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喂好亲鸽乳鸽从出壳至20多日龄全靠亲鸽的呵护哺喂才能生长发育,要想乳鸽长得好,就需要喂养好亲鸽.在哺喂乳鸽期间,一要给亲鸽提供营养全面和颗粒适中的优质饲料,豌豆、小豆和绿豆等豆类蛋白质饲料要占饲料的35%~40%,另外补充3%油菜籽,因其对改善乳鸽皮色和增重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喂好亲鸽乳鸽从出壳至20日龄全靠亲鸽哺喂才能生长发育。哺喂期间,一要给亲鸽提供营养全价和颗粒适中的优质饲料,豌豆、小豆和绿豆等豆类蛋白质饲料要占日粮的35%~40%,另外补充3%油菜籽,能有效改善乳鸽皮色和促进增重。保健砂每天添喂1次,清洁饮水不间断,每3~5天给亲鸽补饲1次鱼肝油。二要每天饲喂带仔鸽4~5次,每对鸽日喂量125~200克,保证营养供给。三要观察亲鸽哺仔情况,发现哺仔不力或同窝鸽个体相差悬殊,均要采取调并措施,即大并大、小并小,使乳鸽大小发育均衡,防止因"喂偏"造成乳鸽商品率低下。调并作业在7~10日龄进行。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科技》2004,(10):30-30
1.喂好亲鸽 乳鸽从出壳至20多日龄全靠亲鸽的呵护哺喂才能生长发育,要想乳鸽长得好,就需要喂养好亲鸽。在哺喂乳鸽期,一要给亲鸽提供营养全面和颗粒适中的优质饲料,豌豆、小豆和绿豆等豆类蛋白质饲料要占饲料的35%~40%,另外补充3%火麻仁或油菜子,因其对改善乳鸽皮色和  相似文献   

4.
一、喂好亲鸽。乳鸽从出壳至20多日龄全靠亲鸽哺喂。故必须喂养好亲鸽。在哺喂乳鸽期,一要给亲鸽提供营养全价和颗粒适中的优质饲料,豌豆、小豆和绿豆等豆类蛋白质饲料要占鸽料的35%~40%,补充3%火麻仁或油菜籽。保健砂每天加1次,清洁饮水不间断,每3—5天给亲鸽饮用1次速补14或鱼肝油。二要每天饲喂带仔鸽4~5次,每对鸽日喂量125~200克,喂好喂足。三要对察亲鸽哺仔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喂好亲鸽乳鸽从出壳至20日龄,全靠亲鸽的呵护哺喂才能生长发育,要想乳鸽长得好,就需要喂养好亲鸽。一要给亲鸽提供营养全价和颗粒适中的优质饲料,蛋白质饲料要占鸽料的35%~40%;另外,补充3%火麻仁或油菜子,可改善乳鸽皮色和增重;保健砂每天加1次,清洁饮水不间断,每3~5天给亲鸽饮用1次速补14或鱼肝油。二要每天饲喂带仔鸽4~5次,每对鸽日喂量125~200克,喂好喂足,保证营  相似文献   

6.
<正>加强种鸽的饲喂乳鸽出壳后宜喂小粒饲料以利消化,如绿豆、糙米、小粒玉米、小麦、芝麻、油菜籽等。饲料要清洁没有霉变,增加种鸽的饲喂次数,延长每次的饲喂时间,使亲鸽有充足的采食时间和哺喂时间。加强对乳鸽护理使对乳鸽均匀生长,一对乳鸽一大一小,应给较小乳鸽喂一些保健砂,加强胃的吸收能力。或者及时将大的那只乳鸽暂时隔离,让弱小的那只获得较多的哺喂料。也可以把两只乳鸽的栖位调换。经过几  相似文献   

7.
正加强种鸽的饲喂乳鸽出壳后宜喂小粒饲料以利消化,如绿豆、糙米、小粒玉米、小麦、芝麻、油菜籽等。饲料要清洁没有霉变,要增加种鸽的饲喂次数,延长每次的饲喂时间,使亲鸽有充足的采食时间和哺喂时间。加强对乳鸽护理使对乳鸽均匀生长,一对乳鸽一大一小,应给较小乳鸽喂一些保健砂加强胃的吸收能力。或者及时将大的那只乳鸽暂时隔离,让弱小的那只获得较多的哺喂料。也可以把两只乳鸽的栖位调换。经过几天,两鸽体重相  相似文献   

8.
<正>加强种鸽的饲喂乳鸽出壳后宜喂小粒饲料以利消化,如绿豆、糙米、小粒玉米、小麦、芝麻、油菜籽等。饲料要清洁没有霉变,要增加种鸽的饲喂次数,延长每次的饲喂时间,使亲鸽有充足的采食时间和哺喂时间。加强对乳鸽护理护理中若发现—对乳鸽一大一小,应给较小乳鸽喂一些保健,增加强胃的吸收能力。或者及时将大的那只乳鸽暂时隔离,让弱小的那只获得较多的哺喂料。也可以把两只乳鸽的栖位调换。经过几天,两鸽体重相近时就不必再特殊照顾。  相似文献   

9.
刘俊利 《农村科技》2004,(10):20-21
从出壳到离巢出售前的鸽称为乳鸽。乳鸽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基本不能自行采食,几乎全靠亲鸽灌喂嗉乳和饲料。乳鸽出壳后约4小时.亲鸽的嗉囊便分泌出鸽乳灌喂鸽。这时,如果发现亲鸽(尤其是初产母鸽)在乳鸽出壳后5~6小时仍不能授乳,就应进行人工训练。方法是将乳鸽的嘴小心地放在亲鸽的嘴里,如此反复多次,一般亲鸽就会灌喂  相似文献   

10.
肉鸽雌雄的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胜 《新农村》2007,(2):22-22
1.乳鸽识别(1)肛门识别法乳鸽孵出4~5天,公鸽肛门上缘覆盖下缘,稍突出;母鸽则下缘突出覆盖上缘。(2)哺喂识别法同窝乳鸽中,争先受亲鸽哺育的多为公鸽,反之则为母鸽。  相似文献   

11.
一、乳鸽的饲养管理。出壳后的头3天由亲鸽喂给很稀的浆乳,第4~8天则以较浓的浆乳灌喂,第9天起有亲鸽吐喂浆粒混合料,并逐步转为经嗉囊浸润的全粒料。第9~13天是饲料性质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一阶段的乳鸽常常由于不能适应新饲料而出现嗉囊积滞、消化不良、咽部发炎等病症。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从乳鸽8日龄开始,每只乳鸽加喂半片酵母片。当乳鸽16~18日龄时,高产亲鸽又开始产蛋,饲养人员应把鸽蛋移到巢房的上一格,以防乳鸽踩坏。乳鸽达22~25日龄,平均重500克以上,即可出售。育肥方法是:选择体型大、无疾病、无伤残的乳鸽,将其饲养在专门的育肥舍或床  相似文献   

12.
从出壳到离巢出售前的鸽称为乳鸽。乳鸽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基本不能自行采食,几乎全靠亲鸽灌喂嗉乳和饲料。据观察,乳鸽一出壳,亲鸽即口对口地给乳鸽灌气,培养其接受哺育的习惯。乳鸽出壳后约4小时,亲鸽的嗉囊便分泌出鸽乳灌喂乳鸽。这时,如果发现亲鸽(尤其是初产母鸽)在乳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日龄乳鸽人工哺喂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日龄和15日龄乳鸽进行人工哺喂至28日龄,用同日龄自然哺育的乳鸽作对照,测定了体增重和亲鸽产蛋间隔。结果,10日龄和15日龄人工哺喂组体重提高6.04%(P<0.01)和8.53%(P<0.01),亲鸽产蛋间隔分别缩短11.4天(P<0.01)和9.41天(P<0.01),人工哺喂可明显提高体增重,缩短产蛋间隔。人工哺喂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人工哺喂从15日龄开始,可获得与10日龄开始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胚胎鉴别法受精鸽蛋孵化4~5天后,在灯光下观察,胚胎基轴线两侧血丝对称,呈现蜘蛛状为雄性胚胎;若两侧血丝不对称,一边丝长且多,一边丝短且少,为雌性胚胎。2.乳鸽鉴别法 4~5日龄乳鸽,若肛门下缘较短,上缘覆盖下缘的为雄鸽;反之,稍突出的下缘覆盖着上缘的为雌鸽。在同窝乳鸽中,生长快、身体粗大,多数为雄鸽;当亲鸽哺喂时,雄鸽多  相似文献   

15.
正乳鸽人工哺喂是指将7~15日龄乳鸽从种鸽巢盆中转移到人工哺喂车间,用人工的方法将哺喂用的饲料加喂到乳鸽嗦囊,以达到乳鸽快速育肥的目的。乳鸽人工哺喂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乳鸽生长缓慢的问题,与人工孵化技术结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鸽群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收入。一、哺喂日龄的选择15日龄开始人工哺喂8~10天,23~25日龄出售。操作较为简单,只  相似文献   

16.
对乳鸽雌雄的识别,可掌握4条原则:一是在同窝乳鸽中,生长快、身体粗大的多为雄鸽。二是在亲鸽哺喂时。争先受喂的是雄鸽。j是在出壳4日龄-5日龄时,从侧面看肛门,肛门下缘短,上缘覆盖下缘的为雄鸽,肛门上缘短,下缘覆盖上缘的是雌鸽;从正面看,雄鸽肛门两端向下弯,雌鸽肛门两端向上弯。但到5日龄以后,就无法用肛门识别。四是在10日龄时,把手指伸到乳鸽的面前。反应敏感、羽毛竖起,并以嘴啄手指者为雄鸽。  相似文献   

17.
肉驴饲养法     
自然哺育的乳鸽靠亲鸽所吐的鸽乳和半消化饲料喂养长大,出壳后头3天由亲鸽喂给很稀的浆乳,第4天~第8天亲鸽喂给较浓的鸽乳,乳鸽食量大、生长快。但要获得优质的商品乳鸽,同时提高种鸽的繁殖率,可采用人工哺育乳鸽技术。  相似文献   

18.
苏禽 《农家致富》2023,(8):36-37
<正>肉鸽毛滴虫是一种单细胞寄生性原虫,俗称“鸽癀”,是危害肉鸽养殖业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一、流行现状种鸽由于日龄大,抵抗力强,会有部分带虫,但往往不表现出症状。由于鸽子的生理特点,乳鸽都是由种鸽口对口哺喂,所以乳鸽在15日龄以内从亲鸽获得母源抗体往往不表现出症状,多数在15~28日龄出现症状,常表现口腔分泌浅黄色黏稠物、消瘦、食欲减退、腹泻等典型症状;留种青年鸽30~90日龄是易发病阶段,会表现出羽毛松乱,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工哺喂乳鸽技术的逐步成熟,怎样提高人工孵鸽出壳率已成为众多养鸽爱好者探究的新课题。笔者认为不少人工孵鸽出壳率和乳鸽成活率差的主因  相似文献   

20.
施可友 《新农村》2006,(6):16-16
乳鸽又称肉鸽或雏鸽,是指1月龄内的鸽子,处在不能自如行走和自行采食状态,只能靠亲鸽吐出的乳状食糜维持生长。乳鸽食量随日龄而逐渐增多,10~20日龄食量最大,后又逐渐减少。饲养管理者应抓好以下环节。1·及时“三调”(1)调教亲鸽喂乳对不会喂乳的个别亲鸽,要进行调教。方法是将乳鸽的嘴小心地插入亲鸽的口腔中,经多次重复后,一般就会喂乳。(2)调换乳鸽位置一般先出壳的乳鸽,或先受喂的乳鸽生长较快,同一窝中两只乳鸽的大小可能差异很大。为避免上述情况,可在乳鸽能站立前调换位置,以使亲鸽先喂小的一只,让两鸽均匀生长。(3)调并乳鸽若一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