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栓系与散栏两种不同饲养方式对青年新疆褐牛公犊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16月龄左右的青年新疆褐牛68头,分为散栏组和栓系组.青年牛为试验对象分别于0、30、60、90和120 d进行测定青年牛体重、饲草料,并采集血样进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睾酮(testosterone,T)、生长抑制素(somatostatin,SS)、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含量的检测.[结果]在60、90、120 d时,散栏组青年牛日增重显著高于栓系组(P<0.05).在90d时,散栏组青年牛血清中GH含量显著高于栓系组(P<0.05),到了120d时,散栏组极显著高于栓系组(P<0.01).在60、90d时,散栏组青年牛血清T含量显著高于栓系组(P<0.05),而在120 d时,散栏组极显著高于栓系组(P<0.01).在90d时,散栏组青年牛血清T3含量显著高于栓系组(P<0.05),到了120 d时,散栏组极显著高于栓系组(P<0.01).在60d时,散栏组青年牛血清中T4含量显著高于栓系组(P<0.05),90d时,散栏组青年牛血清T4含量极显著高于栓系组(P<0.01).在60、90、120 d时,散栏组青年牛血清FSH含量显著高于栓系组(P<0.05).[结论]不同饲养方式条件下进行育肥青年牛,自由采食散栏饲养方式比栓系饲养能极显著提高青年牛的日增重(P<0.01).  相似文献   

2.
研究蜂花粉对肉杂鸡血清部分生化指标(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的影响.272只1日龄肉杂鸡(科宝1500♂×海赛克斯♀)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4只,公母各半.Ⅰ组为空白对照,Ⅱ、Ⅲ、Ⅳ组分别添加0.5%、1.0%和1.5%的蜂花粉.14、28和42 d时每组随机抽取8只(每个重复4只)心脏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葡萄糖的含量.结果显示,添加不同剂量蜂花粉2周、6周龄时均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同时1.0%的添加剂量作用最明显.添加0.5%蜂花粉在2周龄时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P<0.05);6周龄时各试验组甘油三酯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添加1.5%蜂花粉4周龄时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周龄时试验组葡萄糖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剂量蜂花粉对肉杂鸡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6周龄时试验组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葡萄糖的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培养液中血清或其替代物对牛体外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在牛体外受精卵体外培养液中添加血清替代品对体外受精卵发育的影响,确定血清在SOF培养液中合适的添加浓度及添加时期,以筛选优良的牛体外受精卵体外培养液.在SOF液中分别添加10%血清(NBS)、8 mg/ml牛血清白蛋白(BSA)和1 mg/ml聚乙烯醇(PVA)进行牛体外受精卵的全程培养,添加NBS组的卵裂率(66.3%)显著高于添加BSA组(51.0%)(P<0.05),极显著高于添加PVA组(47.6%)(P<0.01);添加NBS组的囊胚发育率(30.9%)显著高于添加PVA组(20.7%)(P<0.05),极显著高于添加BSA组(13.6%)(P<0.01).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10%、5%)的NBS及无血清培养液全程培养时,3组之间卵裂率(65.6%、60.0%、58.0%)差异不显著(P>0.05);10%NBS组囊胚发育率(30.0%)极显著高于5%NBS组(17.6%)和无血清组(6.0%)(P<0.01).5%NBS组的囊胚发育率极显著地高于无血清组(P<0.01).在受精卵培养的最初48 h用5%NBS,之后用10%NBS培养液时,卵裂率(58.6%)和囊胚发育率(29.3%)与SOF+10%NBS全程培养组(66.3%、30.9%)差异都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SOF培养液中添加PVA、BSA替代血清时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都明显下降,可能SOF培养液中添加血清比添加PVA或BSA更有利于牛体外受精卵的体外发育.体外培养时在SOF培养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血清以及改变血清的添加方式,可提高牛体外受精卵体外发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米糠膳食纤维调节血糖和血脂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敬科  赵巍  张华博  刘莹莹  张玉宗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636-1638,1642
以小米糠膳食纤维为原料,通过测定空腹血糖、糖耐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研究了小米糠膳食纤维对血糖和血脂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组空腹血糖值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组在0、0.5、2h时的血糖值和曲线下面积均低于模型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P<0.05);各剂量组对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选用体重相近的90日龄生长发育健康的中国白兔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Ⅰ组、试验Ⅱ组、Ⅲ组、Ⅳ组,每天依次在基础日粮中一次性添加0、10、20、30 g的黄芪粉,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各试验组与对照Ⅰ组相比,明显提高了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各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添加黄芪粉剂量的加大,血清中白蛋白含量相应增加,Ⅲ、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总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乳酸脱氢酶含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葡萄糖含量变化趋势同总蛋白,当日添加量在20、30 g时,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趋于稳定;Ⅱ组末重、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分别与Ⅰ、Ⅲ、Ⅳ组差异显著(P<0.05),Ⅰ、Ⅲ、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Ⅲ、Ⅳ组分别比对照Ⅰ组增重提高25.0%、12.5%、8.3%.基础日粮中添加黄芪粉以每日10 g为好,能显著提高饲料报酬及家兔的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6.
采用阻断ELISA法对单独接种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组(hpPRRS,B组)及PCV2人工感染21 d后接种hpPRRS疫苗组(PB组)不同时期血清中的PRRSV抗体进行检测,同时对不同时期前腔静脉血进行CD4/CD8流式细胞术及血常规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后32 d B组白细胞含量极显著高于PB组(P<0.01),接种后62 d B组淋巴细胞含量极显著高于PB组(P<0.01),接种后75 d PB组幼稚型Th细胞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5),接种后32、62及75 d B组Tc细胞含量为PB组的2.40、1.98和1.86倍,接种后32、48及62 d B组记忆/激活Th细胞含量分别为PB组的1.54、1.46及1.32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源性L-Arg和Se对妊娠湖羊血清氨基酸及抗氧化性的影响,为降低多胎母羊妊娠期的氧化应激,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体重相近、同期发情处理的已孕湖羊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即:Se组(饲喂Se含量为0.3 mg/kg的日粮)、Arg组(静脉注射70 mg/kg BW·d的L-Arg)、AS组(饲喂Se含量为0.3mg/kg的日粮结合静脉注射70 mg/kg BW·d的L-Arg)、CK组(对照组).各组羊只于分娩后采集颈静脉血液,分析血清氨基酸组成、抗氧化性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1)与CK组比较,Se组和AS组血清SOD活力显著提高(P<0.05),Arg组和AS组血清GSH-Px活力显著增加(P<0.05),Se组血清GSH-Px活力极显著增加(P<0.01).(2)AS组血清mg的水平显著高于Se组(P<0.05),极显著的高于CK组(P<0.01),Arg组血清的Arg水平显著高于CK组(P<0.05),Arg组与AS组和Se组之间及CK组与Se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Arg组和AS组血清中的Om、Cys、Pro水平极显著的高于CK组和Se组(P<0.01);Arg组血清Val水平显著低于CK组和Se组(P<0.05).(3)Se组和AS组血清硒的含量极显著的高于Argg组和CK组(P<0.01),Se组与AS组之间以及CK组与Arg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4) Arg组的SUN显著低于CK组和Se组(P<0.05).[结论]日粮添加Se与静脉注射L-Arg二者单独应用或联用均能够提高妊娠湖羊机体的抗氧化性,单独进行静脉注射L-Arg或与日粮添加Se合用能够显著提高妊娠湖羊血清中部分氨基酸的水平,这将有利于母体妊娠和胎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氧化应激在镉致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镉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经过24 h培养,用醋酸镉处理细胞,或者Z-VAD-fmk、NAC和镉共同处理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内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GSH和MDA含量。【结果】结果表明,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10 μmol•L-1的镉后,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凋亡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呈剂量-效应关系;2.5和5 μmol•L-1镉组在1.5 h之前导致细胞内ROS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镉暴露可使肝细胞Δψm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NAC能够显著减少镉引起的凋亡细胞数量和极显著降低凋亡率(P<0.01),可以显著降低单独镉暴露组ROS水平升高和阻止ΔΨm降低(P<0.05);细胞内GSH含量12 h时随镉剂量增高而降低,部分剂量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4 h时随剂量增高而升高,部分剂量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细胞内MDA含量随着镉浓度的增大而升高,10 μmol•L-1剂量组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caspase-3活性升高,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镉致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醋酸镉致肝细胞凋亡与其引起ROS产生并导致氧化损伤的非caspase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
健康滩羊羔羊24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饲料中添加玉米淀粉,试验组(T1、T2)饲料中分别添加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试验期60 d.分别于试验期30和60 d测定全血中GSH-Px活性、血浆SOD活性、血浆MDA含量、血浆IL-1、IL-2、IL-6、TNF-α水平以及血浆甲状腺激素T3、T4浓度;试验期60 d时测定组织硒含量.结果发现,在30和60 d时,T1和T2组羔羊组织硒含量、全血GSH-Px活性、血浆SOD活性、血浆IL-1、IL-2、IL-6、TNF-α水平以及血浆T3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P<0.01或P<0.05);血浆MDA含量及T4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组(P<0.01或P<0.05).在30 d时,T1组羔羊全血GSH-Px活性及组织硒含量均极显著高于T2组(P<0.01).在60 d时,T1组羔羊全血GSH-Px活性及组织硒含量均极显著高于T2组(P<0.01);T1组羔羊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T2组(P<0.05).结果表明,有机硒源提高羔羊机体硒状态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效果优于无机硒源,但在提高细胞因子水平和血浆T3浓度以及降低血浆T4浓度方面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不同硒源对羔羊抗氧化能力、细胞因子及T3、T4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健康滩羊羔羊24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饲料中添加玉米淀粉,试验组(T1、T2)饲料中分别添加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试验期60 d.分别于试验期30和60 d测定全血中GSH-Px活性、血浆SOD活性、血浆MDA含量、血浆IL-1、IL-2、IL-6、TNF-α水平以及血浆甲状腺激素T3、T4浓度;试验期60 d时测定组织硒含量.结果发现,在30和60 d时,T1和T2组羔羊组织硒含量、全血GSH-Px活性、血浆SOD活性、血浆IL-1、IL-2、IL-6、TNF-α水平以及血浆T3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P<0.01或P<0.05);血浆MDA含量及T4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组(P<0.01或P<0.05).在30 d时,T1组羔羊全血GSH-Px活性及组织硒含量均极显著高于T2组(P<0.01).在60 d时,T1组羔羊全血GSH-Px活性及组织硒含量均极显著高于T2组(P<0.01);T1组羔羊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T2组(P<0.05).结果表明,有机硒源提高羔羊机体硒状态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效果优于无机硒源,但在提高细胞因子水平和血浆T3浓度以及降低血浆T4浓度方面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铅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所用,以青皮蚕豆vicia faba L.为试验材料,通过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分析0.5~30mg·L~(-1)的醋酸铅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并计算污染指数。结果表明,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随染毒质量浓度的增加均呈上升的趋势,经30.0mg·L~(-1)醋酸铅染毒6h的细胞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污染指数大于3.5,属于重度污染;经1.0~30.0mg·L~(-1)醋酸铅溶液染毒12h的细胞微核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污染指数均大于3.5,属于重度污染;相同质量浓度醋酸铅溶液染毒处理6h后的细胞微核率均明显低于染毒处理12h组,但仅在质量浓度为1mg·L~(-1)时2组之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研究显示,Pb2+可以通过蚕豆根尖的吸收而毒害细胞,引起细胞DNA损伤,且损伤程度随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GPNMB是否会通过调控MITF及其下游色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黑色素细胞中色素的生成,为进一步阐明GPNMB对黑色素细胞中色素生成的具体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对小鼠GPNMB核酸序列进行检索,通过对GPNMB和慢病毒表达载体序列分析来筛选出合适的酶切位点,在此选取SalⅠ和XbaⅠ作为酶切位点。并对GPNMB基因序列设计含有SalⅠ和XbaⅠ酶切位点的全长引物,克隆GPNMB基因全长序列,将含有酶切位点的GPNMB基因片段与T载体进行连接,送华大基因测序。将构建成功的T载体提取质粒,双酶切后将其与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表达载体相连接,送华大基因进一步测序确认。使用质粒中提试剂盒获得大量去内毒素的GPNMB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通过体外培养小鼠黑色素细胞,选择细胞对数生长期利用细胞转染技术过量表达GPNMB。观察转染后黑色素细胞形态特征变化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量,收集黑色素细胞,并对其进行转染效率验证,黑色素含量进行测定,以及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PMEL、MITF、TYR、TYRP1、TYRP2和OA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Control)相比试验组(Vector-GFP-GPNMB)、空载组(Vector-GFP)中黑色素细胞的形态特征无明显变化,并且试验组、空载组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量显示5μg DNA/孔转染效率最高。相对于空载组和正常组,试验组的GPNMB mRNA和蛋白水平都显著的升高(P0.01)。与空载组相比,试验组黑色素含量升高1.34倍,差异显著(P0.01)。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MITF mRNA显著降低2.25倍(P0.01);PMEL mRNA显著升高1.59倍(P0.05);TYRP1 mRNA显著升高2.35倍(P0.01);TYRP2 mRNA显著升高1.60倍(P0.01);TYR mRNA升高1.65倍和OA1 mRNA升高1.5倍,但变化不明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ITF蛋白显著降低1.59倍(P0.01);TYR蛋白显著升高1.23倍(P0.01);TYRP2蛋白显著升高4.35倍(P0.01);OA1蛋白显著升高1.31倍(P0.05);TYRP1蛋白升高1.05倍,但变化不明显。【结论】GPNMB过量表达使MITF下游基因PMEL、TYR、TYRP1、TYRP2和OA1的表达量增加,却使MITF的表达量降低,由此表明GPNMB可能受非MITF调控路径调节PMEL、TYR、TYRP1、TYRP2和OA1的表达,从而影响黑色素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体外法探讨并比较不同纤维日粮的发酵特性及对猪氮排放相关指标的影响,为生猪生产中合理应用日粮纤维及减少氮排放的日粮配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择小麦、麦麸与燕麦麸3种原料,采用酶-重量法(AOAC Method 985.29)提取原料中的总日粮纤维组分,得到小麦纤维、麦麸纤维与燕麦麸纤维。以玉米-豆粕为基础,分别添加5%的提取纤维,形成3种纤维日粮:小麦纤维日粮(WF)、麦麸纤维日粮(WBF)与燕麦麸纤维日粮(OBF)。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Ⅱ)模拟猪胃-小肠消化;采集6头健康、体重接近的生长猪的新鲜粪便,混合均匀后与培养液按一定比例配制接种液,定量装入发酵瓶中模拟大肠发酵。日粮经胃-小肠仿生消化后,称取200 mg的消化产物于装有30 m L接种液的发酵瓶中,转入(39±0.25)℃培养箱中,分别在发酵4、12、24、36、48和72 h,取出对应发酵瓶,收集发酵残渣与发酵液,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在体外大肠发酵阶段,不同纤维日粮组的干物质降解率(IVDMD)及发酵液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p H、氨氮(NH3-N)浓度、微生物蛋白(MCP)产量有显著差异(P0.05):(1)在发酵4与12 h,OBF组的IVDMD在3组中最高(P0.01),其他时间点3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4 h,OBF组的IVDMD比WF组与WBF组分别高18.32%、15.21%(P0.01);在12 h,比WF组与WBF组分别高14.87%、10.06%(P0.01)。(2)在发酵24与36 h,OBF组发酵液总SC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72 h,OBF组与WBF组极显著高于WF组(P0.01),在4与12h,OBF组有高于其他两组的趋势(P=0.0599;P=0.0504)。在24 h,OBF组发酵液总SCFA含量比WF组与WBF组分别高27.32%、17.11%(P0.05);在36 h,比WF组与WBF组分别高16.65%、25.96%(P0.05)。(3)在发酵4与12 h,OBF组发酵液p H在3组中最低(P0.01);在24、36与72 h,OBF组与WBF组显著低于WF组(P0.05)。(4)在发酵24与48 h,OBF组发酵液NH3-N浓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并在12 h,有低于其他两组的趋势(P=0.0559)。在24 h,OBF组发酵液NH3-N浓度比WF组与WBF组分别低6.86%、4.59%(P0.05);在48 h,比WF组与WBF组分别低8.44%、7.09%(P0.05)。(5)在发酵4 h,OBF组发酵液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并分别在12、24 h与36、48 h,显著高于WF组与WBF组(P0.05)。在4 h,OBF组发酵液MCP产量比WF组与WBF组分别高69.85%、82.25%(P0.05)。【结论】体外条件下,燕麦麸纤维显著提高了日粮在发酵阶段的干物质降解率、发酵液总短链脂肪酸含量与微生物蛋白产量,并显著降低了发酵液p H与氨氮浓度。因此,相比小麦纤维与麦麸纤维,燕麦麸纤维在促进微生物发酵及氮减排方面具有更高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益生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产物对闽东山羊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4头年龄、性别和体况相近的闽东山羊,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圈饲养),每组32头,公母各半,饲喂1个月,测定64头闽东山羊试验后体重变化;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随机抽取16头采血,测定各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期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白蛋白含量、白球比和碱性磷酸酶含量极显著(P0.01)降低,谷丙转氨酶含量、总胆固醇含量、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P0.05)降低,球蛋白含量和IgA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酶联法测定IgE和IgM的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IgA显著(P0.05)升高。说明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提取混合物能够提高闽东山羊的生产性能、机体蛋白的代谢效率和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肉种鸡血液生化及内分泌指标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27W爱拔益加肉种鸡240羽,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能量水平为基础日粮50%(Ⅰ组)、70%(Ⅱ组)、80%(Ⅲ组)试验组,每组设置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对照组与限饲组饲喂量相同且限饲,于40W结束试验。结果表明,(1)血清生化,与对照组相比,肉种鸡饲粮Ⅰ、Ⅱ能量限饲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Ⅰ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各能量限饲组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Ⅰ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低于Ⅱ、Ⅲ组;各能量限饲组葡萄糖(GLU)含量显著升高(P0.05)。Ⅰ组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能量限饲组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Ⅰ组显著低于Ⅱ、Ⅲ组(P0.05)。(2)内分泌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各能量限饲组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Ⅰ组显著低于Ⅱ、Ⅲ组(P0.05);Ⅱ、Ⅲ组血清中甲状腺素(T4)含量显著升高(P0.05)。Ⅰ、Ⅱ组血清中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能量饲组血清中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Ⅲ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Ⅱ、Ⅲ组血清中瘦素(Le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Ⅲ组高于Ⅱ组(P0.05)。各能量限饲组血清中雌二醇(E2)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Ⅰ组高于Ⅱ、Ⅲ组(P0.05)。综上所述,肉种鸡能量限饲可降低血清中各蛋白含量,葡萄糖(GLU)显著增加,内分泌中激素指标升高,80%能量水平饲喂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诱导3T3-L1细胞分化为3T3-L1脂肪细胞,研究不同生物素水平对3T3-L1脂肪细胞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三联诱导法将3T3-L1细胞经诱导分化为3T3-L1脂肪细胞。当3T3-L1脂肪细胞密集后分别采用0(对照组)、0.2、0.5、1 μmol/L生物素处理,分别在12 h、24 h与48 h时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K mRNA、GLUT-4 mRNA、FAS mRNA及ACC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在试验12 h时:各试验组GLUT-4、PK、ACC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1 μmol/L组与0.5 μmol/L组FAS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与0.2 μmol/L组;在试验24 h时:1 μmol/L组GLUT-4 mRNA与PK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 μmol/L组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0.2 μmol/L组与0.5 μmol/L组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试验48 h时:1 μmol/L组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 μmol/L 组PK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0.5 μmol/L组FAS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5)高于1 μmol/L组,1 μmol/L组FAS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 μmol/L组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其它组。【结论】生物素的添加可以提升脂肪细胞GLUT-4、PK、FAS与ACC1 mRNA相对表达量,且当以1 μmol/L浓度作用时对GLUT-4、PK与ACC1提升效果最佳,以0.5 μmol/L浓度作用时对FAS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不同形态的猪卵巢中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果与脂滴的相关性,以及小檗碱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卵泡型卵巢GV期和黄体型卵巢GV期卵母细胞分别用添加小檗碱的成熟液体外成熟,观察体外成熟效果;用尼罗红染色的方法测定成熟前后的卵母细胞的脂滴含量,并观察成熟后各组卵母细胞脂滴的分布.[结果]卵泡型卵母细胞的颗粒细胞扩散率和第一极体排出率均显著高于黄体型卵母细胞(P<0.05),小檗碱(Berberine,Ber)组卵母细胞的颗粒细胞扩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一极体排出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体外成熟后,对照组卵母细胞中脂滴含量显著降低(P<0.05),小檗碱组极显著降低(P<0.01),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黄体型卵母细胞的脂滴含量则显著低于卵泡型(P<0.05).猪卵母细胞成熟后的脂滴分布为分散型、外围型和不规则型,卵泡型卵母细胞脂滴主要呈分散分布,黄体型卵母细胞脂滴主要呈外围分布,并且黄体型卵母细胞脂滴呈不规则分布多于卵泡型.[结论]小檗碱能明显促进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且卵泡型成熟效果显著好于黄体型;体外成熟后,卵母细胞脂滴逐渐减少,小檗碱组脂滴含量极显著减少,且黄体型卵母细胞脂滴含量明显减少;猪卵母细胞内脂滴的分布与卵巢所处的时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硒源对鹅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肌肉常规养分、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肉鹅96只(P>0.05),按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为对照组、亚硒酸钠组、酵母硒组和纳米硒组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它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 mg&;#8226;kg-1水平的亚硒酸钠、酵母硒和纳米硒。【结果】除9周龄酵母硒组胸肌率、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4、9周龄其余各试验组鹅的体增重、料重比、屠宰性能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不同硒源间对鹅的生产性能也无显著性影响(P>0.05)。9周龄肌肉失水率、硬度、水分、粗脂肪、灰分含量各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硒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酵母硒组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肌红蛋白含量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酵母硒组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各试验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酵母硒和纳米硒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硒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除9周龄亚硒酸钠组、纳米硒组脾脏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第4、9周龄其余各试验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硒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4、9周龄T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亚硒酸钠组、纳米硒组均显著提高(P<0.05),酵母硒组极显著提高(P<0.01),且酵母硒组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各试验组4、9周龄血清与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4、9周龄血清与肝脏中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硒源的4周龄试验肉鹅血清中GSH-PX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4周龄肝脏、9周龄血清和肝脏酵母硒组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4、9周龄试验肉鹅血清与肝脏中的T-SOD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4、9周龄血清,4周龄肝脏酵母硒组T-AOC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9周龄肝脏纳米硒组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MDA含量,4、9周龄血清与肝脏酵母硒组均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4、9周龄血清与肝脏H2O2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亚硒酸钠和纳米硒组cGPx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酵母硒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酵母硒组显著高于亚硒酸钠和纳米硒组(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不同硒源对鹅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是能够改善鹅的肉品质和鹅肌肉的营养成分含量,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酵母硒比亚硒酸钠和纳米硒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亚临床低血钙症奶牛饲料采食量、泌乳量、粪尿排放量及粪污所产生污染气体排放特征的关系。【方法】黑龙江某集约化奶牛养殖场选取产后7—14 d年龄、体况、胎次相近的奶牛12头,根据血钙指标分为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和健康组奶牛各6头,每头奶牛分别单独饲养,连续饲养4 d。每天采血检测血液中Ca、BHBA、NEFA、CLU、P、Mg指标含量;记录每头牛每天泌乳量、采食量、粪、尿排放量;通过简易动态箱法对试验奶牛粪尿进行混合,检测混合物产生的NH_3、CO_2、CH_4气体排放量并进行分析。【结果】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奶牛血清Ca、P、Mg浓度极显著低于健康组奶牛(P0.01),CLU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BHBA浓度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NEFA浓度极显著高于健康组奶牛(P0.01);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奶牛产奶量和4%能量校正乳(ECM)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排粪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干物质消化率和尿量的差异虽然不显著但都有升高趋势。亚临床低血钙组奶牛采食1 kg干物质的产奶量极显著升高(P0.01),采食1 kg干物质的排粪量显著升高(P0.05);健康组和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奶牛CH4的排放曲线无明显差异,两组的产气趋势基本相同,于试验的52 h左右出现峰值,之后下降;总体上看CO_2的排放没有明显变化趋势,无明显规律,健康组和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分别在48和36 h处出现排放高峰,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出现峰值的时间要早于健康组,之后下降随即无规律起伏。亚临床低血钙症组的CO_2累计排放量随时间的推移低于健康组;健康组奶牛NH_3排放浓度在24h处出现高峰,随后降低,45 h再次出现峰值,之后排放浓度逐渐降低。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奶牛NH_3排放浓度在21 h处出现峰值,之后排放浓度降低,两组试验的折线趋势基本一致,都是出现峰值后浓度降低但都是有起伏的波动。亚临床低血钙症组NH_3的累计排放量低于健康组。【结论】亚临床低血钙症奶牛患病期间由于采食摄取营养物质不能满足泌乳需求而处于能量及钙负平衡状态。同时肠道消化吸收率增加,用于满足泌乳对能量的需求;在相同质量的粪尿混合物检测情况下亚临床低血钙症不会影响CH_4的排放量,但亚临床低血钙奶牛粪尿中NH3和CO_2排放量低于健康牛,然而降低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否与肠道消化吸收率的增加促进了饲料能量的吸收有关利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日粮添加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代谢物的影响,为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在奶牛高效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选取20头1日龄体重为(38±3)kg的荷斯坦公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亮氨酸组(1.435 g·L~(-1))、苯丙氨酸组(0.725 g·L~(-1))、混合氨基酸组(1.435 g·L~(-1)亮氨酸和0.725 g·L~(-1)苯丙氨酸),每组5头牛,各组以丙氨酸调节为等氮日粮。犊牛单独饲喂,试验共8周,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试验犊牛单圈饲养,试验日粮由原奶和开食料组成。犊牛出生后,1 h内饲喂4.0 L初乳。此后1周为过渡期,日喂原奶2次,每次3.0 L。过渡期内以氨基酸添加量的20%为梯度逐天增加,至出生第6天达到添加量的100%。2—8周为正试期,日饲喂添加氨基酸的原奶2次。第2—3周每次3.5 L,4—8周每次4.0 L。第3周开始定量供给开食料,自由饮水。在犊牛1、3、5、7、8周龄测定体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计算体躯指数和体长指数;采集10 mL血液用于获得血清,并检测其氨基酸组成、葡萄糖、尿素氮、胰岛素和胆囊收缩素。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V22.0统计软件GLM过程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混合氨基酸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相对于对照组,各处理组显著提高最终体斜长(P0.05)。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具有降低最终体高的趋势(P0.10),而苯丙氨酸显著降低最终胸围(P0.05)。与对照组相比,亮氨酸组和混合氨基酸组显著提高犊牛8周龄体躯指数(P0.05)。但各组犊牛初始体重、体斜长、体高、胸围、体躯指数、体长指数和最终体重及体躯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亮氨酸显著提高血清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甘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的浓度(P0.05),趋于增加天冬氨酸和总氨酸浓度(P0.10),但显著降低丙氨酸和甘氨酸浓度(P0.05)。苯丙氨酸显著提高血清苯丙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浓度(P0.05),对照组因添加丙氨酸调节为等氮日粮,其血清丙氨酸浓度显著高于亮氨酸组与混合氨基酸组(P0.05)。苯丙氨酸和亮氨酸对血清各种氨基酸浓度无交互效应(P0.05)。亮氨酸显著提高血清葡萄糖浓度(P0.05),苯丙氨酸降低血清葡萄糖浓度(P0.05),且与亮氨酸存在负交互效应(P0.05)。此外,苯丙氨酸显著提高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但亮氨酸和苯丙氨酸添加对血清中胰岛素及胆囊收缩素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亮氨酸可提高犊牛血清部分必需氨基酸、葡萄糖浓度、8周龄体躯指数和平均日增重。从以上指标可见,亮氨酸添加效果优于苯丙氨酸,但二者在影响血清葡萄糖浓度方面存在负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