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硝态氮肥对春小麦拔节期、灌浆期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硝态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在拔节期,春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力、谷氨酸脱氢酶活力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在灌浆期,春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力、谷氨酸脱氢酶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脯氨酸含量呈升高的趋势。说明适当提高氮肥施用量能够加速小麦叶片氮代谢过程;而当氮素水平过高时,对氮代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铝胁迫对油菜根系及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油菜幼苗对铝胁迫的反应,采用沙培法培养油菜粗壮幼苗,再用水培法进行不同浓度的铝胁迫处理,测定油菜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过氧化氢酶、游离脯氨酸含量、油菜根系脱氢酶活力、氧化力等指标,并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铝胁迫下,油菜相对株高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相对根长逐渐减小,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表明铝首先对根系产生毒害作用;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下降,铝处理浓度越大叶绿素含量下降越明显;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均上升,表明铝胁迫影响叶片中有机物的运输,产生毒害;叶片过氧化氢酶的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表明铝胁迫达到一定浓度时才会对油菜幼苗叶片产生毒害;根系脱氢酶活性和氧化力均下降。  相似文献   

3.
小麦种子活力及其与脱氢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探讨小麦种子活力与脱氢酶活性的相关性,为小麦种子活力的检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个小麦品种(系)的种子分别采用室温密闭和低温密闭贮藏8个月,通过幼苗生长、模拟田间出苗率、电导率和脱氢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来测定贮藏前后小麦种子的活力,并进行各活力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系)种子的耐藏性存在差异,低温密闭贮藏有利于保持种子活力 贮藏前后小麦种子的脱氢酶活性与活力指数、模拟田间出苗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浸泡液电导率、绝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均存在负相关。[结论]脱氢酶活性可作为衡量小麦种子活力的较好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水杨酸(SA)在小麦对涝渍胁迫响应过程中的作用,利用200 mmol/L SA外源喷施涝渍胁迫条件下的小麦叶片,检测逆境处理期间小麦叶片内几种常见保护酶的活性,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相对外渗电导率,并于收获后测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S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涝渍条件下小麦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相对外渗电导率及MDA含量;大田试验结果表明,S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涝渍条件下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蔗糖预处理对盐胁迫小麦幼苗氮同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普通小麦为材料.研究了蔗糖预处理对盐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氮同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预处理明显增加了盐胁迫小麦幼苗的总氮量,增强了盐胁迫小麦幼苗氮同化相关酶的活性,包括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NADH-GDH)和异柠檬酸脱氢酶(NADP-ICDH).盐胁迫小麦幼苗的脯氨酸含量则在蔗糖预处理后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脯氨酸积累是植物抵御低温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脯氨酸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6℃低温处理(重度胁迫)和10℃低温处理(轻度胁迫)和25℃常温对照,分别用T6、T10和T25表示。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显著提高了脯氨酸合成途径关键酶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活性,降低了脯氨酸降解途径关键酶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进而增加了脯氨酸含量。低温胁迫下,合玉27叶片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明显高于敦玉213。  相似文献   

7.
水杨酸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材,用0.1 mmol/LSA作叶面喷施处理,清水作对照,当小麦幼苗第1片叶展开时,将各组各1/2幼苗分别置于常温(20℃)和低温(4℃)下培养,5 d后对小麦幼苗进行耐寒生理指标测定。[结果]0.1 mmol/LSA显著提高了低温胁迫下小麦幼苗细胞内SOD酶的活性。与低温对照处理的小麦幼苗相比,低温胁迫下0.1 mmol/L SA处理的小麦幼苗的SOD酶活力提高了10.95%,脯氨酸含量增加了42.80%;MDA含量减少了5.00%,膜透性降低了6.00%。[结论]SA显著提高小麦幼苗细胞内SOD酶的活性,增加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减少了低温对细胞的伤害,增强了小麦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8.
宋新妍  张崔灿  韩晓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37-14638
[目的]研究氯化钙和冬小麦抗旱性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喷施小麦苗期叶片,测定叶中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及SOD活性;用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拌种后测定小麦种子萌发率;用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浸种后测定幼苗复活能力。[结果]结果表明,用浓度为100mmol/L的氯化钙溶液喷施小麦苗期叶片,能显著增加小麦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浓度降低,SOD活性升高、并保持水力;用100mmol/L氯化钙浸种,可提高小麦种子在干旱条件下的萌发率。[结论]氯化钙可作为小麦苗期抗旱的一种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硝酸钾对渗透胁迫下烟草脯氨酸代谢途径的影响,利用聚乙二醇(PEG)胁迫烟草,测定胁迫条件下,经过不同浓度硝酸钾处理后烟草叶片的相关生理指标,重点测定了烟草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及脯氨酸代谢途径中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鸟氨酸转氨酶(OAT)和脯氨酸脱氢酶(PDH)的活性。结果表明,外加2 mmol.L-1KNO3可以显著增加叶绿素a含量、b含量和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有效缓解PEG胁迫对烟草叶片的伤害。胁迫条件下硝酸钾可以增加烟草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推测PEG胁迫显著促进脯氨酸累积可能是因为胁迫增强了谷氨酸途径中P5CS活性,PEG胁迫下硝酸钾促进脯氨酸累积则可能是因为硝酸钾增强了鸟氨酸代谢途径中OAT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麦对白粉菌过敏性反应与H2O2及3种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为探讨小麦对白粉菌抗性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白粉菌菌株17(Bgt17)和菌株6(Bgt6)及小麦品种扬158为试验材料,测定H2O2处理的小麦叶片过敏性细胞数量及POD、PPO、SOD酶活性。POD活性测定参照Hammershmidt方法并加以改进,用0.05mmol/LpH值为5.5的磷酸缓冲液进行提取,以愈创木酚作为底物测定,以1minA470变化0.01为1个酶活力单位;PPO活性测定参照ConstableandRyan方法进行,用0.05mmol/LpH值为5.5的磷酸缓冲液提取,以儿茶酚为底物测定,以1minA525变化0.01为PPO活力单位;SOD活性的测定参照Levine等方法进行,用提取液(50mmol/LMet,0.1mol/LpH值为7.8的磷酸缓冲液,1mmol/L二硫苏糖醇(DDT))提取。测定SOD对氮蓝四唑(NBT)光还原的抑制率,以抑制NBT光还原50%为1个酶活力单位。[结果]乳突在亲和性与非亲和性组合叶表细胞形成的差异不大,非亲和性反应叶表细胞过敏性反应发生早且明显比亲和性反应多;接种Bgt17后不同时间及非亲和性组合中含H2O2的过敏性反应细胞频率明显高于亲和性组合;用5、10、20mmol/L抗坏血酸处理后,小麦叶片中过敏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15.0与30.0mmol/LH2O2处理后诱导亲和性反应小麦叶片中过敏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接种白粉菌后,小麦叶片中POD、PPO、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非亲和性组合比亲和性组合3种酶的活性高。[结论]HO、PPO、SOD活性与小麦对白粉菌抗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克隆了脯氨酸脱氢酶ProDH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了ProDH基因的RNA干扰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到农杆菌.[方法]以“耐运2000番茄”幼苗为试材,根据GenBan中公布的番茄脯氨酸脱氢酶ProDH基因的序列信息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克隆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分析基因序列选择正反向片段并扩增,并通过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了ProDH基因的RNA干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PDHi利用冻融法将表达载体转化到农杆菌EHA105中.[结果]所克隆到的ProDH基因片段长2 001 bp,其中CDS为1 491 bp,编码380个氨基酸.测序结果与公布序列同源性100%,因此可以用来构建干扰载体;通过酶切与测序鉴定,证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经特异性引物扩增检测,证明表达载体已转入农杆菌,为进一步的研究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具有激发子活性的感染叶锈菌的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IWF-260刺激小麦洛夫林10悬浮细胞,探讨细胞感受激发子刺激引发的H2O2迸发情况及其产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以及荧光探针DCFHDA、HE来研究H2O2的迸发以及NADPH氧化酶的活化。同时借助药物学试验探讨Ca2+和活性氧的关系。【结果】IWF-260可以引起悬浮细胞H2O2爆发,其在IWF-260刺激诱发的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质膜NADPH氧化酶的激活以及胞外钙离子的内流与H2O2爆发有密切关系。【结论】IWF-260能够诱导细胞产生活性氧,质膜NADPH氧化酶和胞外钙离子内流参与了活性氧爆发过程。  相似文献   

13.
IWF诱导小麦悬浮细胞H_2O_2迸发及其产生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采用具有激发子活性的感染叶锈菌的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IWF-260刺激小麦洛夫林10悬浮细胞,探讨细胞感受激发子刺激引发的H2O2迸发情况及其产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以及荧光探针DCFHDA、HE来研究H2O2的迸发以及NADPH氧化酶的活化。同时借助药物学试验探讨Ca2+和活性氧的关系。【结果】IWF-260可以引起悬浮细胞H2O2爆发,其在IWF-260刺激诱发的细胞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质膜NADPH氧化酶的激活以及胞外钙离子的内流与H2O2爆发有密切关系。【结论】IWF-260能够诱导细胞产生活性氧,质膜NADPH氧化酶和胞外钙离子内流参与了活性氧爆发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用抗叶锈性不同的三个小麦品种 (洛夫林10、冀麦三号和5389) 分别接种两个毒力不同的叶锈菌 (puccinia rccondita f.sp.tritici) 小种 (366和165)、组成已知亲和程度不同的品种—小种组合。结果表明,不亲和组合接种后36h,ATPase活性峰值大而高,组织定位显示ATPase活性提高的部位位于侵柴菌丝接触的细胞及相邻细胞的胞壁和质膜附近;亲和组合接种48h以后,ATPase活性下降,并低于对照水平,组织定位未发现侵染细胞ATPase活性的增强;接种72h以后,侵染菌丝有较高的ATPase活性;慢锈组合ATPase活性介于亲和与不亲和组合之间。  相似文献   

15.
甘蓝脯氨酸脱氢酶基因克隆与RNAi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T-PCR、同源克隆和RACE等方法由甘蓝总RNA扩增得到了甘蓝脯氨酸脱氢酶基因cDNA全长(1 719 bp),其中包含了一个1 49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498个氨基酸,与已发表的十字花科植物ProDH基因均具有85%以上的同源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克隆干扰片段,利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将该基因干扰片段正反向插入到载体pFGC-1008的GUS内含子两侧,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植物表达载体pFGC-gPDH已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水杨酸对Zn2+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预防小麦早期遭受Zn^2+毒害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以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10^-6、10^-5、10^-4mol/L)水杨酸(SA)对Zn^2+(5 mmol/L)胁迫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SA使Zn^2+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和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增强,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说明SA可诱导小麦幼苗抗Zn^2+胁迫能力提高,缓解Zn^2+胁迫所造成的伤害;且在5 mmol/L Zn^2+胁迫条件下,以10-4mol/L SA处理效果最明显。[结论]Zn^2+胁迫小麦初期对抗氧化酶具有激活效应,后期转为抑制效应;SA能提高小麦幼苗对Zn^2+胁迫的抗性,缓解Zn^2+胁迫对小麦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干旱条件下小麦拔节期膜质过氧化物质以及保护酶系之间关系及其氮素调控机理,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了两个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郑麦9023(水地品种,抗旱性差)和长武134(旱地品种,抗旱性强)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拔节期叶片MDA、H2O2含量以及SOD、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旱性和小麦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和膜质伤害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而且受氮素营养的调控.抗旱品种相对不抗旱品种具有较高的SOD和CAT活性,而MDA和H2O2较低;MDA和H2O2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SOD和CAT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适量施用氮素对抗旱性建立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其降低了超氧阴离子的产量,从而使SOD活性降低和CAT活性提高,使得H2O2和MD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根系基本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取大田与盆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根系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品质类型不同,根系基本性状不同,中筋小麦豫麦49号除越冬初期外,其它各时期单株次生根条数均为最少,单株根干重介于豫麦34号及豫麦50号之间,单根质量高;越冬初期至挑旗期根系生理活性变化幅度大;弱筋小麦豫麦50号除越冬初期外,其它各时期单株次生根条数均最多,单株根干重各时期均为最大;拔节前根系活力最弱,挑旗后根系活力下降幅度较大,根中SOD活性罪状强且各时期变化幅度不大;强筋小麦豫麦34号,单株根干重量小,根系质量最差;拔节前根系活力较强,拔节后根系活动较弱,下降速度缓慢,根中SOD活性各时期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9.
植物功能叶的SPAD值与其氮素和叶绿素有较强的相关性,研究功能叶SPAD与其冠层光谱的关系,对实现植株叶绿素含量快速、无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冠层原始光谱进行一阶导数变换,研究其功能叶片SPAD值与冠层光谱的相关性,对监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敏感波段进行了提取,并建立了叶绿素含量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基于小麦冠层原始光谱反射率、冠层光谱导数反射率与SPAD的相关系数曲线,提取的各形式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敏感波段分别为500、690、760和470、630、723nm;并构建了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预测模型,以FDNDVI(630,723)预测模型较好,其R2可达0.9485,模型验证参数R2、MRE和RMSE分别为0.8099、0.0294和1.805,拟合效果较好,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进行预测。该研究结果可为冬小麦长势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镍诱导对小麦幼苗SOD活性和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幼苗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不同浓度(5、10、20、50、100、130 mg/L)镍处理对小麦幼苗植株生长、SOD活性和SOD同工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镍处理下小麦幼苗SOD1、SOD2和根系SOD1酶带增强,其他SOD同工酶酶带减弱,叶片和根系SOD活性均下降,小麦幼苗生物积累量与SOD活性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提示镍处理下,SOD酶带减弱及其引起的SOD活性下降是导致小麦幼苗生长受抑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