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耐受和富集重金属铬的生理机制,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不同处理时间Cr6+对薄荷不同器官中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铬含量和亚细胞组分中铬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r6+质量浓度的增加,SOD,POD,CAT 3种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Cr6+质量浓度为40 mg/L时,3种酶活性均出现峰值;在50 d内,3种酶活性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在亚细胞水平上,铬在根中的亚细胞分布从大到小依次为细胞壁、质体、细胞核、线粒体、可溶部分;铬在叶片中的亚细胞分布从大到小依次为可溶部分、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线粒体.在器官水平上,根中铬含量占整个植株铬含量的80%~93%,为器官中最高.研究表明薄荷体内的抗氧化酶,根中的细胞壁和叶片中的液泡在铬耐受和解毒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铜处理下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对铜的吸收、转运和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低于600 mg·kg-1的铜处理下,马缨丹根、茎、叶的生物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6%~23%、4%~29%、6%~19%;而高于此浓度时,根系生物量无显著降低,但茎和叶的生物量分别较对照下降了26%~39%和19%~37%。铜处理下,其体内铜含量仅为12.45~59.17 mg·kg-1,且根系中铜含量均高于地上部,根系抑制了铜的吸收和转运;亚细胞分布研究表明,铜主要固定于根的可溶性部分(37%~64%)和茎、叶的细胞壁(40%~43%、29%~38%),具有保护细胞器的分布特征。此外,低于600 mg·kg-1的铜处理下,其根系和叶片中SOD、CAT、APX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植株能够缓解低于600 mg·kg-1铜处理诱导的氧化胁迫;而高于此浓度时,叶片中POD、CAT、APX活性显著下降,抗氧化能力减弱,叶片受到氧化胁迫伤害,但根系受到的影响较小。因此,马缨丹是一种铜耐性植物,且根部的耐性强于地上部,其主要耐性机制是根系对铜的限制、可溶性部分和细胞壁对铜的固定及抗氧化酶对活性氧物质的清除。  相似文献   

3.
铬在南瓜中的亚细胞分布及对某些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富铬南瓜和普通南瓜为材料,研究水培条件下Cr^6+对南瓜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铬在南瓜幼苗根茎叶中的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随着铬浓度的升高,两种南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明显,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持续降低.总之富铬南瓜和普通南瓜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不一样.此外,富铬南瓜铬主要富集在F1(细胞壁及残渣)和F3(可溶部分)中,具有生命活性的F2(细胞器及膜)部分含量较低,普通南瓜F2(细胞器及膜)部分铬的量较高,所占比例要高于富铬南瓜.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重金属污染区的生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含不同浓度K2CrO4(0(对照),0.4,0.8和1.2 mmol/L)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黑麦幼苗,测定Cr在黑麦体内的亚细胞分布、Cr的化学形态及其不同部位的积累。【结果】黑麦幼苗地上部和根部Cr含量随Cr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并且根部的Cr含量均明显大于地上部。0.4,0.8和1.2 mmol/L Cr处理黑麦幼苗地上部Cr含量分别是对照的3.3,27.8和29.5倍,其根部Cr含量分别是对照的8.8,18.7和19.6倍。Cr在亚细胞中的分布表现为F1(细胞壁及残渣)>F3(可溶性部分)>F2(细胞器及膜部分)。不同处理黑麦地上部和根部F1(细胞壁及残渣)中的Cr含量所占比率均在50%以上。1 mol/LNaCl、体积分数2%醋酸和0.6 mol/L盐酸3种提取态Cr的比例较高。【结论】黑麦对Cr的吸收主要积累在根部和细胞壁中,Cr在黑麦体内以多种形态存在,其中在盐酸提取态的草酸盐类Cr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浓度(0、1、5、10、20、30、50 mg/L)Cr6+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状况及抗胁迫响应变化规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探究水培试验下苜蓿Cr6+胁迫生理生化响应特征。结果表明,Cr6+浓度≤5 mg/L时,对苜蓿种子萌发、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AsA+GSH含量达对照(CK)的2.17~3.30倍;Cr6+浓度≥10 mg/L时抑制苜蓿种子萌发、叶绿素合成及抗氧化循环;随Cr6+浓度增加,苜蓿种子活力指数、幼苗根长、茎长和根系活力显著下降(P<0.05),幼苗体内铬累积量、MDA含量、H2O2含量、脯氨酸含量及POD活性显著增加(P<0.05),GSH含量达CK的3.69~6.54倍。这表明紫花苜蓿能通过调节自身的氧化应激水平及AsA-GSH循环来抵御低浓度Cr6+胁迫。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发现,铬胁迫下苜蓿幼苗的铬积累量、POD活性、H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简称SA)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铬胁迫下的缓解作用,以期为在铬污染土壤种植小麦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种子为试验材料,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在100 mg/L Cr6+胁迫下用不同浓度(0、0.01、0.02、0.03、0.04、0.08、0.10 mmol/L)SA浸种处理,研究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100 mg/L Cr6+胁迫显著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状况、幼苗芽和根长度和鲜质量均显著下降,MDA、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CAT、SOD和APX活性上升。经适宜浓度(0.01~0.03 mmol/L)的SA浸种处理,能提高Cr6+胁迫下小麦种子的发芽势,促进幼苗芽和根的生长,降低MDA含量,促进了渗透调节剂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3种酶的活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外源SA通过提高小麦的抗氧化能力来缓解铬胁迫对小麦种子和幼苗造成的氧化伤害,且0.02 mmol/L SA处理缓解铬胁迫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草本植物对铬污染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模拟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Cr6+胁迫对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株高、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草本植物对重金属Cr6+的耐受能力不同,白花三叶草耐性最强,紫花苜蓿的耐性最弱。Cr6+胁迫导致3种植物的生长均受到抑制。随Cr6+污染质量分数增加,3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都呈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呈递增的趋势;SOD活性普遍降低;P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在铬污染土壤中的分布及铬累积菌株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采集土样及室内培养测定,对铬矿渣堆放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的数量分布随污染程度的降低而上升,距离中心污染区越远,微生物CFU的数量就越多;地下样品的CFU数量明显低于表土CFU数量,显示铬污染向地下迁移的趋势。从污染土壤中分离到的抗铬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和霉菌。细菌多为革兰氏阳性菌,且以芽孢菌为主。其中有4株细菌抗总铬能力可达1000mg·L^-1并显示出一定的降铬趋势,在100mg·L^-1实验条件下,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显色法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低于无菌空白对照5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1a生柠檬薄荷盆栽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人工模拟水分条件,设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75%~85%(CK)、60%~65%(轻度胁迫)、40%~50%(中度胁迫)、25%~35%(重度胁迫)4个水分梯度进行干旱胁迫试验,胁迫处理时间为21d,研究干旱胁迫对柠檬薄荷幼苗不同部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揭示柠檬薄荷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柠檬薄荷的单叶面积、株高增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根冠比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随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增大;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质量分数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均呈相似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先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在胁迫第14天时均达到最大值。且地下部分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较地上部分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芥菜对镉胁迫的敏感性分布及抗氧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不同品种芥菜(Brassica juncea L.)对土壤中镉(Cd)胁迫的敏感性分布规律,筛选出耐性强、吸收高的品种,并了解其抗氧化特征和Cd累积特征,为我国Cd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以国内市场上常见的21个芥菜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品种芥菜对Cd胁迫的剂量-效应关系、敏感性分布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两种代表性芥菜的抗氧化酶活性及Cd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1个芥菜品种对Cd的敏感性分布频次具有明显差异,低浓度Cd(≤1.23 mg·kg~(-1))对17种芥菜生长产生一定的刺激效应,其生物量增长了2.0%~30.5%,而过量的Cd(≥6.90 mg·kg~(-1))则会产生明显的胁迫作用。特选九头鸟大叶芥菜(JTN)对Cd最为敏感,而包心芥菜(BJ)则表现出最高耐性。通过对JTN和BJ体内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分析,BJ体内的MDA含量明显低于JTN,而抗氧化酶活性高于JTN。耐性品种BJ根部及地上部分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地上部Cd积累量最高可达156.03μg·株-1,且地上部对Cd污染土壤的净化率最大可达11.0%。研究表明,耐性品种BJ具有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薄荷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叶挥发油,以总还原力、亚硝酸钠和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为指标,评价薄荷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总还原力的吸光度为0.5时,挥发油体积为332.08μl;对亚硝酸钠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挥发油的体积分别为85.85和99.33μ1;样品量均与各项抗氧化活性指标呈量效关系。[结论]薄荷叶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薄荷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蓉  邹怀波  池小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47-9848
[目的]探究薄荷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即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分别以蒸馏水、50%乙醇和95%乙醇为溶剂,在40℃条件下提取30 min,获得了薄荷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并以邻二氮菲氧化法比较了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研究随时间延长羟基自由基清除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大,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升高,并且随时间延长,3种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该研究为探索或寻找安全性更高的天然抗氧化物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薄荷幼叶蔗糖酶的分离纯化与部分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10 KD的膜超滤,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纯化,从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幼叶中分离纯化出电泳纯的转化酶,该酶提纯倍数为186.3倍,比活力为67.06 U/mg.酶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不可逆催化蔗糖生成果糖和葡萄糖,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55℃,米氏常数Km值为12.25 mmol/L.  相似文献   

14.
邱贺媛  章宋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35-19337,19340
[目的]优化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为薄荷叶总黄酮的提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薄荷叶中的黄酮类物质的工艺进行优选。并研究薄荷叶水提液和乙醇提取液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薄荷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以体积分数4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30(W/V),超声波功率400 W,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0 min,此优化条件下,薄荷叶总黄酮得率达6.58%。薄荷叶水提液对.OH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随着总黄酮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最高消除率达到44.23%;薄荷叶乙醇提液对.OH的清除作用随着黄酮含量的增加先缓慢上升后持续快速下降,总体上低于薄荷叶水提液对.OH的清除作用。[结论]利用超声波协同乙醇提取薄荷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薄荷叶中黄酮类物质对.OH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可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对薄荷3个品种68-7、73-8、沪-39的染色体加倍植株进行增殖、生根和炼苗移栽,并观察统计了各阶段植株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薄荷3个品种加倍株的增殖率、生根数及移栽成活率均低于正常株;在组培条件下,除品种68-7加倍株的生长速率小于正常株外,其他两个品种的加倍株和正常株的生长速率差异不显著;染色体加倍植株的叶形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茎变粗,节间变短,叶绿素含量显著增高,表现出了明显的多倍体特性;正常植株及其染色体加倍植株的气孔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目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以作为薄荷倍性育种中染色体倍性变异材料的快速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人工栽培薄荷病虫害发生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针对人工栽培薄荷的病虫害,分别在两种栽培模式下通过灯诱、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两年监测。结果表明露地栽培薄荷的常发虫害为棉铃虫、烟青虫,设施栽培薄荷的常发虫害为温室白粉虱、红蜘蛛。露地栽培模式下害虫为害高峰期为7月,设施栽培模式下害虫为害高峰期为6~9月。薄荷的常发病害为薄荷病毒病、薄荷灰霉病、薄荷叶枯病,薄荷叶枯病在露地栽培模式下发病主要集中在7~9月份,设施栽培条件下发病主要集中在8~10月份,其间以8月发病较重。薄荷病毒病、薄荷灰霉病只在设施条件下发病,病毒病主要集中在6、7、9月份,病株率基本在6.7%~13.3%,病情指数最高达0.67%;灰霉病主要集中在4、5、10月份,其间以4月发病严重,病株率基本在16.7%,病情指数最高达1.4%。  相似文献   

17.
靳有才  庆易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21-7121,7127
[目的]对青海野生薄荷的乙醚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方法]以乙醚作提取溶剂,采用连续回流提取法提取青海野生薄荷中的化学组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其组分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30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L-薄荷酮(25.17%)、11-十八烯酸甲酯(15.64%)、D-柠檬烯(9.17%)、大根香叶烯(6.83%)、胡椒酮(3.37%)、6-甲基-3-异丙基-2-环己烯酮(4.18%)和8,11-十八碳二烯酸甲酯(3.16%);7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占鉴定量的67.52%。[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野生薄荷乙醚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NBS、PMSF、IAc、BrAc、SUAN、TNBS、PCMB、DTT以及金属离子和相关试剂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性修饰蔗糖酶.结果表明:0.5mmol/L的PMSF使酶活性丧失95%,10/μmol/L的NBS使酶活性丧失93%0.5mmol/LNPCMB使酶活性降至12%,酶修饰呈一级反应,推测Trp、Ser的残基可能是薄荷叶片蔗糖酶的活啦必需基团,而His、Lys的残基不在薄荷蔗糖酶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9.
野薄荷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药用植物,全草可以入药,其中地上部分所含的挥发油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野薄荷由于花期长、泌蜜丰富、诱蜂力强、以及气香株色绿和宿根草本等原因,故也是一种较好的蜜源和花卉植物.但由于过渡开采,使得该野生植物资源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这对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及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都是不利的.采用野外定点法、最小样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分别对青海省野薄荷的植物学特性、群落数量特征和资源量进行研究,并计算野薄荷的资源储量,旨在为青海省野薄荷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