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种子》2005,24(5):102-102
杂交水稻香优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香型不育系川香28A与恢复系CDR22测配而成的优质杂交香稻。1999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主推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2.
《种子》2004,(7):96-96
  相似文献   

3.
优质杂交香稻香优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04,(8):85-85
杂交水稻香优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香型不育系川香28A与恢复系CDR22测配而成的优质杂交香稻。1999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主推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4.
《种子》2004,(6):86-86
杂交水稻香优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香型不育系川香28A与恢复系CDR22测配而成的优质杂交香稻。1999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主推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5.
香稻香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气是稻米的重要品质特征之一,所以香米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而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文回顾了香稻的发展概况,综述了香稻香味的成分类型及其测定方法;香味的遗传研究;香稻种质资源及其分布;以及影响香稻香气形成的因素,特为我国优质香米的育种与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种子》2005,24(11):62-62
杂交水稻香优1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香型不育系川香28A与恢复系CDR22测配而成的优质杂交香稻。1999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人农业部跨越计划主推优质组合。  相似文献   

7.
几个香稻保持系香味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任鄄胜  肖培村  陈勇  黄湘  吴先军  汪旭东 《种子》2004,23(12):24-28
对四川省新选育的7个香稻保持系和1个引进改良的香稻品种的香味遗传和等位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对D香2 B和泸香90的香味基因进行了初步定位.结果显示,所有香稻品系(品种)与非香稻杂交,F1植株的叶片均无香味,显示出香味由隐性基因控制;从香与香杂交F1植株、回交BC1F1和F2群体分析看,D香1 B、D香2 B、内香2 B、内香4 B、绵香2 B、绵香3 B、宜香1 B的香味受单隐性基因所控制;泸香90的香味可能受一对抑制基因和一对香味基因控制.初步将D香2 B和泸香90的香味基因定位在第八染色体上,D香2 B香味基因位点与SSR引物RM 210相距17.3 cM,与RM 515相距5.7 cM;泸香90的香味基因位点与RM 515相距4.3 cM.RM 515可应用于水稻分子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8.
选用7种不同细胞质源滇型不育系与滇一型保持系及恢复系各5个材料进行杂交,对70个杂交组合的剑叶穗颈夹角、剑叶长宽比、株高、穗长及穗总粒数这5个性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滇型杂交水稻在剑叶长宽比、株高、穗长及穗总粒数等性状的表现主要受不育系母本的影响,在组配滇型杂交稻时考虑不育系多项农艺性状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优质三系杂交香稻黔香优302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黔香优302是用香型优质三系不育系粤丰A与香型优质恢复系黔香恢302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香稻。2003~2004年参加贵州省水稻区试和生产试验,区试平均产量8.13t/hm2,比对照汕优63低2.1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84t/hm2,比对照金优63增产3.37%。稻瘟病抗性优于对照,耐寒性强,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稻谷二级标准,2005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香优302在贵州省内外示范推广,产量与一般杂交稻相当,栽培试验最高产量11.84t/hm2,其香型稻谷和稻米的商品价格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鸭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交后代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方法,对樱桃谷鸭、麻鸭及其杂交一代和用F1作为母本再与父本番鸭属间杂交培育的三元杂交半番鸭(F2)基因组DNA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RAPD可用于有效标记鸭品种之间遗传亲缘关系和杂种优势预测;在所使用的20种随机引物中,5个鸭种共产生760条带,其中多态性带568条,占总条带数的 74.7%,说明鸭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交一代多态性位点比例为67.9%,遗传相似度为0.822 7,三元杂交二代多态性位点比例为83.1%,遗传相似度为0.826 4。说明三元杂交子二代的杂种优势可以用杂种优势理论中的显形假说来解释。  相似文献   

11.
籼型巨胚稻的发现及其遗传育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若干籼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核辐射诱变于M3代获得巨胚品系。对巨胚性状作了遗传育种分析。结果表明,巨胚属隐性单基因遗传,种胚的大小直接由合子基因型决定,而与为胚发育提供营养的母株基因型、胚乳基因型及细胞质均无关系。因此,可在诱变的M2世代或杂交F2世代的种子上直接进行巨胚性状选择。巨胚稻糙米胚重比原来品种大  相似文献   

12.
水稻的香味及N、Zn肥对香味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孙树侠  刘书城 《作物学报》1991,17(6):430-435
本文研究了京香1号的挥发物质的构成,并阐明2—乙酰—1—吡咯啉是水稻中的一种重要的香味成分;开发质量检测的快速方法—顶空分析;对不同品种的该物质浓度作了比较;另外还做了 N、Zn 肥对香味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几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 7个不育系和 7个恢复系以不完全双列杂交 (NCII)模式配制 4 9个组合 ,研究了 15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 1在株高、粒长、粒宽、长宽比、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结实率等性状上基因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在单株有效穗、主茎剑叶长 ,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等性状上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 2大多数农艺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得多 ,仅少数几个性状 (穗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 )受不育系的影响稍大。3参试的不育系以浙农 80 10 A、协青早 A和全龙 A较好 ,恢复系以 J4 13、明恢 6 3选、95 - 13和 M10 5为较好 ;在 4 9个组合中浙农 80 10 A×明恢 6 3选是一个综合性状表现较为出色的组合。 4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趋势为 :长宽比 >粒长 >着粒密度 >株高 >粒宽 >每穗总粒数 >播始历期 >结实率 >每穗实粒数 >主茎剑叶长 >千粒重 >穗长 >单株产量 >相对日产量 >有效穗。  相似文献   

14.
李振宇  罗利军 《种子》1999,(2):27-29
在16个亚种间杂交组合中,有6个偏籼组合的米质达到部优二级标准。选择优质米偏籼组合时,应抓好亲本选择:(1)选用优质米籼型(或偏籼型)不育系作母本;(2)重视双亲的垩白度和透明度的选择,最好两个性状在双亲中都属于部优级标准;(3)选用双亲性状互补,特别是对米质起重要作用的性状,不要选用都是非部优级标准的双产性状。  相似文献   

15.
籼型杂交水稻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利用籼型水稻4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配组的4×4NCII交配设计,对其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叶绿素含量、饱和光强、量子效率、CO2补偿支、光合功能期、叶片寿命等性状中,亲本的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在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等性状性,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2)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6.
选用糙米为获取米汤的原料,将花生与糙米混煮来改变米汤饮料的口味,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制作方法。对研制的花生味米汤饮料进行GC-MS分析,确认了其中14种香味组分,其中醇类4种、醛类3种、酯类2种、烃类3种、酚类和酸类各1种。  相似文献   

17.
硒肥对香稻香气和糙米硒含量以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齐穗期喷施亚硒酸钠(Na_2SeO_3)对香稻香气、糙米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为富硒香稻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4个Na_2SeO_3浓度水平,依次为0(Se0),10(Se1),20(Se2),30 mg/kg(Se3),以常规香稻品种美香占和农香18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硒肥水平对糙米香气含量、茎鞘香气含量、叶片香气含量、籽粒香气含量、糙米硒含量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供试品种在Se1、Se2水平下,其糙米香气2-AP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在Se1、Se2普遍提高了香稻茎鞘、籽粒以及叶片齐穗后7 d和齐穗后14 d的香气含量。其中晚季美香占Se2显著提高了糙米香气含量,达到了35.73 ng/g,比Se0提高了85.03%,晚季农香18的Se2糙米香气最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早季美香占Se1的糙米香气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早季农香18的Se1、Se2、Se3糙米香气显著高于Se0。齐穗期喷施Na_2SeO_3能显著提高糙米硒含量。早季农香18的Se3实际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原因在于较高的硒浓度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齐穗期喷施适当浓度的亚硒酸钠,结实率可以得到提高或保持。在本试验条件下,兼顾2种香稻品种对硒肥的反应,齐穗期喷施Na2SeO_3最适宜浓度为10~20 mg/kg。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种子生理特点与耐贮藏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陈良碧 《种子》1994,(4):19-21,24
与常规水稻相比,杂交水稻种子具有明显的生理优势。具体表现在杂交水稻种子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淀粉酶活性强。且杂交水稻种子胚乳中具有α-淀粉酶,而常规水稻种子乳中不具有此种酶。杂交水稻种子萌发速率和活力指数也比常规水稻大。但杂交水稻种子耐贮藏性较差。本文对杂交裟发物生量特点与耐茂5怀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廖伏明  盛孝邦 《作物学报》1999,25(5):622-631
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6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采用NC II交配设计分析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除主茎剑叶长、结实率和千粒重三性状非加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有显著作用,且均以加性变异为主,但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及单株穗数三性状非加性变异较大。②主茎剑叶长、穗长和千粒重三性  相似文献   

20.
节水抗旱杂交稻的选育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水抗旱杂交稻的选育和应用有利于整合水稻的节水抗旱性、杂种优势和其他优良特性,提高干旱和节水栽培条件下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通过测配筛选大量的抗旱稻资源,获得一个对野败不育系具有一定保持能力国外引进品种EAIC139-55-1-23,经系统选育获得一个稳定的选系进而转育成优质节水抗旱稻胞质雄性不育系——沪旱1A。组织国内相关单位在不同生态区以沪旱1A为母本,与当地优良水稻恢复系配制组合,获得具有良好地域适应性的节水抗旱杂交稻新组合,同时通过杂交育种和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改良现有不育系异交结实率和恢复系的耐旱性、品质、抗病虫等特性。育成旱优2号、旱优3号等杂交旱稻组合在大量节约水资源的栽培条件下表现较强的增产潜力,预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