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心电图上的U波被确认和命名已逾百年,但其成因至今不明。以往的研究者曾提出过多种心肌复极或复极延迟的假说,近年又被认为可能是舒张期心肌松驰时机械电耦联引起的后电位,至今存在持续争议。本文作者在前期对心室流出道电生理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在70例离体兔心上通过采用多电极同步记录左、右心室肌的单相动作电位(MAP)和心室流出道与心室壁外表面心电图的方法,观察与分析了U波与心室复极化及流出道电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时空关系上,U波发生在心室肌MAP结束之后,是一个独立的波形,表明其与普通心室肌的兴奋和复极过程并无关系;2)心室流出道部位心电图上出现U波的频率和U波电压均明显高于心室壁;3)当心率降低(26/分)时,个别标本的U波可与T波完全分离,并可叠加在P、QRS或T波上,而这一现象仅发生在心室流出道的心电图上。根据这些结果,并结合U波的波形特征是升支较快、降支缓慢,以及低血K+时波幅略有增高等符合去极波的特点,表明U波与左、右心室肌的复极化过程及心肌松驰并无关系,可能是由具有独立兴奋功能的动脉球演化而来的心室流出道的组织在接续心室肌兴奋时其去极化电位或去极化与复极化的复合电位形成。这是一项原创性研究,文中观点为作者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2.
衰减近道多次波、剩余多次波的解释一直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难题。应用智能引导滤波技术(Leading Intelligence Filter Technology,简称LIFT)可以解决该问题。LIFT技术的原理是进行信噪分离,在去除的噪音信号中再提取非常微弱的有效信号,然后进行数据重构,以达到衰减噪音的目的。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二维某测线地震资料进行处理,证明使用该技术可以衰减近道多次波并同时保持道集完整性,可以解决剩余多次波在偏移成像剖面上造成的构造假象问题。  相似文献   

3.
山羊瘤胃肌电波形有慢波和快波组成,快波重叠在慢波之上,一般快波发生在慢波上升支。不同状态下山羊瘤胃肌电慢波频率不同,饲喂时最快,禁食时最慢。  相似文献   

4.
本人在山羊瘤胃背囊埋植椭园形铂电极引导出瘤胃肌电,并记录了山羊的禁食,安静,饲喂,反刍,针灸,用药时瘤胃肌电的频率和振幅变化;瘤胃肌电和压力变化关系波型;注射阿托品,毛果云香碱,电针“关元俞”、“脾俞穴”时的胃电和瘤胃压力变化波型。 八十多年来国内外对胃电进行了研究,积累了一些资料,现正向临床过渡,但有关山羊的瘤胃电变化未见报导,为此开展了本课题的探讨,目的在于探索山羊瘤胃电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为深入研究瘤胃运动生理及瘤胃疾病的电学诊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电激励信号对果品电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电激励信号的频率和电压对苹果、猕猴桃和梨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激励信号频率的增大,果品的电容、电阻以及损耗角正切值均减小;当信号电压小于电压临界值时,果品的各项电参数值基本保持不变,但当信号电压大于该临界值时,随着电压的增大,果品的电容和电阻值减小,损耗角正切急剧增大。不同果品的电压临界值不同,10kHz信号频率下,苹果、猕猴桃和梨的电压临界值分别为0.8,1.8和1.4V。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应力波在管道中的传播特性,了解应力波在管道传播中其能量变化与传播距离之间的关系,并验证压电陶瓷材料应用于应力波管道检测的可行性,以粘贴在管道上的压电陶瓷片作为信号激励器或接收器,通过监测不同位置处压电陶瓷接收器的输出电压,计算出各接收器输出电压的峰值。引入衰减指标这一概念作为应力波因子,并利用小波包能量法计算出应力波衰减指标,分析应力波衰减指标与传播距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波在管道中传播时,距离激励器越远的接收器所接收到的应力波电压峰值越小,应力波能量衰减指标越大,说明随着应力波传播距离的增大,应力波能量不断减小,出现衰减。  相似文献   

7.
施献举 《农技服务》1997,(11):10-13
<正> 自动控温仪与电热线(专用)配套,在农业、花卉、林果、蔬菜、养殖业上使用可提高地温10~50℃。最大电压可达450伏,最大电流10安。使用时,用220伏交流电压。凡是有电地方均可在温室、塑料大棚、室内进行育苗工作。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改善脾阳虚证腹泻、食少、体重减轻等症状的机制。方法建立脾阳虚模型大鼠,分对照组,模型组,附子理中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5组。采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在体大鼠空肠肌活动变化,检测血清瘦素(Lp)和神经肽Y(NPY)水平,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慢波频率显著下降(P<0.01),快波出现频率、最大振幅、每丛快波数均增高(P<0.05或P<0.01);纵肌收缩力振幅和环肌收缩力振幅均显著增大(P<0.01),血清Lp水平显著升高(P<0.01),NPY水平显著降低(P<0.01)。和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慢波频率上升(P<0.05),快波出现频率、最大振幅、每丛快波数均减小(P<0.05或P<0.01),纵肌收缩力振幅减小(P<0.05),血清Lp水平降低(P<0.05),NPY水平升高(P<0.05);高剂量组慢波频率显著上升(P<0.01),快波出现频率、最大振幅、每丛快波数均显著减小(P均<0.01),纵肌收缩力振幅和环肌收缩力振幅均显著减小(P<0.01),血清Lp水平显著降低(P<0.01),NPY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Lp和NPY对小肠电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附子理中汤通过调节Lp和NPY水平可能是其发挥止泻增重功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针对机采籽棉除杂系统对电源要求比较高的问题,以单片机为主控制器,设计了一款稳压电源。220 V交流市电经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得到稳定而理想的直流电;经过直流到直流的降压模块得到所需要的直流电压范围;经过交流-直流逆变电路和变压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由单片机控制交流电的变化。本设计能实现50 Hz、0~120 V可选的交流电、0~100 V可选的直流电,步进电压0.1 V/0.5 V可选,通过行列式键盘可输入步进电压、预设电压值,LCD12864实时显示步进值、预设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采用单一电流传感器检测功率因数校正主电路中电感电流信号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同时控制输入电流波形和输出电压,不需要分别检测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被检测的电感电流主要用在2个方面:一是用于与锯齿波信号相比较去控制输入电流的波形;另一是用于当主开关处于开通或关断状态时,通过对电感电流变化率的处理得出输入和输出电压信号.同传统的APFC相比较,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再使用耗能的分压电阻器采集信号;(2)自然实现了功率转换级同控制级的电气隔离;(3)不必进行复杂的数字采样和大量计算.  相似文献   

11.
探索了山羊心电图新的导联方法,结果表明A-B导联的P波、QRS波群及T波均比较稳定,波形振幅大,便于分析,为描记山羊心电图的最理想导联。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心电分类器,该设计利用前向多层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算法,即BP算法,采用Matlab软件建立了用于心电信号分类的BP神经网络,并利用大量的心电图数据训练神经网络,使神经网络能分辨出正常和异常的心电信号。  相似文献   

13.
对22例右心室心肌梗塞(RMI)患者住院期的心电图作连续观察,发现多数仅累及V3R、V4R两个导联;相应导联病理性Q波出现率占68;2%,多数表现为QS、Qr、QR,其次为qR、qr;ST段抬高1~2mm占81.1%,起病48、72小时内分别有77.3%和90.9%的病例ST段回到等电位线;T波多在48小时内变为倒置,极少形成冠状T波。结果表明RMI的心电图没有单纯性左室梗塞(SLMI)典型,演变快,提示梗塞范围小且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4.
在临诊实践中,接触到马属动物的霉变酒糟中毒病例。为了进一步证实霉变酒糟的毒性,用家兔进行动物试验。在一定时期的饲喂中,进行了临诊和血液生化(ALT、BUN)检查、BCG描记、病理形态学检查。同时,对霉变酒糟做了真菌分离鉴定和培养物产毒测定。着重叙述了中毒家兔的BCG变化。  相似文献   

15.
AB-8树脂吸附分离EGCG和ECG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7种树脂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树脂对ECG的吸附率大于对EGCG的吸附率,其中AB-8树脂对EGCG和ECG的吸附差异最大。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选择AB-8树脂为柱填料,以茶多酚为原料,获得吸附分离EGCG和ECG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上样茶多酚浓度10 mg/ml,流速12ml/min,柱高35 cm。该条件下制品中EGCG含量为80%,ECG含量为3%。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患病青少年高频心电图阳性与其心肌酶改变的相关性研究,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北京美高仪公司生产的心电工作站心电综合分析系统,对100例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结果高频心电图在心电图QRS波的上升肢和下降肢表现为能破坏QRS波光整度,其频率在100 Hz以上的曲折线表现为切迹,当心肌损伤时,高频切迹增加.结论高频心电图能判断心肌损害的程度,高频心电图阳性与心肌酶的改变成正相关,故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对心脏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茶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gallat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gallate,ECG)对体外培养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EGCG、GCG、ECG和熊果苷(Arbutin,AR)处理细胞,观察效应物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用溴化二苯四偶氮法(MTT法)测定茶叶提取物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以左旋多巴(L–DOPA)为底物,测定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采用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细胞内黑色素的含量。结果显示,EGCG、ECG、GCG能显著抑制B16细胞的黑色素生成和酪氨酸酶的活性,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当浓度为60μg/mL时,细胞增殖率均低于50%,酪氨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6.67%、27.27%和32.71%,黑色素生成抑制率均在30%以上。结果表明,茶叶提取物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黑色素生成,且GCG的作用效果最优,ECG的作用效果次之,三者的作用效果均优于熊果苷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硫化氢(H2S)是近年来发现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其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为了观察不同剂量的外源性H2S对舒泰全麻大鼠心电的影响,在舒泰麻醉前20分钟分别用不同剂量NaHS溶液进行腹腔注射干预,然后测定全麻状态下各组大鼠10~50min时间段内的心电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外源性H2S可以显著降低0-T间期时限,从而起到减缓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等异常现象,进而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S-T段、T段抬高值均显著减少,可能与心率减慢有关.  相似文献   

19.
对马属动物静脉放血,在此过程中动态描记心电图,并同时监测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等指标,以了解并分析急性失血时动物心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采集自同一被试的不同情感数据样本进行分析,从小波系数中提取心电图信号的情感特征.对同一天采集自同一被试的4种情感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大小关系一致的特征作为情感识别依据.选取的特征在归一化之后对高兴和悲伤2类情感分类效果较好,最高可以达到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