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掌握毛竹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特征,以江西省安福林区的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这3种不同类型毛竹林地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中亚热带阔叶林和杉木纯林林地为对照,对其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含量的季节变化情况及其在各土层的剖面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毛竹林地的SMBC含量间差异较大,不同类型林地0~60 cm土层的SMBC含量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竹阔混交林(157.62 mg·kg~(-1))毛竹纯林(143.17 mg·kg~(-1))竹杉混交林(110.19 mg·kg~(-1))阔叶林(101.07 mg·kg~(-1))杉木林(86.56 mg·kg~(-1));各林分类型的SMBC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季的SMBC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各林分类型其SMBC含量的平均值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其分布在各土层的含量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土壤表层的积聚作用明显;毛竹林地的SMBC占土壤总有机碳(TOC)的比率为1.01%~1.11%,高于阔叶林地的0.67%和杉木林的0.79%;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和竹杉混交林的SMBC与TO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55和0.47。  相似文献   

2.
闽南不同类型毛竹林地土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闽南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0~20cm土层竹阔混交林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总孔隙、通气度较毛竹纯林分别高1.74、0.76、2.5、2.17个百分点,粒径>0.25mm水稳性团聚体组成比毛竹纯林高0.1个百分点(湿),土壤结构体破坏率指标比毛竹纯林低4.07个百分点,自然含...  相似文献   

3.
李晖  宣宜 《绿色大世界》2012,(5):238-241
通过对云南省晋宁县双河乡4个典型农地林地流转案例的调查和比较分析,从市场机制、资金流转、监督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流转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江西毛竹林土壤肥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西境内不同地理分布毛竹林土壤物理性状观测解析和土壤有机质及N、P、K等主要营养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各地毛竹林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差异较大,呈明显的地带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测算湖南省毛竹碳汇林的固碳能力,促进湖南省毛竹碳汇林业的均衡稳定发展,在湖南省毛竹主产区设置标准样地,并根据胸径、龄阶实测258株毛竹的生物量,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毛竹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及其各器官生物量的一元(以胸径为自变量)、二元(以胸径和龄阶为自变量)模型。通过模型评价与检验,各模型均符合适用精度,具有适宜的预估水平。  相似文献   

6.
毛竹林地上部分结构的研究是竹林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毛竹分布广,各产区之间的毛竹个体与群体结构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对赤水毛竹林结构规律进行了研究,以便更为有利地指导当地竹林生产并为全国制订有关毛竹产量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是在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制订统一研究方案指导卞进行,于1982年底在  相似文献   

7.
江苏毛竹林生产力类型区的划分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毛竹生产力和环境指标将江苏省毛竹林区划分出高生产力、中生产力、一般生产力和低生产力类型区,并分析了各类型区的主要特点。同时,提出了各类型区的经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对滨州市林地使用权流转情况进行地深入调查,从林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形式与做法、林地界定、林地使用权流转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介绍与分析。对林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价值评估、流转监督管理、再次流转管理、转让资金使用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鹰潭市林地资源流转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述了全市林地资源流转情况,总结了主要经验和成效,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流转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非公有制林业的迅速发展,林地流转已日益成为林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为积极推进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大力发展现代化林业市场经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赣州市林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规范林地流转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根据自治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对自治区的生态建设提出了划区治理的构想 ,并就有关建设事宜应采取的措施谈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2.
毛竹枯梢病病原为竹喙球菌 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病原菌在 1 0 %毛竹煎汁蔗糖培养基 (B S) ,2 5℃ ,1 2小时明暗交替条件下培养 40~ 5 0天孢子量最多。病原菌分泌的毒素是一种还原性多糖 ,是致病的主要成分 ,在 2 0℃~ 2 5℃、振荡、连续黑暗和 p H6条件下培养 1 2天产毒最多。病害的发生与气候和竹林经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实施清除病原 ,隔断侵染源、钩梢、垦复施肥、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建立综合治理工程区 ,使病害发生面积下降了 74.7% ,消灭了严重危害区和中等危害区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下降了 88.6 %和 90 .4%。  相似文献   

13.
卧龙自然保护区退耕还竹成效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保护区境内大面积退耕还竹,必须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并根据调查结果来选择竹种,确定栽种方式和科学的施肥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最近50年,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毛竹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材用和笋用竹种。竹产业已成为我国广大竹区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进行毛竹灾害性气候与防灾减灾对策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毛竹林覆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双层覆盖、单层覆盖对毛竹林出笋时间、笋期、竹笋产量、竹林土壤温湿度、幼竹及幼鞭生长状况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措施显著提高竹林土壤温度,但对土壤含水率影响不显著;双层覆盖竹林出笋时间较单层覆盖和对照竹林分别提前6 d和15 d,笋期较单层覆盖和对照竹林分别增加9 d和15 d;双层覆盖竹林相对于对照竹林在竹笋净产量和竹笋可食部分重量方面分别增加95%和102%;双层覆盖竹林幼鞭平均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竹林,跳鞭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竹林,表明覆盖措施对竹鞭生长具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竹类植物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杭州是城市建设中利用竹类植物资源美化环境的典范。通过全面调查杭州竹类植物资源在城市园艺上的应用,对杭州竹类植物资源利用特征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利用竹类植物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园林绿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竹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是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良好结合的林种,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我国现行竹业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着重阐述、切实改变现行不利于环境维护和生产力持久稳定的竹业经营策略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几乎所有的竹林都不能长期得以维护,因为竹子长得快,因而大面积竹林迅速向外蔓延。竹林的问题变得很严重,也侵袭了邻近和周围的林地。竹林的采伐一直是防止竹林蔓延带来的破坏、保护其他树种以及周围田地的一种方法。由于日本对竹材料的需求不旺,且借款费用高,因此很难进行竹林间伐。在北九州,北九州生物圈网络小组鼓励市民参与、承担竹林间伐,所有参与者都是自愿的。自2001年11月,该小组组织了几次环境保护活动,目的是保护危难中的竹林。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使居民和当地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寻求竹材利用的办法。大概有1000人参加了这些活动,如今有几公顷的竹林得到了保护。然而,不幸的是,由于竹材在当地没有需求,所有的竹材被砍伐,用于制作土壤产品。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毛竹林产业化经营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福建省是毛竹林生产经营大省,在我国竹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存在着毛竹林总体生产力不高、竹山交通状况落后、笋竹原材料供应短缺等诸多问题。该研究从竹林资源培育和竹产品加工措施2方面入手,试探性地提出福建省毛竹产业化经营策略:(1)查清毛竹林资源,建立毛竹林基地,实施毛竹林集约化经营;(2)加快毛竹山机耕道建设步伐;(3)扶持毛竹笋竹加工企业和市场中介,推进毛竹产业化进程;(4)重视竹食品系列的开发;(5)加大扶持毛竹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0.
在四川泸州和宜宾选择梁山慈竹、撑绿竹、硬头黄竹纸浆林开展笋目位置和年龄的调控出笋试验,分析出笋率、成竹率、新竹相对生长率和竹材产量后得出:(1)合理的"抹目"、"疏芽"可以提高成竹率、增加新竹相对生长率和竹材产量,梁山慈竹、撑绿竹、硬头黄竹在同时抹除3目、4目时效果最好,从不抹目到抹除3目、4目的增产幅度分别达31.04%、25.59%和37.87%;(2)在保证笋目出笋成竹能力和养分供给下,母竹数的减少和年龄结构的调小不会减小丛生竹纸浆林产量,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在保留所有1年生母竹和25%的2年生母竹,撑绿竹在保留所有1年生母竹和50%的2年生母竹时产量最高.综合分析认为:对笋目位置和年龄的调控出笋技术可为丛生竹纸浆林生产经营提供新的经营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