生严重。提出药肥型石灰氮处理土壤技术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联用的连作障碍绿色消减技术,阐述该技术的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以期为消减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生菜清翠碧绿 ,口味淡雅 ,生熟食皆宜。种植生菜 ,生长周期短 ,经济效益高。 2 0 0 0年我们在句容市三台阁许发玉的 934m2(1 4亩 )承包菜地中进行了周年种植试验 ,年生产 8批。全年总产鲜菜 1万kg以上 ,年总产值 2万元以上 ,为叶菜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其栽培技术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培育壮苗生菜种籽小 ,苗势弱 ,畏强光 ,怕雨淋。培育适龄壮苗是实现周年种植的首要环节。1 品种选用冬春两季种植 ,结球品种、半结球品种、散叶品种均无大碍 ;夏秋高温季节必须选用耐高温不抽薹的半结球品种 ,结球品种遇高温心叶容易腐…  相似文献   

15.
1.采用合理的棚型结构 塑料大棚的棚型较多,性能各异,生产上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栽培季节、生产水平和经济基础状况,合理选用棚型。这是确保大棚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江德 《湖南农机》2004,(2):31-31
黄瓜与菜豆、生姜复种是利用其不同生长季节及生育习性而实行科学组合栽培的一种新的立体种植结构。每667m^2产值可达6000元,种植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技术集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兴市是麦稻轮作的农业布局,麦收季节紧,三麦收割作业和水稻栽插作业仅10天左右时间,农民需要在短时间内抢收抢种,如机械作业跟不上,必然会造成秸秆焚烧,因此要从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和机插秧技术应用上进行突破。在不断寻求麦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的同时,积极开展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与机插秧技术的配套集成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洋农场常年麦稻(豆)两熟,水稻占秋粮的98%以上,麦作生产早已实现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而水稻还是雇用临时工栽插,三夏大忙期间栽收矛盾突出,栽插临时工人数多,管理难度大。为了早日实现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实现优质、低耗、高产、高效目标,达到进一步节本增效的目的,我们积极开展了水稻种植全过程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2000年我场引进韩国东洋公司生产的P600型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与PF455型步行式插秧机,并采用双膜育秧方式,示范推广了667hm2(1000余亩大田),从育秧、整地到栽插,全面实行机械化作业,取得较好的产量水平。1 机插秧的生…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在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栽培广泛,是当地主要栽培作物之一。马铃薯在屯留县以春播为主,一般为短霜前30~40d,当土表10cm地温稳定在5℃~7℃时播种。马铃薯忌连作,也不宜与茄科蔬菜连作,与其他作物的轮作期应在2年以上。春马铃薯无害化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泾惠渠灌区冬小麦夏玉米连作需水量及灌水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寻求冬小麦-夏玉米连作下的节水高效灌溉制度,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在连作种植模式下,统筹分析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的需水量及生育期内降雨量,并与当地传统灌溉制度进行了产量对比。结果表明,连作种植模式下,泾惠渠灌区冬小麦、夏玉米全生育期需水量分别为410 mm和400 mm。在年降雨量为490 mm时,连作种植1 a内的经济灌溉定额为305 mm,相比于传统灌溉能节水8.9%。连作条件下作物总产量为12 010 kg/hm~2,产量相对于传统单作种植增加了6.2%,达到了增产目的。在冬小麦抽穗期和夏玉米播种期减少灌水,可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更为优化的连作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