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概述了自第一株转基因小麦问世以上转基因小麦研究取得的巨大进展,简要介绍了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基因转化方法,对转基因技术在获得抗除草剂、抗病虫、抗逆、改良品质和雄性不育转基因小麦植株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指出了转基因小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转基因小麦前景。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大型烟草企业专利申请热点与研发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国内外大型烟草企业专利申请情况、技术分布和研发趋势,对2006-2010年在中国申请专利排名前5位的烟草企业的技术类专利进行了统计,并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文献计量学等情报分析方法对这些专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烟草工业企业成为国内烟草科技创新的主力,国外竞争对手实力强大;(2)中国烟草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较低,专利结构有待优化;(3)国内外烟草企业申请最多的均为烟用材料类技术专利,但国外的烟用添加剂主要添加于滤棒、卷烟用纸等材料中,而国内的烟用添加剂主要添加于烟丝、滤棒中。  相似文献   

3.
小麦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用转基因技术以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病虫和抗逆能力,相关研究已卓见成效。主要对目前小麦转基因技术研究现状、主要的转化方法、转化效率、影响因素、转化目标基因、相关报告基因与选择标记基因的应用以及外源基因的表达调控等做了简要总结,对小麦转基因存在的问题及育种潜力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摘要:针对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缺少优良抗性种质资源的问题,利用外引温热带玉米种质改良国内种质的方法,即鉴定并发掘外引玉米种质的优良抗病、抗逆基因,通过与国内骨干系杂交或组建抗病、抗逆群体后,鉴别筛选出含抗病、抗逆基因的材料回交纯合,最终选育出新的自交系用于我国杂交种的培育,从而提高国内玉米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并利用外来种质的优良抗逆基因选育出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植9831。  相似文献   

5.
通过Innography专利平台数据库中相关专利的检索,利用专利计量学方法,从专利申请国家及数量、申请机构及技术差异、研发热点等方面对甘蔗技术领域国际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甘蔗技术专利呈现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和回落3个阶段,中国、美国、巴西专利累计申请量最多,是主要技术输出国,是全球最受重视的技术市场。科迪华、拜耳、先正达等大型跨国公司不仅是全球主要的专利申请主体,在中国的专利申请也较为活跃,其在甘蔗分子育种、无性繁殖、生化防控等领域申请了大量基础专利,基本实现了在全球的技术保护。国内相关专利申请主体为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利类型方向侧重于甘蔗种植、生产、加工等新型实用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6.
正截至2015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达到29个,其中21个为发展中国家,8个为发达国家,研发对象也更加广泛,已涵盖了至少35个科、200多个种,涉及大豆、玉米、棉花、油菜、水稻和小麦等重要农作物,以及蔬菜、瓜果、牧草、花卉、林木及特种植物等,研究目标更加多样,由抗虫和抗除草剂等传统性状向抗逆、抗病、品质改良、营养保健拓展,转基因技术更加精准,基因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了解国内外烟草企业专利申请的数量与技术分布状况,分析研究国内外的烟草企业专利申请热点,对2000~2009年中国知识产权局外公开公告的共计8420件烟草技术类专利 进行了统计,并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文献计量学等情报分析研究手段对烟草技术类专利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从烟草专利的申请类型来看,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较低;(2)从烟草专利的专利权人来看,我国烟草企业竞争对手实力强大;(3)从烟草专利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烟草企业的新技术发展潜力巨大;(4)从烟草专利的技术分布来看,我国烟草科技创新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与国外相比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为什么说专利导航就像摄像头,为什么说我国目前很多专利都是"稻草人"专利,为什么说获得专利不等于保护了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张伟波副部长在10月24~25日江苏南通召开第一届农药行业知识产权培训会上表示,国内专利数量虽然远多于国外专利数量,但国内专利申请的授权率低于国外,且国内专利质量低于国外专利,这也是需要我国农药企业重视和改变的。他在致辞中还强调,专利申请要重视保护,且一定要对专利制度理解深刻,申请知识产权的目标不是拿到产权,而是要拿到市场。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夏烽特别提到,培养和造就  相似文献   

9.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几丁质酶基因和b-1,3-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导入小麦品种扬麦10号和Bobwhite,共得到了13棵T0代转基因植株,2个小麦品种的转化效率分别为1.4%和1.0%。T1代植株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对赤霉病具有一定抗性,小穗发病率4.76%~11.76%,低于抗病对照和感病对照。T1代植株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  相似文献   

10.
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小麦的获得和鉴定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导入小麦品种扬麦10号和Bobwhite,共得到了13株T0代转基因植株,2个小麦品种的转化效率分别为1.4%和1.0%.T1代植株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对赤霉病具有一定抗性,小穗发病率4.76%~11.76%,低于抗病对照和感病对照.T1代植株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分离比例为2.33∶1,较低的分离比例可能与外源基因的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11.
小麦冷驯化相关基因及抗寒性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抗寒性锻炼或冷驯化过程的小麦会增强抗寒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小麦冷驯化与抗寒性相关基因与分子机理研究的主要进展,对参与低温信号传导的CBF、ICE、b-ZIP、WRKY、NAC等转录因子,以及低温响应蛋白包括ABA依赖和非ABA依赖途径的COR蛋白、水通道蛋白、微管蛋白、抗冻蛋白等的表达调控模式做以介绍。我们对春化作用与冷驯化的相关性,小麦冷驯化过程中低温信号传导途径和低温响应机制也进行了讨论、总结,期望能对今后小麦抗寒分子育种及抗寒性分子机理的研究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2.
56个小麦品种(系)的苗期和成株抗叶锈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中国小麦品种中所携带的抗叶锈基因,对5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接种推导其中所含有的抗叶锈基因,同时连续2年对供试材料进行田间成株抗叶锈鉴定。通过苗期基因推导结合分子标记辅助检测,结果表明,在36个小麦品种中共鉴定出Lr26、Lr34、Lr1、Lr2a、Lr11、Lr20、Lr30、Lr33和Lr44等9个抗叶锈基因,其中28个品种含有Lr26,Lr1和Lr20分别存在于6个品种中,4个品种含有Lr30,Lr11和Lr44各存在于2个品种中,Lr2a、Lr33和Lr34各自在1个品种中出现。经过2年的田间抗叶锈鉴定共筛选出46个慢锈品种。筛选到的这些苗期和成株抗病品种均可用于小麦持久抗叶锈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本文以15年(1998—2012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稻、麦类作物遗传育种面上类项目申请数据为依据,对稻、麦类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从研究领域和研究层次2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数据显示,15年来稻、麦类各类型项目申请量呈上升趋势,其中稻类项目的申请总量高于麦类项目。从研究领域来看,稻类研究项目申请量最多的是发育生物学,占稻类申请量的37.4%;其次是抗性,占27.6%。麦类作物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性研究领域上,占麦类申请量的38.1%;其次是发育及品质,分别占23.7%和21.5%。从研究层次来看,随着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稻类研究领先于小麦研究。稻类研究项目申请量最多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占稻类申请量的41.6%;其次是分子标记与基因定位,占28.8%。麦类研究申请量最多的是分子标记与基因定位,占麦类申请量的36.5%;其次是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占28.2%。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建议今后在继续加强对围绕高产、优质、高效、抗逆等研究持续资助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将基因组学、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与传统作物学相结合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4.
龙丽娜  刘晃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8):143-149
为分析我国渔业装备科研机构的专利发展现状和科技创新能力,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为例,使用PatSnap平台和文献计量法,分析了专利申请类型、申请趋势、国际专利申请情况、专利合作情况、技术领域、法律状态和重点专利等指标。结果表明,该研究所主要专利类型为发明专利,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但国际专利申请较少,有效专利占比不高;主要通过与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专利合作,其次是企业;专利优势集中在网箱、自动、鱼类、清洗、池塘;循环水、去除、海水;生物、水体、净化;监测、测试方法、救生筏;射流、真空;返回舱、船用、补偿、液压等领域。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稳步推进国际合作、提高专利存活率和技术转化率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BCL、RIP细胞凋亡基因向小麦中的导入和赤霉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CL和RIP 2个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分别导入了小麦品种扬麦10号和Bobwhite,转化效率分别为1.60%和1.25%。Southern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凋亡基因已稳定整合到小麦染色体上,多数植株为单拷贝整合。Northern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凋亡基因能以小麦遗传背景高水平转录为RNA。转基因植株T1代分离比例为2.11~2.33∶1,表明外源基因在后代中能够稳定遗传。BCL转基因植株和RIP转基因植株对赤霉病均表现出一定抗性,其中BCL-20、BCL-21、RIP-8、RIP-18等15个T1代植株的小穗发病率为5.6%~16.1%,可望进一步培育抗小麦赤霉病新材料。  相似文献   

16.
江苏丰县苹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全面了解丰县苹果生产现状,推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2009-2011年对丰县果树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农户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年轻人力;普遍年收入不足30000元;总投入每年递增,但投入产出比却持续降低;晚熟品种所占比例过大;对新技术的采纳较为保守;多采用传统销售模式,并期盼新型销售渠道的建立等。针对丰县苹果产业化生产中存在的以上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国内苹果生产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丰县苹果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丰县苹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1)加强果品基地建设,严格安全卫生标准;(2)积极引导,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水平;(3)解决生产布局和机构不合理的问题;(4)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完善市场服务功能;(5)建立营销市场的网络体系;(6)整合资源,发展观光果业,打造果业发展新亮点。  相似文献   

17.
一种快速提取小麦基因组DNA的改良CTAB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旨在寻求一种微量、快速提取小麦DNA的方法。以小麦幼叶为材料,用改良CTAB法、改良SDS法、沸水浴法提取小麦叶片总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紫外吸收法和PCR检测DNA完整性和纯度。改良CTAB法提取小麦基因组DNA质量和纯度高、无降解,每人每天可以轻松提取200个DNA样品,对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显示扩增目标条带清晰一致,无假阳性,试验结果理想。改良SDS法所提DNA纯度和浓度虽略不如改良CTAB法,但仍然符合实验要求。沸水浴法提取量少且杂质多,PCR无有效扩增,结果不理想。改良CTAB法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微量小麦DNA提取方法,适用于PCR和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粒重QTL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对小麦不同发育时期灌浆速率及千粒重进行动态QTL初步定位,并进行遗传分析,通过01-35×6044杂交得F1代,后经连续多年“一粒传法”获得F9代重组自交系,利用Mapmaker/version 3.0计算标记间距离并绘制遗传图谱,结合田间表型数据采用Win QTL Cart 2.5软件的方法研究小麦不同发育时期灌浆速率及千粒重QTL定位情况及其效应。结果共检测到13个小麦灌浆速率及千粒重QTL,这些QTL大部分是位于2A染色体上,部分位于6A、5A、4A染色体上。其中千粒重QTL 2个,可解释表型变异的9%和33%;平均灌浆速率QTL 3个,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18%;最高灌浆速率QTL 1个,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1%;最高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QTL 1个,解释7%的表型变异;第一、四时期各1个,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2%和16%;三、五时期各2个,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8%~9%和9%~10%。通过对不同时期小麦灌浆速率和粒重QTL定位,探索了控制灌浆速率的基因表达的时空特性,为灌浆速率及千粒重的QTL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转基因品系龙辐06K1079和龙辐06K1083品质性状的年度间变化和稳定性,于2007—2010年将转基因系与其亲本‘龙辐麦8号’种在隔离区内,并连续4年进行了品质测定。用变异系数(CV)和回归系数(b)评价了转基因系与其亲本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系的品质性状较其亲本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差异显著性测定,龙辐06K1079的形成时间和龙辐06K1083的延伸性和面积与其亲本‘龙辐麦8号’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品质性状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不同,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延伸性和沉降值等品质性状相对比较稳定,而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等品质性状稳定性较差。用变异系数(CV)和回归系数(b)进行稳定性评定,龙辐06K1083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Molecular wheat breeding by direct gene transfer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 Lörz  D. Becker  S. Lütticke 《Euphytica》1998,100(1-3):219-223
A method for efficien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wheat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immature embryos as targets for microprojectile-mediated gene transfer and a helium driven particle delivery system. Screening and selection of transgenic cells, somatic embryos and regenerated plants are performed with the gus-gene and the phosphinothricin acetyl transferase (bar) gene coding for Basta-resistance as the selectable marker. On average, one fertile transgenic plant can be obtained from about 100 microprojectile treated, immature embryos. The number of integrated copies of the transferred gene ranges from 1 up to about 10. Stable integrated genes are inherited in most of the transgenic lines in a normal mendelian fashion segregating 3:1 in the F2. Homozygous, as well as heterozygous, lines have been followed and analysed genetically at the molecular level and up to F5. Apart from normal stable gene expression, examples have also been found which showed a loss of gene activity or unexpected segregation pattern. For applied aspects, different genes are transferred aiming for improved disease resistance, modification of quality, or other characteristics. First results from these transgenic lines are reported, and problems still existing with the production of stable transgenic wheat lines are discuss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