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正常情况下,鸡群产蛋率有一定规律性,不同品种鸡的产蛋率虽有所不同,但一般从开产后3至4周进入产蛋高峰,高峰期后产蛋量开始缓慢下降,直至产蛋结束.一般来说,鸡群产蛋量下降后是很难回升到原来水平.只有通过对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延长产蛋高峰期,从而保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在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或养殖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却出现开产日期、产蛋高峰期延迟或产蛋高峰期缩短的现象,产蛋率不稳定,甚至达不到产蛋高峰期。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某些传染病、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存在等,都会引起产蛋量下降。现将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蛋鸡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开产后5~7周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能维持半年左右,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很多蛋鸡养殖户由于对蛋鸡产蛋性能认识不深和技术不到位影响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导致出现蛋鸡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不稳定、产蛋率下降、产蛋高峰期缩短等现象。作者近年来通过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分析发现,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有望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冀贞阳 《新农业》2010,(12):23-23
蛋鸡开始产第一个蛋称为开产,此时的日龄称为开产日龄。对于不作个体记录的商品蛋鸡群,一般以群体产蛋率达到50%时作为开产日龄。不同品种的蛋鸡开产日龄不同,迪卡鸡119日龄、罗曼鸡126日龄、海蓝鸡140日龄、来航鸡150日龄、海赛克斯白140日龄。适时开产好处多,即鸡群初产蛋蛋重大,产蛋高峰持续期长,产蛋期饲料报酬高;种蛋合格率高,受精率高,孵化率高;死淘汰率低。  相似文献   

5.
鸡群在开产后产蛋率逐渐增加并进人产蛋高峰期。优良蛋鸡的高峰期产蛋率应在92%~96%左右,维持一段时间后,产蛋率逐渐下降,进入一个产蛋率相对稳定的时期。但在生产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产蛋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情况。除了因减少产蛋而直接带来的经济损失外,更重要的是产蛋率突然下降常常是某种疾病(尤  相似文献   

6.
鸡群整齐度是衡量育成期蛋鸡群饲养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关乎整个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产蛋情况,也关系到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整齐度:包括体重整齐度和性成熟整齐度。整齐度高则说明鸡群生长发育一致,鸡群开产整齐,产蛋率高,且产蛋高峰维持时间长。因此,提高育成期蛋鸡群的整齐度,是蛋鸡饲养的关键环节,也是饲养效益的重要指标,至关重要.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点。  相似文献   

7.
<正>高效益是我们饲养蛋鸡追求的目标,饲养的经济效益高低主要取决于蛋鸡产蛋率和市场价格。经多年基层实践中,经调查观察、分析归纳,初步掌握了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疾病方面因素1.1鸡群感染传染病后会引起产蛋量突然下降等异常现象,如蛋鸡遇产蛋下降综合症病侵害时,鸡群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产蛋率急剧下降,蛋壳异常变薄、畸形蛋、软壳蛋、  相似文献   

8.
<正>蛋鸡饲养一年四季都有产蛋期的鸡群,如何克服不同季节的应激因素,使鸡群健康生产,增加产蛋量,延长产蛋高峰期,对于不同季节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温度是饲养管理上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鸡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13~25℃可以正常产蛋,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即节省饲料,又发挥最好产蛋性能。以20℃为最佳温度,15℃产蛋有所下降,每降低1℃产蛋率将下降  相似文献   

9.
<正>蛋鸡在一个产蛋周期(19~72周龄)的生产水平决定于其产蛋高峰所处的季节,一般立春前后上产蛋高峰的鸡群比立夏前后上高峰的鸡群平均饲养日产蛋数要多5~8枚。因此,养好蛋鸡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关注鸡群产蛋率上升的规律,加强鸡群饲养管理立春过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适合鸡群产蛋需要,当鸡舍温度上升至15℃时,产蛋高峰期(23~40周龄)、中期(41~55周龄)和后期(56~72周龄)鸡  相似文献   

10.
<正>高效益是我们饲养蛋鸡追求的目标,饲养的经济效益高低主要取决于蛋鸡产蛋率和市场价格。经多年基层实践中,经调查观察、分析归纳,初步掌握了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疾病方面因素1.1鸡群感染传染病后会引起产蛋量突然下降等异常现象,如蛋鸡遇产蛋下降综合症病侵害时,鸡群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产蛋率急剧下降,蛋壳异常变薄、畸形蛋、软壳蛋、褐色蛋增多,产蛋率下降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11.
杨明爽 《饲料博览》1997,9(2):43-44
蛋鸡产蛋突然下降的原因疾病因素①病毒性疾病: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症、传染性脑脊髓炎、淋巴白血病和鸡痘等。产蛋下降综合症的特点为产蛋突然大幅度下降,伴有破壳蛋、薄壳蛋、无壳蛋和褪色蛋增多,无合并感染,一般鸡群饮食正常...  相似文献   

12.
毕文成  袁安生 《新农业》2010,(12):22-23
任何品种蛋鸡都有固定的性成熟期,适时开产对鸡群的产蛋高峰值及其持久性、总产蛋量、蛋重和产蛋期成活率的影响很大。开产过早,产蛋高峰值低,蛋重小,产蛋鸡易脱肛,死亡率高;开产过晚,产蛋期、短,总产蛋量也低。在所有的饲养管理条件中,光照和饲料对鸡性成熟的影响作用最大,控制性成熟实际上就是控制光照和增重。  相似文献   

13.
<正>一、休产因素即蛋鸡休产日同期化。如果有5%~10%的鸡同时休产,产蛋量就会突然下降。这不是鸡群健康状况或产蛋潜力有什么变化,而是休产日同期化的鸡数临时增多,形成产蛋率下降假象。在很短的时间内,鸡群产蛋就会恢复原有水平。二、环境因素1.光照突然发生变化。如果光照强度减弱、时间缩短,就会引起蛋鸡产蛋量突然下降。因此,鸡舍内要保持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相对稳  相似文献   

14.
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蛋鸡不明原因的产蛋下降。本文针对蛋鸡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做以下简单分析。1、蛋鸡休产日同期化休产的鸡在某一天偶然增多,达5%~10%的鸡同时休产,在产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就会出现产蛋量忽然下降,鸡群产蛋在14d左右就会恢复到原先的水平。解决办法:减少应激,加强管理,增加营养,尽量避免休产日同期化,另外增加2倍量的多维素及0.05%的蛋氨酸,让鸡尽快恢复产蛋。2、环境方面的原因突然停止光照,缩短光照时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我国蛋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蛋鸡饲养关系到每个饲养环节,科学饲养方法才能保证养殖者的经济效益。本文从蛋鸡生理特点和产蛋规律入手,探讨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进而保证鸡群产蛋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16.
产蛋是性成熟后母鸡的正常生理机能之一。蛋鸡在开产后产蛋率逐渐增加并进入产蛋高峰期,优良蛋鸡的高峰期产蛋率应在92%-96%,维持一定的时间后,产蛋率逐渐下降进入一个产蛋率相对稳定的时期。养殖户经常遇到产蛋率突然下降的情况,其原因及预防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所谓蛋鸡的产蛋性能,是指蛋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高峰期及其维持时间、产蛋期死淘率等。养鸡生产实践中,常见鸡开产日龄提前或推迟,不出现产蛋高峰期或产蛋率攀升时间较长,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产蛋期间死淘率高以及提前休产等产蛋性能下降的现象。要注意分清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冯小鹿 《新农村》2010,(9):31-31
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是提高养鸡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蛋鸡开产后,产蛋率逐渐上升,25~44周龄时处于产蛋高峰期,这期间除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饲料、适当控制能量饲料及进行科学合理的补钙外,为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蛋鸡所产鸡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蛋鸡生产效益,生产者经常会发现蛋鸡产异常蛋的现象,引发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鸡群营养失调、应激、疾病等因素,作为生产者需要做好蛋鸡产异常蛋的原因分析,并根据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前引起异常产蛋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营养、应激和病理因素。异常产蛋下降会对集约化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结合蛋鸡产蛋下降的临床情况,分析异常产蛋下降的原因和可能性,针对性提出防制对策,对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制对策进行综述,为蛋鸡提高产蛋率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