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接换种技术,不但改变了原有的品种,而且对衰老树有复壮作用,促进树体营养生长,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所以,高接换种也是改造小老树"低产园"的有效措施之一,高接换种操作技术简单,易学会,成本低,便于推广,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技术。1高接换种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高接换种时应考虑嫁接亲和性,所谓嫁接的亲和性(或亲和力)是指两者的内部结构、生理和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山核桃属种间嫁接亲和性进行探讨分析,为嫁接砧穗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核桃、薄壳山核桃、湖南山核桃2 a(年)生实生苗为砧木,分别与山核桃、薄壳山核桃、湖南山核桃当年生优良穗条嫁接,形成9个砧穗组合,通过萌芽率、成活率、生长指标、光响应曲线和荧光参数等指标综合评价嫁接亲和性。【结果】(1)以湖南山核桃和薄壳山核桃为砧木时,接穗萌芽率最高,分别为80.26%和78.52%,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嫁接山核桃萌芽率提高了12%。(2)从嫁接苗的生长量来看,薄壳山核桃不宜嫁接在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砧木上;而当以薄壳山核桃为砧木时,能促进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的生长;湖南山核桃为砧木,能促进山核桃接穗粗度增加。(3)从光合指标来看,以薄壳山核桃为砧木的Amax显著高于以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苗木。LSP以薄壳山核桃为砧木时最高,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在相同光照条件下,LSP较高的叶片不易光抑制,湖南山核桃嫁接在山核桃上能增强叶片的LSP,增强其抗光抑制能力。(4)薄壳山核桃为砧木、薄壳山核桃为接穗的嫁接苗栅栏组织最厚(145.665μm),植物利用光能的效率最高,也相应的使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接穗的嫁接苗栅栏组织变厚。【结论】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亲和性良好,以薄壳山核桃为砧木分别嫁接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亲和性好,但分别以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为砧木嫁接薄壳山核桃的亲和性差。  相似文献   

3.
薄壳山核桃种子晚冬早春高温催芽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薄壳山核桃主要通过嫁接技术进行苗木繁育,其砧木主要是实生苗。介绍薄壳山核桃晚冬早春高温催芽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使当年播种当年可以嫁接的实生苗达90%以上,大大缩短通过嫁接技术进行苗木繁育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采用薄壳山核桃控温控湿的嫁接方法,对嫁接时的温度、湿度以及对嫁接前的砧木和接穗苗培育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通过营建盆栽采穗圃、砧木培育、自动化控温控湿嫁接繁殖步骤来实现,使薄壳山核桃的嫁接成活率由30%提高到85%以上的水平,为实现薄壳山核桃成功推向市场奠定了较好的园艺基础。  相似文献   

5.
蒋贵运 《广西园艺》2002,(4):J005-J006
高接换种是改造柑桔低产果园、优化品种结构的有效途径。由于市场变化和中熟温州蜜柑占比例过大等原因 ,中熟温州蜜柑经济效益较过去明显下降 ,许多果农采取高接换种进行改良。但部分果农换种心切 ,技术不当 ,致使高接的效果不佳 ,甚至全树死亡 ,极大地挫伤了果农高接换种的积极性和延缓品种优化的进程。1 中熟温州蜜柑高接换种死树的原因1 .1 树龄大、树势弱 调查发现 ,被嫁接的中熟温州蜜柑大部分异常死树均为树龄大 ,树龄己达 1 5年左右 ,树势弱 ,主枝、副主枝粗大 ,嫁接后愈合困难。1 .2 嫁接口太大 从嫁接口粗度调查表明 ,接口粗…  相似文献   

6.
正对多年生品质差、产量低的核桃树,在嫁接前按要求只留一个主干,把主干上的枝条全部疏除,待新枝长出后应用方块芽接方法进行嫁接及接后管理的一系列技术,称为核桃树净干芽接高接换优技术。对于现有5~10年生的低产树改良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以往的枝接高接换优技术,这项技术使适宜嫁接改良的核桃树龄大大提前,且操作简单、省工,成活率可  相似文献   

7.
老产区核桃更新复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核桃老产区立地条件都很差,不修剪、不打药、不施肥、不浇水,粗放管理,导致树体衰弱,结果部位外移,产量下降,极大地影响了果农对发展核桃种植产业的积极性。为此,在生产中,我们针对性地采取了几项更新复壮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高接换头由于核桃多是实生苗,品种混杂,品质劣,抗性差,所以对于2~10年的树均可采用高接换种的方法,高接后2~3年即可达到一定产量。目前,优良品种有薄壳香、鲁光、中林(1、2、3),嫁接方法宜采用砧穗接合面积大的“蜡封接穗插皮接”成活率较高。嫁接试验表明:4月9日~4月15日,高接成活率为81~89%,…  相似文献   

8.
高接换种树应做好炭疽病的防治柑桔高接换种是调整品种结构,适应市场需要,提高果品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高接换种成活率除与选择的高接时期、接穗新鲜饱满程度、高接换种嫁接技术以及嫁接后的管理有关外,炭疽病为害与否也是关键之一。柑桔炭疽病在全国柑桔产区...  相似文献   

9.
对定植多年的枇杷实生树进行“高接换种”是改良枇杷种性行之有效的捷径。不同的树龄、树势,嫁接方法各异。通常采用嵌接、剪(锯)顶切接、倒砧切接,少数采用腹接。“高接换种”的效果如何、除了与嫁接技术有关,还与接后的管理水平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如精心管理,第二年即可形成新  相似文献   

10.
薄壳山核桃山地嫁接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薄壳山核桃作为一种新兴高档干果及木本油料作物,其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也在快速增加。而目前薄壳山核桃主要栽培于普通农田中,面对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通过多年研究经验,系统总结了薄壳山核桃的山地嫁接与相应的栽培技术,旨在薄壳山核桃在山地的栽培和繁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薄壳山核桃是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的经济树种,具有多种用途和较高经济价值,尤其是其干果和干果提炼油,倍受营养专家所推崇。为了加速薄壳山核桃的推广进程,详细介绍了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繁育、嫁接繁育和快繁育苗技术,解决了生产中种苗和良种繁育难题。  相似文献   

12.
果树高接换种改良新法张艳芬,杨茂林(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果树高接换头改接良种,往往因大树改小造成大量的减产,现介绍一种高接换种改良方法,此法可保留原树结果,待改接枝形成产量后再去除原枝,从而减少了因更换良种而造成的暂时产量损失。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枝嫁接技术改造板栗低产林,可实现高接换种后投产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技术内容包括优良接穗采集与贮藏、接芽挑选、嫁接技术及高接后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柑桔春季高接换种通常采用切接、留大桩,春梢夏梢摘心促发新梢扩大树冠技术.然而高接换种过程中,存在着嫁接捆扎困难,嫁接成活率较低,摘心促梢较少,树冠恢复慢,投产迟,产量损失大的问题.为此,在几年高接换种实践基础上对上述常用技术方法作了一些改进,提高了嫁接速度和嫁接成活率,促进了树冠的迅速恢复,提早了投产时间,减少了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5.
龙眼高接换种技术是优化龙眼产业结构的重要方法,也是改造低产龙眼果园的有效途径,具有投入少、收益高等优点,其技术要点包括高接换种对象、良种选择、嫁接前管理、嫁接时间、接穗采集与处理、砧木选择、高接部位选择、嫁接方法等。龙眼高接换种后的管理对提高接穗成活率及树冠恢复有很大影响,因此需从及时抹除不定芽、挑芽留梢、水肥管理、去除抽水枝和解膜、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强管理,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延迟锯砧高接换种是指当年夏、秋季高接换种后,当年不锯砧,让柑橘树持续结果,第二年清砧、锯砧,促其抽梢、恢复树势并快速结果丰产的一项技术。高接换种一般采用"第一年嫁接,第二年恢复树势,第三年丰产",而延迟清砧高接换种技术与高接换种相比,当年夏、秋季嫁接,第一年不清砧锯砧,任其生长结果,不影响第一年柑橘产量,第二年清砧锯头,使其恢复树势,第三年实现丰产。即减少一年因品改恢复树势时间,即在高接换种基础上延  相似文献   

17.
龙眼高接换种技术是优化龙眼产业结构的重要方法,也是改造低产龙眼果园的有效途径,具有投入少、收益高等优点,其技术要点包括高接换种对象、良种选择、嫁接前管理、嫁接时间、接穗采集与处理、砧木选择、高接部位选择、嫁接方法等.龙眼高接换种后的管理对提高接穗成活率及树冠恢复有很大影响,因此需从及时抹除不定芽、挑芽留梢、水肥管理、去除抽水枝和解膜、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强管理,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杨国胜 《广西园艺》2013,24(1):28-30
利用高枝嫁接技术改造板栗低产林,可实现高接换种后投产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技术内容包括优良接穗采集与贮藏、接芽挑选、嫁接技术及高接后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9.
高接换种技术指的是在原本杂劣梨树枝干中,嫁接优良梨树品种的枝干,以此降低梨树品种的换代周期,提高梨鲜果的质量,有效促进梨树种植行业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杂劣梨树高接换种的经验及相关资料,详细介绍了杂劣梨树高接换种技术,并且探讨了高接换种技术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20.
橄榄幼树嫁接技术是将橄榄小苗嫁接和高接换种技术两者结合起来,解决嫁接小苗种植后生长未老先衰和高接换种不矮化和结果迟的技术。总结出“以幼树低位高接、矮化修剪为中心环节,以建园基础与土壤改造、砧树培育为基础措施,以营养袋两段式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为技术配套”的橄榄幼树嫁接矮化栽培技术模式,自经2000年以来应用推广800hm^2,取得良好成效,技术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