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绦虫病是一种常发性、危害严重的多种禽类的体内寄生虫病,绦虫种类多,形态各异,大小悬殊,小的仅几毫米,大的可达几十厘米。鸡、鸭、鹅、鸽、鹌鹑、孔雀、野鸭等多种禽类均可感染发病。成虫在小肠内自体受精后,孕节脱落,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虫卵被其中间宿主—甲虫、家蝇等吞食后,发育为似囊尾蚴,当禽啄食这些中间宿主后,便被感染。禽感染绦虫病后,会引起宿主腹泻、消瘦,体质下降,轻则延长育肥时间或降低产蛋量,重则可引起大批死亡,给养禽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一、病原及生活史1.1病原棘沟赖利绦虫,它是雉鸡的大型绦虫,有四个吸盘。吸盘呈圆形,有钩。顶突上也有小钩。生殖孔位于一侧边缘上。卵黄腺在卵巢后部;四角赖利绦虫与棘沟赖利绦虫在外形和大小上极为相似,不易区分。头节顶突较小,有钩,多为一列。吸盘呈卵圆形,有钩。成节的生殖  相似文献   

3.
<正>羊绦虫病是由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等引发的寄生虫病,该病传播性较强,导致羊只因营养不良逐渐消瘦,产生慢性消耗性疾病,甚至导致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羊绦虫概述1.1莫尼茨绦虫莫尼茨绦虫头节较小呈球状,虫体扁平,长度为1~6厘米、宽度约为16毫米。头部分布四个椭圆吸盘。其中间宿主是地螨,终宿主通过粪便将孕节与虫卵排出体外,地螨吞食虫卵后,  相似文献   

4.
林秀彬  林红 《福建农业》2005,(11):29-29
绦虫病是犬常见的寄生虫病。寄生于小肠内的绦虫种类很多,其中常见的有犬复孔绦虫、猫泡尾带绦虫、泡状带绦虫、豆状带绦虫、多头绦虫、细粒棘球绦虫、中线绦虫、孟氏迭宫绦虫、连节绦虫、螺状裂头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等。以犬复孔绦虫、猫泡尾带绦虫、泡状带绦虫最为常见。犬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或家畜的内脏器官,引起绦虫蚴病。人犬共患的绦虫有犬复孔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多头绦虫、连节绦虫、孟氏迭宫绦虫、阔节裂头绦虫、螺状裂头绦虫等。  相似文献   

5.
正为全面提升山西省沁水县养羊产业化水平,建立科学的防疫制度,做好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山羊绦虫病是常见的羊寄生虫病之一。本文分析了山羊绦虫病的病原、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及病变,阐述了诊断和预防治疗的技术要点。1病原及流行特点山羊绦虫病是不同类型绦虫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的常见寄生虫病,危害较大。病原是绦虫,相关人员对寄生在山羊的小肠内的绦虫做了深入研究,发现这类绦虫有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3个属,有的单独感染致病,  相似文献   

6.
正1绦虫病寄生于水禽肠道内的绦虫种类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矛形剑带绦虫和皱褶绦虫。绦虫均寄生于鹅小肠内,尤其是十二指肠。大量虫体增殖可造成患鹅贫血、下痢、产蛋下降甚至停产。鹅绦虫病的病原主要是矛形剑带绦虫和皱褶绦虫。矛形剑带绦虫虫体为乳白色,形似矛头,由20~40个节片组成,头节细小,附有4个吸盘,顶端有8个小钩,颈短。虫卵无色,  相似文献   

7.
<正>犬的绦虫病主要有复殖孔绦虫病、犬豆状带绦虫病和泡状带绦虫病三种。1犬复殖孔绦虫病犬复殖孔绦虫病是由犬复殖孔绦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疾病。该虫常感染犬和猫,偶可感染人体引起复殖孔绦虫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泻等。1.1病原该病的病原是囊宫科、复殖孔属的犬复殖孔绦虫,其成虫为小型绦虫,长10~15cm,宽0.3~0.4cm,约有200个节片。头节小,呈亚梨形,横径约0.4mm,具有4个吸盘和1个  相似文献   

8.
正羊绦虫病主要是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寄生在羊的小肠内而引起羊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羊感染绦虫病后,常常会掠夺性危害羊的健康,并导致病羊贫血、消瘦、被毛粗乱无光,常常伴随有下痢症状,有的病羊有时会表现有神经症状(如抽搐、磨牙、旋  相似文献   

9.
犬绦虫病寄生于犬小肠内,绦虫种类很多,不仅成虫期对犬、猫的健康危害很大,而其幼虫期大多以其他家畜(或人)作为中间宿主,严重危害家畜和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1.结果枝组的类型结果枝组按其分枝多少,体积大小和形态特征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①小型结果枝组。主轴为单轴,具有2~5个小分枝,枝组高25厘米左右,宽20~30厘米。②中型结果枝组。主轴有2~3个分枝,轴长30厘米左右,小分枝6~15个,枝组高30~50厘米,宽40~60厘米,枝龄4~7年。③大型结果枝组。主轴上有多个分枝,枝轴30~50厘米,有16个以上的分枝,是由几个中、小型枝组着生在一个主轴上形成的,高50~80厘米,宽50~70厘米。2.结果枝组的密度各类枝  相似文献   

11.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就是将过去的两垄(垄距60—65厘米)合成一大垄,在垄上种两行玉米,小行间距40厘米,大行间距80厘米或90厘米;也可不合成大垄,直接按40厘米小行距偏心播种,播种后即形成大小垄,其优势是  相似文献   

12.
<正>6疾病诊治6.1绦虫病绦虫病是由寄生在小肠内的绦虫吸收营养和产生毒素引起的疾病,以膜壳科(Hymenolepidae)的矛形剑带绦虫(矛形绦虫)[Drepanidotaenia Lanceolata(Bloch)]引起雁的感染,常见,危害大。2001年8月6日见于河北省兴隆县某养雁场。6.1.1症状病雁食欲降低,精神萎靡,出现消化不良,拉稀症状。粪便稀薄呈绿色,后便淡灰  相似文献   

13.
<正>1冬春茬黄瓜定植及管理冬春茬黄瓜一般在11月下旬-12月初定植。整地施肥后做成垄高10~13厘米的小高畦,大行距为80厘米,小行距为50厘米。每667米~2栽苗3 500~3700株。定植后在50厘米小行上盖地膜,在每株秧苗处开纵口,把秧苗引出膜外。在盖地膜前用一条长30厘米、宽5~6厘米的木板把垄台、垄帮刮平,两行中间有一条深约10厘米的沟,以便盖  相似文献   

14.
一、小拱棚加地膜覆盖的类型和铺设方法1.主要类型(1)简易地膜加覆盖。地膜和小棚膜面均用0.015毫米~0.03毫米厚的地膜覆盖 ,拱架材料可用窄竹片、细竹竿等。地面覆盖的幅宽和小拱棚跨度均为50厘米左右 ,棚高30厘米~40厘米。这种覆盖在天气稍暖后要及时撤棚 ,以免影响瓜蔓管理。(2)普通双覆盖。即用0.08毫米厚的棚膜和0.015毫米的薄膜 ,地膜盖幅和小拱棚的跨度均为80厘米~100厘米 ,棚高50厘米~70厘米 ,棚的长度为20米~40米。夜间可在拱棚上加盖草帘或纸被保温 ,天气稍暖后撤去。此方式可…  相似文献   

15.
云南蝙蝠绦虫种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只蝙蝠的132条绦虫进行形态鉴别,详细描述各种绦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并测量顶突囊、顶突、顶突钩、睾丸、雄茎囊、内外贮精囊、卵巢、卵黄腺、受精囊和虫卵的大小,共鉴定出7种蝙蝠绦虫。它们是台湾蝙蝠绦虫,顶盖钩蝙蝠绦虫,弯钩蝙蝠绦虫,多钩蝙蝠绦虫,长领襟蝙蝠绦虫,清迈蝙蝠绦虫和无领襟蝙蝠绦虫。均为国内首次报道,并绘制了各种编蝠绦虫的形态图。  相似文献   

16.
<正> 甘蓝、西瓜、白菜、小葱四菜连作栽培技术是: 1 种植形式 每300厘米为一栽培带。其中甘蓝占地230厘米,西瓜占地70厘米。1月上旬育甘蓝苗,3月上旬定植,每一栽培带内栽植6行,株距35厘米,每3行甘蓝扣一宽150厘米小拱棚,4月下旬收获。3月阳畦育西瓜苗,4月初垄上双行定植,小行距40厘米,株距35厘米~40厘米。定植后覆盖从甘蓝撤下的小拱棚,7月中下旬拉秧。西瓜拉秧后直播白菜,株行距40厘米×40厘米,9月30日前后收获。白菜收获后整畦撒播小葱,覆盖撤下的小拱棚,3月上中旬收获。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甘蓝 选用中甘11、8398等早熟丰产品种。播前10~15天做好阳畦,每立方米床土内加入充分腐熟过  相似文献   

17.
华南虎绦虫ITS及5.8S rDNA序列扩增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广州动物园华南虎体内采集的2条绦虫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的遗传标记特点,用保守引物BD1和BD2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经胶回收纯化后,连接到pGEM-T Easy载体上,然后转化并鉴定出阳性菌落,对菌落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相关绦虫ITS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自广州动物园华南虎的2条绦虫ITS及5.8S rDNA序列总长均为1387bp,序列相似性为100%,与猬迭宫绦虫(Spirometra erinaceieuropaei)、舌形属绦虫(Diphyllobothrium ligula)、宽节双叶槽绦虫(Diphyllobothriumlatum)的ITS及5.8S rDNA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6.7%、66.5%、71.5%,结果显示,此次分离的绦虫属于迭宫属的猬迭宫绦虫,所测得的华南虎猬迭宫绦虫的ITS序列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山羊绦虫病在我国分布流行最广、致病力最强的是莫尼茨绦虫。该虫呈带状,由头节、颈节和节片相连组成,长1~6米,宽1郾6厘米,呈乳白色,头节近似球形。它的中间宿主为地螨,山羊因吞食含绦虫蚴的地螨而感染。一、诊断1郾看症状。患羊症状表现的轻重通常与感染虫体的强度及体质、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可表现为食欲减退、发育不良、贫血、水肿、被毛粗乱无光、喜躺、起立困难、体重迅速减轻。羔羊腹泻时,粪中混有虫体节片,有时可见虫体的一段吊在肛门外。若虫体阻塞肠道时,则山羊出现肠膨胀和腹痛,甚至因肠破裂而死亡。有时病羊亦出现转圈、…  相似文献   

19.
一、品种选择选用的小尖椒品种是鸡爪椒,该品种早熟,果实生长快,商品性好,品质优良。株高70厘米,开展度80厘米左右,第一花序着生于第8节上,正常采收的尖椒果长12—14厘米,横径1.5厘米,淡绿色,辣味中等。  相似文献   

20.
夏、秋季是鸭绦虫病的多发季节,近期我站门诊陆续诊治多例鸭绦虫病病例,小的5周龄,大至4月龄的鸭均有发生。鸭绦虫病是以矛形剑带绦虫寄生在鸭小肠的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腹泻、生长发育不良,贫血消瘦,死亡。该病诊治一般不准,经解剖即可发现虫体,对症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