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4月8日,新时代的猪人工授精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七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关键技术研讨会在南昌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育种专家共聚一堂,就新时代的猪人工授精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讨论。研讨会由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主办,中国种猪信息网承办,加美(北京)育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美")等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2.
浅谈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但是迄今为止仍未形成如奶牛业中人工授精那样的规模和获得可观的效益,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目前,畜牧业发达国家猪的人工授精普及率达90%以上。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表现出分布不均衡,其中在南方各省区应用较普遍,在北方则应用较少。造成猪人工授精技术落后的原因,一方面有工业化水平较低,设备上落后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认识上的严重滞后。忽视猪的人工授精研究与推广工作,认为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50年代已大面积推广了,  相似文献   

3.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工艺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由于本身技术操作的简易性及它在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饲养高等级公猪用作商业服务性质的猪人工授精站也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对其技术操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以达到成功实现人工授精技术的目的。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工艺流程可概括为:...  相似文献   

4.
应美国饲料谷物协会(USFGC)邀请,广东、广西两省区选派我们9人,在USFGC技术项目经理阁之春先生陪同下.一行10人于1997年12月6日赴美国接受为期两周的猪人工授精技术短期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4个州的5个猪场、3个猪精液中心,访问了3所大学,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们对美国目前养猪水平有基本认识,对猎人工授精技术有深入了解.今总结汇报如下:一、美国养猪业发展现状美国目前饲养的猪品种主要有兰德瑞斯、大白、杜洛克、汉普夏、勃克夏和皮特兰等.每个猪场一般饲养520头左右的基础母猪.普遍使用杂交公猪作为终端父本,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使用,而掌握人工授精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对于猪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以及受孕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精液品质的检查、精液的运输、授精操作技巧等都关乎猪授精的质量。因此,需要对这些要点给予重视,以便提升猪人工授精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近几年已被多数规模化猪场采用。我场搞猪人工授精已有一段时间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作为负责种猪管理的技术人员,我们对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体会颇深,现简单谈一下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规模猪场的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概况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据估计 ,目前全世界有 1亿头以上母猪实行人工授精技术 ,受胎率一般在 78%~90 %。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随着工厂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 ,自然交配开始恢复 ,人工授精曾一度下降。直到 80年代后期 ,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革新 ,精液保存技术的进步 ,人工授精用品的工业化生产 ,精液品质评定先进仪器的发明和使用 ,猪人工授精技术又以惊人的速度得到发展和普及。目前使用人工授精技术较广的欧洲、美国等地 ,普及率已超过 80 %。我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从 2 0世纪 5…  相似文献   

8.
1试验背景和目的1.1实验背景自1948年人类首次使用猪人工授精技术以来,已有60多年。我国猪人工授精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各地人工授精技术发展不均衡。猪人工授精具有提高良种利用率、减少疾病传播、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经济效益等优势。但人工授精也有缺点,如:猪场本身生产水平不高、技术不过关、使用人工授精很可能会造成母猪子宫炎增多、受胎率降低和产仔数减少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在农畜人工授精的发展史中,猪的人工授精很长时期没有受到人们的注意。但近十年来,许多国家对猪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视,并取得了不少成就。目前,在苏、英、法、日本、挪威等国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生产中已证明具有实用价值。在我国,过去几年部分地区曾广泛推行猪的人工授精,但是,除少数地区外,由于缺少适宜的精液稀释保存方法、完善的操作程序,特别是授精技术,所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这项技术没有得到巩固和发展。我们在过去两年中曾对猪精液的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生产中运用逐渐趋于成熟,开始被广大养殖场和养殖户所接受和应用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己十分普遍。猪人工授精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这些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养猪从业者开始探索新的人工授精技术,以期满足养猪业高速发展的需要,请与我们一起走进木期开篇文章《猪人工授精进展》,去找寻近年来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新变化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是提高养猪业生产水平的重要举措。我县自2004年初开展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至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更进一步做好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我们对全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对今后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及猪种改良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此次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看,中国猪人工授精在未来的6年里会得到长足的发展。预计2010年,60%的母猪配种使用猪人工授精技术。而且猪人工授精技术将作为提高我国养猪效率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 1 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对养猪生产的影响 国外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现代猪人工授精产业化应用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交配的繁殖方式有种公猪利用率低、优良基因共享范围小、增加疫病传播机会等缺陷。但自然交配存在的缺陷可以通过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得到有效的解决和控制。在猪精液冷冻技术还未成熟之前,猪常温精液人工授精无疑是最实用的繁殖技术。在我国,猪人工授精的应用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都是以猪场内部小规模应用——“场内人工授精”为主。  相似文献   

14.
<正>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受环境、饲养管理、精液品质、母猪发情鉴定、疾病和人工授精技术等多因素的影响。我镇开展猪人工授精工作多年,全镇有四个猪人工授精供精站,负责1.5万头可繁母猪的人工授精工作,但个别人工授精技术员操作存在受胎率偏低的问题。现就有关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技术措施与大家共同交流。1公猪的饲养与管理1.1合理饲养依据实际情况,对常年配种的公猪分别采取季节性加强饲养和一贯加强饲养,一年  相似文献   

15.
论文立足于生产实践,从技术及服务两方面分析我国猪人工授精存在的问题,就猪人工授精的重要性、人工授精站建设和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范以及目前猪人工授精上门服务存在的隐患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规范和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开展猪种改良,进一步利用杂种优势。我们从1977年春开始,在桐庐县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视和支持下,并在基层工作同志的大力配合下,逐步推广了猪人工授精技术。头一、二年我们着重抓了猪人工授精的普及工作,1979年后重点抓人工授精配种站的巩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当地在养猪生产上已见到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广东省集约化猪场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但是,使用的猪人工授精工具大多数依赖于进口。进口猪人工授精工具几乎占据了90%的市场。为了降低成本,加快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研制成功了国产一次性猪人工授精工具,并且使用国产试剂配制稀释液代替了进口稀释液,在3个万头猪场进行猪人工授精试验,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分类水分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丝氨酸组氨酸苏氨酸鸡骨糊68.60.821.092.900.490.560.81猪骨糊72.11.281.161.420.690…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各猪场及农村散养户已全面开展,人工授精技术成败关系着准胎率、产仔数等生产指标,直接影响着养猪生产效益。笔者现就十年来所从事猪人工授精的经验与同行交流一下,也许对广大养猪场和养猪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畜牧业水平的不断提高,猪在受精率方面的管理与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与提升。在加强猪人工授精技术宣传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精液的保存管理,只有精液得到很好的保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猪人工授精成功率不受影响。政府等相关工作人员也应定期走访养殖地,进行监督质量管理,从而提高猪人工授精成功率。1猪人工授精的影响因素1.1缺乏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根据调查显示,猪的人工授精成功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缺乏政府等  相似文献   

20.
猪人工授精工作中的常见误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力 《猪业科学》2012,29(9):102-103
猪人工授精作为一种有效的配种技术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养猪户和规模化养猪场、养猪小区所接受。由于我国许多养猪者对猪人工授精工作的认识不足,对猪人工授精的技术和应用产生了一些误区,出现了指导思想上的偏差,这对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