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桤木人工林细根与土壤养分含量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桤木人工林细根、土壤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桤木细根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高,春季最低;微量元素Fe、Mn、Zn、Cu、Pb、Ni、Cd含量冬季最低,春夏季较高.(2)土壤各层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微量元素Mn、Zn含量在冬季最低,秋季最高;Fe、Ni、Pb、Cu、Cd含量在冬季最高,春秋较低.(3)细根和土壤中大量元素含量在冬季存在负相关关系,微量元素Fe、Ni、Cd含量在一年四季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Mn、Cu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负相关关系,Zn、Pb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贵阳花溪石灰岩、石灰土与定居植物化学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化溪区石灰岩、石灰土及定居植物中化学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的pH值为9.38,全P和全K含量低,全Ca和全Mg含量较高,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Fe>Pb>Ni>Mn>Co>Cu>Zn>Cd;石灰土的pH值为7.53~7.98,有林地的有机质、全N及全P含量高于无林地,N素和P素有效率很低,速效N仅占全N含量的0.47%~1.18%,速效P仅占全P的0.8%~1.5%,全K含量亦不高,但有林地速效K含量(251.81 mg·kg-1)超过土壤速效K含量对应的富K(>155 mg·ks-1)水平等级,属富K型土壤,无林地全Ca及全Mg含量高于有林地,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Fe>Mn>Pb>Zn>Ni>Cu>Co>Cd,全Pb,全Zn及全Cu含量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3级标准;定居植物体内不同元素含量的差异很大,同一元素在不同植物体内含量的变化范围亦很大.  相似文献   

3.
油茶林果实成熟期养分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宁市10年生油茶作为试材,对油茶养分分配规律、油茶林土壤养分与树体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油茶营养诊断以及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油茶各器官中,大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N、Ca、K、Mg、P,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Mn、Fe、Pb、Zn、Cu、Cd;土壤大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Ca、N、K、P、Mg,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Fe、Pb、Zn、Cu、Mn、Cd。土壤养分含量与油茶各器官养分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与油茶干的养分含量相关性最为紧密;土壤N、Zn、Mn、Pb、K含量与油茶植株养分元素含量的关系最为紧密;土壤Mn与油茶各器官Mn元素含量均呈现正相关;土壤N与油茶干中N含量呈现极显著相关;土壤Cd元素含量和油茶各器官中Cd元素含量多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5年生、8年生、14年生的四川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乔木层、活地被物层、枯枝落叶层的养分积累的研究表明:随着林分生态系统中年龄的增长,林分各种养分元素的积累总量增加,各层次中大量元素的积累总量也增加;各种大量元素的积累总量都是:N〉Ca〉K〉Mg〉P;各种微量元素的积累总量都是:Fe〉Mn〉Zn〉Cu〉Pb〉Ni〉Cd。  相似文献   

5.
石漠化石灰土与水土保持植物葛藤化学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花溪区石灰土及水土保持植物葛藤化学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石灰土pH值为7.98,有机质含量为56.60 g·kg-1.全N、全P含量分别为3.56,0.64 g·kg-1,N和P有效率低,速效N仅占全N含量的0.47%.速效P仅占全P的1.46%.全K含量为6.92 g·kg-1.属缺K型土壤.全Ca、全Mg含量分别为15.44、2.74 g·kg-1.(2)微量元素含量依次排序为Fe>Mn>Zn>Ni>Pb>Cu>Co>Cd.全Pb、全Zn、全Cu含量均未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3级标准,可以作为林地使用.(3)水土保持植物葛藤体内不同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N、K、Ca元素含量在10 g·kg-1以上,P、Mg元素含量为l~6 g·kg-1,Fe元素在1 000 mg·kg-1以上,Zn、Mn、Pb、Cu元素含量为10~100 mg·kg-1,Cd、Ni元素含量<5 mg·kg-1.(4)葛藤对土壤中N、P、K、Ca、Mg元素的积累能力最强,其次是对Zn、Cd,Cu、Pb元素,而对Mn、Ni、Fe元素的积累能力最弱.研究结果可为石漠化石灰土的植被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5年生、8年生、14年生的四川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乔木层、活地被物层、枯枝落叶层的养分积累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元素的积累总量也在增加,且各层次中大量元素的积累总量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各种大量元素的积累总量都是:N〉Ca〉K〉Mg〉P;各种微量元素的积累总量都是:Fe〉Mn〉Zn〉、Cu〉Pb〉Ni〉Cd。  相似文献   

7.
对冰冻灾害前后湖南湘潭锰矿矿区废弃地的栾树、杜英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地表水、土壤、林木及死地被物的养分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冰冻灾害后,林地地表水的pH值、电导率、溶解氧、K、Ca、Mg含量明显减少,Zn、Mn、Pb含量显著增加;林内土壤含水量、全P、全K含量显著增加,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明显减少,微量元素Cu、Pb、Co含量增加,Fe、Zn、Mn、Cd、Ni含量减少;林木枝、叶、干中含水量均显著减少,树干中N、P、Ca、Mg、Cu、Zn、Mn、Cd、Ni、Pb、Co含量增加,树枝和树叶中P、K、Mg减少,而Cu、Fe、Zn、Mn、Cd、Ni、Pb、Co含量却增加;林地上的死地被物中K、Mg在各组分(未分解、半分解、已分解)含量降低,Cu、Fe、Mn、Ni、Co含量增加.可为突发性自然干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及抗御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安岳柠檬及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初步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初步测定了安岳部分地区柠檬及土壤中Cu、Mn、Zn、Fe、Ca、Mg的含量,土壤中Pb、Cd含量。结果表明,试验样品中营养元素丰富。各元素含量总的变化趋势是:果核果皮果肉,并且具有一定的分布特性,Ca、Mg、Fe含量相对较高;土壤中有害元素Pb、Cd远低于我国无公害水果种植地土壤的最低限量;柠檬与土壤中金属元素存在相关性,试验品中各种金属元素变异系数大,说明环境条件和种植技术影响着元素在柠檬中的积累。试验结果为提高和保持土壤及果品的优良特性,优化种植管理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9.
立地条件对青檀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在安徽省境内调查的 33块标准地资料为基础 ,探讨了成土母质对青檀檀皮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土壤pH值对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及青檀地上部分各组分矿质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在砂岩发育土壤上生长的青檀人工林 ,其檀皮中N、P含量最高 ,檀皮中K含量以生长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最高 ,但在同一母岩发育的土壤上不同年龄段檀皮中N、P、K含量的大小为 1a生 >2a生 >3a生。 3a生檀皮中Ca、Mg含量均为生长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最高 ,其中Ca含量达 17 3g·kg- 1 ,分别是生长在千枚岩和板岩发育土壤上檀皮的 1 4 8和 1 6 8倍。随着萌条年龄增大 ,檀皮中含量逐渐提高 ,3a生檀皮中Ca含量约为 1a生檀皮中的 2倍。Cu、Zn元素以生长在石灰岩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 ,Mo和B则以生长在板岩发育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 ,而Mn元素是生长在千枚岩土壤上的檀皮中含量最高。土壤pH值对檀皮中矿质元素含量有较大影响 ,檀皮中Ca、Mg、B和Cu含量为碱性土 (pH7.5~ 8 5 ) >中性土 (pH6 .5~ 7 5 ) >酸性土 (pH5 .5~ 6 5 ) ,Mo和Zn含量为中性土 >碱性土 >酸性土 ,Mn含量为酸性土 >中性土 >碱性土。青檀地上部分各组分矿质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 ,但檀皮中Ca、Mg含量与木质部中Ca、Mg含量呈明显正相  相似文献   

10.
对长沙市天际岭林场枫香人工林7种重金属元素(Mn、Fe、Zn、Cu、Pb、Ni、Cd)在根系中含量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枫香根系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季节之间差异性达到显著(P0.05)。根系中Mn元素含量最大,Cd元素含量最低,说明枫香对Mn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大根和中根中重金属元素总含量季节变化规律一致,均是冬季夏季春季秋季。中根和细根中Pb元素含量较大根增加近3倍,仅次于Mn、Fe元素,说明枫香的中根和细根对Pb元素的吸收强于大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