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瑞娟 《乡村科技》2011,(11):20-20
对大棚黄瓜进行落蔓能使叶片均匀分布,保持合理采光位置,维持最佳叶片系数,提高光合效率,从而使黄瓜生长势加强,结瓜期延长。对大棚黄瓜落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在植株生长点接近棚顶、植株底部无叶茎蔓离地面30厘米以上时及时落蔓。落蔓宜选择晴暖天气的午后进行,这样不易损伤茎蔓。  相似文献   

2.
<正>大棚黄瓜落蔓能使叶片均匀分布,保持合理采光位置使黄瓜生长势加强。1.防病害。先去除病、老叶,带至棚外烧毁,另外,落蔓前7天最好不要浇水,这样有利于降低茎蔓组织的含水量,增强柔韧性,还可以减少病源。2.防伤蔓。在植株生长点接近棚顶、植株底部无叶、茎蔓离地面30厘米以上的时候及时落蔓,落蔓宜选择晴暖午后进行,这样不易损伤茎蔓。切记不要在含水量高的早  相似文献   

3.
越冬茬黄瓜生产期长,可长达7—8个月。黄瓜茎蔓柔韧,生产上常通过落蔓延长黄瓜生育期,增加产量。有些菜农对黄瓜落蔓技术掌握不到位或因多次落蔓费工费时感到麻烦,常使落蔓后生长点至垄面距离70~80cm,留有的功能叶片仅剩8—9片,造成植株生长缓慢,黄瓜7~10d,甚至15d没有产量,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黄瓜落蔓必须坚持“六要”、“六不要”。  相似文献   

4.
<正>大棚黄瓜落蔓能使叶片均匀分布,保持合理采光位置,维持最佳叶片系数,提高光合效率,从而使黄瓜生长势加强,结瓜期延长,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落蔓,就是松掉前期绑吊黄瓜藤蔓的绳子,以让藤蔓下垂。大棚黄瓜生产过程中,由于采收期长、空间有限,都要落蔓。但落蔓后茎蔓接触地面,很容易引起病害发生,甚至导致黄瓜烂蔓死棵,影响黄瓜的产量。为了避免这一弊端,可采取"S"形落蔓方法。黄瓜"S"形落蔓,也称折叠式落蔓,就是把黄瓜龙头南北方向反复牵引,使黄瓜茎蔓保留在半空中,不与地面接触,从而实现矮化植株瓜蔓、延长黄瓜结果期且减少烂蔓死棵的一种黄瓜落蔓方法。这种黄瓜落蔓管理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大棚黄瓜落蔓能使叶片均匀分布,保持合理采光位置,维持最佳叶片系数,提高光合效率,从而使黄瓜生长势加强,结瓜期延长,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1.植株调整。黄瓜想高产,首先蔓子长势必须要健壮,即结果前一定要培育壮株,进入结果期后,随着植株的生长,要对植株及时调整,必须要保证植株上的功能叶在16片,因为功能叶少了,光合产物少,不足以供应瓜条生长。落蔓时,一次落蔓不能超过20厘米,以免一次落蔓过长,叶片骤然变少,影响底部瓜条生长发育。同时在落蔓时将老叶、病叶、卷须去除,以防止争夺养分,据资料上所述,2~3个卷须就能够消耗一个瓜条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相似文献   

8.
黄瓜嫁接栽培植株长势强壮,抗枯萎等病虫害显著提高,给黄瓜创高产垫定了基础。但目前所采用的棚室失高2.2~2.5m、前低脚1.0m以下低矮结构的较多,黄瓜生长13~17片叶开始顶棚,不能满足黄瓜25~27片叶乃至更多有效叶片在良好的条件下生长,抑制了黄瓜再创高产途径。黄瓜落蔓可使有效叶片数基本在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下正常发育,从而增加黄瓜结瓜节位,给黄瓜再创高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将棚室黄瓜落蔓技术及增产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为充分利用空间和光能,设施栽培的黄瓜、甜瓜、西瓜、番茄等蔓生果菜,生长到一定高度时,要及时吊蔓。对于黄瓜或甜瓜等瓜类蔬菜,为方便管理还要反复落蔓,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延长结果时间。在这些作物的栽培过程中,吊蔓和落蔓是果菜类蔬菜生产中比较费事费工的一项管理措施。传统的吊蔓落蔓方法是利用设施骨架拉上钢丝,吊绳。当植株长到一定高度后,直接将塑料绳绑缚在植株上,随着植株生长不断绕蔓。当植株长到一定高度后,需要去除蔓上自生的卷须,解开吊绳,放低生长点,再重新绑缚。这种吊蔓落蔓方法费时费工,尤其是一个生长季需反复落蔓几次。而且,绑蔓后随着茎秆变粗,  相似文献   

10.
温室黄瓜与大棚、露地黄瓜相比,生长期明显延长,因而在茎蔓管理上不是采取传统的竹木"搭架"栽培,而是采取绳索"吊蔓"栽培。这样,可以通过"落蔓"来降低黄瓜的植株高度,改善通风透光,促进黄瓜茎蔓继续生长,不断结瓜,提高产量,同时也便于后期管理。在给黄瓜落蔓时,必须掌握以下技巧:1.把握好落蔓时间。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夏季半封闭温室不同垂直高度空间(ATU吹风口0 m、向上1 m、2 m、3 m、4 m)在ATU降温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情况,以及此条件下落蔓与不落蔓黄瓜植株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ATU吹风口0 m、向上1 m、2 m、3 m、4 m测量10 d的平均温度比室外温度分别降低6.89℃、5.82℃、3.45℃、1.45℃、0.29℃;与室外温度比较,ATU明显降低了近日落至第2天日出前温室不同垂直高度空间的温度,白天对ATU吹风口2 m高处以下的空间有较好的降温效果;落蔓后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潜力明显好于落蔓前,这可能与落蔓前高温导致黄瓜叶片的Rubisco最大羧化效率(V_(cmax))、RuBP最大再生速率(J_(max))降低有关。半封闭温室黄瓜夏季降温栽培中,植物顶部高度以控制在ATU吹风口向上2 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2.
正黄瓜深冬设施栽培的植株调整包括绑(吊)蔓、整枝、摘心、打杈、摘叶等作业,在吊蔓之前,首先在栽培行上方拉挂铁丝,然后将聚丙烯塑料绳一端挂在铁丝上,另一端固定在黄瓜幼苗真叶下方的茎部,将植株向上牵引。1.吊蔓。深冬黄瓜定植后1周左右,当植株长至3~5片真叶时即可吊蔓,株高20厘米时开始绕蔓,即将黄瓜蔓缠绕在吊绳上使之固定。用聚丙烯撕裂绳下端拴在秧茎部,绳的上端缠绕一段,作为以后落蔓时使用,然  相似文献   

13.
正大棚温室栽培的黄瓜,当植株高15~20 cm时(6片真叶)开始吊蔓,可用尼龙绳或吊蔓夹将蔓固定到上下垂直的拉线上。一般情况下,黄瓜蔓上有5叶时吊蔓,或蔓长40 cm开始出现倒伏前吊蔓。这时吊蔓不仅植株健壮、不易徒长,而且结果时间也会提前。吊蔓要在龙头向下弯时进行。先用刀片把茎蔓上的不定根全部切断再吊蔓。一、苗期落蔓控旺长一般情况下,黄瓜蔓的高度超过1.6 m才可落蔓。而黄瓜在刚定植后的一段时间仍属苗期,蔓大都不是很长,  相似文献   

14.
黄瓜的回头瓜,是指主蔓黄瓜采收末期,在植株中下部结的瓜,即侧枝瓜。在生产中正确识别和充分利用黄瓜结回头瓜这一特性,可促使侧蔓结瓜,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收益。1、回头瓜的识别观察瓜柄基部有无小叶片。无小叶片的为主蔓瓜,有小叶片的为回头瓜。小叶片一般无叶柄,形状为三角  相似文献   

15.
<正> 落蔓技术是温室和大棚蔬菜延长生长期、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1 落蔓的作用 落蔓可使生长势强、结果期长、用高架栽培的中晚熟蔬菜品种获得优质高产。落蔓能使叶片均匀分布,保持合理采光位置,维护最佳叶面积状态,提高光合效率,同时利于农事操作。 2 落蔓时间  相似文献   

16.
黄瓜冬季栽培花打顶现象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瓜冬季栽培花打顶现象分析及防治措施孙小镭(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济南250100)所谓黄瓜花打顶,即蔓生性黄瓜在正常生长期限内,植株生长点分化为多个雌花而形成自封顶,不再有新的幼叶产生,使植株停止伸长生长及增加叶片数量,成为有限生长型。如管理措...  相似文献   

17.
樱桃番茄的整枝落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枝和落甍是温室大棚蔬菜延长生长期,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之一.在温室樱桃番茄周年栽培中,采用单干连续摘心整枝和落蔓技术,能使叶片均匀分布,保持合理的采光位置,提高光合效率,使植株一直保持旺盛的生长势,结果多,产量高,品质优.  相似文献   

18.
灌溉方法和整枝方式对塑料大棚西红柿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整枝方式和灌溉方法对秀玉西红柿植株农艺性状影响较大,采用吊蔓单干整枝植株高度明显比吊蔓换头落蔓整枝植株低,降幅约为25.3%;吊蔓换头落蔓整枝比吊蔓单干整枝结果层数多出5层,增产在13.90%~23.58%,延长上市时间26d。滴灌比沟灌节约用水近1/2,且水分利用率在76kg/m3以上。秀玉西红柿在吊蔓换头落蔓整枝+滴灌条件下,能明显提高植株生长势、单果重和总产量,有效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9.
黄颢 《农业知识》2023,(9):27-28
<正>黄瓜褐斑病是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和叶柄等部位,田间发病率比较高,危害程度比较大,菜农需做好防治工作。一、发病症状黄瓜盛瓜期是褐斑病的高发期,从植株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散蔓延,初期症状表现为叶面生出许多灰褐色小斑点,  相似文献   

20.
黄瓜在棚室中生产要进行吊蔓整枝,而传统的整枝法在整个生育期要进行多次落蔓,不仅费工费时,影响产量,且易给植株造成损伤,诱发病害的发生,形成发病中心,增加菜农人工和农药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