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河源头区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辽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比较突出,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选择辽河源头区典型一泉涌小流域为研究区,应用AnnAGNPS模型对泉涌小流域的上游(泉涌河道)及下游(会中河)3-10月的水体进行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通过对氨氮、总磷污染物的实地监测及模型模拟估算,运行结果显示AnnAGNPS模型对氨氮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误差控制在15%以内;对总磷的模拟结果误差较大.氨氮、总磷模拟的最小模拟偏差为1.37%,最大模拟偏差为36.36%.模拟数据表明AnnAGNPS模型在泉涌小流域基本可行,也为该模型在中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合理使用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农业非点源污染及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机理、模型及管理与控制三个方面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认为模型模拟的尺度、数据的兼容性、模型的不确定性以及与3S技术的结合是未来非点源污染模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汾河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数据对SWAT模型进行参数率定与验证,进而定量估算了该流域2000—2010年径流、泥沙、氮、磷负荷,以揭示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规律,识别污染关键区。结果表明,模型对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丰水年氮、磷负荷量分别为139.34、0.92 kg/hm~2,是平水年的1.2、1.5倍,是枯水年的1.3、2.0倍;氮、磷负荷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10月),分别占全年的68.81%、68.53%,非点源污染的时间变化与降雨发生的规律有很高的相关性;有机氮、硝酸氮、有机磷、溶解态磷排放强度分别为0.25~10.00、1~270、0.03~1.50、0.002~0.25 kg/hm~2,非点源污染的空间变化因降水分布、地形坡度、土地利用及土壤类型等的差异性呈现较强的区域性分布。岚县、静乐县是非点源N、P污染负荷控制的关键区。  相似文献   

4.
水体富营养化是静态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影响因子的分析为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依据。以新立城水库2004-2011年间降水、水温、pH、营养盐等数据为依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水库营养化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及回归统计法,提取主成分并建立回归方程,探讨富营养化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1年,水质呈现一个先恶化再好转的过程;三个主成分F1、F2、F3:F1由降水量、水温来水量决定,F2由SD和pH决定,F3由氮磷营养盐决定;并建立三变量的回归方程:TLI=48.777+1.041 F1+1.411 F2+2.944 F3,统计量F相伴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P0.01,通过F检验,方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53%,预测结果与实际拟合程度较好,认为回归方程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输出系数模型的赤峰农业非点源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赤峰市农业结构调整和流域面源污染生态工程防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并填补当地非点源污染研究空白,采用输出系数模型(ECM),研究了赤峰市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结果表明:赤峰市2011年农业非点源污染物TN和TP负荷量分别为21 176.9 t/a和3 024.0 t/a;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对研究区TN污染负荷贡献率的高低顺序为:大牲口养殖牧草地耕地羊养殖猪养殖农村生活或林地园地,而对TP污染负荷贡献率的高低顺序为:大牲口养殖牧草地或羊养殖猪养殖耕地农村生活林地园地。元宝山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物TN和TP的负荷强度最高,且TN负荷强度比TP负荷强度高很多,前者是后者的7倍左右;红山区、宁城县、松山区、敖汉旗和林西县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TN和TP负荷强度较小;其次是喀喇沁旗,巴林左旗、翁牛特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右旗和克什克腾旗。牲畜养殖业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物TN和TP负荷的显著影响因素;各区县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物TN与TP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空间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6.
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最主要的一类非点源污染,也是最普遍的非点源污染,其主要特征为发生区域的随机性、排放途径及排放污染物的不确定性、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的差异性.随着对城市生活点源和工业点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分析了农业非点源的污染现状、机理及来源,并根据农业非点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措施,旨在为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调查发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非点源氮污染85.14%来自农田水稻氮肥的流失,6.37%来自土壤侵蚀。因此,控制非点源氮污染应重在预防,目标放在减少产生量这一环节。为此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非点源氮污染特征,提出了以提高该地区氮肥利用率为重点的农业非点源氮污染控制对策及建设。  相似文献   

8.
选取伊通河流域为研究区,在构建伊通河流域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将SWAT模型与环境经济学方法相结合定量估算了研究区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损失,为伊通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伊通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达到了精度要求。研究区2010年农业非点源泥沙负荷、总氮负荷以及总磷负荷均为最高,2011年均为最低;研究区的土壤侵蚀主要是由耕地引起的,占总量的96%以上。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损失折算成人民币约为52 845.42万元/a,年降雨量越大的年份损失越严重;总体上,伊通河流域内农业非点源污染价值损失的大小顺序为:总氮污染价值损失泥沙淤积价值损失总磷污染价值损失土地废弃价值损失。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北运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类型及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北京市北运河流域为研究目标,对流域内各类非点源的污染负荷及其贡献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针对北运河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相应防治对策。结果表明:北运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中CODcr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贡献率达到38%;氨氮的主要来源是种植业,贡献率达到43%;TN的主要来源是畜禽养殖,贡献率达到53%;TP的主要来源是畜禽养殖,贡献率达到74%。从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看,流域内污染物排放量呈现出两头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即下游通州区和上游昌平区非点源污染物排量明显高于其他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业工程技术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工作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农业非点源污染广泛性、随机性、滞后性、潜伏性、模糊性等特点,单一的防治技术无力实现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防治,因而需要综合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主体技术和辅助技术,在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构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同时,还指出了构建过程中的关键点,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是我国长江流域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近年来该区面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根据库区生态环境特点和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特征,提出既能有效控制污染发生,又能使经济投入最小化的控制技术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结合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已有研究成果,根据库区农户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种植作物等条件,以"水、土、热、气、肥"5要素的综合控制为主线,在农村生活区—农业生产区—消落带生态屏障区3个空间层次构建了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并提出了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旱坡地—水田—消落带多重拦截与消纳农业面源污染技术体系。该体系已在三峡库区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实践案例中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其所涉及的诸多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思想和技术体系对其它类似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农机污染排放状况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9年国务院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对全省拖拉机、变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和机动植保机五大类农机的排气污染状况进行了普查研究工作,建立了省级农机排气污染的信息数据库。本文根据本次污染源普查结果,对比研究了江苏省农机和机动车的污染排放状况,分析预测了全省农机排气污染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农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追求粮食产量的增长导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生态环境越来越不堪重负。基于农业面源污染分布广泛的特点,从种植业和养殖业入手,探讨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以期为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护性耕作项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属于农业大省,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广东省承担的世界银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护性耕作项目,通过在省内的项目示范区域进行水稻和甜玉米的示范试验,探索保护性耕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源的作用和方法。项目组设计了免耕和少耕插秧、免耕和少耕直播4种主要模式,投入了50多台套农业机械,经过4个试验点1年的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南方高温潮湿地区水稻和甜玉米生产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有效果的,所选的农机具大多数是适用的,部分北方旱地机械还需要改进。讨论了广东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大兴区农业面源污染普查数据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北京市大兴区的生态环境,为农业和环保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以北京市大兴区农业面源污染普查数据为依托,从种植业中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与流失、畜禽养殖业中粪便的负荷和水产养殖业等3方面对环境表征关键的指标进行应用分析,指出大兴区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揭示河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采用Johns输出系数模型,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总氮(TN)、总磷(TP)污染负荷进行估算,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各地市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污染源的等标负荷比,确定主要污染源,再运用Arc GIS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非点源TN、TP等标污染负荷最多的是南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商丘市及信阳市,最少的是济源市、鹤壁市和漯河市;河南省农业非点源TN、TP污染主要来源是耕地、畜禽养殖和农村人口;TN、TP的空间分布有很强的一致性,且同一污染物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差异性也较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三峡库区保护性耕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库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传统农业耕作模式是产生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选择正确农田耕作方式,防止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一直是探索的重大课题.为此,结合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有的研究成果,针对库区地形、气候和种植作物等条件,以及库区保持水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物、农作物稳产高产、农民增产增收等目标,选择了秸秆留茬覆盖、少耕免耕、等高耕作和梯田建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制度下水稻灌区面源污染排放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南方典型水稻种植区漳河灌区的杨树垱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改进的SWAT模型,应用研究区2005-2009年径流监测资料和2009年氮磷污染负荷实测数据对主要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模拟分析了不同施肥制度下的氮磷负荷排放规律,结果表明,减少水稻田的施肥量和增加施肥次数,可以有效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