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梅是浙江仙居的传统产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转变产业营销模式、扩大市场份额尤为重要。通过分析仙居杨梅线下、线上以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特色营销模式,针对仙居杨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硬件设施和技术条件不够完善、品牌效应不足、专业人员匮乏等问题,提出保证杨梅品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展体验式经济、培养互联网人才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6,(12)
正浙江省仙居县是全国杨梅无性繁殖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杨梅种植历史。实施"杨梅梯度开发"和"百里杨梅长廊"等工程后,杨梅产业发展迅速,无论是规模、产量还是质量、品牌都已居全国前茅。当前,仙居杨梅产业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实施产业聚集区建设,通过探索集聚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土地、环境、资金、项目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集约利用,从个体转换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整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全县杨梅产业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1.杨梅产业现状(1)生产现状仙居杨梅  相似文献   

3.
仙居杨梅的种植起源于唐宋时期,兴起于明清时期,繁盛于近代。其古杨梅栽培系统已经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本文介绍了仙居杨梅产业的绿色化发展进程,文章以发展历程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仙居杨梅如何在政府、科学技术以及果农的合作努力下实现产业旺村,从而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浙江省的杨梅产业发展形势喜人,栽培面积扩展迅速,成为全国范围内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优良品种的出产地。而在台州,杨梅作为主打水果品种,目前产地主要集中在临海和仙居一带,其中仙居县更是"中国杨梅第一县",产品远销法国、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促进杨梅产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提升杨梅的产量和品质,以提高杨梅的经济效益。笔者对杨梅的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一定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一些做法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环境选择、栽培技术、防控技术运用及用药防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仙居杨梅绿色标准化防控技术,以为仙居杨梅的优质安全栽培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16,(10)
正近年来,浙江省仙居县以建设"中国山水画城市"为目标,以打造"和美乡村"新名片为抓手,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在探索仙居模式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仙居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被评为"2014最佳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杨梅栽培系统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国唯一的中国孝文化研究中心实践基地落户仙居。白塔镇高迁村成功入选全国最美休闲乡村,下各镇和埠头大庄村分别获得"中国美丽乡  相似文献   

7.
杨梅成熟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仙居地区优质杨梅品种成熟指标的研究表明,鲜食杨梅成熟度指标依次为外观指标、风味、质地;酿酒杨梅成熟度的指标依次为可溶性固形物(TSS)与总酸(TA)之比、TA、颜色和TSS、果实大小和出汁率。品质最好的鲜食杨梅酿酒不一定最好;但品质最差的鲜食杨梅酿酒也最差,这进一步说明原料的好坏决定了酒的质量。果实的品质对鲜食杨梅采收和酿成酒的质量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引种台州东魁杨梅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优良晚熟杨梅品种东魁主产地浙江仙居和黄岩的气候条件和景德镇市的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景德镇市气候条件基本适宜发展东魁杨梅,但要预防暴雨、大风、高温、冻害等危害,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浙江省仙居县以农业产业主体为支撑,打造产业服务体系,积极引入“数字+”理念,以“亲农在线·杨梅一件事”为抓手,对杨梅种植、管理、服务、销售、加工等全产业链实施数字化改造转型,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全力打造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紧密联结的仙居典范。1.主要问题(1)生产端存在“管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技术推广难、风险防控难”等问题仙居近10万梅农中,96%以上为散户、89%以上为中老年人,现场技术指导难度大,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0.
<正>靖州县因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所产杨梅果大、色艳、味美,是全国杨梅主产区之一,被称为"中国杨梅之乡"。2011年,靖州杨梅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还相继成为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靖州县大力发展杨梅精深加工,采用现代科技,结合传统工艺,招商引资成立了圣仕佰诺、湖南红、湘百仕等企业,全县已具有年产杨梅果酒1.2万吨、杨梅蜜饯450吨的生产能力,还生产杨梅干、梅汁、梅露、罐头等系列产品。同时,该县通过举办杨梅文化节,发展杨梅生态旅游,吸引大批游客来杨梅基地摘鲜果、品果酒,促进了杨梅产业发展和杨梅品牌提升。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杨梅成熟期,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北洋镇桃花岛上的东魁杨梅陆续住进了特制"蚊帐"。东魁罗幔杨梅不但果形特大,最大单果60多克,还具有肉厚汁多、味甜、味浓、较耐储运等特点。住进"蚊帐"的杨梅无虫害、无农药残留、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2016年,黄岩区杨梅投产面积6.7万亩,预计产量达4万余吨,较2015年  相似文献   

12.
<正>一公斤杨梅卖到60元,产品供不应求;杨梅合作社齐给力,"年产"十几个"富农"——这说的是靖州杨梅。靖州县种植杨梅已有200多年历史,在全国杨梅产区中,其品质、种植面积、产量均列前茅。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4000公顷,鲜果总产量6万吨。一个产业的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倾力支持,靖州杨梅也是如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遂昌县湖山乡就发展种植杨梅,成为该县杨梅的主要产区。通过品种的不断优化和提升,基本实现品种优质化,现有的36.7hm^2种植面积中大多是“荸荠种”,2006年年产值达到163,8万元,平均亩产值2850元,杨梅生产已成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其中奕山村朱松林产就种植杨梅3.3hm^2,2006年共采杨梅2万多kg,产值25万多元,最高批发价达36元/kg,与去年相比增收15万多元,创下历史新高。湖山杨梅卖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价格,主要是实施了科学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科学的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14.
杨梅是中国的地方特色果树,据有关专家介绍,是我国加入WTO后极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青田县地处浙江南部,境内山峰峦叠、土壤、水气等自然资源适宜杨梅的生长,开发杨梅产业具有独特的局部优势。近年来,青田县十分重视杨梅产业的开发,发展种植杨梅7.2万亩,2005年总产达6400t,计产值8000万元,杨梅已成为青田县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为了提高产品市场知名度和产品质量,注册了“山鹤牌”商标,研究制订了山鹤杨梅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浙江高海拔地区怎样开展有机型杨梅生产?多年来,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浙江省科技厅、台州市科技局、乐清市科技局等单位的支持下先后开展立题研究并予以技术推广。本技术是在陈方永2006年在临江山地开发成功全国首个有机型杨梅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再创新。从2007年开始,以浙江省仙居县官路镇、台州市黄岩区富山乡、乐清市岭底乡等海拔550m以上的地区为核心示范区。  相似文献   

16.
杨梅已成为青田县农业的主导产业,有近8万农民从事杨梅生产,规模效益较好。但在生产过程中,杨梅大小年结果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梅农。为减少杨梅大小年现象,使之丰产、稳产,我们通过调整肥力结构、改变修剪技术等配套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其技术已在当地及周边县市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总结仙居杨梅省力化栽培技术,包括台面式小穴栽植、密植低干矮冠、简化修剪方法、果园生草覆盖、改良培肥管理、优化病虫害防治、改进采收方法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仙居县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根据全县700多个行政村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走“一村一品”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块状经济的形成,现已涌现仙居鸡、名优水产养殖、杨梅、银杏、板栗、香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杨梅果蝇是为害杨梅果实最严重的害虫。受果蝇为害的杨梅商品果率显著降低,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效益。同时,部分生产者违规使用农药防治杨梅果蝇,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因此,如何让生产者重视并掌握杨梅果蝇的安全防控措施,已成为当前杨  相似文献   

20.
杨梅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历来深受消费者喜爱。松阳县地处浙江西南部,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杨梅种植进入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现有杨梅种植面积约0.3万亩,总产量达1344吨,产值超1000余万元,成为松阳县新兴的林业支柱产业和农业农村尤其是山区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