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08年7月-2009年4月,作者对贵阳市4个点(蔡家关、市中心、水泥厂和花溪)的TSP和PM10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其污染特征,并探讨了白天和夜间PM10浓度与主要气象因素(相对湿度、风速、气压和温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贵阳市TSP与PM10日均浓度范围分别为:48.1~985.8,32.5~595.4μg/m3;对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日均值,贵阳市TSP和PM10的超标率分别为2%,45%,PM10/TSP比值范围为0.30~0.99,平均为0.70;4个采样点TSP和PM10浓度在季节上的变化规律大小顺序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在空间上的规律大小顺序为:水泥厂,蔡家关,市中心,花溪.PM10质量浓度与主要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表明,白天PM10浓度与相对湿度、风速、气压和温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9,-0.33,0.23和0.18,夜间PM10与相对湿度、风速、气压和温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25,-0.5,0.18和0.11.  相似文献   

2.
2014年6月1日~7月2日在黄土岭、马坡岭采样点采集PM10、PM2.5样本,研究PM10、PM2.5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气压和降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土岭、马坡岭PM10平均日均浓度分别为108.37、91.00μg/m3,日均浓度超标率分别为25.00%、18.75%;PM2.5平均日均浓度分别为73.48、65.09μg/m3,日均浓度超标率分别为31.25%、34.38%。长沙市PM2.5污染比PM10严重。6月12~16日PM10、PM2.5污染最严重,出现了灰霾天气。PM2.5和PM10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M10、PM2.5质量浓度与气温、风速、气压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呈弱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13年3月份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公布数据为依据,对4个(东城天坛、西直门北大街、昌平镇、京西北八达岭)不同采样点PM2.5和PM10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PM10/PM2.5比值和空气质量分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3月份PM2.5和PM10月日均浓度为109.45±67.81μg·m~(-3)μg·m~(-3)和131.94±61.07μg·m~(-3),分别为国家二级标准的1.46倍和0.88倍,PM2.5和PM10日平均超标率为45.94%和4.87%;PM2.5和PM10的日变化以白天高,夜间低为主,基本呈现双峰型特征;PM2.5和PM10排序均为交通污染控制点郊区环境评价点城市环境评价点对照点及城区点,PM2.5/PM10的比值排序为京西北八达岭(107.59%)东城天坛(84.87%)昌平镇(84.79%)西直门北大街(67.80%);PM2.5和PM10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温度对PM10的影响更显著,PM2.5和PM10浓度变化与相对湿度和风速呈负相关关系,风速主要清除细粒子,对PM10的影响则较小。PM2.5空气质量指数在110.01~126.19之间,属于三级轻度污染,PM10空气质量分指数为68.75~96.82,属二级良,交通污染控制点的空气质量最差,对照点及城区点空气质量较高。北京市PM2.5和PM10污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市夏季大气PM_(10)、PM_(2.5)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M2.5、PM10、TSP便携式采样器、TAS-99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采集了乌鲁木齐市5个功能区大气PM10、PM2.5样品,并检测了PM10、PM2.5样品中Cd、Cr、Cu、Ni、Pb、Mn6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PM10质量浓度除卡子湾水泥厂区采样期间全部超标外,其他地点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PM2.5质量浓度与美国日均值标准相比,卡子湾水泥厂区采样期间全部超标,安宁渠良种场超标天数为20%,友好路超标天数为60%,其他地点均低于标准。富集因子法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5个采样区夏季大气PM10、PM2.5中Cr、Ni、Cu、Cd、Pb5种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Mn则来源于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180-182
[目的]为了探究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物PM2.5的影响。[方法]收集的气象要素为2014年盘锦市盘山气象站和大洼气象站地面观测数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降水量,大气污染物PM2.5浓度的监测数据由盘锦市环境监测站提供,运用Excel分析气象要素与PM2.5时间变化趋势,用SPSS对二者进行回归分析。[结论]PM2.5周平均浓度与周平均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呈负相关,与周平均气压呈正相关,与周平均风速不相关。  相似文献   

6.
刘周华  王鹏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4):136-138,157
当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践,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空气质量作为判别环境好坏的直观标准之一,愈发受到社会关注.该文研究了2016年含山县大气污染物PM2.5的变化特征,对PM2.5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含山县PM2.5的污染水平,然后重点探究了PM2.5质量浓度日数据与气象要素气压、气温、湿度、降水量、风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含山县1月、2月、3月、12月的PM2.5污染较为严重,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与气压正相关,与气温、湿度、降水量、风速负相关.该文结论可以为当地通过气象要素的变化分析预测空气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宇  黄旭  偶春  韩浩章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5):241-245
在2014年夏季,通过对宿迁市不同结构绿地和对照内空气PM2.5浓度以及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绿地及对照内空气PM2.5浓度日变化均明显,基本呈现“M”型趋势,波峰出现的时间受人流和车流影响;PM2.5浓度均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对照、草坪、篱草、大阔叶乔草、乔灌草、针叶乔草、小阔叶乔草;PM2.5浓度与不同结构绿地的光照强度达到显著正相关,与风速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游览高峰期千岛湖森林公园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千岛湖森林公园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选择游客游览高峰期5月、10月晴朗天,对3类游憩地12个监测点的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PM1.0)浓度、气象因子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研究了园内大气颗粒物浓度日变化规律、不同类型游憩地变化规律及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与气象因子、游客游览行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5月、10月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大粒径颗粒物浓度呈早晚高,中午低的"V"字型,小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PM2.5和PM1.0)呈"L"字形;2)以3类游憩地划分,大气颗粒物浓度从低到高的区域依次为游憩林地、临水休憩地、观景台;3)海拔、温度、气压、湿度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影响较大;4)千岛湖森林公园内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游客游览活动关系密切,特别是对大粒径(TSP和PM10)颗粒物的增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2015年冬季,江苏省北部城市及临近的山东地区供暖时间为2015年11月中下旬至2016年3月中旬,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连续监测4种林地和对照内空气负离子浓度、PM2.5、PM10、温度、湿度、风速、光照强度,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对比4种林地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4种林地及对照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按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日本早樱纯林(305个/cm3)、旱柳-广玉兰混交林(295个/cm3)、水泥广场(286个/cm3)、多树种复层针阔叶混交林(256个/cm3)、雪松-国槐混交林(223个/cm3);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峰值均出现在13:00左右;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10和PM2.5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哈尔滨供暖期间PM25污染状况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针对北方城市哈尔滨冬季供暖期和非供暖期PM25和PM10的浓度变化特征以及供暖期间PM2.5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全年空气质量在二级以上达标的天数为244d,未这标天数占33%;供暖期PM2 5和PM10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非供暖期,平均值分别是非供暖期的3.34和2.49倍,且11月份浓度值达到最高;供暖期间的首要污染物质为PM2.5,非供暖期间首要污染物质为PM10;供暖期间PM2.5在PM10中的比重也高于非供暖期;PM25质量浓度与日均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日最大能见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日均气压、日均风速和总辐射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日均湿度、总云量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为空气质量预报、大气污染防治和农业生产技术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树木叶片大气颗粒物滞纳量在冠层内的空间变异性,以城市道路边银杏单木为例,对单木冠层的不同高度、不同方向及不同位置共48个位点进行采样、测定分析其单位面积叶片细颗粒物( PM2.5)、可吸入颗粒物( 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滞纳量。结果显示:在0-2级风且大气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以内的天气下,单位面积叶片PM2.5、 PM10和TSP滞纳量在冠层内的空间分布无明显规律,单位面积叶片PM2.5和PM10滞纳量分布状况较为相似,低处叶片PM2.5、PM10滞纳量更大,高处叶片TSP滞纳量更大;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了高度对单位面积叶片PM2.5滞纳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余各因子及交互作用对树冠单位面积叶片PM2.5、 PM10和TSP滞纳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针对不同研究目的,对树木冠层大气颗粒物滞纳量研究的采样方法提出建议,为城市植被对大气颗粒物吸滞作用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城市森林公园不同树种吸附大气颗粒物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了解北京城市森林公园内不同树种对大气颗粒物的吸附能力,筛选出对大气颗粒物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绿化造林树种。【方法】选取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10个树种,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测算单位叶面积对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2.5和PM1.0)的吸附量,并用扫描电镜获取各树种的叶片表面形态特征。【结果】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对颗粒物的吸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表现为针叶树种高于阔叶树种。其中对TSP的吸附能力较强的是油松和白杄,较小的是紫丁香和毛白杨;对PM10吸附能力较强的是白杄、油松,较小的是紫丁香和毛白杨;对PM2.5吸附能力较强的是白杄、油松,较小的是毛白杨和榆叶梅;对PM1.0吸附能力较强的是白杄、油松,较小的是毛白杨和榆叶梅。【结论】针叶树种中,叶表面存在深浅差异明显的细密沟壑以及密集的气孔、绒毛等更有利于叶片对颗粒物的吸附;反之叶表面较为平滑,无明显起伏,不利于吸附颗粒物。总体而言,叶表面具有大量沟槽、气孔的针叶树种较阔叶树种具有更高的吸附量和吸附能力。对大气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的绿化造林可以优先考虑针叶树种如白杄、油松等。研究结果为揭示不同树种吸附大气颗粒物的机理及合理选择公园绿化树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夏季3种生境森林内空气颗粒物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生境类型城市森林内空气颗粒物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休闲保健型城市森林的营造提供理论依据。于2015年夏季对深圳园山山麓(SL)、河谷(HG)和山脊(SJ)3种典型生境类型城市森林内的空气颗粒物(TSP、PM10、PM2.5、PM1)进行昼夜24h监测,并同步观测气象因子,分析3种森林内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深圳园山3种生境城市森林内TSP、PM10质量浓度日均值都达到二类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其中HG、SJ的TSP质量浓度甚至达到一类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120μg/m3);PM2.5质量浓度日均值都达到一类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35μg/m3)。2)不同生境林地内各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存在差异,4种粒径颗粒物日均质量浓度在SJ均为最低(分别为85.51、58.82、14.29、5.13μg/m3);TSP、PM10质量浓度在SL最高(分别为162.19、95.39μg/m3);PM2.5、PM1质量浓度在HG最高(分别为21.76、8.29μg/m3)。3)3种林地内4种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总体表现为白天低、夜间高的特点,高峰出现在01:00—07:00,低谷出现于11:00—15:00。4)3种林地间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因子存在差异;林内4种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温度、风速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受多种气象因子共同影响。基于上述研究认为,深圳园山3种生境类型城市森林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健康的森林游憩环境,人们在11:00—15:00进行森林游憩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对化肥厂外部环境及校园环境的NOx、Cl-、TSP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校园大气Cl-平均浓度为1.1839mg/m3;校园大气NOx的平均浓度为0.0124mg/m3;校园大气TSP的平均浓度为0.2735mg/m3。化肥厂Cl-平均浓度为9.381mg/m3;化肥厂NOx的平均浓度为0.0123mg/m3;化肥厂TSP的平均浓度为5.779mg/m3;其中Cl-浓度和TSP的浓度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52倍和19倍,而NOx与国家标准持平。因此,Cl-和TSP对化肥厂不锈钢设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道地药材南板蓝根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  何明辉  魏成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30-18731
[目的]对原产于贵州省荔波县的南板蓝根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其在不同海拔地区的长势、产量、品质及有效药用成分含量。[方法]选择贵州大学南校区(海拔1050 m)为试验地,试验期间,对试验小区进行定点观察,在南板蓝根植株生长发育期间,观察和记载其生物学特性,成熟采收时测产,对2个试验地南板蓝根的单株鲜重,有效药用成分靛玉红含量进行对比。[结果]引种后的南板蓝根能够成活且正常生长、发育成熟,引种成功。[结论]为规范贵州省道地药材南板蓝根的种植和生产,实现南板蓝根生产的优质、稳定和可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口市春季大气颗粒物浓度及重金属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口市大气总悬浮物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等离子电感耦合发射光谱仪(ICP-AES),分别对海口市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Pb、Zn、Cu、Cd、Ni、Cr、V、Co、Mn、Ca 10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首次分析。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海口市春季大气颗粒物中不同重金属元素浓度相差很大,主要元素为Fe、Zn和Pb;海口市大气颗粒物中不同重金属元素主要分布在PM10中;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海口市春季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Pb、Cu、Zn、Cd四个元素富集系数大于10,人为源贡献大于自然源,是环境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刘衡林  易诚  陈津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83-9084,9105
在衡阳市区设置7个监测点,对市区内SO2、NO2、可吸入颗粒物、降尘、硫酸盐化速率等进行长期监测,并通过统计分析及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2001~2005年期间,衡阳市城区大气污染SO2、NO2、降尘及硫酸化速率均有不明显下降,但综合污染指数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垂直绿化现状的调查,强调垂直绿化对改善学校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指出了在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绿化工作中垂直绿化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重庆缙云山为例,对4种典型林分(毛竹林、阔叶林、针叶林、苦竹林)夏季和秋季PM2.5进行观测,并选取典型天气,对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2.5和PM1)进行检测,研究西南地区典型林分PM2.5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选取典型天气类型,研究其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M2.5质量浓度秋季高于夏季,不同林分夏季颗粒物浓度差异不显著,秋季苦竹林明显高于其他3种林分。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趋势为上午>中午>晚上,4种林分2个时段PM2.5下降规律在夏季有较大不同,秋季有较高的一致性。4种典型天气条件下,“雨后晴天”颗粒物浓度最低,尤其是细颗粒物。说明降雨对颗粒物的消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伏旱天”颗粒物浓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典型天气。不同天气条件对毛竹林细颗粒物、针叶林4种粒径颗粒物和苦竹林4种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差异均显著。“雨后晴天”和“连续晴天”对阔叶林4种粒径颗粒物影响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