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粳稻的选育与利用,曾经为辽宁省水稻生产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使水稻的单产大幅度提高,年最高种植面积十余万公顷。然而、五”期间面积下滑,跌入低谷。究其原因,主要是老组合竞争优势不强,抗倒性差,制种效益低等[’]。辽代3225的选育成功是辽宁省杂交粳稻育种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它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利用亚种间杂交和地理远缘杂交选育的恢复系C253,与具有理想株型的不育系326A配组选育而成,具有株型理想、产量高、抗逆性好、易于制种等优点,实现了我们提出的‘房起点(双亲产量均高、综合性状优良)理想株型即优…  相似文献   

2.
李琦  李珣  李继开 《北方水稻》2010,40(1):71-74
辽宁省水稻育种经历了三次重大突破,第一次是水稻籼粳杂交与理想株型育种,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辽宁省便开始了籼粳杂交育种研究,并相继开展了水陆稻杂交、地理远缘杂交研究,70~80年代成功选育出"千重浪"、"辽粳5号"、"黎优57"等品种,1978年提出理想株型育种模式;第二次是粳型杂交水稻育种,通过包台(BT)型和滇型不育系和籼粳架桥选育恢复系选育成功,1976年辽宁杂交粳稻配套成功;第三次是水稻群体育种,水稻群体育种充分利用核质互作型不育系和生态型不育系的雄性不育特性与混合父本(多品种混合播种)在田间自由授粉实现品种间或亚种间的杂交,将水稻常规育种技术与杂交稻育种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C418对红莲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高效选育红莲型(Honglian,HL)粳稻恢复系有助于HL型杂交粳稻育种,对促进三系杂交粳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Rf6是一个HL型恢复基因,来源于HL型籼稻强恢复系9311。前期研究中,在以9311为供体、日本晴为受体的一套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中鉴定出携带Rf6的株系R1093。本研究利用R1093与BT型粳稻恢复系C418(携带Rf1)杂交,通过常规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Rf6导入C418中,进行Rf6Rf1聚合育种;利用BT型、HL型六千辛A进行测交鉴定改良系的恢复力。【结果】共获得12个BC3F4株系和55个BC4F3株系,其中6个改良系的农艺性状已基本接近C418;测交鉴定结果表明聚合Rf6的改良系对HL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度达到85%以上,可应用于水稻生产;对BT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度提升效果不显著。【结论】聚合Rf6能有效改良BT型粳稻恢复系对HL型粳稻不育系恢复力,是选育HL型粳稻恢复系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北方超级杂交粳稻育种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超级稻育种科技攻关计划及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 ,在长期的杂交粳稻育种实践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中 ,逐步形成“籼粳架桥”间接部分利用、籼粳有利基因集团的构建、偏高秆抗倒新株型改良以及高产与优质多抗适应性广为主要内涵的一整套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在育种实践中 ,利用“籼粳架桥”技术首先育成我国第一个高配合力粳型恢复系C57和杂交粳稻组合黎优57和秀优57,使我国成为世界首先大面积种植杂交粳稻的国家。“九五”又育成了具有高配合力的偏粳型强恢…  相似文献   

5.
2002年总目次     
·专题与综述·入世后我国杂交水稻种业的发展对策刍议 (3)……浅论加入WTO后四川省的优质稻产业化发展… (3)北方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形态育种初探 (4)………广东省杂交水稻育种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5 )………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5 )……中国杂交早稻的发展及其研究进展 (6 )……………·选育选配·粳型陆稻恢复系资源的筛选及其利用研究 (1)……高产、抗病香型杂交水稻Ⅱ优 15的选育及开发利用 (1)…………………………………………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博优 998的选育与应用(1)…………………………………………………  相似文献   

6.
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中国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成果,综述了恢复系在品质、产量和抗性等方面的选育研究进展,指出扩大遗传差异与塑造良好株叶形态相结合是今后恢复系选育的目标,分子育种技术在恢复系选育中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直立穗型粳稻恢复系C52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52是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选育的直立穗型粳稻新恢复系,具有大穗、高配合力、高恢复力、高制种产量、优质、抗性较强等优点。所配组合辽优1052高产、抗病,200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探讨了北方粳稻恢复系的选育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屉优418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 )以优质不育系屉锦A ,与高秆、大穗、抗病具有特异亲和性的恢复系C418配组选育而成。该组合的育成 ,是继20世纪70年代末黎优57、秀优57之后又一次新的突破 ,以此为代表的杂交粳稻系列组合的选育成功 ,打破了北方稻区杂交粳稻育种的滞后局面 ,在生产中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到目前为止 ,已在生产上累计推广种植8万hm2。一、特征特性1.综合性状屉优418在辽宁全生育期170天 ,比秀优57晚10天 ,属晚熟品种。株高115~120cm ,株型理想 ,顶三叶较长 ,宽厚挺直、内卷 ,主茎16片叶 ,穗长30cm ,成…  相似文献   

9.
水稻新广亲和恢复系成恢448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将美国水稻Lemont与中国籼型恢复系871028杂交,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和花药培养技术,育成广亲和新恢复系成恢448。该恢复与籼稻和粳稻测验种杂交,F1代结实率分别为85.89%和69.04%;与5种不同细胞质来源的不育系测交,F1代结实率平均为83.39%;已测交筛选出一批强优势组合,其中,汕优448和Ⅱ优448于1997年通过四川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9.07%和14.51%。讨论了利用美国稻种资源开展超高产杂交水稻育种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不断创新,高产优质杂交粳稻在新品种选育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概述了中国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杂交粳稻在育种及生产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杂交粳稻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北方水稻》2021,51(5)
辽99优30是结合选育高产稳产、品质优、多抗型杂交粳稻新组合的技术路线具体实践,采用优质偏粳型不育系辽99A与广亲和优质恢复系C30配组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具备较强的杂种优势,田间表现抗倒伏能力较强,米质较优,2019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生产上应针对其生育特点,采用适宜的栽培技术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汕优63大面积推广的基础上,要把水稻单产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已成为水稻育种家致力探求的问题。本文结合晚杂优的育种实践,对杂交晚稻恢复系及其强优组合的选育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一、人工制恢选育晚稻恢复系 (一)关于品种资源的征集及亲本选配晚杂优恢复系的选育,应十分注意搜集利用以下几方面的材料。 1.选用强恢复力的早、晚熟材料作亲本,以选育具有强恢复力的晚稻恢复系。 2.利用自己育成的中间材料作亲本,用已有丰富遗传基础的中间材料(即综合性状  相似文献   

13.
泸恢1345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具有高配合力、强恢复力的恢复系明恢63作主体亲本与广亲和粳稻材料02428杂交,再与来自IRRI的高抗稻瘟病大粒型材料I-RAT144复交,采用"籼粳杂交,选用偏籼型材料,生物技术加速稳定,南繁北育,穿梭选择"的育种方法和途径。在籼型高配合力恢复系遗传背景中渗入部分粳稻血缘,以扩大遗传差异,提高杂种优势水平为基础;在保证有效穗和每穗着粒数的前提下,以提高杂交稻组合结实率和千粒重为突破口;选育而成的高配合力大粒重穗型中籼迟熟恢复系泸恢1345。配组育成的2个杂交稻新组合泰优99于2006年通过重庆审定,2009年通过全国审定;K优1345于2008年通过重庆审定  相似文献   

14.
两系杂交粳稻由于遗传相对简单,配组自由,不受恢保关系限制而成为现今杂交稻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必将成为杂交水稻育种与生产的又一亮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杂交水稻两系课题组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两系杂交水稻的育种研究与利用,首先通过外引不育系与云南丰富的稻种资源广泛测配,复测,选育了云光8号、云光9号、云光12号等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在云南生产上得到了应用。进入21世纪,随着云南高原两系杂交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云粳202S、云粳204S等的成功选育,与自育强优恢复系配组选育了高产优质的大穗型新组合云光101、104、106、107、108、109等,并进行了生态适应性试验示范,其中云光101、云光104已通过云南省区试,正在申请云南省审定,云光107、云光109正在进行第2年的云南省区试。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新组合岗优22Ganyou22,anewhvbridricecombination彭兴富(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610066)岗优22系1989年本所参加了由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组组织的双列杂交配组试验,用四川农大水稻所选育的岗46A与自选新恢复系...  相似文献   

16.
粳优586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以不育系粳139A为母本,以恢复系C58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杂交粳稻组合,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杂交粳稻育种中,选育高配合力的恢复系是关键,不同育种工作者在恢复系测配时间上有早有晚,多数在晚代测定。文中针对水稻育种中早、晚代测配优缺点进行概述,认为早代连续测配程序化育种结合适度双列选择交配体系(DSM)法进行选育是当前较好的杂交稻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税粳亚种间杂交产生的强大杂种优势是杂交水稻育种继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之后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舢粳交选育广亲和基因的不育系或恢复系是实现舢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经过10余年的努力,用轮回422与选10-19杂交选育成的广亲和舢粳中间型恢复系465与印水型不育系优IA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优1465,初步实现了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利用。多年多点多组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优1465是一个高产稳产、抗稻瘟病、米质较优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已于1998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1995年优1465首次参加江西…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水稻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辽宁省水稻生产现状,并介绍了从1949年到现在辽宁省品种演进过程及水稻品种演进的启示。对辽宁省水稻育种科研条件和水稻育种方法及技术手段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辽宁省水稻育种工作中存在的品种资源研究方法简单、手段单一、不够深入,应用基础研究较少、研究经费相对不足,品种遗传基础单一,育种手段和技术相对落后,杂交粳稻发展缓慢等问题,提出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建立大课题攻关网络,设立品种资源研究专项资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改进传统育种方法,加强杂交稻不育系细胞质新质源的研究和利用,加强杂交稻新组合和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等工作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完成的“杂交粳稻育种配组理论与方法及其骨干亲本的选育与应用研究”于 1999年 9月 2 4日由辽宁省科委组织鉴定。省内外专家认为该理论具有学术上的开创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生产上的实用性。杨振玉研究员等科技人员在 30 a的育种实践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中逐步形成包括“籼粳架桥”间接部分利用籼粳杂种优势 ;籼粳遗传成分搭配适度 ,培育偏籼偏粳高配合力特异亲和恢复系或不育系 ;利用本地优势生态群与外缘优势生态群配组 ;籼粳有利基因集团构建 ;偏高秆抗倒新株型改良以及高产优质抗逆性适应性相结合与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