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报道2008年和2014年在云南普洱市举办的茶叶加工技术技能竞赛情况,分析其中七子饼茶压制质量问题,阐述了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正>用笼糠、木屑、稻草等覆盖物覆盖雷竹林地,可提早出笋,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浙江省竹区普遍推广的新技术。可是近年竹区普遍采用旧的覆盖物第2年再覆盖,结果出现白蚁等虫害且危害严重。竹农为了灭虫,采用呋喃丹等农药治虫,导致农  相似文献   

3.
普洱茶的HPLC化学指纹图谱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针对茶多酚类、咖啡碱及黄酮(苷)类物质含量变化的两个HPLC色谱数据的多元信息融合,制作了滇青(晒青毛茶)、青饼和普洱茶(熟饼)3组茶样的化学指纹图谱,并用欧氏距离、相似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判别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生化组成、化学指纹图谱模式谱、聚类分析,还是主成分分析结果,青饼都与普洱茶(熟饼)有明显差异,而与晒青毛茶相似,说明1~2 a陈以内的青饼在化学成分上与普洱茶(熟饼)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而与晒青毛茶有很高的相似度,本质上还是属于绿茶.  相似文献   

4.
油茶饼综合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油茶饼皂素的提取精制方法,测定了油茶饼中油茶皂素、蛋白质、糖及脂肪等的含量,为油茶饼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油茶Camellia oleifera籽饼的利用率,以油茶籽饼为原料,通过正己烷一次浸提的方式提取其中的油茶籽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提取温度、不同料液比和不同提取时间对油茶籽饼中油茶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40℃,油茶籽饼与正己烷溶剂比例为1:3(g:mL),提取时...  相似文献   

6.
油茶饼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油茶饼病病叶上分离得到一真菌,经鉴定为油茶外担子菌[Exobasidium gracile(shirai)Syd]。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在15~31℃的范围内均能生长,25~28℃为其适宜的生长温度,最适温度是25℃,低于10℃或高于35℃停止生长;在pH 3~7的范围内均能生长,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5~6,最适的pH为5.5,pH低于2或高于8停止生长,最适的相对湿度是100%。  相似文献   

7.
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提取优化工艺,将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相结合,充分挖掘正交试验数据信息,通过仿真模拟和优化,获得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较优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3.5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5。  相似文献   

8.
研究利用索氏浸提法提取燕麦中皂甙工艺条件。以乙醇-正丁醇为溶剂,以皂甙RC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燕麦提取液中总皂甙含量,采用正交试验对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试验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7;乙醇浓度:70%;浸提温度:70℃,提取率为1.716%;主次顺序依次为:料液比〉浸提温度〉乙醇浓度。该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控制肾茶水提取液的投料量,在30min内浓缩至70°Bx膏状物、制固体饮料。肾茶粉和薏仁粉的混合物(1:1)调节到含水量20%,挤压膨化。或添加1%~2%β—CD掩蔽肾茶粉的苦味与不良气味,两者用于生产“保健茶”  相似文献   

10.
快速测定黄姜中薯蓣皂甙元含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研究将测定黄姜中薯蓣皂甙元含量的方法改进为微量浸提分光光度法。此法采用微量样品以无水酒精浸提代替传统的回流抽提法, 以香兰素-浓硫酸作显色剂, 冰醋酸作溶剂, 在460NM处测定薯蓣皂甙元的含量。与传统的重量法、抽提分光光度法相比较, 此法测定方法简便, 结果准确, 成本低, 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芦荟在洗发香波配方中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安 《热带林业》2003,31(2):48-49,47
对经过脱苦去毒浓缩后的芦荟干粉在洗发香波中的性能进行了稳定性、细菌和霉菌抑制、增泡作用及去头屑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芦荟汁在除去大黄素,醌苷等有毒成份后,经消毒浓缩的芦荟干粉以1.1~1.2%的比例加入到香波配方中,和各类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为最佳,使配方具有最高的稳定性,并可达到最好的增泡,杀菌消炎和消除头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运用超声法提高皂荚皂甙浸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技术对皂英皂甙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多因素的研究,得出提取皂荚皂甙的最佳工艺参数:浸泡水温为45℃,时间12h;超声频率1000kHz,时间30min,浸出率达24.50%。实验证明,该超声工艺比传统浸提工艺浸泡时间节省33%,节能20.1%,浸出率提高了4.1%,可以作为实验室和大规模生产的模拟工艺。  相似文献   

13.
香椿嫩枝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香椿嫩枝叶黄酮,结果显示乙醇不同体积分数对黄酮的得率有显著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在不同乙醇体积分数(60%、70%、80%)、不同料液比(1:8.1:10、1:12)、不同温度(50、70、90℃)和不同提取时间(1、2、3h)条件下,得出香椿嫩枝叶黄酮提取最佳条件为:在50℃条件下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2,热提1h。  相似文献   

14.
香椿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椿在我国一直是1种传统的中药材,它的叶、根、茎、皮均可入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香椿的研究从一些传统的认识逐渐发展到对香椿化学成分及作用机理的研究。笔者对香椿的化学活性成分、挥发性物质、药理研究等进行综述,对香椿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七种人工林针叶树材抽出物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勤  陆熙娴 《木材工业》1999,13(1):23-25
对7种人工林针叶树材抽出物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7种木材的热水抽出物含量在9.39%-2.24%之间,其中日本落叶松的抽出物含量最高为9.39%,马尾松含量最低为2.24%,2)1%NaOH抽出物含量在18.00%-11.80%之间,其中长白落叶松的含量最高为18.00%。杉木含量最低为11.80%;3)苯-醇抽出物含量在2.90%-1.67%之间,其中杉木的含量最高为2.90%,云南  相似文献   

16.
厚垣普可尼亚菌是对植物线虫有防治潜力的生防菌。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厚垣普可尼亚菌液体发酵条件,利用 Grow/Sigmoidal 模型中的非线性拟合方程 Logistic 函数和 Boltzmann 函数构建该菌液体发酵过程中的孢子增长、底物消耗和产物生成的液体发酵动力学模型,并运用 Origin Pro V8.6软件拟合求解出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在28℃条件下和500 mL摇瓶中,厚垣普可尼亚菌优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是葡萄糖15.0 g·L -1,玉米粉15.0 g·L -1,大豆粉20.0 g·L -1,KH2 PO40.25 g·L -1,MgSO4·7 H2 O 0.25 g·L -1,接种量5%,初始 pH 5.0,装量40%和转速190 r·min -1。厚垣普可尼亚菌液体发酵动力学模型可描述发酵过程中孢子含量、还原糖和氨基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碳氮代谢进行分析。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发酵过程:孢子量比生长速率在88.1 h时达到最大,最大值为0.0302 h -1;还原糖比消耗速率在86.8 h 时达到最大,最大值为0.0334 h -1;氨基氮比生成速率在110.8 h时达到最大,最大值为6.864×10-4 h -1。模型拟合和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反映普可尼亚菌液体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为其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1 mg/L,10 mg/L,100 mg/L,1 000 mg/L 4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喷施皂荚主干刺芽,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皂荚枝刺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为1 mg/L时对皂荚主干枝刺长和单株枝刺重的促进效果最佳,而对促进皂荚主干枝刺基部粗生长效果不明显。其余浓度处理对皂荚主干枝刺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市场上液体乳制品包装中存在的问题,以绿色环保为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问题,进行合理的包装设计和造型上的创新改进,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人性化包装。结构造型设计依据包装乳制品的性质、形态及成本等因素进行考虑设计,在结构设计上更加方便携带及饮用,专门针对不同人群设计的包装结构。  相似文献   

19.
通过4年的大棚栽培试验和室内控温试验,对香椿芽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研究,在香椿芽萌发最低临界温度、最适温度、有效积温与大棚温度调控方面,在苗木种源、假植与低温处理方面,在苗木质量标准与栽植密度方面,以及在尚未落叶休眠的非休眠苗的应用方面等,取得了一系列科学结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采集到的一株野生大型真菌子实体进行了菌种分离,并对获得的菌丝进行了rDNA ITS序列分析。结合形态鉴定,对分离株r DNA ITS片段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长度为649 bp,登录NCBI与GenBank中已知的菌种进行Blastn比对,序列相似性在99%~91%之间,下载相似性高的菌种的ITS序列,通过ClustalW进行序列比对,MEGA5.2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树图分析,鉴定出分离的菌株为紫丁香蘑纯菌种。然后,对紫丁香蘑液体菌种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其中配方3生长速度最快,适宜紫丁香蘑液体菌剂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